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歐陽禎人
(1.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2.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漢 430072)
陽明學與現(xiàn)代國家治理
□陳中1,歐陽禎人2
(1.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2.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漢 430072)
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在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中,德治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德治的根基在道德文化與世道人心。王陽明從根本上著眼于個體生命“良知”的發(fā)揚,并通過“致良知”的實踐,強調為政者在德治中的主體性擔當,公民在德治中的普遍性自覺,并強調通過“致良知”而開顯“體用一源”的生命智慧以促進德治之道。王陽明還從“致良知”本身的智慧關照中對德治的根本性和長久性涵化功能進行了強調,并以儒家修齊治平的赤誠情懷,對德治進行了正本清源的感召。陽明學不失為現(xiàn)代德治建設的傳統(tǒng)沃土,其對當前我國德治建設中的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激發(fā)與促進作用。
陽明學;心學;現(xiàn)代國家治理;德治
當前,我國在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中,高度重視德治的重要功能。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6年12月9日就我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進行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guī)范社會行為、調節(jié)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xié)同發(fā)力?!保?]德治思想在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治理中占有極為重要乃至根本性的地位。如孔子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孔子認為,如果完全依靠行政手段和嚴刑峻法治國,百姓只是僥幸免罪而活,卻人心離散而沒有認同感和凝聚力,而只有以德為本,社會才有榮辱廉恥之感且人心歸服。孟子認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而修身的根本在于盡心知性,它的社會化表現(xiàn)即是仁政德治?!洞髮W》則認為,修齊治平與身家國天下的根本在“明明德”“親民”與“止于至善”。而《中庸》則強調:“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茍不固聰明圣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這都同樣強調了德及德治對經綸天下的根本性地位。作為儒家心學大成的陽明學,在以“良知”作為道德主體的覺悟與發(fā)明建立的基礎上,由“致良知”的實踐功夫,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和發(fā)揚了儒家德業(yè)修為之道,并成為儒家德治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王陽明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王陽明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保?]31在推進德治建設進程中,陽明學作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具有不容忽視的啟發(fā)和借鑒價值。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的:“要發(fā)揮領導干部在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中的關鍵作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是干部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領導干部要努力成為全社會的道德楷模?!保?]領導干部在德治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一定程度上,領導干部能不能成為全社會的道德楷模,決定著德治建設的成敗。就此而言,可以說王陽明也有同樣的主張,這體現(xiàn)在他對“親民”思想的堅持和強調上。在宋明理學中,程朱把原本《大學》的“親民”讀作“新民”。按朱子所說:“程子曰:‘親,當作新。’”“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保?]3對程朱把《大學》“親民”讀作“新民”,王陽明卻堅持原本即“親民”,反對改作“新民”。