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如+朱艷平
[提 要]“情理兼修”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中國青年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為青年加強自身修養(yǎng)指明了方向?!扒椤焙汀袄怼笔窍嗷ヂ?lián)系、制約和影響的。只有“情理兼修”,才能做到“合情合理”、“通情達理”。“情理兼修”的主要方法是修學、善于思考、培養(yǎng)積極的道德情感等。
[關鍵詞]情理;修養(yǎng);方法
[作者簡介]劉金如(1963—),女,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朱艷平(1986—),女,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湖南湘潭 41110)
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向全國青聯(lián)學聯(lián)大會發(fā)的賀信中指出,“當代中國青年要自覺按照黨和人民的要求錘煉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遠、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開拓,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yè)華章?!逼渲?,“情理兼修”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的對當代中國青年的新要求,它的提出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把握了當代青年成長發(fā)展的特點,為當代中國青年加強自身修養(yǎng)指明了方向?!扒槔砑嫘蕖睂τ诋敶袊嗄陙碚f是一個人生修養(yǎng)的新課題、新任務。
一、“情”、“理”的內涵及其辯證關系
情,一般而言,指的是人的情感,如喜、怒、哀、樂等?!缎睦韺W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態(tài)度體驗”。一般的普通心理學認為:“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于個體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態(tài)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于社會需求欲望上的態(tài)度體驗”。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出自天性或內在的自發(fā),具有主觀性。
理,一般而言,指的是事物的道理或法則,也指人的理性。所謂人的理性,在認識論中,一般是指人的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思維活動的能力,它使人能透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內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性。另外,理性這一概念還常被看作是人類獨有的用以調節(jié)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為的一種精神力量。理性除遺傳因素外,大多與后天所處環(huán)境和學習修養(yǎng)有關,具有客觀性。
“情”和“理”兩者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首先,理智對情感有著規(guī)范當代中國青年的作用,即人的情感在孕育發(fā)展過程中,一般會受理智的規(guī)范和制約。如果理性能夠科學地控制情感,使兩者能平衡地相融,這種平衡,即是我們常說的“合情合理”。相反,如果情感與理性兩者相互矛盾沖突,則會違背常情、不合常理。其次,情感能夠增進理性。培根就曾明確指出:“人的理智并不是干燥的光,而是有意志和感情灌輸在里面的,總之,情感以無數(shù)的,而且有時是覺察不到的方式來渲染和感染人的理智。”列寧也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爆F(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一個人的成功,有20%依賴于智力因素的高低,而其余的80%則依賴于非智力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最關鍵的是“情緒智力因素”,即“情商”。這充分說明了情商對于智商的影響。
二、“情理兼修”的重要性
“情”和“理”是人的道德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情理兼修”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方法之一。這里,“修”是指修養(yǎng)。中華民族是一個高度重視克己修身的民族,古人強調“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也反復強調修養(yǎng)的重要性。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時指出:“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薄靶薜?,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yǎng)大德者方可成大業(yè)。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jié)開始起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1]“情理兼修”對于當代中國青年來說十分重要。因為,首先,青年承擔著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歷史責任,只有加強修養(yǎng),具有理想、勇于擔當,國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其次,青年時期是人的情感和理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情理修養(yǎng)的水平關系到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因為青年各種各樣的需要日益增長,但由于他們對需要的合理性認識不足,產(chǎn)生了主觀認識與社會客觀認識之間的矛盾沖突,因而使人的情感帶有兩極性和矛盾性的特點,在外界刺激下容易產(chǎn)生沖動的情緒和行為,表現(xiàn)為易感情用事,情緒的波動大,容易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另外,由于青年的人生經(jīng)歷、經(jīng)驗、認知等方面的局限性,導致理性修養(yǎng)不足。因此,加強“情理兼修”,提高道德品質,是當代中國青年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務。情感修養(yǎng)的目的,在于分別善惡、為善去惡,即求“善”。理性修養(yǎng)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分析客觀事物的能力,以分別是非,發(fā)現(xiàn)事物的規(guī)律,即求“真”。情理兼修,就是要求當代青年必須具有昂揚堅強的情感,有智慧清晰的理性。
三、“情理兼修”的主要方法
概括起來,“情理兼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修學。古代思想家莊子曾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鬃右舱f“好學近乎知”,即好學才能明智。青年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要抓緊時間勤奮學習。潛心修學,這是“情理兼修”的首要內容。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學習的內容要系統(tǒng)全面,除了要認真學習專業(yè)文化知識,提高專業(yè)文化素質外,還要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這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夠幫助我們正確分析和處理現(xiàn)實問題,進而學會冷靜和理智地看待世界。此外,還要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修養(yǎng)思想,還要學習道德模范,見賢思齊,從中吸取道德力量。同時,認真學習心理學有關知識,不斷提高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控制能力。[2]
其次要善于思考??鬃釉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思而后行”。古代經(jīng)典《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些名言告訴我們,理智的行動來自冷靜的思考,凡事要學會三思而后行。鑒于青年具有情緒容易沖動的心理特點,青年在從事任何活動之前,都應該仔細地想一想,看看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對有利的事情要積極地去做,對不利的事情要及時避免,使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從而避免思想行為上的盲目和沖動。要經(jīng)常地反省自己,改過遷善,學會慎獨、慎初、慎微。慎獨自律是一種較高的道德境界,也是最根本的修養(yǎng)方法。慎初,即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古人云:“君子慎始而無后憂”,只有做好未雨綢繆才能防患于未然。慎微,即修德要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于“積善成德”,杜絕“小節(jié)無害”的思維和“小節(jié)不保終累大德”的悲劇。
再次,培養(yǎng)積極的道德情感。積極的道德情感會對個體品德的形成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是個體品德形成的動力。培養(yǎng)積極道德情感的主要方法,一是要尊重他人。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么他一定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否則,就會引起人際關系緊張甚至沖突。常言道:送花的人周圍都是鮮花,種刺的人身邊都是荊棘。二是寬容。寬容是最美麗的一種情感,寬容也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寬容是化解矛盾、沖突、仇恨的最好方法,可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笆澜缟献顚掗煹氖呛Q?,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常言道:“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人一步不為愚”。相反,斤斤計較、仇恨、報復等,既傷害別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冤冤相報”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三是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叭松?,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遭受挫折是生活中的正?,F(xiàn)象,關鍵是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和心態(tài),學會合理運用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巴爾扎克指出:“世上的事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嚯y對于人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彼氖钦鋹凵?。一是善待生命,珍視生命的存在。珍視生命的存在包含三層含義,首先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古人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損毀傷之,始為不孝”。其次要善待他人的生命。每個人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不善待他人的生命,最終受傷害的肯定會是自己。再次要樹立積極向上的生命意識。生命是美麗的,也是脆弱的、不可預測的。當一切苦難和壓力接踵而至的時候,我們不能軟弱,必須抗爭。
[參考文獻]
[1]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孫迪亮.論習近平的領導干部修養(yǎng)觀[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6).
[責任編輯:于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