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娟 朱慧
《明天要遠足》是“部編本”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第9篇課文,是一篇新選課文。這是臺灣作家方素珍創(chuàng)作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兒童詩,詩歌生動地再現(xiàn)了小朋友遠足前那晚激動、期盼的心情。
【教學構想】
一、整體感知,以“睡不著”統(tǒng)領全文
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意識,兩課時的教學設計都圍繞“睡不著”展開。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詩歌中出現(xiàn)三次的“翻過來”“翻過去”的動作以及在“唉——”的輕嘆聲中,體會“睡不著”的心情;然后品讀三個小節(jié)的后半段,探尋“睡不著”的原因。這樣緊緊圍繞“睡不著”這根主線,通過朗讀、想象、品悟,慢慢地去感受詩中因第二天要遠足而激動得睡不著的小朋友的形象,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整體、連貫。
二、關注童趣,以兒童的角度品悟詩歌
1.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如教學“翻過來,唉——睡不著”“翻過去,唉——睡不著”“翻過來,翻過去,唉——”三組語句時,可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回憶自己遠足前激動、興奮、期盼的心情,并把這種情感融入“唉一”這一輕嘆聲的朗讀中去。
2.讓學生進行表演讀。在讀通讀順這三組語句的基礎上,讓學生借助自己腦中的生活畫面,邊演邊讀,引導他們投入到朗讀中去,真切感受詩句的意思。
3.啟迪學生的想象力。如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多種顏色嗎”這句話時,讓學生想象海里會有哪些顏色,把自己的想象注入這一句的情感朗讀中。
三、注重實踐,突出識字寫字朗讀教學
1.采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識記。如教學“睡”這個生字時,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星星月亮都困得垂下眼皮,閉上眼睛睡著了,從而理解“睡”與眼睛有關,重點學習新偏旁“目字旁”。
2。采用多種形式提高朗讀水平。除了用整體讀、自己嘗試讀、指名讀、學生帶讀、男女生輪流讀、齊讀、邊想象畫面邊讀外,還可以挖掘本課獨特的朗讀訓練點,如輕聲詞較多等,加強針對性朗讀指導。
3。采用輔助線指導學生寫好合體字“明”。通過橫輔助線,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只有讓“月”的撇和橫折鉤落腳點一樣高,字才能寫得平穩(wěn);通過豎輔助線,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月”的一撇穿到“日”下面去了,讓學生明白兩個部件寫在一起時,筆畫要注意穿插。這樣才能把字寫美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睡不著、那么、地方、什么”等詞語,注意讀好輕聲;認識新偏旁“目字旁”,學寫合體字“明”,并能用其他會寫的字與其進行組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翻過來、翻過去、唉、睡不著”等詞語,讀出小朋友遠足前興奮、激動的心情。
3.重點學習第一小節(jié),指導讀好帶有“嗎”字的問句,通過仿說句式進行鞏固遷移。
【教學過程】
一、照片引入,揭示課題
1.理解“遠足”的意思。教師出示學生秋游時的照片,了解“遠足”的意思:和小伙伴們一起到比較遠的地方去春游、秋游。指名讀“遠足”這個詞語,關注“足”的平舌音是否讀正確。
2。揭題、讀題。請學生朗讀課題,并指導朗讀:讀題目時,可以在“明天”后面稍稍停頓一下,這樣就會顯得更有節(jié)奏。
二、整體感知,讀準詞語
1.教師范讀詩歌。
2.學生嘗試自由讀詩歌,要求:借助拼音讀正確;數一數這首小詩有幾個小節(jié)。
3.分小節(jié)指名讀整首詩。教師準備好較難讀的詞卡,遇到學生讀不準的詞語馬上拿出來正音。重點指導:先讀準“地方”這個帶有輕聲的詞語,再展開詞卡,讀好“那地方”,再展開詞卡出示“那地方的?!保胺?、的”連續(xù)兩處輕聲,讀的時候要又輕又快,迅速滑過去。
三、品讀詩歌,感受“睡不著”的心情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說話:遠足前的那個晚上,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2.看課文插圖,感受“睡不著”,教學“睡”字。
(1)出示文中插圖,讓學生觀察交流:從插圖上的哪些地方看出小姑娘睡不著?
(2)教學“睡”字,認識“目字旁”:課件出示“睡”,教師手指插圖中的星星月亮:是呀,夜深了,月亮星星也困了,它們都垂下眼皮,閉上眼睛睡著了。原來“睡”和眼睛有關,怪不得這個字是“目字旁”。請學生給“睡”字組詞。
3.品讀詩歌,情感朗讀。
我們不僅能從圖上看出小姑娘睡不著,從詩中也能感受到她睡不著。
(1)讓學生嘗試朗讀(課件出示三組語句,即第1—3節(jié)的前三行)。
(2)指名朗讀。先指導讀好第一小節(jié)的第一句,重點指導讀好“唉”,輕輕地嘆氣,從“唉”字聽出期盼、激動、高興的心情,再請男女生輪流齊讀第二節(jié)第一句,最后全班齊讀第三節(jié)前三行。
(3)加動作表演讀這三組語句,體會“翻來翻去睡不著”的心情。
四、品讀詩歌。探尋“睡不著”的原因
1.梳理文中小姑娘“睡不著”的原因。小姑娘翻過來,翻過去,怎么也睡不著,她在想些什么呢?請學生快速看看全文,找一找。
2.重點品讀第一小節(jié),感悟“睡不著”的原因。
(1)出示第一小節(jié)第二句,指名讀,要求讀正確。
(2)指導情感朗讀,讀好問句:這個語氣詞“嗎”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和問號在一起做朋友,表示疑問的語氣。指名讀,讀出問的語氣。
(3)想象海的顏色:大海里還會有哪些顏色?(如果學生答案很奇特,要追問這么說的原因)
(4)配樂看大海美景圖:哇,大海真的會有那么多種顏色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5)情感朗讀,讀出大海的美。指導學生一邊讀,一邊在腦中想象剛才看到過的大海美景圖。
(6)仿說句式,鞏固問句。
①海不僅有很多種顏色,海還是怎么樣的呢?請小朋友做做小詩人,仿造課文的句式來說話。
出示:“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師說的,那么( )嗎?”指名學生說。
②齊讀第一小節(jié):明天將要看到那么美的海,多么讓人期盼啊,怪不得小姑娘怎么也睡不著。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讀第一小節(jié)吧。
五、觀察筆畫,指導書寫
1.出示“明”字,指導學生觀察:“明”字由哪兩個字組成?比起單獨寫“日”“月”,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變化?(小一些,窄一些)
2.課件出示橫輔助線,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只有讓“月”的撇和橫折鉤落腳點一樣高,這個字才能寫得平穩(wěn)。課件出示豎輔助線,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月”的一撇穿到“日”下面去了,兩個部件寫在一起時,筆畫要注意穿插,才能把字寫得更美觀??谠E“左右結構,筆畫穿插”。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4.學生寫“明”,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回指導。
5.教師點評反饋,學生繼續(xù)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