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拯
事實上,人們關注“小馬云”與馬云的網絡相遇,更是在關注這兩個人所代表的不同社會標簽。如果沒有網絡,“小馬云”也許永遠不會為大多數人所知,他和馬云的命運就像兩個平行的世界一樣不會相交。正是無遠弗屆的網絡,把貧窮的村莊與知名企業(yè)家聯系在了一起,把貧窮與富裕、鄉(xiāng)村與城市、封閉世界與網絡空間等反差強烈的元素聯系在了一起?!靶●R云”的走紅,實際上是網絡向這個社會發(fā)出的提醒:農村和城市從來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小馬云”代表的農村兒童與貧困群體,與馬云代表的富裕群體和城市人群,從來都是命運相連、息息相關。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對外回應稱,“‘小馬云的背后是沉重的現實:我們社會還有那么多未脫貧人群,鄉(xiāng)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長問題……讓人深思和糾心?!薄靶●R云”引起的輿論風暴,也許會像大多數旋起旋滅的網絡事件一樣,在關注度下降之后迅速降溫,然而,在輿論關注散去之后,人們不應該忘記以“小馬云”為代表的農村貧困兒童。當我們在追趕現代化的時候,別忘了城市之外還有農村,富裕之外還有貧窮,網絡之外還有現實。對于貧困兒童和貧困家庭來說,現代化的列車理應有他們的一張車票。
我們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一個都不能少”的小康;我們要進行的脫貧攻堅,是天翻地覆、沒有死角的脫貧。隨著輿論熱點的漂移,“小馬云”也許很快就會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請別忘記他身后的貧困兒童,并把愛心轉化為行動,為更多貧困兒童和貧困家庭撐起一片藍天。
(本文原載2016年11月23日《人民日報》,本刊有刪節(jié) )
觀點運用:喧囂與荒誕;世態(tài)人心;人性切面;“小馬云”撞臉背后是沉重的現實;正視貧困;精準扶貧;命運靠什么改變;真求助與假幫扶;為貧困兒童和貧困家庭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