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波
(湖北民族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文本與闡釋:當代歐美托爾斯泰研究述評
陳祥波
(湖北民族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國內的托爾斯泰研究注重對俄國文獻的參考,對歐美的研究成果似有忽略,本文意在彌補此方面的不足,分析歐美當代托爾斯泰研究的部分經(jīng)典英文文獻,包括兩部權威學者的專著、兩部論文集、一部叢刊、一部論文選刊,對歐美的托爾斯泰研究現(xiàn)狀進行初步的梳理和描畫,以期對于國內的托爾斯泰研究提供資訊和參考。
歐美;當代;托爾斯泰研究;英文文獻
從目前國內已發(fā)表的關于列夫·托爾斯泰研究的論文和論著來看,歐美當代的托爾斯泰研究領域里最重要的學者和學術成果均處于缺席的狀態(tài)。要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歐美當代的托爾斯泰研究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有賴相關研究機構的支持和學者們的共識和通力合作。本文僅根據(jù)已掌握的英文資料,對歐美當代的托爾斯泰研究現(xiàn)狀作一個初步的梳理和主要輪廓的描畫,這些英文資料包括:兩部個人專著,作者均是此領域的權威,借此可以一窺歐美當代研究的高度;兩部論文集,一部辭典性質的叢刊,這三本書的文章作者、詞條撰寫者均是此領域的代表性學者,借此可以一探歐美當代研究的深度;一份論文選刊,它選錄各種學術期刊上登載的文章,借此可以一覽歐美當代研究的廣度。
兩部個人專著,一部是《托爾斯泰的藝術和思想:1847-1880》(Tolstoy’s Art and Thought, 1847-1880)[1],作者唐娜·圖申·奧爾文(Donna Tussing Orwin 1967-),當代歐美托爾斯泰研究權威,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斯拉夫研究中心的俄國文學教授,目前擔任“托爾斯泰協(xié)會”主席(President of the Tolstoy Society)、《托爾斯泰年度論文》(Anniversary Essays on Tolstoy)期刊的主編,她的個人專著還有《托爾斯泰論戰(zhàn)爭:<戰(zhàn)爭與和平>的敘事藝術和歷史真理》(Tolstoy On War: Narrative Art and Historical Truth in “War and Peace”)、《良心覺醒的后果: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Consequences of Consciousness: Turgenew, Dostoevsky, and Tolstoy),主編《托爾斯泰劍橋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olstoy)、《托爾斯泰和<戰(zhàn)爭與和平>的起源》(Tolstoy and the Genesis of “War and Peace”)兩部論文集,同時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fā)表了大量關于托爾斯泰的論文。此書是奧爾文教授的代表著作,亦是歐美托爾斯泰研究的一個經(jīng)典文獻。作者說她寫此書有兩個目的:一是澄清托爾斯泰作品的真正價值和意義,以期讓當代的讀者更好地理解托爾斯泰;二是闡明托爾斯泰作品的主題并不在對肉體秘密的揭示,而在于個體生命中肉體和靈魂、大地和天空、現(xiàn)實和理想的矛盾和掙扎。她研究的作品范圍包括托爾斯泰早期的自傳三部曲、五十年代的作品一直到《戰(zhàn)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寧娜》。她探討了托爾斯泰與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思想糾葛,托爾斯泰一直在努力協(xié)調客體和主體,她認為后者的理性主義事實上對托爾斯泰的二元論思想產(chǎn)生了影響,歌德式的現(xiàn)實主義無疑也是他的一個思想資源,歌德的思想間接地影響到了他對黑格爾的看法,反黑格爾“歷史精神”是托爾斯泰主義的一個基礎底色。