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長春理工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長春 130022)
認知翻譯學(xué)視閾下識解再現(xiàn)與重構(gòu)
——以《望廬山瀑布》的翻譯為例
張 斌
(長春理工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長春 130022)
在認知翻譯學(xué)的轄制下,“識解”與“翻譯”的結(jié)合,使抽象的認知翻譯具有了可操作性。翻譯活動通常包含兩個過程,即原文理解中的識解再現(xiàn):再現(xiàn)原作者對原情景的識解過程,以便理解原作者對情景識解時所形成的概念化意義;原文轉(zhuǎn)換中的識解重構(gòu):在譯文中重構(gòu)原作者對情景的識解。文章利用認知語言學(xué)中的“識解”探討翻譯的兩個過程,闡述識解再現(xiàn)與識解重構(gòu)兩種觀點,嘗試分析翻譯過程中譯者的認知機制。發(fā)現(xiàn)原文轉(zhuǎn)換以原文理解為前提,譯者在原文轉(zhuǎn)換的識解重構(gòu)中要盡量實現(xiàn)識解的四個維度(轄域/背景、視角、突顯和詳略度)最大程度地接近原作者對原情景的識解,這樣有助于準(zhǔn)確地傳達原文本義。
認知翻譯學(xué);原文理解;原文轉(zhuǎn)換;識解再現(xiàn);識解重構(gòu)
認知語言學(xué)的興起為翻譯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形成認知翻譯學(xué)這門邊緣學(xué)科,充分體現(xiàn)了人類體驗認知在翻譯過程中的作用,實現(xiàn)翻譯研究從客觀主義語言學(xué)視角向認知語言學(xué)視角的轉(zhuǎn)換。識解作為認知語言學(xué)中的重要概念,必然對翻譯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Nida的理論強調(diào)翻譯不在于字面意義的對等和語言交際的內(nèi)容,而在于語言交際的方式[1]。這強調(diào)了翻譯過程的重要性。從翻譯交際觀看,翻譯的關(guān)鍵在于能夠正確理解原文表達的意義和運用恰當(dāng)目的語準(zhǔn)確再現(xiàn)原文表達的意義[2]。這意味著翻譯涉及原文理解和原文重構(gòu)兩個過程??陀^主義語言學(xué)認為,人們可以從語言符號本身獲得話語意義,語言符號直接對應(yīng)于客觀現(xiàn)實,兩者之間是一種“鏡像”關(guān)系。例如日常語言表達:A hit B和B was hit by A.其中A,B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兩個人,“hit”表示一種攻擊性行為。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語句中各成分意義的組合,即A向B實施某種攻擊和B受到A某種攻擊。從客觀主義語言學(xué)的角度看,這兩句話講述的是同一情景或事件。故這兩句話都可翻譯成“A打B或B被A打”。而認知語言學(xué)中的識解觀則不以為然,它認為客觀主義語言學(xué)視角下的原文理解和翻譯存在問題,語言符號表達的意義并不直接對應(yīng)于客觀現(xiàn)實。語言意義大于其各成分之疊加,落實到翻譯上就不能是語符之間的簡單轉(zhuǎn)換。在語言和現(xiàn)實之間存在認知這一中間環(huán)節(jié),而識解是認知的主要方式,其必然在語言與現(xiàn)實、語言與語言轉(zhuǎn)化之間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識解指人們具有用不同方式來理解同一場景的能力[3-4]。識解主要包括五要素:轄域、背景、視角、突顯和詳略度。人們對客觀現(xiàn)實的認知和經(jīng)驗知識的組織主要是從識解這五個方面進行的,人的認知操作因此得到進一步細化。因轄域和背景內(nèi)容上有重合,本文將兩者合為一項,即轄域/背景。
1.轄域/背景
轄域/背景,通常指認知域,是理解一個語言表達式意義的認知基礎(chǔ),具有百科性。當(dāng)人們要想對某一場景成功識解時,該場景必然要激活認知中與之相關(guān)聯(lián)的經(jīng)驗知識和概念內(nèi)容的配置。如隱喻中的源域通常充當(dāng)目標(biāo)語的轄域/背景,人們以源域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chǔ)背景來實現(xiàn)對目標(biāo)域的認識。如果要了解什么是“手指(finger)”,我們首先需要知道“手(hand)”的概念,“手”的概念為“手指”提供認知范圍。這里,“手”的概念作為知識背景充當(dāng)“手指”的認知域基礎(chǔ)。
