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摘要:目的 探討急診輸液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采取有效的護理對策,確保護理安全和患者輸液安全。方法 針對急診輸液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具體有效、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結果 將防范措施應用于急診輸液護理工作中,使安全隱患大大降低,提高了急診輸液室護理管理質量及患者的滿意度。結論 急診輸液室實行制度化、規(guī)范化、標準化管理,可有效地避免或減少差錯事故和護患糾紛的發(fā)生,保證了患者用藥安全和護士職業(yè)安全。
關鍵詞:急診輸液;安全隱患;護理對策
靜脈輸液(intravenoustransfusion)是一種重要的給藥途徑。然而靜脈輸液在臨床救治過程中存在許多安全隱患,任何差錯都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探討輸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法,不論對于減少臨床差錯事故的發(fā)生,保護患者的權益,還是對于保護醫(yī)護工作者的工作安全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唐山市工人醫(yī)院針對急診輸液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具體有效、切實可行的護理對策,確?;颊咴谧疃虝r間得到最有效救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急診輸液室靜脈輸液存在的安全隱患
1.1環(huán)境問題 ①急診患者病種多、急、重,就診時間多為晚上或節(jié)假日,輸液時常出現(xiàn)各種疾?。ㄈ绨l(fā)熱、流感、腹瀉等)的患者擠于一室進行輸液治療,空間有限,空氣質量差,極易引起院內交叉感染。②急診患者多有家屬陪護,而且常常是多個家屬陪一個患者,特別是交通傷或被打傷的患者,肇事雙方情緒激動,導致輸液觀察室內擁擠、嘈雜、混亂。
1.2技術問題 ①護理人員藥物知識欠缺:由于門診藥物品種繁多,更換頻繁,每種藥物有多種規(guī)格、劑型,導致護士不了解某些藥物的藥理作用;部分新藥沒有配伍禁忌查對表,原有的配伍禁忌表已不適應臨床的應用[1]。②個別護理人員技術操作不熟練,尤其是老人和小兒靜脈穿刺技術不過硬,不能一針見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能滿足患者和家屬的需求。③護士綜合管理患者的能力,應對突發(fā)事件、病情突然變化的能力較差,影響護理質量,易導致差錯發(fā)生及護患糾紛。
1.3責任心問題 ①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未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不遵守查對制度,為患者加錯藥、換錯液、拔錯液。輸液時沒有細心核對患者的姓名導致輸錯藥液。②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在疲于應付輸液的配制和穿刺時,忽略了對患者的巡視和溝通交流。護士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癥狀,或對患者的主訴未予重視而延誤病情。
1.4服務問題 ①護理人員服務意識不強,態(tài)度不熱情,用簡短生硬的語氣解答患者的問題,增加了患者的反感。②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溝通交流技巧欠缺,面對患者及家屬的提問,往往不講究方法,言行不謹慎,回答簡單,易引起患者的不滿。對家屬提出的問題不能及時、合理、恰當的解釋,使患者及家屬沒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1.5管理問題 ①護理人員工作負荷大:由于我科輸液患者多、高峰期環(huán)境嘈雜、工作繁重,而人員編制不足,造成護士超負荷工作,使護理人員處于緊張的身心疲憊狀態(tài)。其次,患者、家屬的期望,當今社會醫(yī)患關系的緊張,更給護理人員帶來無形的壓力。輸液高峰時(每天下午16∶00之后),大量門診患者輾轉來我科輸液,加上急診患者,時常出現(xiàn)患者高度集中等候輸液的現(xiàn)象,紛紛催促護士,極易引起護理差錯。②有的醫(yī)生給患者用別人的醫(yī)保卡看病、開藥,來我科輸液,就診卡信息和患者嚴重不符,護士拒絕給患者用藥導致糾紛。
1.6患者因素 ①不良情緒的積聚:時下患者到醫(yī)院就診程序繁雜,靜脈滴注經常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高峰期輸液又要排隊等候,患者的消極不滿情緒往往積聚在此處發(fā)泄出來。②患者擅自作為:有些患者不了解輸液規(guī)程,憑想當然對待輸液,擅自調節(jié)輸液速度,造成不適或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在輸液過程自行更換床位,易帶來輸錯液體的危險。③少數患者要求過高:有些患者來急診輸液不考慮他人,只想到自己要快些、好些輸液,對護士要求過高,對于護士缺少理解,稍不如意就發(fā)火。④患者聽錯姓名:由于輸液室患者集中、環(huán)境嘈雜,有的患者名字相似, 容易聽錯姓名。或患者未聽清自己的名字而胡亂答應導致輸錯液。⑤患者對醫(yī)院工作流程、制度的不理解。輸液時少帶藥物,未帶病歷本或病歷本丟失。
1.7其他方面 ①有的醫(yī)生書寫病歷醫(yī)囑字跡潦草,護士在查對時難以辨認,對錯誤執(zhí)行醫(yī)囑留下隱患;時下臨床新藥層出不窮,若醫(yī)生對藥物配伍禁忌沒能給予足夠重視,藥房發(fā)藥又未能嚴格審核醫(yī)囑,便會給安全輸液留下隱患。②個別醫(yī)生技術水平有限,開具錯誤醫(yī)囑,導致用藥出現(xiàn)不良反應。③來自其他相關科室(如收費處、藥房等)的錯誤, 患者及家屬往往把怨氣、憤怒、不滿發(fā)泄到了輸液室護士身上。
2 加強輸液安全管理的護理對策
2.1改善輸液環(huán)境,避免交叉感染
