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克勤
龍騰獅舞耀星城 傳統(tǒng)文化入人心
——湖南師大附中星城實驗學校特色辦學與內涵發(fā)展的實踐
◎ 陳克勤
教育是一項推動教師和學生生命成長、成就無數美好人生的事業(yè),湖南師大附中星城實驗中學正是秉持這一對教育本質的理解,一步步實現辦學追求。
學校簡稱“星中”,始于2010年秋,長沙市望城區(qū)區(qū)屬初級中學,位于長沙市湘江月亮島西岸,2017年在附近新建兩個校區(qū),形成“一體雙翼”九年一貫制辦學格局,遂更名為“湖南師大附中星城實驗學?!薄H婷:蠋煷蟾街邪倌攴e淀的辦學傳統(tǒng)和辦學思想,與望城本地實際結合,在這里形成了“活化教育,適性揚才”的辦學思考與目標、理論體系和實踐探索,確立了“健全人格,適性揚才,成就師生美好生活”的辦學宗旨,以內涵豐富的校訓“誠、正、勤、健”作為師生共同價值追求和學校育人目標。
審視初中教育特點和學校實際,我們認識到,當前的初中教育的很多問題,源于單一的教育價值取向、專制僵化的教育活動。為改變這種狀況,學校建立起了引領教育教學與管理改革的科研課題《新建城區(qū)初中學校實施“活化教育”,建設“生·活課堂”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并成功立項為省“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形成了“活化教育”體系,包括“四大宗旨、六大改變;四個支柱、一個愿景”的“活化教育”理論架構和實施策略。
1. 四大宗旨
首先是“改變”,這是“活化教育”的靈魂。改變,即面向新時代、新形勢,理解國家、社會對公民和人才規(guī)格的新要求,不斷作出調整。改善單調乏味的課堂呈現方式,改革“一把尺子”的評價方式。其次是“激活”,這是“活化教育”的核心理念。先要激活學生,激活他們的心智和興趣,激勵學生成長,提供適合他們志趣的課程、課堂與發(fā)展平臺。還要激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將知識的授受轉變?yōu)榻o學生輸入“活化能”,讓每一位學生大腦細胞被激發(fā)為“活化分子”,從而有足夠能量與富含知識與技能的信息發(fā)生“有效碰撞”,并“化合”為個體內在的智能和素養(yǎng)。再次是“自主”,這是“活化教育”的實現途徑。一是要讓學生在初中階段能正確認識與評估自己,打好共同基礎,形成必備素養(yǎng),面對三年后的大分流,自主選擇今后的專業(yè)發(fā)展方向;二是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智力結構,自主選擇課程和課堂學習層次;三是要在課堂上保持求知欲,在教師引領下自主建構知識和技能,發(fā)展正確的價值觀和方法。最后是“適性揚才”,這是“活化教育”的目標指向。即教育要適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幫助學生發(fā)展與其個性特點和智能水平相適應的才能,探索適合于個體特征的教育。
2. 六大改變
第一,改進我們的學生觀。在教與學活動中,如果沒有學生真心實意地學習,沒有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沒有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建構,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變化值等于零,本質上學習就沒有發(fā)生。我們要認識到,其一,學生還是孩子。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好動、好玩。好奇使得孩子有強烈的求知欲,也會讓某些孩子做出令成年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來。其二,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在學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其生命歷程的一部分,他們是有思想且有一定認知能力的獨立個體,是有人格尊嚴的完整的人。其三,學生是成長發(fā)展中的人。學生還不成熟,但每個人都有潛能,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其四,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各具特色,要建設適合不同個體的個性化教育。其五,面對“學困生”或“問題學生”,要把他作為教育教研對象,探索轉化的途徑和方法,做他們生命中的“貴人”,而不是將他拒之門外。
第二,改良我們的德育。結合學?!罢\、正、勤、健”校訓,建立起以踐行校訓為指向的、體現年齡差異的分層次的學校德育體系,即“星中以校訓為核心的分級德育體系”。成立“學生生涯發(fā)展指導中心”和心理健康輔導室,配備了中心主任、專職干事和兼職專家。