2.視角
視角指人們對情景描述的角度,體現(xiàn)觀察者與情景之間的一種相對關(guān)系。不同的視角反映出認知主體的識解方式差異。根據(jù)認知語言學(xué)的觀點,由于文化、歷史、環(huán)境和個體的認知能力或認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當(dāng)人們面對同一情景時,可能會選擇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視角體現(xiàn)出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反映到語言上就會有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如:a.The school is in the right of the commercial building;b.The commercial building is in the left of the school.此例中,a,b句描述的是同一情景,即客觀現(xiàn)實中school和commercial building之間的某種空間方位關(guān)系。a句與b句分別以“The school”和“The commercial building”作主語,體現(xiàn)了觀察者選擇了兩種不同的視角。其中,a句以“學(xué)?!睘橐暯?,b句以“商業(yè)建筑”為視角。視角上的差異產(chǎn)生了a,b兩種不同形式的語言表達式,導(dǎo)致兩句之間的意義也不盡相同:a句側(cè)重學(xué)校的空間方位;b句側(cè)重商業(yè)建筑的空間方位。
3.突顯
人們在觀察某一情景時,具有確定注意力方向和焦點的認知能力,可以注意整個事體或情景,也可集中注意力關(guān)注整體中的某一部分。從認知語言學(xué)的角度看,人們側(cè)重突出的那一部分側(cè)顯為主體,次突出的部分消顯為背景[5]。對于同一事體或情景,人們突出的方面不同,其映射的語言表達形式也會不同,導(dǎo)致語言表達的意義有所差異。如:面對杯子中盛有半杯水這一場景,不同的人可能將注意力投擲到不同的部分,使場景中的不同方面得到突顯。這引起不同的概念化方式,產(chǎn)生以下四種語言表達式:a.The glass with water in it;b.The water in the glass;c.The glass is half-full;d.The glass is half-empty.其中,a突出的部分為整個杯子;b突出的部分為水;c突出的是杯子中有水的下半部分;d突出的是杯子中無水的上半部分。
4.詳略度
詳略度指人們可以用不同的精確或詳略程度去認識或描述一個事體,它可以出現(xiàn)在詞匯層面,也可出現(xiàn)在句子層面。詳略度在詞匯層面上,“詳”和“略”通常分別用詞的下位范疇和上位范疇來表示。如:thing>object>book>literature book>the book on American literature.詳略度在句子層面上,則表現(xiàn)為詳略程度有別、精細層級各異的小句。如:Someone is doing something.>Someone is eating something.>Someone is eating a sandwich.>Someone is slowly eating a sandwich without speaking.此例中句子的詳度依次增加。
認知語言學(xué)誕生之后,人們開始逐漸從認知角度研究翻譯,形成認知翻譯學(xué)這門邊緣學(xué)科。然而,認知還是因為太抽象、太籠統(tǒng)而很難落實到翻譯實踐中去?!白R解”及其四個維度的產(chǎn)生使得認知翻譯研究得到進一步細化,識解與翻譯之間能夠建立起聯(lián)系。學(xué)者王寅曾將認知翻譯學(xué)描述為:“如何在譯入語中識解原作者在原作品中的原意圖?!盵6]譯者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將“識解”運用到原文理解和原文轉(zhuǎn)換中,即再現(xiàn)原文識解和在譯文中重構(gòu)原文識解。
