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李可冰,王曉紅
(唐山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1、口矯科2、醫(yī)務科3,河北 唐山063000)
護理干預下復合樹脂直接充填與樹脂嵌體修復治療垂直型食物嵌塞療效觀察
王穎1,李可冰2,王曉紅3
(唐山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1、口矯科2、醫(yī)務科3,河北 唐山063000)
目的 對比分析護理干預下復合樹脂直接充填與樹脂嵌體修復對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63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31)和觀察組(n=32)。對照組行復合樹脂直接填充治療,觀察組行樹脂嵌體修復治療,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行護理干預。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齦溝液(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菌斑指數(shù)(PI)、牙間隙的變化。結(jié)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PI值和牙間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462.37±5.61)個/μL和PI值(1.83±0.67)個/μL均顯著升高,差異均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和PI值無明顯變化,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牙間隙均顯著縮小,且觀察組牙間隙為(0.07±0.20)mm,明顯小于對照組的(0.15±0.01)m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護理干預下樹脂嵌體修復治療可更顯著縮小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的牙間隙,減少牙周炎癥的發(fā)生,療效顯著優(yōu)于復合樹脂直接填充治療。
復合樹脂直接充填;樹脂嵌體修復;垂直型食物嵌塞;牙間隙;療效
食物嵌塞即食物殘渣從咬合面垂直方向嵌入牙間隙,短期嵌塞會壓迫、刺激牙齦,導致牙齦出血腫脹,患者感到不適;長期嵌塞可能會引發(fā)牙周組織萎縮、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等。復合樹脂直接充填和樹脂嵌體修復治療是修復牙體缺損、預防食物嵌塞的主要治療手段,但由于樹脂材料易硬化回縮,且術(shù)者操作不規(guī)范等均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治療過程中配合護理干預可以緩解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病痛和焦慮,提高治療效果[1-2]。本研究旨在對比分析護理干預下復合樹脂直接充填和樹脂嵌體修復對垂直型嵌塞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63例,共72顆患牙。所有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均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將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1例)和觀察組(3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齡30~76歲,平均(52.14±2.10)歲;患牙37顆。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31~75歲,平均(52.23± 1.16)歲;患牙35顆。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患牙數(shù)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患者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牙間隙>0.1 mm,牙線可以無阻力地穿過間隙;牙周情況較好,無炎癥,無病理松動和牙周袋形成;與對牙有正常的咬合接觸關(guān)系;換牙為活髓牙或死髓牙,均已經(jīng)過完善的根管治療,X線顯示根尖周影像正常。(2)排除標準:無法配合治療或治療過程中依從性差者;尚未完全控制的牙周疾病者;不能做到正確刷牙,保持良好口腔衛(wèi)生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基礎(chǔ)治療,用0.3%過氧化氫沖洗牙周,除去食物殘渣,解除食物嵌塞。對照組行復合樹脂直接填充治療:患者局麻后制備鄰面洞,鄰面制備為齦方寬度略大于鄰面的梯形洞,鄰面制備為鳩尾狀,洞形制備完成后,消毒后用復合樹脂進行填充,對修補體的各個方面進行光照固化,40s后調(diào)整壓合,打磨拋光。觀察組行樹脂嵌體修復治療:患者局麻后制備鄰面洞,鄰面制備為齦方寬度等于鄰面的箱形洞,鄰面制備為鳩尾狀,洞形制備完成后,取模灌注石膏模型,制作樹脂嵌體并體外打磨拋光,試戴完成后進行黏結(jié)。兩組患者均在治療過程中行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普及牙齒嵌塞的相關(guān)知識,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擔憂,指導患者養(yǎng)成正確的用餐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注意口腔衛(wèi)生,定時漱口刷牙,指導患者正確刷牙。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后12個月,抽取齦溝液(GCF)制成玻片,在40倍鏡下觀察,檢測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采用菌斑指數(shù)(PI)計分標準計算牙齒填充側(cè)牙面的PI;同時用塞尺測量并記錄患者牙間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和PI值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和PI值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和PI值均顯著升高(P<0.01),而觀察組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和PI值無明顯變化(P>0.05),且治療后兩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間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牙間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牙間隙均顯著縮小,且觀察組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0.01),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和PI值比較(±s,個/μ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和PI值比較(±s,個/μL)