而對托爾斯泰影響最大的莫過于盧梭這個“高貴的野蠻人”,《哥薩克》就是這個影響的直接表現(xiàn)。在分析《戰(zhàn)爭與和平》時,論者認為在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時的作家充滿了樂觀精神,個人能夠找到道路通達能夠賦予生命意義的統(tǒng)一法則,文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很奇怪但可能是真實的是,我認為,《戰(zhàn)爭與和平》的偉大在于這樣一個事實,就是托爾斯泰是把戰(zhàn)爭作為一個自然現(xiàn)象來表現(xiàn)的,他反感的只是文明的修飾?!盵2]而對《安娜·卡列寧娜》看法,論者認為悲劇在于安娜具有判斷善與惡的良知。這本書最主要的學術價值在于,它分析了俄羅斯的文化傳統(tǒng)和時代對托爾斯泰自然觀的影響,認為這位作家對于自然的深切理解和表現(xiàn)得益于這兩個因素。論者分析了一些富有天才的同時代人,如費特、鮑特金和斯坦科維奇的作品與托爾斯泰之間的關聯(lián),認為托爾斯泰正是受到他們的影響發(fā)展出這樣的觀點:自然的原始力量影響到人類的身上就表現(xiàn)為理性化了的愛。
第二部個人專著是《托爾斯泰批評導論》(Tolsto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3]),作者克瑞斯欣(R.F.Christian)是圣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俄語教授,當代歐美托爾斯泰研究權威,他于1962年發(fā)表的關于《戰(zhàn)爭與和平》的一些研究奠定了他在此領域的學術地位,這些研究主要是分析了托爾斯泰在創(chuàng)作中遇到的問題,作家是如何改變了一些人物、情景和情節(jié)的安排的,這些分析和觀點被采納進了這本專著的第五章。這部專著可看作是他七十年代以前的個人研究的總結,主要內容是評述托爾斯泰的小說和故事,其次是戲劇和文論,并沒有涉及托爾斯泰的社會、哲學、政治方面,唯一的例外的是分析了《懺悔錄》。全書的一大半是對《戰(zhàn)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寧娜》的分析,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人物、敘事結構、歷史觀的分析頗有見地,有意思的是,論者的結論是這部作品反映出托爾斯泰的天才不在于“創(chuàng)造性”而在于“強調的才能”,而《安娜·卡列寧娜》的價值在于“提出了問題而沒有答案”,論者同時反駁了那些關于這部小說的結構、風格存在缺陷的觀點。在對《哥薩克》的分析中,論者似乎低估了葉羅什卡這個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事實上,這個人物是托爾斯泰精神的一個方面的重要象征,梅列日科夫斯基對此有著名的論述。第七章對《懺悔錄》作了一個簡明扼要的評述,同時分析了《復活》,指出聶赫柳多夫這個人物的虛假性,因為這個人物的轉變是不可信的。對晚期的作品的評述中,對《伊萬·伊利奇之死》,論者認為伊利奇的悲劇在于自私,而那個青年農(nóng)民是一個不真實的幻影。最后一章評述了托爾斯泰的戲劇和文論,論者認為《黑暗的力量》明顯好于《文明的果實》。附錄有一篇內容翔實的托爾斯泰生活和創(chuàng)作年譜,還有一篇托爾斯泰的簡傳。
兩部論文集,首先是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論文集《托爾斯泰劍橋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olstoy[4]),主編唐娜·圖申·奧爾文,這個指南分“長篇三部”、“體裁”和“總論”三個部分,共十二篇文章,作者均是目前歐美學界的代表學者。開篇是奧爾文撰寫的一份長達四十七頁的托爾斯泰年譜,信息量大資料性很強,對中國研究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一個英文索引。第一部分,首先是莫森(Gary Saul Morson )對三部長篇小說的一個富有洞見的通論,接著芭芭拉·南奎斯特(Barbara Lonnqvist )的文章通過分析“熊、袋子、鐵器、星星”這些意象,探討了《安娜·卡列寧娜》的“結構迷宮”(labyrinth of linkages)論題;第二部分,理查德·弗瑞伯恩(Richard Freeborn )的文章分析了《伊萬·伊利奇之死》《克萊采奏鳴曲》《謝爾蓋神父》三篇小說,他認為:“于托爾斯泰言,人類真正的目標——幸福,道德,愛,四海皆兄弟,化干戈為玉帛——總是被情欲威脅,這其中的罪魁禍首,是色欲?!