認知翻譯觀認為,譯者應(yīng)將交際程序中的三要素(作者、文本以及讀者)緊密結(jié)合起來,兼顧“互動體驗”和“認知加工”,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認識作者和譯好文本。其中,“體驗”是語言具有共性的基礎(chǔ),“認知”是語言形式存在差異的原因[7]。譯文是否得當(dāng),歷來是由源語和譯語之間在詞匯和語法上的對應(yīng)來衡量的[8]。因此,要實現(xiàn)這種“對應(yīng)”,譯者就需要縮小由“認知”產(chǎn)生的差異,而準(zhǔn)確地理解原文文本是其中重要環(huán)節(jié)。原文是作者對某一具體情境進行觀察識解后的語言表征,其語言表達形式體現(xiàn)作者對情境的識解方式。原文理解的本質(zhì)就在于對原文作者基于情景的識解的解讀過程[9]。那么,又該如何去解讀原文呢?我們通常需要做的有三步。首先,譯者要透過原文來把握作者所描寫的具體場景。由于原語言是作者對場景識解的表征,其語言形式也體現(xiàn)作者的識解方式。反之,我們也可以通過原文來感知再現(xiàn)作者所描繪的原場景。其次,分析作者概念化原場景時的識解方式。作者與場景體驗互動后對其進行認知加工,這時必然會采取一定的認知手段或方式,譯者需要再現(xiàn)作者的這些識解方式。最后,確定原文表達的意義。當(dāng)人們對原場景及對原場景概念化(識解)方式實現(xiàn)再現(xiàn)時,原文理解的環(huán)節(jié)基本完成。下面用李白的詩《望廬山瀑布》來具體分析一下原文的理解過程。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者在翻譯李白這首詩之前,先要理解這首詩的意思。第一步,透過《望廬山瀑布》的描述,我們發(fā)現(xiàn)這首詩包含的意象有:日照、香爐、紫煙、瀑布、川、飛流、銀河和九天。我們可以在腦海里再現(xiàn)出通過這幾個意象勾畫的原場景:在陽光的照射下,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霞,峰前有似白色絹綢的瀑布從高崖上落下。這些意象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這時譯者對作者所描繪的原場景有了大致的了解,不過要理解原文本的意思,譯者還要進一步分析作者是如何對原場景進行識解的以及概念化原場景時所使用的識解方式。分析作者的創(chuàng)作過程可以幫助譯者了解作者是如何生成原文本的,進而能夠更準(zhǔn)確地理解文本本義。
當(dāng)作者剛開始看到廬山瀑布考慮作詩時,他的認知系統(tǒng)中必須具有一些關(guān)于廬山瀑布的百科知識作為轄域/背景。如:眼前這香爐形狀的山峰名曰“香爐峰”;在日光的照耀下云霧像“紫煙”等。譯者要想準(zhǔn)確理解原文,需要掌握當(dāng)時作者認知域中的轄域/背景,這也反映出文化背景知識對翻譯的制約作用。譯者還需要再現(xiàn)作者識解的另一要素——視角,很明顯作者是以地面前方河流為認知參照點,從遠處仰視廬山瀑布從上至下奔流而去。作者在原文本中突顯的內(nèi)容有“陽光”、“紫煙”、“飛奔而下的瀑布”,著重描寫在日光照耀下,蒸騰而上的水汽和瀑布凌空而下的情景。當(dāng)譯者完成原場景和識解的四個維度的再現(xiàn)之后,就能夠比較準(zhǔn)確地理解作者對場景進行概念化時所采用的識解方式。至此,我們可以確定原文本所表達的基本意思:山間煙云和瀑布蒸騰而起的水汽在陽光的照耀下,像是香爐峰燃生出的紫色煙霧,詩人身處遠方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走進一步,更感覺從高崖上飛奔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從天空最高處瀉落到人間。自此,譯者可以著手進行翻譯的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識解重構(gòu)。
翻譯過程由原文理解和譯文表達兩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10]。譯者首先是分析理解原文,其次是將源語轉(zhuǎn)換成譯語。其中,原文轉(zhuǎn)換以原文理解為前提,并以符合譯文讀者認知能力和識解方式的表達形式重構(gòu)原文作者對情景的識解。這就說明翻譯不是語言符號的簡單轉(zhuǎn)換,而是以現(xiàn)實體驗為背景,以譯者同原文作者、原文本和譯文讀者之間的多重互動作用為認知基礎(chǔ),在譯文中重構(gòu)原文作者對現(xiàn)實世界的識解。這里涉及三個認知主體(原文作者、譯者以及譯文讀者),因主體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存在差異以及主體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能動性(即創(chuàng)造性),難以將原文作者對情景的識解完全映射到譯文中,也就是說完全等效翻譯是不可能的。