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古麗·艾再孜
(新疆烏魯木齊市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干部保健中心,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胰島素泵在糖尿病臨床治療中的療效分析
阿曼古麗·艾再孜
(新疆烏魯木齊市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干部保健中心,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目的觀察胰島素泵在糖尿病臨床治療中的療效。方法 觀察對象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糖尿病患者總共58例,經(jīng)擲硬幣法分兩組。一組是對照組,有30例,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另一組是實驗組,有28例,胰島素泵應用胰島素治療。治療后組間對比療效。結(jié)果 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胰島素用量較少,血糖恢復時間短,住院日短,治療總有效率高,低血糖發(fā)生率低,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P<0.05,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糖尿病臨床治療使用胰島素泵胰島素方法,治療效果確切,建議推廣。
糖尿??;胰島素泵;治療;療效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慢性病,是代謝性終身性疾病,患者在遺傳、免疫紊亂、微生物感染和自由基毒素等影響下,胰島功能紊亂,胰島素抵抗,導致電解質(zhì)、脂肪、糖和蛋白質(zhì)代謝紊亂。糖尿病對患者健康、生活有嚴重影響,病情嚴重時可導致多器官衰竭及病變,故需引起重視,加強治療。此文觀察對象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糖尿病患者總共58例,設兩組對比,分析胰島素泵在治療中的應用效果,以下作具體報道。
觀察對象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糖尿病患者總共58例,經(jīng)擲硬幣法分兩組。一組是對照組,有30例,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均齡(57.81±5.93)歲,34~72歲不等,男女分別有19例、11例;病程均為(8.10±1.28)年,6個月~16年不等。另一組是實驗組,有28例,胰島素泵應用胰島素治療,均齡(57.76±5.88)歲,34~73歲不等,男女分別有18例、10例;病程均為(8.47±1.42)年,6個月~15年不等。排除條件:①合并心、肝、腎等器官病變;②合并感染;③合并影響糖代謝疾病和酮癥酸中毒;④哺乳期及妊娠期婦女。兩組年齡、性別和病程等,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P>0.05,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1 對照組每日早、中、晚餐前,使用門冬胰島素皮下注射;每日睡前,使用中效胰島素皮下注射;基本劑量0.53U/kg。
1.2.2 實驗組使用美國712型胰島素泵,連接導管后,皮下埋針頭,初始劑量0.44U/kg,基礎劑量和餐前劑量控制在50%,餐前緩慢持續(xù)注射每日總體用量50%,其余50%按胰島素泵方式應用。
記錄兩組胰島素用量、血糖恢復時間和住院日,對比分析。評定療效,記錄低血糖例數(shù),兩組比較。
無效:經(jīng)過治療,患者血糖無改善,或下降幅度小,(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無效率;有效:經(jīng)過治療,患者血糖明顯下降,(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有效率;顯效:經(jīng)過治療,患者血糖控制較好,或恢復正常,(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顯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治療總有效率。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平均數(shù)表示,所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用%表示,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胰島素用量(85.18±12.92)U,血糖恢復時間(8.61±1.38)d,住院日(11.29±1.95)d。實驗組胰島素用量(45.93±9.22)U, 血糖恢復時間(5.27±0.93)d, 住院日(7.32±0.99)d。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胰島素用量較少,血糖恢復時間短,住院日短,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P<0.05,t=0.8475,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67%,7例無效,所占比例23.33%;13例有效,所占比例43.33%;10例顯效,所占比例33.33%。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2.86%,2例無效,所占比例7.14%;11例有效,所占比例39.29%;15例顯效,所占比例53.57%。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P<0.05,χ2=1.0887,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6例低血糖,發(fā)生率20%。實驗組2例低血糖,發(fā)生率7.14%。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低血糖發(fā)生率低,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P<0.05,χ2=1.0794,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現(xiàn)階段,糖尿病尚無根治療法,治療主要為藥物治療和胰島素,傳統(tǒng)胰島素給藥方法為皮下注射,能有效降低血糖,效果確切,但每次注射劑量較大,容易導致低血糖和耐受性疾病。與皮下注射相比,胰島素泵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餐前無需皮下注射,為患者就餐提供彈性空間;②給藥過程中可按個體實際的生理條件,調(diào)整胰島素輸注速率,更符合生理條件要求;③治療依從性高,無需多次注射;④模擬機體胰島B細胞分泌和進餐時胰島素快速分泌的過程,在治療時有效調(diào)整使用劑量,減少發(fā)生低血糖幾率;⑤微量給藥,有效緩解耐受,促進糖尿病癥狀改善;⑥有效控制基礎血糖,并控制餐后血糖,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和活動等無影響。胰島素泵是胰島素給藥新方式,可借助基礎藥量確定給藥量度,使患者全時段自動接受藥劑,血糖控制在穩(wěn)定正常范圍內(nèi)。
我院設兩組對比,實驗組(胰島素泵)與對照組(皮下注射),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胰島素用量較少,兩組分別(45.93±9.22)U、(85.18±12.92)U;血糖恢復時間短,兩組分別(5.27±0.93)d、 (8.61±1.38)d; 住院日短, 兩組分別(7.32±0.99)d、(11.29±1.95)d;治療總有效率高,兩組分別92.86%、76.67%;低血糖發(fā)生率低,兩組分別 7.14%、20%,表明胰島素泵是治療糖尿病有效、安全的方法,治療后患者血糖明顯得到改善,低血糖少,推薦臨床使用。
[1]溫慧萍.胰島素泵在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1(6):106-107.
[2]張麗坤,靳岱紅,黃東帥.胰島素泵在糖尿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17):30,32.
[3]莫劍峰,莫建勛,唐盛發(fā).胰島素泵在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1(16):113-114.
R453
B
ISSN.2095-8242.2017.43.8473.01
本文編輯:柯 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