第三,改革我們的課程。建立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支持學生個性形成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方案,以及相應的課程管理機制。一是根據學生需求,豐富學校的課程門類和課程模塊,開發(fā)出供學生選擇的校本課程,并根據各門課程的功能,劃分為四大類型。二是根據學生基礎,將英語、數學等難度較大的學科課程,在內容重構的基礎上實施分層教學。三是將體育、藝術和勞動技術課程分專業(yè)選修,設立模塊組合的公民基本素養(yǎng)課程。目前,已形成“星中”“四三二一課程體系”。
第四,改造我們的課堂。學校研究和建設了“生·活課堂”,成為“活化教育”課題的核心研究內容。所謂“生·活課堂”是指老師以知識為載體,把學生的生活經歷作為他們獲取知識和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引擎,將生活中的問題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去,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探究、討論、互動等過程去認識、理解這些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同時,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思維,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學內容靈活多樣,讓學生想學、愛學、會學。
第五,改革教師培養(yǎng)機制。教師是一切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和核心力量,教師的水平制約著學校和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主反思”的基礎上,學校采取“教學觀察與回饋”的崗位提升方式,構建起教師專業(yè)成長梯級發(fā)展模式。
第六,改善學校管理機制。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實現精致化管理,實施“均衡編班、分層教學、分類培養(yǎng)、整體推進”的教育管理制度,建立起教科室負責課程研發(fā)和改造、教務處負責課程實施和調節(jié)、督導室負責課程監(jiān)管和評價的“三驅課程拉動模式”。
3. 四個支柱
學校著重建設四個支柱,其內涵是:以學校校訓為內核、附中教育文化與望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星中”特色文化;基于學生“均衡編班、分類發(fā)展、分層教學、整體推進”的四大類型、三驅拉動、專業(yè)選修與分層選課、模塊組合的“星中”課程體系及其管理制度;以“誠、正、勤、健”校訓為核心的分級德育體系;旨在“輸入活化能,煥發(fā)生命力”的“生·活課堂”建設。
4. 一個愿景
構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形成,適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實現校園生態(tài)、學習狀態(tài)、教育形態(tài)的根本轉變,實現“輸入活化能,煥發(fā)生命力”的目標。學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健全人格、適性揚才”的課程園地里自主規(guī)劃生涯發(fā)展、自主選擇課程與學習層級,自主成長,幸福生活;老師們樂享教育生涯與專業(yè)成長帶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校園里活力四射與生機勃勃,課堂里春意盎然,校園里處處可聞生命成長拔節(jié)的聲音。
1. 辦學特色
經過七年的大膽實踐,“星中”的辦學特色日益明顯,主要有六個方面:一是獨特的學校文化。這是由湖南師大附中百年積淀的教育文化與人文望城悠久的地域文化融合、以“誠、正、勤、健”校訓為核心的“星中”特色文化,以及《星網》《星報》《星路》等一系列星媒體文化載體的特色文化。二是支撐學生發(fā)展的課程體系:四類課程、“生·活課堂”、分層教學、模塊選修等課程設置、研發(fā)、實施與評價體系。三是發(fā)展學生特質的德育機制,包括以校訓為核心的分級德育體系、實踐類德育課程和學科課程的德育價值實現。四是學校特色管理機制,如學校督導室建設、學生生涯發(fā)展指導中心,以及三環(huán)相扣、三驅推動課程管理制度等。五是“星中”學子特質,包括行為文明、處事理性、陽光上進、素質全面、個性彰顯。六是形成了在全市,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學校特色項目,如國家級舞龍舞獅運動與龍文化教育特色學校;作文教學法和“NLP”英語口語教學法等。
2. 辦學成效