當王陽明的弟子徐愛提問說,朱子改“親民”為“新民”,根據(jù)《大學》后文引《尚書·康誥》“作新民”來看,似乎有根據(jù),而先生堅持原本“親民”,根據(jù)何在呢?王陽明回答說:“‘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與‘在新民’之新不同,此豈足為據(jù)?……下面‘治國平天下’處,皆與‘新’字無發(fā)明,如云‘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之類,皆是‘親’字意?!H民’猶孟子‘親親仁民’之謂,親之即仁之也?!保?]2王陽明還指出,《大學》下文的“以親九族”到“平章”“協(xié)和”就是說“親民”義,同時,“親民”也就是《論語》中孔子所說“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之意,“修己”即“明明德”,“安人”“安百姓”即“親民”。
從王陽明的回答,其堅持原本《大學》“親民”,至少蘊含著兩層重要意義。第一,正如王陽明所說,《大學》引《尚書》所說的“作新民”,意在引證自天子以至于庶民皆應自作新民,也就是《大學》同時引成湯《盤銘》所說“日新”與《詩經》所說“其命惟新”,因此《大學》就此總結說:“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即君子無時無刻不自我追求“日新”而趨于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也就是說,王陽明所堅持之意,在于說明即便《大學》所引“作新民”等之“新”字,正在強調自新而非新他也即新民,更不可錯上加錯地置換前文“親民”為“新民”。此處意在強調,為政者如欲行德治,首先且根本前提是自我“明明德”、自我“作新民”,基礎是自我永不止息的“明明德”,“親民”是“明明德”的實踐功夫及其自然結果而非主觀目的。為政者在德治上唯有不停地追求以德修身、以德自治,而非首先出于所謂“新民”的客體化對象化目的。當然,就更不用說不以德修身、以德自治而卻要運用種種的道德教條去要求和治理民眾,這與王陽明及原儒之意根本相悖,也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效果,且會適得其反。可以說,這也就是領導干部在德治中的“關鍵”和“道德模范”作用之所在。
第二,王陽明在即將出征廣西思、田土司變亂時,就“親民”而非“新民”進一步傳授《大學問》與弟子錢德洪時說:“是故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鳥獸草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矣。夫是之謂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謂家齊國治而天下平,是之謂盡性?!保?]1016王陽明認為《大學》的“親民”與“明明德”是體用不二的關系,這種體用表現(xiàn)為“親”與“仁”,自“明明德”本身有是體即有是用,故必然自然地體現(xiàn)為“親民”。換言之,“親民”不是別的,正是“明明德”的自身修養(yǎng)實踐即“明”的功夫的自然體現(xiàn)。一方面,“親民”即是自我“明明德”的修養(yǎng)功夫,它根本沒有發(fā)生脫離主體“明德”而去“親民”乃至“新民”的對象化和客體化活動過程。另一方面,王陽明強調,天地萬物與我本是“一體”,所以“明明德”過程本質上即自我致“一體之仁”的過程,所以只是“明明德”功夫進路中自然體現(xiàn)“親”民以至于“親”“山川鬼神鳥獸草木”,進至于“一體之仁”的至大境界,王陽明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明明德于天下”。由此,可以說這正是“群眾路線”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根本的土壤之一,它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對治“四大風險”之一的“脫離群眾”之豐厚的傳統(tǒng)滋養(yǎng)。在王陽明看來,為政者本來就是來自于人民,也本來就是人民中的一員,在根本上既非舟水關系,也非魚水關系,而本然是“一體同仁”,不可迷失性德而自隔于人民,必須守護“一體同仁”之本。按今天的話來說,這當然也是領導干部在德治中應該堅守的覺悟與擔當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和道德自覺?!赖乱玫阶袷?,必須提高全體人民道德素質?!保?]如果全體公民沒有真正的道德自覺,缺乏良好的道德素質,德治建設進度會大打折扣,乃至于在民眾基礎中動搖傾覆。道德自覺是道德素質提高的關鍵。沒有道德自覺,一切道德說教都于事無補。關于道德自覺,可以說,王陽明的“良知”學正是一劑催化的良藥。
眾所周知,陽明學的核心是在“良知”自覺的基礎上,通過“致知”或說“致良知”的實踐功夫即“知行合一”,復得“良知”即“天理”,以通融天生人成、天人一體的天道本體生生之德造化之機,以成就人之本質即美大圣神的生命本體。即如王陽明所說:“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保?]78“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4]120因此“良知”作為“天道”“天理”的天命人性,是人的根本性生命存在境,而所謂“致知”即是致此根本之“良知”,而所謂“格物”者,生命所遇存在與周遭之一切皆為“物”,因此即是在動止語默、舉凡一切存在境中,念念“必有事焉”即“致良知”,以達須臾不離、以至不思不勉、從容中道的自在自得境界。
