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國
【熱用立意】文化反思/流行語與社會生活/辯證看待流行語
【素材現(xiàn)背】流行語的逐漸豐富是國力日漸強盛在語言文字中的體現(xiàn)。研究新詞新語可以讓我們反思漢語本質,弘揚漢語文明,但同時,一些粗鄙低俗、反文化傾向的流行語,應受到嚴肅批判。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破四舊、立四新”“五講四美三熱愛”“萬元戶”“I服了You”“囧”“給力”……有哪些詞你曾天天掛在嘴邊?有哪些詞讓你摸不著頭腦?
以1979年為界,在此以前,社會流行語一般與政治掛鉤?!巴尽薄白粤Ω薄捌D苦奮斗”“鼓足干勁,力爭上游”“趕英超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等流行語,都是當時人民精神面貌和生活常態(tài)的真實反映。當政治價值成為社會認可的本位價值后,其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強調階級和階級斗爭的流行語開始蔓延。
1979年以后,改革開放的春風不僅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經濟體制變革,更帶來了人們思想和社會價值觀的巨大變化,流行語開始變得豐富。這一時期,語言系統(tǒng)中的熱詞開始集中反映社會各領域的新事物和新觀念,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下?!薄跋聧彙薄按和怼薄俺醋鳌薄傲魧W”“托?!薄芭J小薄靶苁小钡?。
進入21世紀后,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讓網絡流行語在中國的迭代速度日益加快。網絡聊天室的興起可謂是網絡流行語的發(fā)端,“MM”“886”“大蝦”都是在網聊時產生的。隨后,模仿成為網絡新詞形成的主要方式?!胺杜芘堋薄岸阖堌垺钡确从成鐣狳c事件的三字詞和“男默女淚”“十動然拒”“人艱不拆”等四字縮略詞逐漸流行,風靡至今。教育部、國家語委早些時候發(fā)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主要看氣質”等,成為2015年度網絡流行用語。這已是中國連續(xù)第11次向社會發(fā)布年度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