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峻瑋
(揚州洪泉醫(yī)院,江蘇 揚州 225200)
產房是臨床上重要的業(yè)務科室,而產婦在分娩時亦可視為高危人群,因為分娩時極易發(fā)生一系列不良事件[1]。而產婦亦有自身安全保障以及胎兒安全的訴求,所以對護理質量有更高要求。傳統(tǒng)的護理方案更多的是關注產婦在生理層面上的訴求,而忽視了其對護理質量的認可與把握,這將導致產婦滿意度呈現(xiàn)下降的態(tài)勢。有專家提出了風險管理模式,側重于從護士的預見性層面出發(fā),結合臨床經驗,再整合分娩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將產婦的分娩進程視為由不同危險程度事件所構成的整體事件,進而針對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科學地界定以及干預,從而保證產婦能度過相對安全的圍產期[2]。風險管理對護理人員有更高要求,需要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使其以慎獨的態(tài)度面對分娩,從細小的癥狀予以著手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提升護理質量[3]。筆者擬設計本次研究,旨在借助隨機、對照的科研思路,以剖析風險管理應用于產房中對分娩結局、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4例圍產期女性,年齡19~38歲,平均年齡(32.1±4.3)歲。納入標準:無嚴重的肝臟、腎臟及心臟等實質性臟器疾患;無自身免疫系統(tǒng)異常;對本研究內容了解知情同意。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1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由責任護士向產婦介紹分娩的流程;為其調整舒適的溫濕度;向產婦分發(fā)健康宣教資料;指導家屬為產婦提供富含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飲食;做好相應的醫(yī)囑干預;做好預防性給藥,并告知藥效和可能存在的不良作用。
1.2.2 研究組實施風險管理。①對護理風險展開識別:護士全方位地收集有關產婦的信息內容,在對其不斷了解的進程中,從中挖掘出潛在的安全風險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干預舉措,從而減少醫(yī)療風險的發(fā)生。另外,還需根據(jù)本科室具體現(xiàn)狀以及產婦個體化的生理訴求,做好應對各類突發(fā)事件的準備工作,并要時刻保持生理、心理應激狀態(tài)。②提高護理文書的記錄書寫能力:護理文書實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類文書,而規(guī)范文書的書寫,并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與流程以文字的方式記錄在冊,能有效規(guī)避因記錄不當所致的醫(yī)患糾紛以及經濟索賠。所以,通過組建科室護理文書質量控制小組督查,以護士長作為帶頭人,并設立相應的責任組長,再將護理文書移交給護理部組織的護理文書質量控制組進行質量檢查,并深刻地探究其存在的問題,在組織座談會的基礎上予以改進,最終提升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③定期開展護理風險培訓:每月定期組織一場有關風險管理的座談會,以理論結合技能培訓的方式,強化護士在護理過程中的風險認知及構建完善的法律知識體系,同時還能延伸護士的知識面,對每天存在的護理風險問題加以剖析,引導護士強化風險意識,增進其開展安全措施的自覺性,并幫助其在風險暴露前能敲響警鐘,以減少不良風險事件。④提升護士的自我溝通能力:通過共情的方式站在產婦的立場換位思考,能有效疏導其消極情感,從而幫助其樹立自信心,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另外,還要跟家屬做好溝通解釋,減輕家屬對護士的誤解,在自身態(tài)度上要積極、客觀,以盡可能避免護患糾紛事件,保證工作氛圍的溫馨與和諧。⑤強化產科護士的理論技能培訓:由責任護士作為培訓課發(fā)起人,向護理工作人員講授產房相關??谱o理理論、助產技術及相應護理制度、流程,從而提升護士的理論知識水平。另外,還需對產婦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羊水栓塞、子癇及各類難產等內容開展急救培訓和應急預案演練,從而提高產婦救治成功率。⑥強化產房風險管理質量控制:護士長應對護士做好護理質量管理,以做好護士之間孕產婦的交接班,塑造積極、有責任感的心態(tài),組建??瀑|量檢查小組對接產技術、新生兒照護操作、醫(yī)囑給藥、新生兒三方交接以及不良事件干預等重要內容予以質量控制并管理,在根源上避免相關不良事件。
①兩組產婦在出院當天接受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問卷的信效度良好,答案采用封閉式選項,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倽M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②由護士長對兩組護理質量進行評分,評分標準包括4個維度,分別為書寫規(guī)范性評分、操作規(guī)范性評分、溝通能力評分和服務態(tài)度評分,每個維度的分值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相關維度的護理質量越佳。③比較兩組產婦風險事件發(fā)生率,包括產婦投訴和護理差錯。④比較兩組產婦結局情況,包括產后出血和會陰側切。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產婦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滿意度情況比較(n,%)