作為天生人成者,人之為人在其生命本根上不但是人人本自具足“天理”即“良知”,而且須臾不可違背“天理”“良知”。往“良知”上修養(yǎng)即“致知”或說“致良知”則合“天理”而成人,反之,則違“天理”而墮落沉淪,違背道德仁義禮智信,以至于非人而不可言其極。王陽明為了點化教導人自覺自信本具的“天理”“良知”,并鼓勵人由此生命之根而成就真正的德業(yè),可謂苦口婆心。王陽明一再提醒鼓勵:“只要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圣胎也。此天理之念長存,馴至于美大圣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yǎng)擴充去耳。”[4]12并說:“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若無有物欲牽蔽,但循著良知發(fā)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但在常人多為物欲牽蔽,不能循得良知?!保?]75正如王陽明在點化鼓勵他的弟子時說:“‘人胸中各有個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蝾櫽谥性唬骸疇栃刂性鞘ト??!谥衅鸩桓耶?。先生曰:‘眾人皆有之,況于中?卻何故謙起來?謙亦不得?!谥心诵κ?。又論:‘良知在人,隨你如何,不能泯滅,雖盜賊亦自知不當為盜,換他作賊,他還忸怩?!谥性唬骸皇俏镉诒危夹脑趦?,自不會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嘗失了!’先生曰:‘于中如此聰明,他人見不及此?!保?]102
可以說,“良知”是立命立人之本,而立人是齊家興國以至于平天下之基。亦正如:“一友自嘆:‘私意萌時,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它即去?!壬唬骸忝葧r這一知處,便是你的命根。當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保?]135因此,中國人出口談“安身立命”,在王陽明而言,這才是真正的“立命”,“良知”即是命根,“致良知”功夫即是立命功夫,立了命才能真安身,安了身才能真談得上修齊治平與身家國天下之德業(y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是上自官員下至民眾都必須自覺自信的,也可以說這就是作為“以德治國”之最為根本的全體公民道德自覺之基,因為在根本上德言人,人言身,身言心,而心者“天理”“良知”之故?!傲贾钡挠X信對于提高全體公民的道德自覺與道德素質具有易簡功大的根本性覺發(fā)與建立功能。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是干部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保?]德之所以能“修身”“立威”“服眾”,當然不是僵死的道德教條,而是活靈活現(xiàn)的身體力行和德性智慧。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德性即知識”,并要求“認識你自己”。中國的古老智慧則指出:“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周易·系辭》)。正如張岱年先生所說:“中國哲人認為真理即是至善,求真乃是求善。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準則。即真即善,即善即真”,“宇宙真際的探求,與人生至善之達成,是一事之二面。窮理即是盡性,崇德亦即致知。”[2]真善在本體上是一而不二的,因此,真正的修德致善者,絕非僵死刻板、老好先生,而一定是活潑智慧的。所以,德治本身也是一種智慧之治。王陽明認為,“良知”即心體性德的發(fā)明,不但是成德立人之本,同樣是德業(yè)成就的智慧之源。
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贝怂^“天”,一方面指外在的機緣條件和時勢,如孟子所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孟子·公孫丑》)。另一方面,則是說人的智慧不可能超過天的智慧。然而,如果就王陽明而言,從本體高妙處說,可謂“人算即是天算”,而從“致良知”的進程而言,可以說“人算趨于天算”。因為人性通天,“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自我虛靈不昧的良知本體,而“天理”或曰“天道”“天德”當然是一切存在境及其智慧本體,因此,“致良知”到精微處當然可以感應打通智慧本體,至高至極則甚至與之無二。那么,通過“致良知”而打通“天道”“天理”本體,則可疏通本源,秉本執(zhí)要,不斷獲得“人算即天算”的本體智慧。王陽明強調:“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保?]33王陽明又把“良知”的虛靈不昧妙用智比喻為規(guī)矩尺度,以此去應量天下萬事萬變。如其說:“夫良知之于節(jié)目時變,猶規(guī)矩尺度之于方圓長短也。節(jié)目時變之不可預定,猶方圓長短之不可勝窮也。故規(guī)矩誠立,則不可欺以方圓,而天下之方圓不可勝用矣。尺度誠陳,則不可欺以長短,而天下之長短不可勝用矣。良知誠致,則不可欺以節(jié)目時變,而天下之節(jié)目時變不可勝應矣?!保?]54當然,王陽明不可能不重視世間的所謂“節(jié)目時變”與“名物度數(shù)”,但他認為這與“良知”發(fā)明是先后本末的關系。因此,他強調說:“人只要成就自家心體,則用在其中。如養(yǎng)得心體,果有未發(fā)之中,自然有發(fā)而中節(jié)之和,自然無施不可。茍無是心,雖預先講得世上許多名物度數(shù),與己原不相干,只是裝綴,臨時自行不去。亦不是將名物度數(shù)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則近道’”[4]23。