盵5]“《謝爾蓋神父》這部作品反映了托爾斯泰這個時期的主要矛盾:他立志追求一種精神性的神圣生活,但是這種追求卻被色欲困擾。同時期的另一部作品《魔鬼》(1889),這個小說主要的故事素材是他自己在1850年代與農(nóng)村姑娘阿卡絲尼亞的私情,在這部幾乎是自傳的小說中,他表達了這同一個矛盾。《謝爾蓋神父》對這一主題的探索要豐富得多,達到了更深刻的精神層面。”“《謝爾蓋神父》這部作品反映了托爾斯泰這個時期的主要矛盾:他立志追求一種精神性的神圣生活,但是這種追求卻被色欲的困擾。同時期的另一部作品《魔鬼》(1889),這個小說主要的故事素材是他自己在1850年代與農(nóng)村姑娘阿卡絲尼亞的私情,在這部幾乎是自傳的小說中,他表達了這同一個矛盾?!吨x爾蓋神父》對這一主題的探索要豐富得多,達到了更深刻的精神層面。”“卡薩茨基的性格缺點,正如托爾斯泰自己,是力求完美?!奔永姿埂き偰崴?W.Gareth Jones )的文章分析了戲劇作品,他認為這些戲劇水平參差不齊,總的來講,托爾斯泰的天才并不在此。第三部分,莉莎·克納普(Liza Knapp )的文章認為托爾斯泰對孩子的喜愛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xiàn)象,它不僅反映了作家精神的一個特質,而且還導致他的小說的敘事特點,這個特點她稱之為 “兒童視角”(child-narrator),她還重點探討了托爾斯泰的虛無主義,文章引用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的話說:“在鮮花爛漫之中,總是隱藏著一只毒蝎,這只毒蝎就是:‘為什么活著?’”論者的結論是:“托爾斯泰對上帝的追求,源自他的‘虛無’,這個虛無只能用信仰來填補。”克雷(George R. Clay )的文章《托爾斯泰在二十世紀》(Tolsto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論述了托爾斯泰對于二十世紀的影響,大部分的內容是分析對喬伊斯的影響。全書收尾的文章是奧爾文的《托爾斯泰的勇氣》(Courage in Tolstoy),她深入分析了托爾斯泰身上的精神悖論:理性與瘋狂、哲學與宗教、實踐與理論。
第二部論文集:《托爾斯泰研究新論回顧》(Reviews: New Essays on Tolstoy),主編馬爾科姆·瓊尼斯(Malcolm Jones ),此書是為紀念托爾斯泰誕辰150周年而編輯的論文集,收錄了截止80年代的一些研究文章??巳鹚剐雷珜懥诵?,第一篇論文是亨利·吉福德(Henry Gifford 1913-2003)的《論托爾斯泰的翻譯》(On Translating Tolstoy),評述了作者認為的四個最優(yōu)秀的英語翻譯者:路易斯、莫德、加尼特、埃德蒙德;主編馬爾科姆·瓊尼斯的文章探討了梅列日科夫斯基關于托爾斯泰的人物性格塑造手法的觀點;布瑞格斯(A.D.P.Briggs )的《<哈吉·穆拉特>低調敘事的力量》(Hadji Murat,the Power of Understatement)和另外兩篇從關于《戰(zhàn)爭與和平》的文章都是分析敘事結構的論文, 婁尼斯(A.V.Knowles )的《<戰(zhàn)爭與和平>之上的戰(zhàn)爭:安德烈·包爾康斯基公爵》(War over War and Peace: Prince Andrey Bolkonsky)分析了安德烈這個人物對于敘事的作用,加雷斯·瓊尼斯(W.Gareth Jones )的《一個布道的人:<戰(zhàn)爭與和平>的敘事》(A man speaking to men: the nattatives of War and Peace)則分析了皮埃爾的精神發(fā)展對于敘事的功能;格林伍德(E.B.Greenwood )的文章《托爾斯泰與宗教》(Tolstoy and Religion)主要是批駁關于托爾斯泰宗教觀的一般看法;蘭坡特(Lampert )的文章評述了托爾斯泰的政治思想的演變,他認為作家從一個旁觀者逐漸轉向了革命的支持者;施尼(F.F.Seeley )則分析了托爾斯泰的歷史哲學,有趣的是,論者用兒童精神學的理論來解釋作家在邏輯上的幼稚。
