彭東渝
班級團體文化建設對學生自我效能感及成績的影響研究
彭東渝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是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tài)度的復合體。也有學者認為:“班級文化指班級成員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在朝著班級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所有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保ɡ顚W農(nóng),1999)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自我效能感概念是1977年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關(guān)于行為變化的綜合理論》中最早提出的,指的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Bandura1977)。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自我效能感理論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也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支持,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已成為國內(nèi)廣大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但通過知網(wǎng)檢索后發(fā)現(xiàn),在中學德育領(lǐng)域,班主任通過班級文化建設來提高學生個體自我效能感和成績的實證研究為空白,這里將其作為本研究的切入點。實驗之前我提出假設:1.班級文化建設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2.班級文化建設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有顯著作用。
本研究在我任教的化州市實驗中學進行。我先通過前測隨機抽取成績無顯著性差異的高一(75)班(76)班作為樣本,(76)班作為實驗班,(75)班作為對照班。兩個班由同樣的教師上課,教育教學所需要的其他相關(guān)設施也相同。我在實驗班級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方案干預訓練、而對照班進行正常的教育活動。一年后,參加全市統(tǒng)一測試得出后測成績。同時,在實驗前后對兩班學生進行學習自我效能感問卷調(diào)查。實驗結(jié)束后,運用SPSS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本研究的結(jié)論與啟示。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1)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jīng)驗。(2)替代經(jīng)驗。觀察他人所獲得的替代經(jīng)驗會提升效能期望。(3)言語勸說。(4)情緒喚醒。以此為理論基礎,我進行了如下操作: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guī)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班級的墻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nèi)外環(huán)境布置是班級文化建設摸得著、看得見的“顯性文化”,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除了常規(guī)的講究教室的干凈美觀、座位布置的合理巧妙外,強化他人成功經(jīng)驗是我一直隱藏于心的“小心機”。教室墻壁懸掛的名人肖像及其名言、黑板上每日一句的警句、板報也是一分為二,一半展示一周、半學期和一學期在學習、紀律方面表現(xiàn)好的同學的先進事跡,另一半是每周一次的“歷史上的那個他/她”,著重宣傳名人成功之前的種種努力和不容易……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強化受表彰同學的自身成功行為,另一方面,也給所有同學樹立身邊及歷史上奮斗的榜樣,以積極的替代經(jīng)驗激勵大家奮斗拼搏。
正確的輿論是班集體不成文的行為規(guī)范,是學生自我教育的物質(zhì)載體,也是形成和發(fā)展班集體的巨大力量。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huán)境、班級風氣等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隱性文化”,是班級文化環(huán)境的核心。我們的班級總體目標、班規(guī)、班級口號、班旗、班徽、班歌都是向全班學生征集、再經(jīng)過熱烈討論后統(tǒng)一投票產(chǎn)生,這本身就是一個增強班集體凝聚力、完善班級內(nèi)部文化建設的過程。
剛接手(76)班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中有一種不良風氣,看不起勤奮學習的學生,特別羨慕那些貌似輕輕松松拿高分的同學。為此,每次考試前后的關(guān)鍵期,我都一定會進行全班或個人的“班主任有話說”系列講座,通過詳細的數(shù)據(jù)分析及反復的言語勸說,不斷強化以下輿論,從來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所有輕松的背后都是日積月累的堅持與奮斗。勤奮學習的學生,值得尊重。即使目前暫時落后,努力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績。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班級內(nèi)很快就形成了“誰更努力誰就更容易成功更值得尊敬”這樣一種健康的輿論環(huán)境。