正如傳統(tǒng)公堂總會高懸“正大光明”匾額作為慧眼,王陽明還把昭明靈覺的“良知”比作“明鏡”,以此而獲得隨物應照的智慧。如他說:“圣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以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侵ト擞龃藭r,方有此事。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須先有個明的功夫。學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變之不能盡?!保?]13王陽明進一步指出:“君子學以為己,未嘗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嘗虞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嘗求先覺人之詐與不信也,恒務自覺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則良知無所偽而誠,誠則明矣;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明則誠矣。明誠相生,是故良知常覺常照。常覺常照,則如明鏡之懸,而物之來者,自不能遯其妍媸矣?!保?]80-81總之,王陽明堅信“良知”“天理”的智慧本體昭明靈覺、不可勝用。王陽明最后強調并鼓勵說:“昏暗之士,果能隨事隨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大本立而達道行,九經之屬,可一以貫之而無遺矣?!保?]52“九經”即《中庸》所說治理天下國家的九個方面。王陽明認為,這都可以通過“良知”發(fā)明而從根本上促成,而且也必須根于“良知”本體。
正如王陽明所說:“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謂之神”,王陽明堅信“致良知”功夫的不斷深入,則天人通貫的本源智慧會不斷通達,從而不斷獲得神奇妙用的功效。當然,在現(xiàn)代性條件下,不可能一味盲目地把王陽明的“致良知”智慧體用之學蓋于一切,但常言道:“事在人為”。亦正如王陽明所說“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是謂‘體用一源’。”“體未立,用安從生?”[4]35如果說,為事先立人,立人在立心,而心即貫通天人的智慧本體即“天理”“良知”,那么,從此意義上而言,“體未立,用安從生?”當然是可以成立的。由此,如王陽明所說,“體”開出的“用”,也可以是促成基于個體生命的“以德治國”的智慧開顯之路。
同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保?]形象地說,德治是法治的地下之根系,法治則是地上之枝葉,二者共同開出天下正義美善之花果。在現(xiàn)代社會,雖然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但相當程度上可以說,德治更具有大本大根的功能,因為沒有了法的前提即德所包涵的正義與真善美的公意認同與根基,法則不會使天下人心悅誠服,便會喪失威信和認同感與執(zhí)行力。同時,德治明顯具有更強的歷史積淀和道德智慧的傳承性。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德治可謂“必有事焉”。其對于古今中外的社會治理功效,雖難顯于一時一事,但卻具有根本性地位和長久性功效,它是法治得以健行的培根固本之源。
“必有事焉”本出孟子,孟子在回答關于自己“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時所謂:“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赜惺卵桑鹫?,心勿忘,勿助長也”(《孟子·公孫丑》)。孟子強調,養(yǎng)浩然之氣的重點是“配義與道”,且不可一刻“無是”即違離,它是長久“集義”而生,不可“義襲而取”即靠偶爾的正義行為而得。同時,不可揠苗助長心急功利即“勿助”,也不可舍棄耕耘即“勿忘”。針對孟子的修養(yǎng)之法,山中修學者多說“勿助勿忘”的功夫難把握。對此,王陽明指出:“區(qū)區(qū)因問之云:‘忘是忘個什么?助是助個什么?’其人默然無對。始請問。區(qū)區(qū)因與說我此間講學,卻只說個‘必有事焉’,不說‘勿忘勿助’?!赜惺卵伞?,只是時時去‘集義’。若時時去用‘必有事焉’的工夫,而或有時間斷,此便是忘了,即須‘勿忘’。時時去用‘必有事焉’的工夫,而或有時欲速求效,此便是助了,即須‘勿助’。其工夫全在‘必有事焉’上用,‘勿忘勿助’只就其間提撕警覺而已?!颉赜惺卵伞?,只是‘集義’?!x’,只是‘致良知’。說‘集義’則一時未見頭腦,說‘致良知’即當下便有實地步可用功?!保?]90-91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一個國家乃至天下的人類社會,又何嘗不與一個人的“必有事焉”即時時刻刻、事事物物“集義”“致良知”相同呢!人之為人需要“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一個國家社會又何嘗不必須要正氣!按今天的話來說,正能量不可或缺。