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昆明市閃電分布規(guī)律分析

2017-03-06 12:32:54周清倩
農業(yè)與技術 2016年21期
關鍵詞:空間分布

周清倩

摘 要:本文通過昆明市2013—2015年閃電定位資料,分析了該地區(qū)閃電活動的日變化、月變化、閃電強度、閃電密度等特征。負閃占閃電總數(shù)的96.33%;閃電主要集中在6月和8月;閃電活動日分布主要活躍在14:00—20:00時;總地閃和負閃閃電強度主要集中在10~50KA,正閃強度主要集中在10~70KA;昆明市閃電密度由北到南,由東到西逐漸增強,平均閃電密度為3.29次/km?·a,最大閃電密度為8.46次/km?·a。

關鍵詞:閃電活動;空間分布;閃電強度;閃電密度

中圖分類號:S76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60

昆明市位于云貴高原中部,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伴隨著全球變暖,氣候異?,F(xiàn)象增多,雷電活動有逐漸增強增多的趨勢,易發(fā)生雷電災害。通過對昆明市閃電活動進行分析,可以為該地區(qū)雷電災害防御提供科學依據(jù)和基礎性數(shù)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使用云南省雷電中心提供的昆明市2013—2015年閃電定位資料,資料的統(tǒng)計范圍取E102.2~103.7、N24.4~26.5,即包括了昆明市的6個市轄區(qū)及下屬的8個縣(市)。采用統(tǒng)計分析及ArcGIS空間分析方法對閃電頻次、閃電時空分布、閃電強度及閃電密度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閃電總體特征

由表1可以看出2013—2015年共監(jiān)測到昆明市發(fā)生閃電195293個,其中負閃電188127個,占閃電總數(shù)的96.33%;正閃電7166個,占閃電總數(shù)的3.67%。昆明市閃電活動以負閃電為主,正、負地閃次數(shù)差異較大。

2.2 閃電活動的月變化

從圖1和表2可以發(fā)現(xiàn),昆明市夏季(6—8月)閃電活動最為頻繁,占全年比例的68.32%;春季(3—5月)次之,占全年比例的17.48%。春季、秋季及冬季地閃次數(shù)較少,但正閃比例較高,12月份比例達到最高,接近60%;夏季地閃次數(shù)較多,但正閃所占比例較少。

2.3 閃電活動的日變化

圖2為昆明市2013—2015年閃電活動的日變化圖,總地閃有一個明顯的高峰時段,出現(xiàn)在14:00—20:00時,此時段閃電活動占全天的53.54%,其中16:00—18:00時峰值達到最大,占全天的22.46%。說明,由于晝夜循環(huán)作用, 14:00時以后地面溫度升高,有利于對流的發(fā)展,易出現(xiàn)強對流天氣,而17:00時前后是一天中強對流天氣最易發(fā)展的時段。

2.4 閃電強度的分布特征

昆明市2013—2015年的總地閃平均電流強度為32.78KA,正閃的平均電流強度為54.53KA,負閃的平均電流強度為31.95KA,正閃的平均強度明顯要高于負閃的平均強度。圖3給出了不同等級地閃百分率的變化曲線,負閃與總地閃的變化曲線幾乎一致,正閃的變化曲線較為平緩,其主要強度的譜寬比總地閃、負閃的大。電流強度在20~30KA的總地閃、負閃所占比例最大,電流強度在30~40KA的正閃占正閃總數(shù)比例最大,正閃主要集中在10~70KA,占正閃總數(shù)的75.65%。正閃頻次雖然較少,但雷電流幅值較高,能量大,具有較強的破壞性。