一部辭典性質的叢刊:《世界文學索引》(Reference Guide of World Literature),蓋爾集團(Gale Group)出版,其“托爾斯泰”部分的各個詞條均由托爾斯泰研究的一流學者執(zhí)筆,所以也可以說是當代歐美研究成果的結晶,它的內容涉及面廣。派克(Chrisopher R. Pike)在為該書撰寫的“托爾斯泰”條目里寫道:“高加索故事系列開啟了盧梭式的‘自然’與‘文明’對抗的主題,它一直延續(xù)到《哥薩克》和《哈吉·穆拉特》中,這個主題在托爾斯泰的作品中隨處可見:鄉(xiāng)村與城市,莫斯科與彼得堡,俄羅斯與歐洲,人民與統(tǒng)治者,民眾信仰與教會教條。”認為:“《安娜·卡列寧娜》描寫的是一個個人主義的社會,人與人疏離、躁動不安,既沉湎于社會虛偽的習俗,也被這種虛偽拖得筋疲力盡?!迸煽说慕Y論認為:“托爾斯泰對道德法則的探索,形成了一種新的、簡樸的、似乎是‘真的’基督教信仰?!睈鄣氯A·瓦西奧萊克(Edward Wasiolek )撰寫的“《安娜·卡列寧娜》”條目則寫道:“可以說,《安娜·卡列寧娜》實際上描寫的是兩個正相對立的愛情:安娜的不正常的毀滅性的愛情,與列文和基蒂健康的愛情。托爾斯泰似乎是想表達這樣一個觀點:只有是建立在生育、艱苦的勞動和簡單的欲求的基礎上,生活和愛情才是健康的;相反,如果是建立在性快感和自私的基礎上,則是不正常的?!薄鞍材缺憩F(xiàn)出越來越強烈的占有欲、嫉妒和可憐?!薄啊兑寥f·伊利奇之死》”條目里寫道:“伊萬·伊利奇按照時俗安排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要做到愉快而得體,在這種生活方式里,不存在痛苦和死亡。盡管作為事實,痛苦和死亡是存在的,但是它們被刻意地忽視了。一個不承認痛苦和死亡的社會,是一個沒有愛和同情心的社會。托爾斯泰似乎意在指出,正是死亡意識才把人類凝聚在一起,如果沒有這種意識,我們建立的生活將如伊萬·伊利奇的一樣,生活在一個孤立無助、行尸走肉的社會之中?!绷硪晃粚W者慕斯密林(Arnold Mcmilin )撰寫的“《克萊采奏鳴曲》”條目:“盡管《克萊采奏鳴曲》表面主張的是性欲的克制,但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這篇小說的真正主題是嫉妒。嫉妒,是晚年的托爾斯泰非常個人性的一個重要問題?!?/p>
一部論文選刊:《二十世紀文學批評》(Twentyth-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郎曼出版集團(Longman Publishing Group)出版,其“托爾斯泰”的條目輯選歐美大大小小各種學術期刊上的研究文章,可以說,當代歐美的托爾斯泰研究有價值的成果基本上被囊括一盡,這對于中國的研究者而言是極有價值的資料來源。它的信息量之大可想而知,即使我們這里蜻蜓點水式的評述,內容還是十分龐雜,所以我們分幾個方面來做一個陳述。
關于托爾斯泰精神特點方面,毛瑞斯·納金(Maurice Lakin ):“他的內心生活是一個持續(xù)的戰(zhàn)場,理性與情感這兩者告知他的生命之真理永遠在這戰(zhàn)場上廝殺。”論者引亨利·特羅亞(Henri Troyat 1911-2007)的話說:“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十個、二十個人,這些人都互為你死我活的敵人:一個擁有特權的貴族與穿戴如老農(nóng)的人民之友,一個狂熱的斯拉夫主義者與歐化的和平主義人士,一個私有制的激烈批判者與財產(chǎn)日漸增長的地主,一個酷嗜獵殺的射手與動物保護者,一個健啖之人與素食主義者,一個東正教長老式的信仰者與猛烈抨擊教會的異端分子,一個藝術家與蔑視藝術的人,一個情欲旺盛之人與禁欲主義者?!毙荨じH?Hugh I'Anson Fausset):“或許在很多時候他的觀點過分偏激,從不妥協(xié),過分的單純了,他不是任何別的類型的人,他僅僅只是這樣一種人:竭盡全力追求真理,堅信真理和思想對于他自己和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奧爾雷(James Olney )則引述厄內斯特·西蒙斯的話說:“在世界范圍內的重要小說家里,沒有任何其他人像托爾斯泰那樣寫作,他的小說是自傳性的,他把自己的生活和觀察全變成了作品?!?/p>