七年的辦學實踐中,“星中”為區(qū)域義務教育高位均衡和帶動區(qū)域初中學校的整體發(fā)展進行了扎實有效的探索,做出了“七個一”的貢獻:一是全區(qū)對外的一個窗口,樹立了初中教育的良好形象;二是一塊初中教育的實驗基地,創(chuàng)建“活化教育”辦學思想,引領全區(qū)同行探索辦學之路,成為湖南省教育廳授牌的中小學校長教師培訓基地;三是培育了一支優(yōu)秀教師隊伍,全區(qū)唯一的“初中校長工作室”以及初中語文、英語、物理名師工作室落戶我校;四是形成了一套辦學特色,引導區(qū)域特色辦學,獲得同行認可,培養(yǎng)了一批人格健全、個性彰顯的學生;五是優(yōu)質的教育教學,整體改善全區(qū)高中生源質量,連續(xù)五年績效考核名列第一;六是作為第一個望城區(qū)與名校合作辦學的成功案例,引來合作舉辦的新學校遍地開花,全區(qū)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的愿望即將實現。七是“一體兩翼”九年一貫制辦學新格局的探索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舞龍運動具有悠久的歷史,自誕生以來,就成為中華民族龍文化的重要載體。學校在開展龍文化教育中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是開展中華傳統(tǒng)體育運動,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體質與藝術素養(yǎng)。湖南望城是龍獅表演的故鄉(xiāng),每到大型慶典活動或農歷春節(jié),必有舞龍舞獅表演,且形成了正月十五舉行全區(qū)舞龍大賽的傳統(tǒng)?!靶侵小币沧园l(fā)地形成了一支“少年舞龍隊”,學生舉著用拖把扎成的“龍”開展訓練。我們認識到,舞龍是集體育、武術、舞蹈、音樂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這項運動還有幾個特點:運動量大,能強健體魄磨練意志;集體合作,培養(yǎng)團隊精神;孩子們有表現機會,經常參加展演和比賽,隊員有成就感。因此,學校決定開展舞龍運動。
二是組織學生社團,大力開展舞龍運動。從最初組建的那支小小的“少年舞龍隊”開始,全校已經涌現了以舞龍為內容的形式多樣的學生社團。那支用“拖把龍”進行訓練的“少年舞龍隊”,如今已成長為以“龍魂”命名、蟬聯(lián)三屆以成年人為主的望城區(qū)舞龍大獎賽冠軍;參加了五屆全國中學生舞龍舞獅錦標賽,在男子組和女子組分別四奪冠軍;參加了湖南省首屆中學生運動會開幕式表演等省市區(qū)大型慶典活動,并享譽三湘。與此同時,全校學生也全面參與舞龍舞獅活動,已形成學校的特色運動項目。當前,“星中”以男、女兩支舞龍舞獅代表隊為示范引領,以學生舞龍社團為平臺開展三個年級的興趣小組活動;設計制作融入舞龍舞獅運動元素的廣播體操,開展大課間活動;以“龍魂”為校本課程的體育課選修模塊,在體育鍛煉與體育課程中普及舞龍舞獅運動基本動作要領;參加、承辦、欣賞舞龍舞獅競賽、展演和研討活動?;趯W校在舞龍舞獅運動的特殊貢獻,教育部中學學生體協(xié)批準,全國舞龍舞獅分會組織,由“星中”承辦了 2015 第三屆全國中學生舞龍舞獅錦標賽暨 2015 年全國舞龍舞獅進中小學工作研討會。2015年 11 月,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夢想花開》專題節(jié)目攝制組來校進行了為期 20 天的拍攝,制作了 30 分鐘的專題故事片,以舞龍隊隊長何迪珊同學為主角,講述了“少年舞龍隊”的五年發(fā)展史以及孩子們的夢想。此片于 2016 年元旦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
三是以舞龍舞獅運動為抓手,開展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養(yǎng)。當前我國文化多元化發(fā)展勢頭比較強勁,隨著國門的打開,大量外來文化侵入,青年一代在民族文化認同與民族文化自信方面有明顯的弱化趨勢。舞龍舞獅運動是一種鮮活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它的各種儀式與程序,莊重的點睛儀式,龍頭與龍身的造型、色彩與花紋,表演中的一招一式,都是獨特的文化符號。同時,舞龍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而千年龍文化的內涵更是博大精深?;谶@些認識,“星中”在開展學生舞龍舞獅運動的同時,多途徑開展龍文化教育。