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曾經(jīng)下圣旨貫徹“光盤”行動。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下圣旨說:“諭膳房,凡粥飯及肴饌等食,食畢有余者,切不可拋棄溝渠。或與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則哺貓犬,再不可用,則曬干以飼禽鳥,斷不可委棄。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也就是說,雍正帝要求有了剩飯,不能扔到溝渠里,可以留給下人吃,如人不能吃,則給貓狗等寵物吃,即使貓狗都不能吃,也要曬干了喂禽鳥。并厲言告誡,違者必治罪。
雍正五年(1727年),他再發(fā)圣旨,針對剩飯被“拋棄溝中,不知愛惜”的現(xiàn)象,強調(diào)“上天降生五谷,養(yǎng)育眾生,人生賴以活命,就是一粒亦不可輕棄。即如爾等太監(jiān)煮飯時,將米少下,寧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并說:“爾總管等再行嚴傳各處首領(lǐng)、太監(jiān),見有米粟飯粒,即當(dāng)撿起。如此不但仰體朕惜福之意,即爾等亦免暴殄天物。應(yīng)不時查拿,如有輕棄米谷者,無論首領(lǐng)、太監(jiān),重責(zé)四十大板。如爾等仍前縱容,經(jīng)朕察出,將爾總管一體重責(zé)。”雍正帝要求,丟棄米粒的,要重責(zé)四十大板,如有包庇的,還要一起追究重責(zé)。雍正帝的“光盤”圣旨,講道理,有辦法,可操作,又有懲治措施,可謂一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