關于教信仰方面,維塔利·斯文特索夫(Vitalii Svintsov )的論文《信仰與懷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及其他》逐一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和托爾斯泰的宗教信仰,尤其對他們的上帝觀念仔細檢討。文中指出了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區(qū)別:“‘真理(理性)或上帝(謬誤)’這選擇上,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鏡子中的人和映象一樣正好相反,前者對謬誤的堅拒和后者對‘基督真理’的虔信本質上是同一個主題的變形罷了?!?Vitalii Svintsov,“Faith and Unbelief:Dostoevsky,Tolstoy,Chekhov,and Others”,in Russian Social Science Review,2002,(1):73-103.作者認為托爾斯泰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在心里竭力尋找基督,但是他的知識和理性使他拒絕相信神跡,這些神跡為托氏所齒冷。休·福塞特認為:“或許在很多時候他的觀點過分偏激,從不妥協(xié),過分的單純了,他不是任何別的類型的人,他僅僅只是這樣一種人:竭盡全力追求真理,堅信真理和思想對于他自己和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笨ㄒ?T.G..S.Cain )認為:“他在日記中記錄下了一個貫徹了其一生的信念,他寫道:‘建立一個新的宗教,一個新的基督教,它剔除了所有的教條和神秘,沒有復活的許諾只有現(xiàn)世的幸福,一個基于自身行動的宗教?!薄盀楹我约叭绾紊?,這些問題對于托爾斯泰來說并不新鮮,它們折磨了他一生,這些問題成了他所有作品的中心。”菲利普·拉夫(Philip Rahv 1908-1973)分析了早期和晚期的作品,他的結論是:“總而言之,老年托爾斯泰的那口裝滿托爾斯泰主義的黑色箱子(屠格涅夫說托爾斯泰有一口裝滿了神秘的道德主義的箱子——引者注),與童年托爾斯泰的小綠棍,是同樣的一個東西。”
關于死亡與托爾斯泰的關系的方面,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當代歐美研究的一個熱點,這方面的論文數(shù)量最多,這個問題的論述中心在于對《伊萬·伊利奇之死》的解讀,這部分的導論是這樣開篇的:“《伊萬·伊利奇之死》惹人注目,它是托爾斯泰1870年代的道德和精神危機之后的第一部小說類作品,它以藝術的形式表達了這位作家精神轉變后的人生理念,因此普遍認為這部作品是托爾斯泰文學生涯的分水嶺。”瓦爾特·考夫曼(Walter Kaufmann 1921-1980)認為:“海德格爾與托爾斯泰就有更大的關系了,《存在與時間》最終探討的是死亡,其關于死亡的看法,可以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伊萬·伊利奇之死》的注解。”菲利普·拉夫:“伊萬·伊利奇是每個人,當他奄奄一息之際所陷入的孤立無援的絕境,是存在論意義上的,即無可逃避的死亡之現(xiàn)實?!绷_伊·皮瑞特(Roy W. Perrett )的文章《托爾斯泰:死亡與生命的意義》分析了托爾斯泰的兩個文本:一個是“傳記類”的《懺悔錄》,一個是“小說類”的《伊凡·伊里奇之死》。通過解讀前者,作者認為托爾斯泰最終不能違反自己的理性去盲信。對后者的解釋,他認為死亡讓伊里奇認識到他客體化的生活世界沒有給他的主體的生命意義任何保障,當死亡降臨的時候,注定被摧毀?!巴袪査固┳罱K不能違反自己的理性去盲信。對后者的解釋,他認為死亡讓伊里奇認識到他客體化的生活世界沒有給他的主體的生命意義任何保障,當死亡降臨的時候,注定被摧毀。”馬克·弗里曼(Mark Freeman )的論文《死亡,敘事整體和自我理解的極端挑戰(zhàn):<伊萬·伊利奇之死>的一種解讀》,認為托爾斯泰的小說總是一個接一個的灰色人生,人物在生活中不斷陷入迷惘和絕望,只有當他們面臨衰老和死亡的時候,才逐漸看清楚了整個的人生面目。作者得出結論說歲月和死亡能夠幫助我們認識人生的意義,而對于托爾斯泰的小說敘事來講,這樣的終極價值的觀照才使得他的故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特瑞林(Lionel Trilling )則說:“托爾斯泰用伊萬·伊利奇的死警示我們如何才能生活得有意義?!