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娟
[摘 要]
海外關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觀點可分為威脅論與機遇論兩種,威脅論認為中國國強必霸,“一帶一路”是馬歇爾計劃的翻版,是新型的殖民主義;而機遇論則認為該戰(zhàn)略于世界而言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不僅是應對美國霸權主義的需要,同時廣大發(fā)展中國家還能因此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做到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xiàn)共同富裕?!耙粠б宦贰彪m然是一個“走出去”的戰(zhàn)略,但中國堅持開放合作的原則、主動放棄亞投行的否決權、保持基本路線的不變等做法已經證明了該倡議的出發(fā)點是和平的,它的實施是為了帶動更多國家的發(fā)展。
[關鍵詞]
海外;“一帶一路”;評析
[中圖分類號] D2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7)02-0053-04
始于中國、橫跨亞歐大陸的古絲綢之路曾在世界史上留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絲路所蘊含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至今仍有重要意義。自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先后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后(下文簡稱“一帶一路”),國內外學者對此均做出了巨大的反響。而在2015年3月,經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lián)合發(fā)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海內外有關這項由中國發(fā)起的跨大洲、越大洋工程的輿論更是不絕于耳?;诖?,筆者在海外學者對“一帶一路”研究的基礎上做了簡單的梳理,并附上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海外關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基本觀點
海外關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提出對世界的影響存在兩類不同的觀點。一類觀點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攫取他國利益的實質行動,該做法與馬歇爾計劃并無本質區(qū)別,甚至可稱得上是新型的殖民主義;而另一類觀點則堅信“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不僅是沿線國家團結共御美國經濟、軍事霸權主義的需要,更是中國以自身先富的優(yōu)勢,積極主動幫助和帶動后富國家的具體施為。
(一)國強必霸,中國的崛起是世界的威脅。中國自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實現(xiàn)了經濟持續(xù)三十多年的增長,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就世界的發(fā)展史來看,荷蘭、英國、美國在強大后都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其它國家。有部分海外學者認為,中國強大后也必定會走上擴張的道路,而“一帶一路”便是“中國必霸”的證據(jù)之一。
1.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部分海外學者持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美國在二戰(zhàn)后為了復蘇西歐各國的經濟而制訂的馬歇爾計劃本質上是一樣的觀點,依據(jù)就是今日的中國與當日的美國都面臨著國內資本過剩、產能過剩的問題,都想建立起一個以本國貨幣為中心的經濟秩序。
美國外交官亞太時事雜志《新絲綢之路:中國的馬歇爾計劃?》一文認為,“將中國的‘一帶一路'與二戰(zhàn)后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比較并非是偶然的,兩個正在崛起的經濟體都希望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實現(xiàn)對外的政治目標,這同時也包括了支持本國經濟發(fā)展的基本目標。馬歇爾計劃幫助美國實現(xiàn)了其超級大國的夢想,北京也希望‘一帶一路'的實施能夠助其實現(xiàn)相同的目標?!盵1]
《經濟學人》雜志曾有如下刊文,“中國已經為‘絲路基金'投資了400億美元,用于沿線基礎設施的建設。如此大手筆的揮霍,其動機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中國似乎意識到了把這項計劃與二戰(zhàn)后美國旨在幫助西歐國家重建的馬歇爾計劃對比起來了?!盵2]
此外,《參考消息》網站轉譯日本《富士產經商報》報道,現(xiàn)在中國將主導三項針對新興國家的投資計劃,投資資本總額達到1900億美元?!薄斑@三項投資計劃包括,1000億美元用于創(chuàng)設亞投行,500億美元用于由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這些金磚國家共同設立的開發(fā)銀行,400億美元用于旨在改善中亞至歐洲陸路交通的‘絲路基金'。市場將這些項目稱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而這些舉動勢必會進一步提升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盵3]
海外學者之所以把“一帶一路”稱為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在地域上已經沖破了本國的范圍,并且開始走向世界。他們認為,這是中國一個通過經濟手段來實現(xiàn)超級大國的政治目標的舉措。