譯者所要做的就是在譯文中最大程度地接近原作者對情景識解的方式,在譯文中重構(gòu)原作者對情景的識解(主要體現(xiàn)在對識解的四個維度方面的構(gòu)建)。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社會、歷史和習(xí)俗等都會對翻譯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詞的意思不能獨立于與它相關(guān)的百科知識而被理解[11],這對翻譯來說是個明顯的障礙。在認知翻譯學(xué)視閾下,譯者要同時兼顧原文作者和譯文讀者。譯者需要一方面轉(zhuǎn)達原文信息,另一方面還要考慮譯文讀者的認知能力和識解方式。這主要體現(xiàn)在翻譯中轄域/背景維度方面的再現(xiàn)。如:“近墨者黑”為帶有中國文化底蘊的隱喻,外國讀者的認知系統(tǒng)中沒有與此文化相關(guān)的認知概念或背景知識。如果直譯成“Staying near ink, you will get stained”的話,他們會茫然不解。但若意譯為“He who stays with evil doer gets evil”,又會使生動的隱喻意象消失殆盡。筆者認為翻譯此句,要在譯文中重構(gòu)對原情景的識解,首先要再現(xiàn)原情景及對原情景的識解方式。其次,要使譯文中重構(gòu)的識解和識解方式最大限度地接近譯文讀者的識解水平和方式。在轄域/背景維度上,可采用“直譯+關(guān)聯(lián)明示”(明示不同于注釋和意譯)的方法翻譯隱喻“近墨者黑”,譯為:Staying near ink, you will get stained black and so be careful in choosing your company[12].這樣,譯文讀者在“and so be careful in choosing your company”的提示下,通過認知推理,就會很自然地領(lǐng)會原文本義。英語中也有類似情況,可以將as strong as a horse試譯為:壯如馬,日行千里。通過“日行千里”的明示,譯文讀者也可輕松地建立起“壯”與“馬”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較一貫譯法“力大如?!倍?,此譯法既接近原文化的認知概念,也易于譯文讀者接受。
翻譯中也常常涉及視角的轉(zhuǎn)換,從翻譯宏觀策略上來看有直譯和意譯、異化和歸化、表征不足和表征過分,它們分別從語義、文化和語言表達角度進行翻譯。如:亞洲四小龍:four Asian tigers[13]. 此短語所選擇的翻譯策略視角為意譯、歸化和表征過分。從翻譯技巧上來看視角轉(zhuǎn)換,有主動態(tài)和被動態(tài)、肯定句和否定句、詞類間、小句間等。如:Tom was hit by Bill:比爾打了湯姆;No audiences absent:觀眾都在。突顯維度在翻譯中也很重要,不同的人突顯的習(xí)慣可能不同,有的突顯部分,有的突顯整體;有的突顯過程,有的突顯結(jié)果。如:I took 10 percent off the marked price for the cloth:我以9折的價格買下了那件衣服。此例中,原文突出過程,譯文突出結(jié)果。翻譯技巧中的增譯、減譯、刪除等都和詳略度有關(guān)。如: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星期五發(fā)薪的日子到了……(通過增譯使讀者了解到星期五為發(fā)薪日)。
在上文對《望廬山瀑布》原文理解的基礎(chǔ)上,筆者將結(jié)合其兩種英譯本來分析原文轉(zhuǎn)換中識解重構(gòu)的過程。
Cataract on Mount Lu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許淵沖譯)
Viewing the Waterfall at Mount Lu Sunlight streaming on Incense Stone kindles a violet smoke: Far off I watch the waterfall plunge to the long river. Flying waters descending straight three thousand feet, Till I think the Milky Way has tumbled from the ninth height of Heaven.