2.1.1將急診觀察室分為留觀室和輸液室 留觀患者和輸液患者分室管理,既保證留觀患者的休養(yǎng)診療環(huán)境,又便于對輸液患者的管理。對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規(guī)定不得在急診輸液室輸液。流感高峰期,根據醫(yī)務部規(guī)定,發(fā)熱患者要經過發(fā)熱門診篩查后才能到急診輸液以避免交叉感染。
2.1.2保持急診觀察、輸液室環(huán)境整潔。每天更換床單位,保持空氣流通,溫度適宜,內設冷暖空調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輸液環(huán)境。室內安裝空氣凈化器,每天定時消毒凈化空氣,保證輸液室空氣質量,既防止交叉感染又減少輸液反應的發(fā)生。
2.1.3急診觀察、輸液室內為陪護人員提供陪床凳,同時盡量勸說每位患者留一名陪護人員。如果陪人多或肇事雙方情緒激動發(fā)生爭執(zhí),則請他們去觀察室大門外的候診區(qū)。
2.1.4醒目的標識和溫馨提示,使患者能輕松自如地接受治療,減輕恐懼及陌生感。
2.2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業(yè)務技能
2.2.1定期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的藥理知識 當有新藥出現(xiàn),要及時收集和閱讀說明書,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常用藥物的藥理作用、不良反應、配伍禁忌。制定我科常用藥物配伍禁忌表。不常用的聯(lián)合用藥,一定要查找配伍禁忌表,表中沒有,則要做配伍禁忌試驗,不能憑主觀臆想直接輸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在藥物的應用中不斷總結經驗,如喹諾酮類藥物使用時,如能避免空腹注射和嚴格控制滴速,就能有效防止用藥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頭暈、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輸頭孢類藥物后飲酒會引起對硫侖樣反應。
2.2.2加強基本技能的培訓,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 要給患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首先就應該有讓患者滿意的護理技術。高超的護理技術不僅能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經常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yè)務學習、技術培訓、經驗交流;分批組織護士到兒科學習幼兒靜脈穿刺技術,以提高小兒靜脈穿次成功率,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滿意。我科老年患者較多,組織護士學習老年患者的靜脈穿刺技巧。根據患者的血管特性和藥物性質,精心選擇穿刺部位,合理選用輸液針頭,確保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操作時態(tài)度要親切溫和,動作輕柔,并將健康教育融入操作過程中,提高穿刺技術的同時強調人文關懷。做到年資高低合理搭配,對各種原因致穿刺失敗者,我們深表歉意,并請技術較好的護士協(xié)助完成,以減少護患之間矛盾。
2.2.3加強應急能力培訓,提高護士的業(yè)務素質。隨著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護士不僅要掌握輸液的相關理論和技能,還要掌握相關的處置流程和應急預案。例如患者用錯藥、發(fā)生輸液反應、藥物過敏性休克等處置流程,定期組織演練做到全員掌握,以提高應急能力。
2.3嚴格遵守查對制度,加強責任心
2.3.1高度的責任心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前提 查對制度要貫穿于輸液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不論對醫(yī)囑本身有疑問,還是藥物劑量有疑問,均應及時與醫(yī)生進行溝通,核對無誤后再執(zhí)行,從而降低護理風險。我科使用了移動門診輸液系統(tǒng),大大提高了用藥的準確性,有效避免了錯輸液、漏輸液現(xiàn)象。對來我科輸液的患者,接診護士要核對患者病歷本上的醫(yī)囑,輸液通知單、就診卡、藥物、繳費收據是否相符,而且要當面清點藥物的數量,及時糾正多發(fā)、少發(fā)、錯發(fā)藥物的現(xiàn)象。還要核對藥物配伍禁忌,對需做過敏試驗的藥物,應詢問患者過敏史及皮試情況,把好輸液的第一關。核對無誤后,打印藥物標簽粘貼,患者標簽交給患者。配藥前掃描藥物標簽,檢查藥物、藥液質量、劑量、用法、有效期等,根據病情、藥物性質合理安排輸液的先后順序,避免配伍禁忌。
2.3.2反向核對患者姓名制 即輸液護士穿刺前、或換液前讓患者自己報出姓名,避免患者因聽力減退、反應遲鈍等情況而聽錯姓名錯誤答應。同時用PDA掃描患者標簽,確認無誤后方可為患者輸、換液。拔液前,PDA掃描患者標簽,顯示液體已全部輸完,則按結束,為患者拔液。杜絕了拔錯液、漏輸液現(xiàn)象。
2.3.3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 落實觀察巡視制度 對輸液患者每15~30 min 巡視1次,觀察輸液速度、穿刺局部皮膚情況、患者反應及剩余藥量等,及時更換液體及拔針。充分重視患者主訴,及時通知醫(yī)生,協(xié)助處理,做好記錄。交接班時要做到床旁交接,對重癥及特殊用藥患者應詳細交班,交接輸液速度, 穿刺部位情況,有無不良反應,用藥后癥狀是否改善等,做好應對突發(fā)病情變化的準備。
2.4強化服務意識,規(guī)范服務行為
2.4.1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患者從掛號、就診、做各項檢查、交費、取藥到輸液室輸液,往往要經過一段的“長途旅行”,常因急躁和不耐煩容易與護士發(fā)生沖突,故護士必須理解患者的心理,把親情融入到護理程序的每個細節(jié)中。服務用語要求“好”字開頭、“請”字當先、“謝謝配合”不離口?;颊邅頃r熱情有迎聲;護理操作前有耐心解釋聲;操作中有溫和問候聲;操作失誤有真誠道歉聲;巡視觀察有親情稱呼聲;要求配合有誠懇感謝聲。使用眼神、微笑等副語言及身體語言去用心為患者服務。
