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龍 口述 王高巖 整理
1953年初秋,我從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學校(北京電影學院前身)畢業(yè)。當時東北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前身)急需演員,我便被分進“東影”,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職業(yè)電影演員,從此開始了電影表演生涯。進入電影廠幾個月后,我首登銀幕,參加了故事片《沙家店糧站》的拍攝,隨后連續(xù)參加了《董存瑞》《媽媽要我出嫁》《寂靜的山林》《懸崖》《女社長》《并肩前進》《黎明的河邊》《展翅高飛》《復試》《草原晨曲》《海上神鷹》《鴻雁》《劉三姐》等眾多影片的拍攝,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
1964年“長影”投拍重點影片《英雄兒女》,導演武兆堤在選擇男主角王成時,先是請長影演員劇團推薦人選,劇團提出了兩個人,武兆堤感到都不太理想,于是拍板選擇了以飾演樸實的社會底層人物見長的我出演王成這樣一位普通志愿軍戰(zhàn)士。
接到任務,我甭提多高興了。由于從影前當過兵,曾參加過淮海、渡江等重大戰(zhàn)役,看完劇本后我立即感到,要在影片中完美再現(xiàn)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慘烈場面,再現(xiàn)志愿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斗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必須深入部隊體驗生活。于是經(jīng)過申請,在組織安排下我來到駐扎在長春郊區(qū)的16軍某連當起了普通一兵,再次過起了軍旅生活。當時該連正處在我軍“大比武”訓練時期,參加訓練的戰(zhàn)士都是20歲上下的小伙子,而我已經(jīng)30多歲,但我堅持和年輕士兵一起出操、跑步、刺殺、投彈、射擊、站崗。投彈抻得胳膊腫了,咬牙挺著!練刺殺渾身疼得像散了架似的,咬牙挺著!累得覺不夠睡,咬牙挺著!3個月下來,我不僅各項訓練成績?nèi)績?yōu)秀,有些科目的成績還名列前茅。當我回到“長影”時,導演武兆堤看著臉膛黑紅、四肢粗壯、腰板筆挺的我,高興得合不攏嘴,和廠領導說:“我絕對沒選錯人?!?/p>
《英雄兒女》開拍時正是炎熱的夏季,拍王成在戰(zhàn)場上激戰(zhàn)那場戲時,我要冒著高溫、端著機槍在爆炸不斷、煙火遍地的場景里沖來殺去。實拍時,工作人員點燃事先準備好的蒿草樹枝后,導演一聲令下,我立即沖進“陣地”,誰知我身體帶起的風一下子使火焰騰空而起,滾滾濃煙嗆得我眼淚直流,裸露的皮膚更是被火舌灼得異常疼痛。遇到這種情況,演員完全可以喊導演停機,但當時我想:“拍電影的膠片很貴,一停機就要受損失,因此我不能喊,我要向英雄學習!”我完全融入了“我是王成,王成是我”的意境中,第一遍跑下來,眉毛、鬢發(fā)全燒了,胳膊也受了傷,導演要我暫停處理一下,我堅決不肯,堅持拍攝,又連續(xù)跑了三遍,直到導演喊停。
拍攝王成被敵人包圍,拉響爆破筒與敵人同歸于盡那場重頭戲時,為了營造逼真的效果,現(xiàn)場布了108個爆炸點,每個爆炸點都有兩公斤炸藥。拍攝時,炸藥一啟爆,現(xiàn)場頓時地動山搖,我馬上進入角色,手握爆破筒,搖動對講機,高呼“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由于情感真摯,一次便完成了拍攝任務。
就這樣,我飾演的“王成”成為了銀幕上的英雄,觀眾記住了王成,也記住了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