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威
摘要:
在現(xiàn)代漢語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副詞的辨析一直是重點和難點,尤其是意義相對的一組詞。“就”和“才”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組。他們作為時間副詞的時候是不定向的,這個像取決于句子中出現(xiàn)的是時間點還是時間段。在句子中沒有出現(xiàn)時間的情況下,它們表示的究竟是早還是晚,取決于說話人的語氣或者上下文。
關(guān)鍵詞:時間副詞;就;才;狀態(tài);變化
“就”和“才”是現(xiàn)代漢語里常用的兩個副詞,都可以用來表示時間數(shù)量等關(guān)系,這里只對它們表示時間的用法做以討論。
一、“就”和“才”在表示時間意義上的區(qū)別
曾經(jīng)有人認為“才”表示過去,“就”表示將來。但是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它們都是不定時的時間副詞,“就”也能用于過去,“才”也能用于將來[1]。我們舉例如下:
(1)a他昨天就來了。b他昨天才來?!具^去】
(2)a他今天就來。 b他今天才來?!粳F(xiàn)在】
(3)a他明天就來。 b他明天才來?!緦怼?/p>
以上例(1)——例(3)的例子中,a句用了“就”,表示在說話人看來,主語來的早或者來得快,b句則表示主語來的晚或來得慢。從這些句子我們可以看出,時間詞語出現(xiàn)在“就”和“才”之前的話,“就”和“才”作為狀語所修飾的中心語是單個的謂詞且處于句末。這時,如果前面是時間點,“就”字句表示這一中心語動作狀態(tài)實現(xiàn)或完成得比較早,“才”字句表示這一中心語動作狀態(tài)實現(xiàn)或完成的比較晚。如果前面是時間段,“才”字句表示這一中心語的動作狀態(tài)實現(xiàn)的比較慢,“就”字句則表示這一謂詞性詞語的動作狀態(tài)實現(xiàn)或完成的比較快。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才”和“就”在表示時間的早晚、快慢、長短方面形成對立,總結(jié)說來就是:
“才”表示的是在說話人看來,行為動作或情況發(fā)生、進行、完成得晚或慢,慢也就是說花費時間長。
“就”表示的是在說話人看來,行為動作或情況發(fā)生、進行、完成得早或快,快也表是說花費時間短。
下面我們舉一些例子來證實這一觀點:
(4)a八點鐘考試,我七點就到考場了。
b八點鐘考試,我九點才到考場。
(5)a他1983年就結(jié)婚了。
b他1983年才結(jié)婚。
例(4)和例(5)的a句都表示動作時間早,b都表示動作時間晚。
(6)a他看這本書,三天就看完了。
b他看這本書,三天才看完。
例(6)中的a表示三天看完很快,b表示三天看完很慢。
(7)a你就到?。?!
b你才到???!
在例(7)中,雖然沒有表示時間的詞語,但我們可以從說話人的語氣中看出來用“就”和用“才”的區(qū)別。a句表示“你”的“到來”很快很突然,讓說話者措手不及,有一種吃驚的語氣。而在b句中,說話者實在抱怨“你”來的太晚或太慢,有一種抱怨的語氣。這也可以印證我們在前面得出的結(jié)論。
二、在特殊句法形中,“就”和“才”的區(qū)別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了“就”和“才”在表示時間意義上的區(qū)別,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些“時間段+就/才+動詞”的句法形式,來判斷一下哪個能說哪個不能說。
(7)a三兩分鐘就能完成。
b*三兩分鐘才能完成。
(8)a*好半天就能完成。
b好半天才能完成。
(9)a十分鐘就能完成。
b十分鐘才能完成。
例(7)當中的“三兩分鐘”在現(xiàn)在漢語里是一個表示時間很短的習(xí)慣用語,所以a句成立,b句不成立。而例(8)中,“好半天”用來表示時間長,所以只能用“才”來表示。我們再看例(9)中的“十分鐘”,這個詞是來陳述一個客觀事實,無所謂長還是短,所以就要結(jié)合上下文來理解。
我們在上面討論的是“時間段+就/才+動詞”的句法形式,但是如果句式結(jié)構(gòu)反過來,時間詞語放在位于后面,意思就會剛好相反。
若時間詞語為時間點,“才”字句表述時間早,“就”字句則表述時間晚。
若時間詞語為時間段,“才”字句表述時間短,“就”字句則表述時間長。(這種情況比較特殊,稍后詳細討論)
(10)a他到學(xué)校才七點鐘,老師還沒到呢。
b他到學(xué)校就七點鐘,同學(xué)們都到了。
(11)a他回家才一星期,怎么走了?
b他回家就一星期了,怎么還沒走?
