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笛
很多年前,住的大雜院里有兩只貓,都是黑貓,一只叫三毛,一只叫白鼻子。
三毛是我家養(yǎng)的貓,如果不考慮它的白色胡須的話,它簡直就是一只純黑色的貓。它的名字是我父親給起的,“三毛”的意思就是指它突兀的白色胡須。三毛不安分,它常常晝出夜歸,飛檐走壁,騰挪攀爬,身子靈巧得像《水滸傳》中的鼓上蚤時遷。
白鼻子是我們家斜對門王五爺家的貓,與三毛同歲,也是一只黑貓,但是它的四只爪子和鼻頭都是白色的。白鼻子喜歡安靜,每天都守著家,很少走出大院。
兩只貓,一樣大歲數(shù),卻性格迥異,活潑的翻墻爬屋,笨拙的憨態(tài)可掬,相映成趣。大雜院里的人家處得像一家人,因此我們家給三毛喂食時,白鼻子也可以蹭吃,但是三毛總是霸占著食盤,白鼻子只能吃到殘羹冷炙。王五爺家給白鼻子喂食時,三毛也可以蹭吃,不過白鼻子哪里玩得過三毛,常常是弄得自己反倒像是一個上門討飯的乞丐。
那時候窮,好吃一點(diǎn)的東西便會用東西罩著放在碗柜里。鄰居們都說,這些好吃的東西常常被三毛捷足先登了。有人親眼目睹過三毛嫻熟地打開碗柜門,揭開罩子,叼走魚肉,他們還未來得及反應(yīng),三毛就已經(jīng)不見蹤影了。“快若閃電,巧如鬼魅?!编従觽冞@樣評價它。人們似乎忽視了,這個大雜院里,除掉三毛,還有一只叫白鼻子的貓呢。憑什么每次罪名都賴在三毛頭上呢?我想,不怪人們這么想,誰叫它張揚(yáng)、強(qiáng)勢、靈巧,而人家白鼻子低調(diào)、示弱、笨拙呢?三毛的壞名聲因此遠(yuǎn)近聞名了。相比之下,老實(shí)的白鼻子讓人憐愛。人們看它搶食搶不過三毛,就趁三毛不在的時候,額外給它加餐,雖然也吃不到什么美味,最好也不過是魚湯或肉湯拌拌米飯,但關(guān)鍵不是吃什么,而是人的態(tài)度。人們沒事的時候還喜歡給白鼻子撓撓脖子,它也享受地蜷縮在人的腳邊輕輕打呼。就這樣,三毛和白鼻子,一個被人恨著,一個被人愛著。
日子一天天過去,美味盜竊案還是時有發(fā)生?!叭媸翘苹??!比藗儫o可奈何地嘆道。有一天,三毛沒有回家。這種情況比較罕見,我有種不祥的預(yù)感。第二天、第三天……三毛再也沒有回來過。后來,有人說,三毛終于被人逮到了,而這個人正好又是一個惡人……
但是,美味盜竊案并沒有因為三毛的失蹤而終止。有一次,我居然撞見了好貓白鼻子叼我家碗柜里用碗扣在盤子里的紅燒魚的全過程。它動作之靈巧,目光之犀利,完全不同于它平時從容不迫的優(yōu)雅形象。那天,我把白鼻子開柜盜魚的事說給鄰居們聽,哪知他們并不吃驚,似乎早已經(jīng)知道?!皼]有不偷腥的貓?!彼麄兤届o地說。我發(fā)現(xiàn),人們有時寬容,有時苛刻,完全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白鼻子十分幸運(yùn),成為了人們寬容的對象,它因此能福壽延年,活到了21歲(相當(dāng)于一個人活到了100歲),比三毛整整多活了16年。它后來也是有一天突然沒有回家,但是人們給了它一種美好的傳說:它歲數(shù)大了,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找一個僻靜的地方等待死亡降臨,不想讓那些愛它的人看著傷心。
(馮國偉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2016年11月15日)
【觀點(diǎn)引路·避免偏愛】人們的寬容往往來自于自己的理解,即便這種理解有所偏差。三毛張揚(yáng),白鼻子憨厚,當(dāng)美味盜竊案發(fā)生時,人們自然而然地懷疑了三毛,厚待白鼻子。三毛失蹤后,美味盜竊案仍然發(fā)生,直到有一天白鼻子的“作案”過程被發(fā)現(xiàn)。即便如此,人們依然愿意寬容它。對于貓的偏愛也許沒有什么,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怎樣避免這種理解的偏差所帶來的對于人的誤解。
【適用話題】愛與恨;生活的美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