歷史上,于人于國家天下都曾有過“忘”和“助”的毛病過錯,而對治之法正如王陽明所說,不是去拿捏如何“勿忘勿助”,批左斗右,而根本應在“必有事焉”上用功,自然可以提撕警覺而減少乃至不犯“忘”“助”之病。對一個國家社會的“以德治國”進程而言,更是如此。正如王陽明所說,一方面:“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漸能到得欲到之處。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盡知。只管閑講,何益之有?”[4]22另一方面:“我這里功夫,不由人急心認得。良知頭腦是當,去樸實用功,自會透徹?!保?]115德治的土壤即哲學文化及其道德智慧資源是經過千百年長久積淀傳承而來,一方面,不可以犯拿來主義錯誤,簡單地認為為我所用便是,走工具主義和功利主義之路不可以真正獲得至寶,歷史證明也是不能長久的。另一方面,無論天下大勢如何風云變幻,社會形態(tài)如何新異變遷,只要是人之為人的社會,則德治之于人心,便時刻不可缺失,德治注定將伴隨人類社會始終。由此,無論誰執(zhí)政,無論以何種形態(tài)執(zhí)政,歷史證明,犯“忘”即丟棄德治一面的錯誤,天下隨即動蕩而絕不可長治久安,在此已無須贅言舉例。
當然,“必有事焉”與“勿助勿忘”的修養(yǎng)之道,在中國傳統(tǒng)可謂“身國同構”,在本質上庶幾相同。正如一個人需要良師益友,也需要長期的學習教育和積淀,才可以不斷走上“必有事焉”即“致良知”的正確之道,才可以在此間不斷獲得“勿助勿忘”的智慧關照,并走好人生之路,乃至成就偉大德業(yè)。對于一個國家社會,又何其不然!德治智慧經驗的積淀如大樹之根,需要深深植根于傳統(tǒng)哲學文化智慧之中,才可以固本培根,枝繁葉茂,長久廣大??梢哉f,德治是人類社會最本質和最根本上的安身立命之本,而“以德治國”需要在“必有事焉”的用功和智慧關照中,注重遵循其根本性和長久性屬性,不犯“忘”“助”之病,才可以活水源流、相得益彰,成就德業(yè)福祉于天下。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5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2]“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歷史進程中,除了永葆奮斗精神外,還要永葆“對人民的赤子之心”。而且,后者是前者的本源動力,否則,難有奮斗之志,即便有之,也可能難免為私而不公。因此,只有以正義“良知”為立人之本,胸中充滿仁愛與赤城情懷,才可永葆“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以天下為公,實踐德治仁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德治之本,可以說,這也是王陽明的初衷本意。
所謂“拔本塞源”,是王陽明對其友顧東橋來書,請教就如何在古時楊、墨之學,堯、舜禪讓,湯、武放伐,周公、莽、操攝政等學說事理之間辨別十分善惡的問題時王陽明回信所說。王陽明借用本出《左傳》的“拔本塞原”一說,意在指出如果不把千百年來種種“拔本塞源”的異端曲說和功利之學暴斃于天下,使天下人認清其本來面目,則圣人之學也即“天理”“良知”之學終被遮蔽歪曲和裹挾利用,則天下人心恍惚、生民受害。王陽明認為,古代之世,人心相比今天更加淳樸,天下之人本同心同德、相視如一家,唐、虞及三代的教育,核心目標是如何保持和恢復本然心體的道德良知之教,皆旨在使生民歸復萬物一體之仁、同心一德之體。王陽明認為,五帝太古之世,整個社會即如一人之身,心神五官自然協(xié)同,一體共生。因此,王陽明比喻說:“蓋其心學純明,而有以全其萬物一體之仁,故其精神流貫,志氣通達,而無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間。辟之一人之身,目視、耳聽、手持、足行,以濟一身之用。目不恥其無聰,而耳之所涉,目必營焉;足不恥其無執(zhí),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蓋其元氣充周,血脈條暢,是以癢疴呼吸,感觸神應,有不言而喻之妙。此圣人之學所以至易至簡,易知易從,學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復心體之所同然,而知識技能非所與論也?!保?]60王陽明指出,如果全社會都朝著“萬物一體之仁”的偉大情懷上看齊,減少一些人己物我之間的分別和對立,以至于把人類社會視作活靈活現(xiàn)的生命共同體,那么,所有人都會在這個生命共同體中心甘情愿地各盡所能,眾志成城,從而促成“一身之用”般的充滿仁慈大愛的和諧大同之治世。
但王陽明指出,遺憾的是,“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術猖;孔、孟即沒,圣學毀而邪說橫。教者不復以此為教,而學者不復以此為學。霸者之徒,竊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內濟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蕪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強之說,傾詐之謀,攻伐之計,一切欺天罔人,茍一時之得,以竊取聲利之術,若管、商、蘇、張之屬者,至不可名數(shù)?!保?]60因此,王陽明指出:“蓋至于今,功利之毒淪浹于人之心髓而習以成性者幾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軋以勢,相爭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于聲譽?!