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廣宏
在那“史無前例”的歲月里,忽然興出許多“派”來。我成了并不逍遙的“逍遙派”,古文不能看,外文不能讀,業(yè)務(wù)不能干,作品不能寫。
干什么好呢!我忽然想到了《莊子》。這本書第一篇名叫《逍遙游》,第三篇叫《養(yǎng)生主》。想到這兒,靈感來了——我不是在“逍遙游”嗎?那又何妨“養(yǎng)生主”呢!于是,我攀上了養(yǎng)生之道的山崗。
說來也奇怪,那時的中日文化交流,廣泛得出乎人的想象。就連養(yǎng)生的領(lǐng)域里,也輸進了東洋貨。一位名叫什么太郎的,發(fā)明了一種“冷水療法”:大清早空著腹,一口氣喝下一公斤冷水,就能洗凈腸胃,百病皆除,永遠健康。據(jù)說那效應(yīng)十分驚人,這消息幾乎傳遍六億神州,雖然只是悄悄地。
我那天上醫(yī)院,在散發(fā)出濃烈來蘇水氣味的走廊里,看見長椅上坐著一排東倒西歪的候診病號。座中有兩個黃瘦的“眼鏡”,正熱烈地討論著,交談的就是這件事。
我連忙挨身過去,搭訕起來:“真有那么靈?”
度數(shù)深些的“眼鏡”嚴(yán)肅地瞪了我一眼:“那還假?日本的太郎!”他轉(zhuǎn)過身說,“我們有傳單,自己看!”
那度數(shù)淺些的“眼鏡”,從衣袋里摸出一張皺皺巴巴的紙。從油印的字跡里可以看出,關(guān)鍵的描述不過幾句話,但那神效卻羅列了長長的一串,不由我不信。我慌忙摸出本子和筆,虔誠地轉(zhuǎn)抄起來。
回到家后,我尋出那只20世紀(jì)50年代查勘用的圓飯盒,恰恰裝水一公斤。為防萬一,沒敢用自來水。頭天晚上預(yù)先把熱開水倒?jié)M一盒,好在次日黎明空腹享用。
當(dāng)青槐枝頭映出淡淡的初陽時,我已站在綠草如茵的壩子里,雙手恭捧飯盒,大口大口地吞飲那冷水。喝完了一小半,我感到肚里有些晃蕩,初步體會到了“宰相肚里能撐船”的滋味。不行!還得繼續(xù)!我眼睛一翻,鼓足勇氣,鯨吞象吸,喝完一大半,好像洪水已經(jīng)淹進心肺。
我以脫胎換骨的姿態(tài),一往無前的精神,吞下那盒中的余水。這時水位已經(jīng)足足升到我的喉嚨,大致與口腔齊平。我成了一種新型的冷水壺——小口大腹,卻能平緩移動。稀飯饅頭根本無法下咽,只有把早餐免了。
一刻鐘后,我開始排水。一次,兩次,三次……排到第九次才恢復(fù)正常。面對那八九點鐘的太陽,一切是那樣寧靜,菜花黃得飽滿,小麥綠得充實,流水清得具體,我也活得逍遙——效果的確不錯,與半小時前水脹的痛苦相比,我此刻的心情真是好極了。“冷水療法”,我算學(xué)會了。
一個療程10天,但我并未完成,因為新療法的信息又自外傳來,這回是“雞血療法”。也有一張皺皺巴巴的傳單,是用桃紅色的紙油印的。那“療法”并不復(fù)雜,只消每周抽一大管公雞的血進行肌肉注射——決不能用母雞。難怪這些日子,從半夜起,城里就到處響起雞鳴,此起彼落,如呼口號;而且,市場上原先價錢相對低廉的公雞,陡然身價高升。我真要感謝雞血針的發(fā)明者,幫助我走出“冷水壺”的困境。因為我的胃已經(jīng)隱隱作痛,大概是冷水沖洗過度之故。
打雞血針比喝冷水更有難度。難的倒不在于人,而在于雞。公雞并沒有“自愿獻血”的覺悟。何況,古人既不提倡殺雞取卵,今人自然也不主張殺雞取血——那樣太不經(jīng)濟。
每次給公雞抽血,總要動員全家,緊執(zhí)雞腳,力束雞頭,硬逮雞翅,但公雞還要撲騰、抽搐、掙扎,弄得灰塵四起,大大妨礙了衛(wèi)生消毒。公雞撲騰掙扎的力度,讓我想起那顯示力度的計量單位“馬力”,殊不知“雞力”也很可觀。
經(jīng)過“取經(jīng)訪道”,我終于學(xué)到一種不見于經(jīng)傳的“公雞催眠術(shù)”,既神秘,又奇妙,效果絕佳! 將公雞平臥地上,先把雞頭藏進它的右翼,再把它的左腳拉伸,基本上構(gòu)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怪哉!“雞力”竟然悄然地消失!