2.“新殖民主義”。歷史上的中國曾遭受過殖民主義的侵害,現(xiàn)如今海外也有人認為中國正在踐行這種“新殖民主義”路線。
日本《每日新聞》曾作過題為《印度對中國發(fā)言權上升保持警惕》的報道,其觀點是,“中國企業(yè)進軍非洲市場一方面在當?shù)貏?chuàng)造了就業(yè),促進基礎設施完善,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各種各樣的摩擦。除了以援助的名義向當?shù)嘏汕泊罅恐袊と送?,還因為謀求資源權益和強迫使用中國產建材而遭到非洲國家的批評,稱其為‘新殖民主義'。”[4]
美國海軍戰(zhàn)爭學院的中國海軍專家詹姆斯·霍姆斯看來,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的亞投行的成立,并非僅僅是為了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如果中國想與美國爭奪對其(中國)周邊國家的影響力,那么給它們提供一些實實在在的利益就是一個合理的開始方式。這個方法根源于中國傳統(tǒng):古中國王朝經常通過賞賜各式各樣的禮物或是給予一定的物質利益的形式以換取其他國家在政治上的順從。”[5]
萊斯魯帕納林在其《中國:“無賴”援助者還是南南合作的燈塔?》一文中認為,在一些西方人眼中,中國的援非方式是帶有一定的殖民性質的,“中國的發(fā)展援助已成為懷疑論的焦點。北京已遭到過各種指責——缺乏透明度,在非洲建立雙邊關系只是為了攫取這塊大陸的自然資源,把債務強加在貧窮國家的身上,以及支持有關政府糟糕的統(tǒng)治管理等。”[6]
這些學者把“一帶一路”戰(zhàn)略看作是建立在剝削和壓迫非洲國家的基礎之上的,認為雖然這個發(fā)展戰(zhàn)略也確實能夠給非洲國家?guī)硪恍┛煽吹靡姷睦?,但其“殖民”的性質卻沒有變。
(二)抱團取暖,歡迎搭乘中國快車。亦有海外學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眾多發(fā)展中國家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而團結周邊國家共同抵御以美國為首的霸權主義的明智之舉,其目的是實現(xiàn)彼此間的共同富裕。
1.“抱團取暖”,共御美國霸權主義。第三世界國家面對強國的干預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了團結的重要性。
香港《信報》在《借助“一帶一路” 提升粵港合作水準》一文中指出了“一帶一路”與“馬歇爾計劃”的根本區(qū)別:“與美國二戰(zhàn)后在歐洲推出‘馬歇爾計劃'目的是以經濟援助為手段,將歐洲控制在美國手中,形成美國主導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完全不同,中國‘一帶一路'的核心內容在于區(qū)域合作,其目標是實現(xiàn)與周邊國家建立‘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梢哉f‘一帶一路'是中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開始退潮的大背景下,與周邊國家‘抱團取暖'的區(qū)域共同發(fā)展戰(zhàn)略?!盵7]
在香港的馬建波看來,由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投行則是應對美國經濟霸權的必要之舉:“美元霸權單邊主導全球經濟的格局已不合適宜……中國將為促進亞太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和世界經濟、金融和貿易市場的穩(wěn)定運行扮演更加重要和積極的角色,亞投行隨之應運而生?!盵8]
美國軍事上的霸權主義也是引發(fā)其它國家“抱團”的重要因素。俄羅斯《政治雜志》主編彼得·阿科波夫認為,“美國把大中東搞得亂七八糟:伊拉克和敘利亞戰(zhàn)火紛飛,阿富汗局勢易燃易爆。不過,推動新絲路戰(zhàn)略恰恰可以成為實現(xiàn)和平的手段之一,雖是之一,但其意義不容小視。”[9]
這些學者認為,“一帶一路”、亞投行雖然是由中國牽頭提出的,但由于它符合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密切了中國同周邊國家的聯(lián)系,也削弱了美國一國獨大的優(yōu)勢。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對于廣大發(fā)展中國家而言,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2.“先富帶后富”,共寫社會美好新篇章。在一些學者看來,“一帶一路”可謂是世界版的“先富帶動后富?!?/p>
臺灣中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包淳亮在論述“一帶一路”的世界意義時表示:“人們也不妨認為這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為促進全體人類發(fā)展所提出的階段性綱領,是世界版本的‘先富帶后富'。”“歐洲的國內族群政治、福利國家體系、周邊安全環(huán)境,都呼喚著共同安全與共同發(fā)展?!粠б宦?因此也是中國帶給歐洲的禮物?!盵10]
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熊玠先生對“一帶一路”的評價頗高,他認為,“英國做不到的,蘇聯(lián)沒有做的,美國不想做的,中國正在努力去做”?!啊粠б宦穼o包括鐵路、公路、橋梁、能源等數(shù)百個亞洲基礎設施項目帶來巨大的需求。世界各國有望分享中國發(fā)展經濟的經驗與成果,從而實現(xiàn)本國經濟的繁榮發(fā)展?!盵11]
此外,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參加中國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的次日接受了央視的專訪,并且主動提到了“一帶一路”,其一番論述更是擲地有聲:“‘一帶一路'連接亞洲、中東、非洲的諸多國家,加強了地區(qū)間的溝通聯(lián)系,實現(xiàn)經濟共同發(fā)展,亞投行也是在同樣的精神下建立,對此我表示高度贊賞?!盵12]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提倡先富帶動后富的發(fā)展理念,部分海外學者認為,“一帶一路”正是世界版的“先富帶動后富”的體現(xiàn)。相比較而言,中國有著更為豐富的資金、技術和經驗,把這些優(yōu)勢與廣大亞非國家分享,有助于雙方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回歸本位,了解初衷