研究組產婦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產婦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書寫規(guī)范性評分 操作規(guī)范性評分 溝通能力評分 服務態(tài)度評分研究組 37 93.8±4.2 95.3±4.2 93.1±5.3 97.3±2.1對照組 37 83.2±2.4 81.3±4.2 78.3±3.4 85.4±3.2 t 15.256 13.279 10.087 14.260 P<0.05 <0.05 <0.05 <0.05
研究組產婦風險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風險事件發(fā)生率比較(n,%)
研究組產婦產后出血率及會陰側切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產婦結局比較[n(%)]
產房在臨床上屬于風險較大的科室,對于女性而言,分娩時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fā)狀況,小則會引起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大者會引起新生兒窒息和羊水栓塞事件的發(fā)生。若產婦發(fā)生羊水栓塞,其致死率極高,所以,產科護理質量將直接影響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另外,伴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優(yōu)生優(yōu)育理念的深化,對胎兒分娩的安全性有了更高期待,故護士以預見性的眼光把控風險事件,可改善護理質量,提高滿意度[4]。目前各大醫(yī)院對產科的管理非常重視,從細節(jié)著手,并且具有一定的風險管理意識,能有效降低醫(yī)療糾紛,這能滿意產婦在妊娠期的內在訴求。所以,在本次調研中,筆者引入了風險管理策略,要求護士具有較佳的洞察力,從潛在的風險因素予以著手,實施針對性的臨床干預,為產婦的圍產期營造出一個溫馨、安全的外界氛圍,使其以平和和從容的心態(tài)面對圍產期。
本次調研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風險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且產婦產后出血和會陰側切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產科分娩實施風險管理,可以提升護理質量,降低相關風險事件發(fā)生率。首先,通過對醫(yī)院所發(fā)生的醫(yī)療糾紛進行溯源性因素剖析,發(fā)現(xiàn)其與如下幾方面因素密切相關。①由于助產士和護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尚未達標,比如縫合技術不佳所引發(fā)的手術切口破裂或愈合不良等,均可能導致產后持續(xù)性出血。②護士僅注重產婦的癥狀管理,而與產婦之間缺乏有效的情感溝通,導致產婦對分娩流程以及護理操作產生誤解,引發(fā)沖突和矛盾。③護士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和行為不端正,未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導致因操作不當或失誤引起過錯性護理事件。而借助風險管理理念在圍產期全程的貫徹落實,其體現(xiàn)出了如下幾方面的優(yōu)點:①風險管理模式強調護士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借助不同醫(yī)護人員之間的優(yōu)劣勢互補,相互取長補短,能達到較佳的團隊默契度,提高產婦在風險事件中的搶救率[5]。②對護理文書進行規(guī)范書寫,能避免因護理記錄不恰當而引發(fā)的醫(yī)療賠款或醫(yī)患糾紛,這能強化護士個人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識以及養(yǎng)成良好且慎獨的醫(yī)德、醫(yī)品。③借助對護理人員及助產士開展定期培訓,能幫助其掌握風險管理的理論知識框架,強化其風險管理意識,可促進其在護理工作中的自我護理行為的改進與提高。④提倡護理人員與產婦進行有效溝通,將原本可通過溝通予以解決的矛盾給以解決,這能避免糾紛的出現(xiàn),且能提高護患之間的信任度和好感度。⑤另外,除了對護理人員和助產士開展理論培訓外,還需強化其在實踐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訓,從而提高護士在護理行為方面的熟練度,這亦能提高產婦對護士的信任感[6]。⑥不斷強調風險意識,能幫助護士重新審視整個醫(yī)療護理程序,并進行自我反思,可提升護理質量,并提高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產房中運用風險管理策略,能提高護士的護理質量及提升產婦的滿意度,且能改善產婦轉歸,值得進一步推廣。
[1] 袁 春.助產責任制護理模式聯(lián)合產時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12):1428-1429.
[2] 零恒莉,潘 敏,雪麗雪,等.臨產婦全程體位管理的觀察分析[J].護理研究,2014,28(3):317-319.
[3] 王曉茹,夏 玲,靳 靜,等.危機式護理管理理論在產婦分娩安全護理中的應用[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7,38(4):358-361.
[4] 李慶梅,鄂桂娟,曹伍蘭,等.產婦分娩中的產房護理安全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3):60-61.
[5] 聶 芹.產科分娩室人性化護理服務對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0):75-78.
[6] 申 南,范 玲.產程管理新模式下總產程超過24小時孕婦的分娩結局探討[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6,19(3):19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