(Burton Watson譯)
通過原文理解的識解再現(xiàn),我們已了解《望廬山瀑布》的認知背景、情景意象和詩歌表達的意義。其中一些文化背景、意象和深刻的語義內(nèi)涵給翻譯帶來一定的困難。下面,筆者將從識解的四個維度來分析許淵沖和Burton Watson是如何在譯文中重構(gòu)原文作者對情景的識解。
1.轄域/背景: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作者對情景識解時的認知域
在詩歌范疇中,轄域/背景可以理解為翻譯詩歌所需要的背景知識,或者說譯者在翻譯詩歌時激活的“識解”活動的認知概念域內(nèi)容,以此為譯者提供詩歌創(chuàng)作時的經(jīng)驗背景。
“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位于廬山西北,因形狀尖圓像座香爐而得名。外國讀者缺乏“香爐峰”這一背景知識,倘若直譯的話,激活的也只能是香爐域而不是山峰域,因此譯者必須考慮到譯文讀者的認知能力和識解方式。這里,許淵沖將“香爐”譯為“Censer peak”,采用的是直譯加標(biāo)注范疇的譯法(即指出香爐屬于“峰”的范疇)。許譯法激活的概念轄域非常準(zhǔn)確,使山峰意象和山峰域有效地重構(gòu)于譯文中。Burton Watson譯為“Incense Stone”,激活的是石頭域,雖然山上也有石頭,但它和“山峰”在概念意義上是完全不同的。原文的“香爐”和這里的“Incense/香”也是不同的概念內(nèi)容,香指祭祀時用來焚燒的物質(zhì),而香爐是盛放香的器皿。因此Burton Watson關(guān)于“香爐”的轄域/背景在譯文的重構(gòu)不是很準(zhǔn)確。
“銀河”指晴天夜晚時,天空呈現(xiàn)出的銀白色光帶,由大量恒星構(gòu)成,也稱為銀漢、天河。可見“銀河”是種隱喻說法,即銀河是恒星群構(gòu)成的光帶。李白又再一次將瀑布比喻成銀河,即瀑布是銀河。其中涉及兩次隱喻映射,構(gòu)成光帶-銀河-瀑布。許將“銀河”譯為“the Silver River”,Watson譯為“the Milky Way”。兩位譯者處理原文的差異,主要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所致。對待同一客觀景象天空中的白色光帶,用來比喻的喻體卻不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都有“天河”的說法,將“光帶”比喻成河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而且中國人對銀子比較熟悉,所以也自然地將銀白色和銀子對接起來。而西方人可能對呈帶狀的路更加熟悉,故將光帶比作路。銀白色和西方人每天早晨飲用的牛奶顏色一致,當(dāng)他們識解銀白色光帶時就自然地激活牛奶所呈現(xiàn)出的乳白色認知域。顯然,許譯為“the Silver River”更接近李白對原情景的識解。隨著中外跨文化交流的不斷加強,外國讀者關(guān)于銀河的轄域/背景也不斷得到充實,使得“the Silver River”也可被他們理解。
“九天”指天空最高處。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重天是天的最高層,此詩用“九天”來形容瀑布落差極大。此外,句中“九天”和前面的“三千尺”形成對照,使詩歌飽含抒情意蘊,表達出作者對廬山瀑布的驚嘆和贊美之情。可見“九天”含有許多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在詩中激活的不僅僅是天空域,它還涉及高度域和情感域等。許將其譯為“azure sky”,取“蔚藍色天空”之義,激活的只是譯文讀者的顏色域和天空域,沒有表達出“九天”二字的文化底蘊。譯文讀者識解“azure sky”時,難以聯(lián)想到原文所體現(xiàn)出的那種極大的高度差。但從許的第三句中“from high”的處理來看,他對此文化丟失有意作了補償。譯文讀者在上下文的整體語境中,也可大致感知瀑布從極高處飛奔直下的情景。Watson將其譯為“the ninth height of Heaven”取“天堂的第九層”之義,激活的是天堂域和高度域。但由于缺乏關(guān)于中國“九天”的認知域內(nèi)容和背景知識,譯文讀者很難在“天堂”和“第九層”這兩個概念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甚至對此短語感到困惑。相比之下,許在上文“from high”的語境下,將“九天”譯為“azure sky”與原作者對情景的識解較為接近。
2.視角:努力關(guān)聯(lián)原文作者對情景識解時的視角或認知參照點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視角來看待客觀世界和他人,譯者看待原文作者、原文和譯文讀者所選擇的視角的差異,反映在翻譯中就體現(xiàn)為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翻譯策略和翻譯技巧的選擇正是視角選擇的體現(xiàn)。
“日照”在原文中是主謂搭配的小句,取義“陽光照在……上”,許譯為形容詞“sunlit”,意味著被陽光照射的,Watson譯為名詞“sunlight streaming”,表示日光流。這種句型轉(zhuǎn)換和詞類轉(zhuǎn)換都是譯者所選擇的視角不同的體現(xiàn)。原文中原本的動態(tài)情景在譯文中轉(zhuǎn)換成靜態(tài)。相對于名詞“sunlight steaming”,形容詞“sunlit”有種靜中含動的韻味,體現(xiàn)出動作發(fā)生后的結(jié)果狀態(tài),故此譯中許的翻譯與原文識解更加緊密關(guān)聯(lián)。