那只好勇斗狠的大紅公雞,此刻卻靜靜地躺著,紋絲不動,任你撥去大動脈上的茸毛,涂上消毒酒精,隨著清潔針管的抽動,雞血慢慢灌滿那粗大的玻璃管,晶瑩紅潤,充滿了活力。抽血既訖,將公雞的腦殼從翅膀中扯出;一剎那間,公雞如夢初醒,一躍而起,對剛才發(fā)生的事毫不知情。
等到公雞歡快地散步中庭時,它的血早已注入我的三頭肌,皮下凸起了一個小丘。我也歡快地昂首中庭,踏著那陽光揉碎的梧桐影,欣然漫步。當(dāng)這只公雞精疲力竭的時候,我的手臂也酸痛得抬不起來了。
面對這種新興的養(yǎng)生之道,我開始困惑。好在一本厚厚的64開精裝本的《草藥療法》,抵銷了我的迷惘。全新的養(yǎng)生之道又開始流行,而且是國家正式出版的科學(xué)讀物。
我終于迷上了草藥,走向大自然。照著書本上的插圖,尋尋覓覓,再向背背簍的大娘、拾柴的大嫂、割草的大爺請教。我漸漸結(jié)識了酸溜溜的毛秀才,皺著臉的車前草,肆無忌憚的天名精,一身是灰的清明菜,巖頭伸手的狗地牙,干巴巴的干油菜,嫩冬冬的面根藤,肥墩墩的狶薟草,賣弄風(fēng)姿的臭牡丹,紅著眼睛的蛇泡草。我登上砂巖壁立的丘頂,在稀疏的小草中,找到了幾乎覺察不到的微小的紫色的鐘形花朵,那是紫花地丁,一味良藥。
我學(xué)著自己配方,自己煮藥,效法五千年前神農(nóng)嘗百草的精神,實踐、認(rèn)識,再實踐、再認(rèn)識。雖然也說不出能治哪種病,走哪一經(jīng),不過我似乎總相信此法能永葆康寧,延年益壽。
幾個月過去,我忽然瀉起肚來。五臟六腑翻江倒海地提出抗議,大概它們受不了那么多草藥的熏陶,真不成器!我想到了衰老的神農(nóng)氏,他老人家的事業(yè)真不容易!
幸虧養(yǎng)生大法新潮迭起,使我擺脫了草藥的纏繞?!八κ织煼ā毕褚粔K強力的磁石,把我吸引過去。這回既沒有皺皺巴巴的傳單,也沒有一本正經(jīng)的精裝本,全憑口口相傳,好似風(fēng)吹麥浪,從這一片傳播到那一片。東方未明的大清早,滿街滿巷,東一個西一個,黑糊糊的人影,肅穆無聲,但他們的雙手卻來回甩個不停,構(gòu)成一幅離奇神秘的圖景。
孫二娘的肝炎甩掉了,趙四爺?shù)臍獍ζ搅耍跞愕奈竿此昧?,錢五叔的肺病甩脫了。別小看那不住甩動的雙手,療效高于一切!不花錢,不費腦,不擇地,不吃力——完美的養(yǎng)生之道!
從此,大清早的窄巷里多了一個黑影——那就是我。有時在墻角,有時在樓頭,有時在花間,有時在樹底。兩只手甩啊甩,不停地甩。大概我甩得太認(rèn)真了吧,手指一時失去了蜷曲性,握不起筆,影響了“生產(chǎn)”。
革委會主任熱心地找我談話:“別看甩手簡單,那里頭有訣竅!不懂竅,不按訣,出偏差了不是?”他誠懇地向我傳經(jīng)送寶——心宜虛,腹宜實,手宜隨,腳宜定……一共16句,但我老是記不住。
等我漸漸悟出甩手的妙諦時,它又漸漸地褪了色,取而代之的是氣功療法,它立刻令我入了迷。
大清早,我到公園里拜師學(xué)藝,在古木參天的池塘邊吐納運氣,默念字句,舌抵上顎,意守丹田。
“你那個‘得氣慢!”我一回頭,多年不見的老戰(zhàn)友居然站在身后,他已在黃桷樹后面監(jiān)視了我許久。
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看;他不但迷氣功,而且還成了氣功教練。對于氣功學(xué),他可以說是活字典。我毅然放棄了學(xué)到的那套功法,改學(xué)他那得氣最快的“蹲功”。
池塘邊,于是多了一個個蛤蟆的模型——其中一個是我。究竟得氣沒得氣?我覺得永遠也弄不清楚。但蹲到第13天時,我從籬笆縫里看見一面新掛出的錦旗,原來,最新的“走功”正在開班傳授。
如果我不去打聽,也許我會長期地蹲下去。不過那“走功”的神效更能牽動我的心,也罷,只有“背叛”我的戰(zhàn)友,改蹲為走,經(jīng)歷從蛤蟆到類人猿的過渡。
據(jù)那氣功師說,沒有比學(xué)“山頂洞人”更能得氣的了??墒窃綄W(xué)下去,新生的功法越多,我就越發(fā)糊涂——天功、地功、圣人功、道士功、神師功、手指功、巴掌功、聰明功、美麗功……千姿百態(tài),各有千秋。道貌岸然的氣功師們都說得氣快,發(fā)功早,成效好,使我無所適從。
“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zhí)一苗根?!蔽曳_了一部古代養(yǎng)生經(jīng)典,上面赫然印著這些詩句??墒亲钌铣说墓Ψê卧??書中答道“不在三千六百門”——沒有了下文。
所以,我一直沒弄明白,全能的完美的養(yǎng)生之道究竟在哪里?猛一抬頭,只見那片燒天的赤霞,紅得是那樣認(rèn)真,那樣起勁,好像不知道黃昏就要降臨似的?;蛘?,它知道,明天還會有一個非常明亮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