蓖匪?Michael V. Williams )的《托爾斯泰的<伊萬·伊利奇之死>:在跌落之后》(Tolstoy’s ‘The Death of Ivan Ilych’: After the Fall)是一篇頗具獨識的文章,他認為伊萬從梯子上跌下來這個物理現(xiàn)象,其實是一個象征:“伊萬的跌落實際上是一次自我意識的跌入,它導致了一種內心世界的重生,即他開始意識作為人的意義。伊萬仕途的升遷其實是一種沉淪,因為它的代價是自我和童真。”他進而認為,整篇小說都建立在這樣一個“跌落——爬起”的反諷結構中,伊利奇仕途的升遷實際是跌落,從小孩成長為大人其實是跌落,相反的是,他從梯子上跌落開始了精神地爬起,向死亡的跌落卻意味著新生。薩里斯(Rima Salys )有相似的觀點,他說:“伊萬活著的時候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他的死卻導致了精神生命的重生。”帕奇慕斯(Temira Pachmus )的文章《<伊萬·伊利奇之死>的主題:愛和死亡》(The Theme of Love and Death in Tolstoy’s ‘The Death of Ivan Ilyich’)主要探討了死亡與托爾斯泰的關系,他引證一些傳記和回憶錄的資料,說明托爾斯泰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現(xiàn)出對死亡的強烈意識,“托爾斯泰伯爵夫人深知其夫對死亡的恐懼,在一則日記中她寫道:‘他對死亡充滿了巨大的恐懼?!舴蛉说拿妹?,塔基亞娜·庫茲明斯卡婭,也有相似的回憶:‘托爾斯泰經(jīng)常提到死亡。我記得他有一次說,是啊,我們的生活多么安樂!只是如果想到死亡,人就不能生活了?!彼J為托爾斯泰的死亡意識根本上是形而上性質的,而非動物性生理性的恐懼,他說:“梅列日科夫斯基,這位敏感的評論家,認為托爾斯泰對死亡的恐懼含有物理性質,但并非源自這位作家的肉體恐懼,毋寧說更具有一種形而上的特征,他說:‘這種恐懼是一種更為內在的和根本的類型,它的根源是抽象的或者說是形而上的,而非動物性的?!弊詈?,他總結道:“我們可以設想,托爾斯泰這個形而上的觀念與柏拉圖、莎士比亞、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的哲學是一致的,那就是:就人類所能認知的最高事實而言,萬物共存天地人一體的和諧關系乃是宇宙的終極真理。我們把這種關系稱之為愛。愛,是最高的事實,這是托爾斯泰的結論。”
相對于歐美當代的托爾斯泰研究成果的豐富性而言,以上述評真是滄海取其一粟,是真正意義上的“以管窺豹”,我們的這個工作只是一種努力,希望引起國內的研究者注意到歐美同行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亦是一種拋磚引玉,希望對于歐美的托爾斯泰研究成果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譯介。
[1] Orwin, Donna Tussing. Tolstoy’s Art and Thought, 1847-1880[M].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Christian, R. F. Tolsto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3] Orwin, Donna Tussing.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olsto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 Johns, Malcolm.ed. Reviews: New Essays on Tolsto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5] Henderson, Lesley;Hall, Sarah M. ed. Reference Guide to World Literature[J].second edition vol. 2 M-Z, London: St. James Press, 1995.
責任編輯:畢 曼
2016-12-15
陳祥波(1974- ),男,湖北利川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
I06
A
1004-941(2017)01-01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