班團隊活動一向是班主任育人最主要的載體,用活動啟迪智慧、用活動凝聚人心、用活動鍛煉才干、用活動提升素養(yǎng)……而對我而言,以活動為載體,充分喚醒學生的斗志、信心以及對努力及堅持的認可是最大的目標。因此,我開展了一系列的班團隊活動,如,“我努力我成功”主題辯論賽、“我的成功我做主”先進事跡報告會、“悅納自己”演講比賽、“我對老師和父母的承諾”茶話會、“解讀他人的成功”故事會、“聆聽內(nèi)心的自己”心理游戲等。同時,我要求每個學生在每天的早晚讀之前都齊聲喊口號:“愛學習,愛自己,越努力,越成功!”,在每天晚休前“自省”并且同伴之間“互省”,內(nèi)容如下:今天我努力了嗎?我的努力使我取得了哪些成績?哪個方面做得好?哪個方面做得不好?明天我要堅持什么?要改變什么?通過每天常規(guī)的“一喊二省”活動,絕大部分學生情緒飽滿,學習態(tài)度積極,并且自信心強,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一定會取得成功。
在實驗前后我對學生進行了學習自我效能感問卷調(diào)查。其中,對照班實驗前發(fā)出問卷66份,回收64份,有效60份;實驗后發(fā)出問卷66份,回收62份,有效60份。實驗班實驗前發(fā)出問卷66份,回收66份,有效60份;實驗后發(fā)出問卷66份,回收65份,有效65份。
題目設計內(nèi)容如下:(1)我相信落后是暫時的,自己總能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2)我的成績是努力的結(jié)果,我覺得我可以繼續(xù)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3)即使我某次考試成績很不理想,我也能平靜地查找錯誤,分析原因。(4)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學好。(5)如果某次考試考得很好,我認為那純粹是僥幸。(6)我在學習上花費了很多時間,可是一直都學不好。(7)面對新的學習內(nèi)容的時候我總覺得我不行,總會習慣的想“我不會”。(8)我認為我的學習能力比較差,即使我再怎么努力也是學不好的。(9)班集體和諧團結(jié)的氣氛對我的學習很重要。(10)我喜歡這個班集體,我有信心和它一同成長。
題目1~4為正向自我效能感設計,5~8為負向自我效能感設計,9~10同時考查學生對班級文化建設的認可度,每題選項設置ABCDE五個選項,A代表非常不同意,B代表比較不同意,C代表一般,D代表比較同意,E代表非常同意,通過統(tǒng)計選擇DE項學生人數(shù)占總?cè)藬?shù)的百分比來了解學生的情況,回收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對照班的學生在正向自我效能感提升方面沒有明顯變化(題1.70%~72%;題2.68%~70%;題3.57%~58%;題4.74%~73%),而負向自我效能感反而略微提升了(如題5.50%~55%;題6.55%~65%;題7.70%~75%;題8:65%~70%),同時對班級文化建設和班集體的歸屬感變化不大(題9.85%~86%;題10.76%~78%);但是,實驗班學生變化明顯,如,正向自我效能感大幅度提升(題1.71%~85%;題2.69%~89%;題3.59%~80%;題4.73%~90%);負向自我效能感明顯下降(題5.52%~20%;題6.56%~17%;題7.69%~15%;題8.66%~18%)同時對班級文化建設和班集體的歸屬感明顯(題9.90%~98%;題10.77%~97%)。
因此,假設1成立:班級文化建設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實驗前后,我用化州市教育局統(tǒng)一測試卷對兩個班進行了測試并對他們的總分進行數(shù)據(jù)回收分析。統(tǒng)計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前測成績(均為班級總分)分別為479.24分與478.00分;后測成績分別為494.61分與480.98分,目測成績進步明顯,同時,我利用SPSS軟件,將兩次成績在95%的對照置信區(qū)間上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表明:實驗班和對照班前測成績差異不顯著(p=0.832>0.05);然而,實驗班和對照班后測成績差異顯著(p=0.026<0.05),實驗班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
因此,假設2成立:班級文化建設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有顯著作用。(p=0.026<0.05)。
通過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以下結(jié)論:1.班級文化建設提高了實驗組成員的自我效能感;2.班級文化建設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有顯著作用。
以上結(jié)論說明自我效能感是可培養(yǎng)的,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及成績的提高能夠產(chǎn)生積極影響。由于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成績具有重大意義,通過班級文化建設來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可能是今后班主任提高學生成績的一項有效措施。未來的研究可進一步探討班級文化建設中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與學生個體成績的相關(guān),以及性別對自我效能感及成績提高有無顯著影響?!?/p>
(作者單位:廣東茂名河西區(qū)化州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