漢語詩歌常常省略主語,《望廬山瀑布》一詩也是如此,但我們還是能夠根據(jù)語境確定主語。而英語句中通常都有顯性的主語,這在翻譯中就會涉及視角的再選擇問題。從詩中“遙望、疑是”可以看出,有一位觀察者,而作者卻將這位觀察者省略,使原文避免了視角的選擇問題。譯者可以從詩中推斷出該視角應(yīng)該就是作者李白。許和Watson分別選擇“the cataract,its torrent”和第一人稱“I(think)”作為譯文的視角,從視角維度上看,Watson的視角選擇與原文中隱性的視角保持一致。此外,兩位譯者對“銀河”和“九天”的翻譯也涉及視角的選擇,“the Silver River”和“the ninth height of Heaven”采用的是直譯/異化的翻譯策略,是基于原文作者的立場而言的,故其選擇的視角為原文作者。而“azure sky”和“the Milky Way”采用的是意譯/歸化的翻譯策略,是站在譯文讀者的立場而言的,故其選擇的視角為譯文讀者。
3.突顯: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文作者對情景識解時的主體/圖形
從《望廬山瀑布》的題目中,人們就可看出,這首詩突顯的主體是瀑布,消顯的背景是廬山。當(dāng)突顯這一識解因素落實到詩歌語句中時,主要體現(xiàn)在選詞和詞組搭配組合上。
原詩第一句描寫的是香爐峰在陽光的照耀下好似生出紫色煙霧,其突出的主體為動態(tài)的紫煙,香爐峰為次突出主體,陽光為背景。其中“生”字突顯出紫煙冉冉上升的動態(tài)特征。此句中,兩位譯者在譯文中重構(gòu)的主體都是關(guān)于紫煙,但突出的方面不一樣。許和Watson分別將“紫煙”譯成“a wreath of cloud”和“a violet smoke”,前者突出煙霧的部分特征——環(huán)狀外形,而后者突出煙霧的屬性和范疇??梢?,兩位譯者在描寫紫煙時,著力點有所不同。“生”是種隱喻說法,許將其譯為“exhales”表示呼出氣體,體現(xiàn)出主語的生命特征。而Watson將其譯為“kindles”,取義點燃,表示主語發(fā)出的一種行為。相比較“kindles”而言,“exhales”更表現(xiàn)出煙來自于主語本身,而非其行為的結(jié)果。許將“日照香爐”譯為“the sunlit Censer peak”,突出的是香爐峰,貼近原文識解。Watson譯為“sunlight streaming on Incense Stone”,突出的是陽光照射時所形成的光帶,此譯文與原文的突顯維度有偏差。
原詩第二句突顯的是瀑布,一個“掛”字化動為靜,強調(diào)瀑布處于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在譯文中許和Watson重構(gòu)的主體分別為“l(fā)ike an upended stream”和“I”,前者取義“像一段豎立(掛著)的河流”。許重構(gòu)的識解突顯的主體與原文較接近,而Watson則突顯了不同的內(nèi)容。在許的第二句譯文中,他將“遙望”二字處理為“sounds loud”,化視覺為聽覺,體現(xiàn)是一種人類生理和心理上的相通。一種刺激可同時激起多種感官的不同的感知,在大腦中引起共鳴[14]。這種“不同感知的共鳴”落實到翻譯上就體現(xiàn)出將視覺上突顯轉(zhuǎn)換成聽覺上突顯?!癝ounds loud”這種系表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的也是一種靜態(tài)特征。因此,許的譯文在認知上也是較為接近原文識解的。而Watson的“plunge”取義“墜下”,突顯的是瀑布的動態(tài)過程。
4.詳略度: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文作者對情景識解時的細化、簡化的處理方式
詳略度與突顯緊密相關(guān),通常突顯的部分需要從詳描述,消顯的部分則需從略描述。在《望廬山瀑布》的譯文中,詳略度的選擇主要存在于詞匯層面。
“前川”在許譯文中被省略,Watson譯為“the long river”,增譯了修飾形容詞“長的”?!爸毕隆保S譯為“dashes down”,有沖下之義,比“直下”增添了些力道。Watson譯為“descending straight”,和原文識解詳略上保持一致。
認知翻譯學(xué)是一門將“認知科學(xué)+認知語言學(xué)”與“翻譯學(xué)”緊密結(jié)合的新興邊緣學(xué)科,對研究翻譯過程具有重要意義[6]。本文在Langacker識解機制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將認知翻譯學(xué)中的“認知”細化到“識解”維度,結(jié)合李白的詩《望廬山瀑布》及其兩種英譯本探討了翻譯過程中的識解再現(xiàn)和識解重構(gòu)。識解作為人類的重要認知方式,完全可以在認知翻譯學(xué)的轄制下用來研究翻譯過程。原文理解是翻譯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譯者并不是要理解語言符號本身,而是要理解原作者對原情景識解時所形成的概念化意義,這是一個識解再現(xiàn)的過程。原文轉(zhuǎn)換也并不是語言符號的簡單置換,而是要在譯文中重構(gòu)原作者對原情景的識解。識解再現(xiàn)和識解重構(gòu)具體落實到翻譯中,可以從識解的四個維度著手,要盡量實現(xiàn)識解的四個維度最大程度地接近原作者對原情景的識解。翻譯過程中識解再現(xiàn)和識解重構(gòu)的結(jié)合,可以為翻譯研究提供一種新的理論視角。
[1] GENTZLER 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53.
[2] 肖坤學(xué).句子層面翻譯的認知語言學(xué)視角[J].外語研究,2006(1):66-70.
[3] 王寅.認知語法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24.
[4]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38.
[5] UNGERER F, 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164.
[6] 王寅.認知翻譯學(xué)與識解機制[J].語言教育,2013(1):52-57.
