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麗麗
雞年話雞
文/孫麗麗
雞是人類最親近的家禽之一,我國古代稱雞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時報曉,是信德。晉董勛《答問禮俗》中說:正月初一為雞日,正旦畫雞于門。魏晉時期,雞成了門畫中辟邪鎮(zhèn)妖之物。
古人非常重視養(yǎng)雞。孟子說,一家人養(yǎng)五只母雞、兩頭母豬,老人們吃肉就不會發(fā)愁了。西漢時首創(chuàng)了人工孵卵法。據(jù)《河南府志》載:“祝雞翁,居尸鄉(xiāng)(今偃師縣)北山下。養(yǎng)雞百余年。雞千余,皆有名字。暮棲樹上,晝放之。欲引呼名,則依呼而至。賣雞及子,得千萬錢?!边@位祝雞翁可算是古代的養(yǎng)雞專業(yè)戶了。
人們賦予雞許多名字。因雞能報曉,《莊子·齊物》稱雞為“司晨”;僧房寺院的和尚食素,諱言雞,稱雞為“鉆籬菜”;雞鳴叫時,聲音清脆,隔窗也能聽到,晉人宋處宗稱其為“窗禽”;唐武宗愛雞,繪《十玩圖》,封雞為“長鳴都尉”。
晉朝時,祖逖、劉琨是兩個生性豪邁、胸襟開闊的青年人,他們同居一室,互相砥勵,切磋學(xué)問,時刻準(zhǔn)備為國效力。一天清晨,大地一片清冷寂靜,突然響起一陣嘹亮的雞鳴聲。祖逖從夢中驚醒,對劉琨說:那雞引吭高歌,不正是要喚醒有為青年發(fā)憤圖強嗎?于是,兩人來到院中,取劍揮舞起來,直至東方既白。這就是著名的“聞雞起舞”的故事。
以“雞”為詩詞題材的也很多。“丹雞被華采,雙距如鋒芒。愿一揚炎威,會戰(zhàn)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真目含火光。長翹掠風(fēng)起,勁翮正敷張。輕舉奮勾喙,電擊復(fù)還翔?!比龂鴦E的《斗雞》中,雞在詩人的筆下化為身披華采、真目含火的斗士。
“三更燈火四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等,是借雞勵志發(fā)憤圖強。而陶淵明歸隱田園,則借雞聲描寫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寧靜安逸:“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王摩詰在《桃源行》一詩中寫道:“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山雞犬喧。”這寫的也是田園生活的美好,雞是田園生活不可缺少的家禽。
白居易的“小宅里閭接,疏籬雞犬通”有著清新淡雅的田園之詠;李廓的“長恨雞鳴別時苦,不遣雞棲近窗戶”反映著戰(zhàn)時夫妻離別的悲涼之歌。宋代大文豪蘇軾謫居黃州時,躬耕薄田,養(yǎng)雞自樂,對晨昏為伴的雞傾注了一腔深情。他在《食雉》詩中寫道:“雄雉曳修尾,驚飛向日斜??罩屑姼穸?,彩羽落如花。喧呼勇不顧,投網(wǎng)誰復(fù)嗟。百錢得一雙,新味時所佳?!彪u給了詩人愉悅和歡樂,讓清寂的生活充滿了生機。
齊白石老人91歲高齡畫了一幅名為“全家?!钡漠嫞嬌暇褪枪u和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寓意全家老小都“吉利”,諧“全家?!薄^r(nóng)民過年喜歡貼公雞報曉的剪紙或年畫,也都是為了討個吉祥如意。
“雞”與“吉”諧音,于是,雞與吉相聯(lián)。雞是家禽類中唯一被納入生肖屬相的動物。雞平凡卑微,卻一直默默對人類奉獻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