“一帶一路”于世界而言究竟是威脅還是機遇?如果要客觀公正地評價“一帶一路”對世界的影響,就不能忽視對原文件的解讀。
2013年9月,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fā)表題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講話中最先提到古絲綢之路給我們的啟示,他認為“只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fā)展?!辈⑶颐鞔_提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lián)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fā)展空間更加廣闊”。[13]
一個月后,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提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要求中國與東盟國家雙方都應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講信修睦、堅持合作共贏、堅持守望相助、堅持心心相印、堅持開放包容。這個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之所以能夠成立,就是因為它“符合求和平、謀發(fā)展、促合作、圖共贏的時代潮流,符合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廣闊發(fā)展空間和發(fā)展?jié)摿??!盵14]
2015年,《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的頒布是“一帶一路”戰(zhàn)略正式走向世界的標志。不難發(fā)現(xiàn)該倡議的設立是基于各個參與國都處于平等的地位之上進行的,每個參與國都要無一例外地“恪守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15]“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互利共贏”的共建原則也突出了該戰(zhàn)略的出發(fā)點是就整個世界的共同發(fā)展而言的。
就上面三個文件來看,中國雖然是作為“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發(fā)起國,但卻沒有給自己設下任何的特權,在注重發(fā)展本國經濟的同時,也顧及了其它國家的利益。也正是基于這一點,這個戰(zhàn)略提出后不僅吸引了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一些歐洲的發(fā)達國家也紛紛表示要加入其中。
三、理性分析,正確看待
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其在國際舞臺上發(fā)出的中國聲音也是愈發(fā)令人矚目。然而,不同的學者由于文化差異、看待問題的角度、對中國了解程度的不一致性,導致他們對“一帶一路”所形成的看法不盡相同,甚至是存在著天壤之別。對于“一帶一路”于世界是威脅還是機遇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僅要綜合海外各方的觀點,更重要的是看中國的具體行動。
(一)堅持開放合作的原則?!耙粠б宦贰笔窃阢∈芈?lián)合國的憲章和宗旨的前提之下進行的,它和諧包容,能夠做到求同存異,尊重各國的發(fā)展道路和發(fā)展模式?!锻苿庸步ńz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明確規(guī)定“一帶一路”的建設要堅持開放合作的原則,即“‘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絲綢之路的范圍,各國和國際、地區(qū)組織均可參與,讓共建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區(qū)域。”[16]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耙粠б宦贰辈]有惡意排斥某一個國家,它一頭連接發(fā)達的歐洲經濟圈,一頭連接發(fā)展?jié)摿薮蟮臇|亞經濟圈。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如此一來,兩大經濟圈的優(yōu)勢便能很好的結合起來,加之于中間的廣大腹地,各種能夠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必定能夠得到充分的涌流。堅持開放合作的原則,既體現(xiàn)了“一帶一路”是實現(xiàn)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也體現(xiàn)了它是一條平等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
(二)主動放棄亞投行的否決權。某些海外學者所持中國“一帶一路”是馬歇爾計劃的再現(xiàn),其實不然。雖然兩個方案提出之際中美都面臨著國內資本、產能過剩的問題,都急需為本國的經濟發(fā)展尋找新的出路,但二者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美國通過經濟手段幫助西歐國家恢復戰(zhàn)后的經濟是為了能夠借助西歐國家的力量與蘇聯(lián)抗衡,從而獲得全球霸主的地位。就參與馬歇爾計劃成員國的地位來看,美國是居于主導地位,而其它成員國則是處于相對順從和被動的地位的。無論是世界銀行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都保留了最后的否決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是以更為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歡迎各國和國際、地區(qū)組織的參加,并且主動放棄了在亞投行的否決權,甚至這個機構所招募的員工約有一半是非中國籍人士。