2.5 閃電密度的分布特征

本文以ArcMap為軟件平臺對昆明市2013—2015年閃電定位儀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通過建立柵格,使用密度函數(shù)計算柵格密度,再將計算所得密度分級,并用不同顏色渲染,形成高精密度的、直觀的地閃密度空間分布地圖。從圖4給出的昆明市閃電密度圖可以看出,昆明市的平均閃電密度為3.29次/km?·a,最大閃電密度為8.46次/km?·a,昆明市閃電密度的分布由北到南,由東到西逐漸增強。閃電密度較大的地區(qū)主要集中于西南部的西山區(qū)、東南部的石林縣及北部的東川區(qū),主要在7~8次/km?·a范圍內,極少數(shù)地區(qū)超過8次/km?·a。中部的官渡區(qū)、嵩明縣閃電密度主要在4~6次/km?·a范圍內。東南部的宜良縣、東北部的尋甸縣及北部的祿勸縣閃電密度較小,均小于4次/km?·a。

3 結論

本文通過對2013—2015年昆明市閃電定位資料進行分析,可以得出該地區(qū)閃電活動主要特征表現(xiàn)如下。

昆明市2014年閃電發(fā)生次數(shù)最多,達到81439次,2015年最少,僅為43445次,造成此差異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負閃電次數(shù)明顯減少。昆明市閃電活動以負閃電為主,占閃電總數(shù)的96.33%,正閃僅占3.67%,正、負地閃次數(shù)差異較大。

閃電活動的月變化呈雙峰型分布,6—8月閃電活動最為頻繁,占全年比例的68.32%。閃電活動的高峰值分別出現(xiàn)在6月和8月,最少月份出現(xiàn)在11月和12月。正閃所占比例的月變化曲線呈凹字型特征,與地閃總頻數(shù)呈負相關。

閃電活動的日變化有一個明顯的高峰時段,即14:00—20:00時,此時段閃電活動占全天的53.54%,其中16:00—18:00時峰值達到最大,閃電活動最少時段出現(xiàn)在03:00—13:00時。正閃所占比例的日變化曲線呈單峰型,與地閃總頻數(shù)呈負相關;

昆明市總地閃和負地閃的強度主要集中在10~50KA,正閃的強度主要集中在10~70KA。負閃與總地閃強度的變化曲線幾乎一致,正閃的變化曲線較為平緩,其主要強度譜較寬,正閃雷電流幅值比負閃更加分散;

空間分布上地閃密度分布不均,平均閃電密度為3.29次/km?·a,最大8.46次/km?·a,閃電密度由北到南,由東到西逐漸增強。

參考文獻

[1]李照榮,陳添宇,康鳳琴,等.蘭州周邊地閃分布特征[J].干旱氣象,2004,22(2):45-50.

[2]馮桂力,陳文選,劉詩軍,等.山東地區(qū)閃電的特征分析[J].應用氣象學報,2002,13(3):347-355.

[3]李霞,汪慶森,鞏晴霞,等.蘇州地區(qū)雷電分布規(guī)律分析[J].氣象科學,2006,26(4):442-448.

猜你喜歡
空間分布
基于模糊評價模型的南水北調中線冰害風險空間分布
中國旅游扶貧地空間分布格局及成因
基于SWAT的滇池流域農業(yè)非點源污染空間分布特征研究
白龜山濕地重金屬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來源分析
綠色科技(2016年20期)2016-12-27 17:34:13
基于GIS技術的福建省柳葉白前資源適宜性空間分布研究
江蘇省臭氧污染變化特征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51:58
鐵路客流時空分布研究綜述
基于Kriging插值的礦區(qū)周邊土壤重金屬空間分布規(guī)律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13期)2016-06-13 08:06:36
茶園土壤養(yǎng)分狀況與分布
大寨海綿田土壤有機質、速效養(yǎng)分評價與空間分布
平江县| 饶河县| 拜泉县| 建湖县| 黄浦区| 海阳市| 科技| 绿春县| 青浦区| 襄樊市| 思茅市| 台中县| 梁山县| 麻栗坡县| 尉犁县| 隆化县| 滁州市| 洞头县| 丰顺县| 潼南县| 裕民县| 通海县| 驻马店市| 新丰县| 莱芜市| 绥芬河市| 大化| 通海县| 白山市| 新疆| 黄冈市| 封丘县| 新平| 漳州市| 武胜县| 长治县| 湘阴县| 巫溪县| 庆城县| 嘉兴市|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