保?]61總之,王陽明對于后世愈來愈功利狡詐之文化人心,深感不安。他認為如果不將之一一揭露于世人,并加以克制,定會持續(xù)淪浹世道人心,以至于權術陰險計謀功利之徒會成為社會文化的引導者,則天下人心是難以何樂安寧。因此,王陽明認為,后世之人多私智相軋,狡偽陰險,詭辭矯行,妒賢忌能,恣情縱欲,相陵相賊,所以世態(tài)難免禍亂無窮,更何談一體同仁。王陽明所要“致良知”的目的之一,無非是要去除“拔本塞源”之學說,復“一體同仁”的圣人之學,以濟于天下。因此,王陽明謂:“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無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無間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如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治,不可得矣?!保?]86所以,王陽明最后至誠動容地言道:“仆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為己任?顧其心亦稍知疾痛之在身,是以彷徨四顧,將求其有助于我者,相與講去其病耳。今誠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學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養(yǎng),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讒妒勝忿之習,以濟于大同,則仆之狂病,固將脫然以愈,而終免于喪心之患矣,豈不快哉!”[4]88
在現(xiàn)代而言,也許王陽明所說,可能略顯單純。然而細思之,王陽明所要感召之意又何嘗不是人類最原本最樸實質真的理想追求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永葆“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最樸實本源意義上而言,500年前的王陽明所說“今誠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學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養(yǎng),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讒妒勝忿之習,以濟于大同”,當然也是古今暗合的。至少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造福于生民,以濟于大同的理想目標是相通的。當然,在當今,僅“致良知”,恐怕已遠遠不能解決“以濟于大同”的所有問題,然而,正所謂:“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保?]永葆“赤子之心”,當然不能完全離開“自致其良知”,以保持豪杰同志“一體同仁”的本心,進而涵養(yǎng)“不忘初心”的立人之基,并以之作為“以濟于大同”的興國之重要源泉。在此意義上而言,德治的實踐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是巨大而無可替代的。
[1]習近平.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N].新華網,2016-12-10.
[2]吳光.陽明學的理論結構、根本精神與當代價值[G]//李國英.陽明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
[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王守仁.王陽明全集:新編本第一冊[M].吳光,錢明,等編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5]王守仁.王陽明全集:新編本第四冊[M].吳光,錢明,等編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6]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大綱·序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新華網,2016-7-1.
[8]習近平.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正能量[N].人民網,2013-11-28.
責任編輯 梅瑞祥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8.010
B248.2
A
1004-0544(2017)08-0054-06
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14@ZH054);孔學堂重大招標項目(kxtzd201507)。
陳中(1982-),男,貴州習水人,哲學博士,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歐陽禎人(1961-),男,湖北建始人,哲學博士,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孔子學會陽明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