第一是組織學生觀賞舞龍舞獅表演,并進行鑒賞指導、動作講解和知識問答,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龍文化的親近感,提升龍獅表演藝術的欣賞水平;第二是開設龍文化選修課程,用課堂形式講述“龍的起源”、“龍的形成”、“龍與華夏文明”、“龍的發(fā)展”和“走向世界的龍獅文化與我們的民族自豪感”等,通過系列知識專題講座,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文化修養(yǎng)和文化自信;第三是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畫龍、寫龍和說龍等活動,指導、評選和展示學生繪畫、書法與文學作品;第四是以學校舞龍隊的訓練成果以及他們在訓練與比賽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意志、團隊合作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基礎,提煉形成“星中龍魂”精神,請隊員為其他同學巡回演講,激勵全體學生敢于擔責、善于合作、勇于拼搏和勤于學習的精神;第五是將龍文化與學校文化融合,在環(huán)境文化中加入龍文化元素,如校園中昂首向上的龍造型的植物、體藝館中九根氣勢恢宏的龍圖騰立柱、文化墻上學生繪就的百米龍畫,以及學校刊物中發(fā)表的學生說龍、寫龍的文章等等。在國家大力倡導中學開展國學教育的今天,很多學校不知從何做起,甚至不知國學學什么,為什么學,什么樣的國學素材適合于中學生。如果只是教育行政部門和老師們的一廂情愿,孩子們可能并不買賬,當然,也就談不上什么實效。
四是以舞龍舞獅運動為先導,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豐富學校內涵,形成辦學特色。當下,均衡發(fā)展與質量提升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兩大主題,“你無我有,你有我優(yōu),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走特色辦學之路,應該是中學辦學發(fā)展的一個方向。但如何把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成了許多中學管理者面臨的難題。與此同時,學校的“三課”建設(課程改革、課堂改造、課題研究)朝何處去,也是許多學校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然而,這些實踐很多是在模仿和復制,缺少自己的主張。我們認為,有怎樣的課程體系,就會培養(yǎng)出怎樣的學生。而特色學校的基本指向就是要培養(yǎng)出有這所學校特質的學生。所以,要建設特色學校,就要從具體項目做起,其關鍵是要構建和實施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輸入活化能,煥發(fā)生命力”就是“星中”的特色發(fā)展之路??梢哉f,“星中”的特色辦學之路始于學生舞龍舞獅運動的開展,但不止步于這項活動,而是以舞龍舞獅活動為先導,將活動課程化,建立舞龍舞獅實踐型課程,由此帶動學校其他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fā)?!靶侵小毕仁墙ㄔO了龍文化特色課程,又開展進一步探索,建立起以龍文化為載體的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方式,并積極探索其內容架構和實現途徑,形成了“星中”辦學的鮮明特色。沒有思想的教育是盲目的,沒有實踐的教育思考是空洞的?!盎罨逃?、分級德育、“生·活課堂”、舞龍舞獅運動與龍文化教育等,既是學校多年來對教育的理解和領悟,更是我們不懈的追求,為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輸入活化能,讓他們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與強勁動力,永遠是我們的神圣使命。
經過七年多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和快速發(fā)展的歷程,如今“適性揚才,生機勃勃,規(guī)范示范、優(yōu)質優(yōu)美、精致精彩的“星中”令人向往;分級德育與“生·活課堂”建設結出碩果,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顯著改善;初步形成了六個方面的辦學特色,為當地初中教育的發(fā)展做出有益嘗試。學校榮獲全國舞龍舞獅教育示范校、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學校、長沙市文明單位等 130 多項榮譽稱號,迎接了五個批次的“影子實踐”或跟崗實習的省內外中學校長,以及一大批全國各地參觀交流的同行,中央電視臺等媒體也進行了報道。學校生涯發(fā)展指導中心的實踐成果在湖南省首屆教育科研成果推介會上進行展示,但這些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未來,我們任重而道遠。
G40.012.9
C
1673-9949(2017)09-0064-04
(作者:湖南師大附中星城實驗學校校長)
[責任編輯: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