組別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PI值對照組(n=31)觀察組(n=32) t值P值治療前341.13±8.23 343.20±6.02 1.142 0.258治療后462.37±5.61 345.55±4.1 94.582 0.000 t值67.774 1.825 P值0.000 0.073治療前0.76±0.23 0.73±0.19 0.565 0.574治療后1.83±0.67 0.76±0.35 7.981 0.000 t值8.410 0.426 P值0.000 0.67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間隙比較(±s,mm)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間隙比較(±s,mm)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t值P值對照組(n=31)觀察組(n=32) t值P值0.28±0.02 0.27±0.14 0.400 0.695 0.15±0.01 0.07±0.20 2.260 0.029 32.370 4.634 0.695 0.000
食物嵌塞是臨床常見病之一,發(fā)病率高達92.2%,其中垂直嵌塞是最為常見的類型。垂直型食物嵌塞后直接壓迫牙齦,引起疼痛;滯留食物發(fā)酵、腐敗,引發(fā)牙齦炎、牙周炎等。復合樹脂直接填充可消除垂直食物嵌塞患者的嵌塞間隙,修復牙體缺損,已廣泛應用于牙體破損的美容修復;但由于樹脂材料硬固收縮,加上術(shù)者的不規(guī)范操作等導致療效欠佳。近年來,樹脂嵌體修復是國際口腔修復的新趨勢,由于嵌體在模型上口外制作,表面可高度拋光,不利于菌斑附著,且與鄰牙的接觸位置、松緊程度均易控制,因而與鄰牙的接觸效果較好。垂直型嵌塞患者治療后常出現(xiàn)牙齦紅腫、出血等牙齦組織炎癥,患者感到不適,產(chǎn)生焦躁、煩悶等負面情緒,同時口腔炎癥帶來的疼痛及后續(xù)治療也是患者的困擾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過程中輔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在治療修補過程中的適應性和配合性,強化護患關(guān)系[3]。
無論是復合樹脂直接充填還是樹脂嵌體修復治療,修補體對牙齦均有刺激性,造成牙齦炎癥的發(fā)生,影響患者牙齦健康[4]。GCF是一種由于滲透梯度作用從結(jié)締組織滲入齦溝的液體,是齦溝最早可以檢測到的實驗室指標;細菌滯留是造成PI值升高的主要原因,菌斑中含有各種微生物、酶及毒素,直接刺激造成牙齦炎、牙周炎,臨床上常以GCF中性粒細胞增多及PI作為評價牙齦炎癥及牙齦萎縮的指標[5]。本研究中,治療后對照組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及PI值顯著升高,而觀察組無顯著變化,且治療后觀察組GCF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及PI值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樹脂嵌體修復治療可減少患者治療后牙周炎癥的發(fā)生,可能是由于樹脂修復面的懸突極易造成細菌在復合樹脂修補體表面粘附,形成菌斑,菌斑中大分子產(chǎn)物增大了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間隙,促進組織液外滲,導致重型粒細胞由血管移向齦溝;而樹脂嵌體在模型上加工成形,固化和聚合均發(fā)生在體外,減少了牙周組織的機械性損傷,加之其表面高度拋光,不僅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菌斑附著的可能,更容易清潔,也增加了嵌體的穩(wěn)定性,將微滲漏減小到最低限度,減輕炎癥反應,與盧禮等[6]、管婷婷等[7]研究結(jié)果一致。
垂直型食物嵌塞是在行使咀嚼功能時,食物從垂直方向嵌入兩牙鄰面所致。當牙間隙為0.10~0.25 mm時,食物嵌塞癥狀顯著,牙間隙越大,患者擠壓、脹痛等不適癥狀越明顯,對牙周組織的影響就越大[8]。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牙間隙均顯著縮小,且觀察組縮小程度更為明顯,可能是由于復合樹脂充填治療不易正確恢復鄰、軸面的外形突度,填充體邊緣易出現(xiàn)微滲漏,增加了細菌、水分的滲入,造成牙間隙逐漸擴大,進而引起牙齒齲壞、牙髓炎,甚至充填體脫落,修復失敗,而樹脂嵌體修復則可有效地增加與鄰牙的密合度,減少牙間隙,改善垂直型食物嵌塞癥狀,與相關(guān)研究報道[9-10]一致。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下行樹脂嵌體修復治療垂直型食物嵌塞,不僅明顯縮小牙間隙,且與鄰牙密合關(guān)系良好,也顯著降低了口腔牙周炎癥的發(fā)生率,減輕患者不適,具有一定臨床推廣價值。
[1]程利峰.金屬嵌體與復合樹脂修復治療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5):164-165.
[2]段思柳,顏紅,王艷華,等.對住院患者實施口腔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7):100-102.
[3]王春香.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行結(jié)腸鏡檢查心理狀況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33):88-90.
[4]譚歡艷,宋喬健,張艷鳳.玻璃纖維樁結(jié)合不同樹脂核材料對殘根殘冠修復患者咀嚼功能及齦溝液炎癥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5,21(2):274-277.
[5]司熙.金屬嵌體與兩種充填體修復后牙II類洞的療效分析[D].吉林:吉林大學,2008.
[6]盧禮,張綱,楊建明.樹脂嵌體和充填法治療后牙II類洞所致食物嵌塞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3,42(28):3372-3376.
[7]管婷婷,陳霞云,陳強,等.樹脂直接充填與超瓷嵌體修復牙體缺損的微滲漏比較[J].中華口腔醫(y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2014,8(3): 203-207.
[8]周政,劉高成,趙麗琴,等.Meta分析樹脂充填、嵌體修復治療后牙食物嵌塞的臨床療效[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3,22(19):1960-1963.
[9]程利峰.金屬嵌體與復合樹脂修復治療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5):164-165.
[10]劉同軍,郭建蓮,馬纓衛(wèi).復合樹脂嵌體修復與金屬嵌體治療垂直性食物嵌塞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學新創(chuàng),2010,7(36):3-4.
R781.9
B
1003—6350(2017)02—0311—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7.02.048
2016-08-16)
河北省衛(wèi)計委2015年度重點科技研究計劃(編號:2150970)
李可冰。E-mail:tswangying1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