例(10)中的“七點鐘”是時間點,a句表示“他”到學(xué)校的時間還很早,b句則表示“他”到學(xué)校的時候已經(jīng)很晚了。例(11)中的“一星期”是時間段,a句中的“才”字句表示“回家”的時間短,b句中的“就”表示回家的時間較長。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特殊情況:
我們認為,“就”和“才”在這種情況下,意思有相同的地方。比如:
(12)a我做完這些工作就用了三天。
b我做完這些工作才用了三天。
其實例(12)中的a、b兩句話可以表示同樣的意思,都可以表示“做完工作”這一動作完成得快,用時短。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a句有兩種意思,要結(jié)合上下文來解釋。
(13)a我做完這些工作就用了三天,還有好多天閑著沒事干。
b我做完這些工作就用了三天,還有好多更難的工作等著我去干。
在例(13)中,a句表示的意思和例(12)a句一樣,都是說明“我”的工作完成得快,用時短。而例(13)b句表示的意思則是,完成這些工作都已經(jīng)花費“我”三天時間了,以后還有更浪費時間的工作,跟我們前面討論的加粗部分的情況一樣,即若時間詞語為時間段,“就”字句表述時間長。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看一下下面這個例子:
(14) 他四十歲就當了個局長。
例(14)這句話單獨來看有兩個意思,一個說“他”年輕有為,別人四十歲的時候可能只是個科長,“他”都已經(jīng)是個局長了;另一個是說“他”混的不咋地,別人可能都當上廳長了,“他”還只是個局長。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不能以偏概全。
三、“就”和“才”表示狀態(tài)變化的區(qū)別
在表示時間的方面,除了我們已經(jīng)討論過的這些問題,“就”和“才”還有一個區(qū)別:“就”表示某件事的情況先前就是這樣,現(xiàn)在依舊是這樣?!安拧北硎灸臣碌那闆r以前不是這樣,現(xiàn)在變成了這樣。即“就”表示一向如此,“才”表示某個時期的新情況,一向并不如此[2]。比如:
(15)十年前這片土地就寸草不生,人們都忍饑挨餓。
(16)他上初中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周杰倫。
(17)我連忙過去仔細打量了一番,才認出原來是老同學(xué)小明。
(18)我苦口婆心勸了他半天,他才同意不去炒股。
例(15)“這片土地就寸草不生”的意思是“這片土地”不但十年前很荒蕪,現(xiàn)在還是一片荒蕪,換句話說就是“這片土地”始終都這么貧瘠。例(16)“上初中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是說“他”自打上初中的時候就“喜歡”,一直到現(xiàn)在還“喜歡”,也就是說自始至終都“喜歡”。例(17)中“仔細打量了一番”,是說在“打量一番”之前認不出,現(xiàn)在能認出來了。例(18)中“勸了他半天,他才同意”,是說在“勸了半天”之前“他”是不同意,現(xiàn)在“他”終于同意了。
四、結(jié)語
“就”與“才”在做時間副詞時,用法有同有異。相同之處是“才”與“就”都有時間短的意義;不同的是“才”又表示時間晚的意義,而“就”又表示時間早的意義[3]。需要注意的是,在表示時間短的情況下,它們又分為過去和將來。
其實“就”和“才”除了表示時間,還可以表示條件,如“只要……就……”和“只有……才……”;還可以表示數(shù)量,如“他吃了兩碗飯就不吃了”和“他吃了兩碗飯才不吃了”……這些都值得我們來探討。
[參考文獻]
[1]馬真.現(xiàn)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122.
[2]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9:193.
[3]王群.現(xiàn)代漢語副詞“才”和“就”時間表達的比較研究[J].現(xiàn)代語文,2006,(3):60.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