[7] 王寅.認知語言學(xué)的“體驗性概念化”對翻譯主客觀性的解釋力[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8(3):211-217.
[8] 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Hohho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2001:112.
[9] 肖坤學(xué).識解解讀:翻譯中原文理解的認知語言學(xué)視角[J].廣州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11):73-79.
[10] 肖坤學(xué).識解重構(gòu):認知語言學(xué)視角下的譯文表達[J].外語研究,2013(4):81-87.
[11] EVANS V, GREEN M.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 Beijing: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5:206.
[12] 劉法公.彌補文化喻體意象虧損譯法探討[J].中國翻譯,2009(6):52-56.
[13] 白靖宇.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0:13.
[14] 趙艷芳.認知語言學(xué)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43.
Re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stru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A Cas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oem “Cataract on Mount Lu”
ZHANG B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From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the combination of construal and translation makes the cognitive translation more concrete and operational. Translation activity usually contains two processes which are the construal reproduction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original and the constru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transference of language. The former means t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reproduce the construal process of the original situation conducted by the author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conceptualized meanings. The latter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reconstruct the construal of the situation completed by the authors. The construal reproduction and construal re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y virtue of “construal” i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which aims at explo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s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ranslators in translation. It is found that original transference is on the premise of original comprehension, and the four dimensions of construal should be maximally closed to those of the construal of the original situation conducted by the authors in the construal reconstruction of original transference, which will help accurately convey the original meanings.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original comprehension; original transference; construal reproduction; construal reconstruction
2016-12-20;
2017-02-27
張 斌(1991-),男,安徽蕪湖人,碩士生。
H315.9
A
1008-3634(2017)05-0074-07
(責(zé)任編輯 郭立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