亞投行的宗旨在于促進亞洲區(qū)域的建設互聯(lián)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qū)的合作。中國主動提出放棄否決權,這意味著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直接左右亞投行的決策。這與美國在世界銀行所享有的“一票否決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倘若說中國真想建立起以自己為核心的世界經濟新體系,就決不可能放棄這項權利。
(三)基本路線沒變,“走出去”的只是資本。就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來看,中國確實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其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依然沒變,發(fā)展經濟的路線沒有變。此外,中國的改革已進入到了深水區(qū),經濟新常態(tài)要求中國經濟的增長必須實現(xiàn)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長的換擋,種種現(xiàn)實都決定了中國對本國經濟的發(fā)展容不得半點馬虎。事實上,“一帶一路”也是中國探索經濟增長的新方式。
雖說“一帶一路”規(guī)模很龐大,但是中國在這個“走出去”的過程中卻沒有殖民的性質。它只致力于當?shù)鼗A設施的建設,輸出的也只是過剩的資本和產能,這更多的是一種商業(yè)上的合作往來,它的實施不依賴于堅船利炮的強攻,也沒有附加上強制性的政治條件。中國并沒有強制輸出自己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四、結語
歷史是一面鏡子,既照亮了過去,也照亮著未來。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是一部百年屈辱史,無數(shù)中華兒女更是飽受戰(zhàn)爭帶來的苦難。走過戰(zhàn)爭的硝煙,和平更顯得彌足珍貴。
中國人民愛好和平,這不僅體現(xiàn)在無論中國獲得多大的發(fā)展,都不會走上稱霸與擴張的道路,更體現(xiàn)在它能夠以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姿態(tài)幫助周邊國家的發(fā)展。中國正致力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個夢與世界是相脫節(jié)的,相反,中國夢的實現(xiàn)將會推動世界夢前進的步伐,而“一帶一路”則是溝通中國夢與世界夢的重要橋梁。縱使有部分海外學者不看好“一帶一路”的發(fā)展前景,但正是因為它迎合了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需要,是一條合作共贏、文明互鑒之路,才切切實實吸引了眾多國家參與到其中來。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由于這條經濟走廊跨度大,其實施起來將會遇到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的挑戰(zhàn)。即便如此,各個國家也應該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緊緊抓住這個來之不易的機遇,以此推動本國與社會的發(fā)展。
注釋
[1]Shannon Tiezzi.The New Silk Road:Chinas Marshall Plan?[J].The Diplomat,2014(11).
[2]Where all Silk Roads lead[J]. The Ecomomist,2015(28).
[3]日媒:中國掌控世界經濟主導權[N/OL].column.cankaoxiaoxi.com/g/2015/0331/725460.shtml.2015-03-31.
[4]印警惕中國在亞非影響力上升[N].參考消息,2015-04-21.
[5]Wendell Minnick.China's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N].Defense News,2015-04-12,http://www.defensenews.com/story/defense/2015/04/11/taiwan-china-one-belt-one-road-strategy/25353561/.
[6]中國援非方式令人耳目一新[N].參考消息,2013-04-04.
[7](香港)借助“一帶一路” 提升粵港合作水準[N].信報,2015-05-18.
[8](香港)馬建波.中國經濟再起飛的戰(zhàn)略支撐點,鏡報,2015(5):53.
[9]中國用絲綢之路將歐洲與俄羅斯連在一起[N].參考資料,2015-04-22.
[10]包淳亮.一帶一路的世界史意義[N/OL].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50720-504998,2015-07-20.
[11]James C. Hsiung.The Xi Jinping Era[M].Beijing times Chinese book co.,LTD. Press,2015.291-292.
[12]潘基文再駁日本關切其訪華閱兵:我不中立但公正[EB/OL].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5_09_05_333031.shtml.2015-09-15.
[13][1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89-289.295.
[15][16]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N].人民日報,2015-03-29.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2014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周奕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