2.4.2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護士的溝通交流技巧 組織護士學習《護士條列》、《醫(yī)療事故處理條列》和《侵權責任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從法律責任的高度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明確護士的權利和義務,自覺地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經常給護理人員講解發(fā)生在我院或他院的小案例,使護士們能從中得到啟示,吸取經驗教訓,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和諧的護患關系本身就具有治療作用,能滿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暢,機體功能增強[2],早日康復。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同各種各樣的患者交流(不同年齡、病情、社會層次、文化程度、傳統(tǒng)習慣、社會背景、個性等) ,就必須在實踐中注意掌握和應用交流技巧,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各種形式不斷學習有效溝通技巧和方法,增強護患溝通能力,減少醫(yī)療隱患,同時也能使護士的工作更加順利。一旦出現(xiàn)護患糾紛傾向,設身處地的考慮患者的難處,實事求是地查找自身不足,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諒解。
2.5科學管理,保證輸液室工作順暢
2.5.1有效利用人力資源 排班時分析各位護士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特點,合理搭配,取長補短,減輕年輕護士的工作壓力和減少護理隱患,保證各班的工作質量。根據急診輸液患者的特點、季節(jié)性、氣候冷暖及輸液高峰時段的特點,對護理人員進行科學彈性排班[3]。輸液高峰時段合理地增加護理人員,避免患者多、排長隊引起的忙亂,也防止護士因疲勞緊張而發(fā)生差錯事故。
2.5.2保持頭腦清醒,樹立護士良好形象 護理人員要有良好的形象,著裝整齊、舉止端莊,為患者治療時禁止與旁人閑聊,以免引起患者及家屬反感。在工作繁忙時,要注意保持清醒的頭腦,各項操作應按常規(guī)進行,不能簡化程序,上班期間不要接待客人,以免精力不集中而影響工作。
2.5.3實行人性化管理,關注護士身心健康 護理管理者不僅要靠規(guī)章制度進行外部約束、控制、監(jiān)督,而且要為護理人員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富有人情味的工作環(huán)境。關心、愛護、尊重、理解護士,以誠相待,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激發(fā)護理人員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增強團隊凝聚力,打造高素質臨床護理服務隊伍。
2.5.4堅持原則,遵章辦事 對于門急診醫(yī)生違反原則用他人醫(yī)保卡給患者開藥的問題及時與門診部和科主任溝通,制定相關制度,堅持原則,杜絕護士執(zhí)行錯誤醫(yī)囑。保證將正確的藥物用到正確的患者身上。
2.6加強宣教告知,取得患者配合 ①接藥時,護士告知患者或家屬幾天的藥量、費用、下次輸液的時間、地點及需要攜帶的物品。②輸液時,護士告知患者輸液總量及所需時間;告知藥名及主要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安全滴速及擅自加快滴速的危害性;使用特殊藥物、化療藥及要求滴速藥物的患者,在做好宣教的同時要求患者在病人標簽上簽字,以提醒護士及患者注意;告知患者呼叫器的使用,以及不得隨意更換床位以免造成不良后果。③巡視時,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講解輸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耐心了解其需求并盡量予以滿足。④輸液結束拔針時,護士應告知按壓針眼的技巧和時間。
3 結論
護理安全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護理質量是提高護理安全的保障。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患者的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患者對醫(yī)院的要求已不再限于單純的治療,而是更加重視就醫(yī)過程的安全性。靜脈輸液是臨床最常見的治療手段,輸液過程中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后果而帶來終生遺憾。因此要加強急診輸液護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證急診輸液的安全、快捷、高效,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醫(yī)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金文君.門診輸液室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對策[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7):1091-1092.
[2]倪利蓉,陳紅宇.護患溝通的實施體會[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5):921.
[3]孫艷艷.門急診靜脈輸液中的護理問題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9,11(3):116-117.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