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播劇《微微一笑很傾城》開始,楊洋就開啟了霸屏模式,收割了一大波“羊毛”。這邊大神“肖奈”的熱度還未消退,那頭的“茅十八”就又“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從高冷男神到呆萌技術(shù)男,楊洋似乎有意在證明自己,除了扮演“不食人間煙火”的男神,他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樣性。在演員這條路上,他并不想只是路過,成為匆匆過客。
我很感謝這個時代,被大家稱之為“鮮肉”的時代,剛好我媽媽把我生成了小鮮肉一枚,每次有媒體問到的時候,我都會坦然回答——我很高興,覺得很幸運。但在“鮮肉”的外表下,我同樣希望自己可以有“紅燒肉”的滋味。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孩子也不例外。但作為男生,確切點說,追求的不是美,而是“帥”和“酷”——除了外形上的,更多的是一種狀態(tài),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做事情的方式、態(tài)度。
比如我從小就覺得跳舞跳好了很酷很帥,所以我很努力學(xué)跳舞,就是為了最后大家看到的我很酷很帥;認(rèn)為打游戲通關(guān)一直贏很酷,那我就一腔熱血地研究通關(guān);覺得籃球打得好很帥,我就努力訓(xùn)練打好籃球。有時候我甚至想,可能我追求所有事情的最終意義,就是為了這兩個字,覺得車開得好很酷、游泳游得好很酷,那我就去好好做這些事。
我說過在我身上跟其他男生最大的不同,應(yīng)該是我和其他人叛逆的形式不一樣。很多人去做一些不被允許的事情,認(rèn)為這是叛逆,而在我這兒,可能是在軍藝待過的原因,我所理解的叛逆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你要超越你自己,越難越要做好,這是我對自己“逆反”的方式。我覺得為了超越自己而“折磨”自己,反而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所以每次拍打戲的時候我都會自己上,而且會很拼,有時候?qū)а菡f可以了,但是看回放時我覺得拍得不夠漂亮,自己不滿意,就經(jīng)常會主動跟導(dǎo)演說再來再來。拍《盜墓筆記》的時候,我跟武行的師父說,得多辛苦您了,因為我會主動要求加練。
因為是學(xué)舞蹈出身的,所以我學(xué)動作都比較快,基本上學(xué)個兩三遍就能順利打下來了。早期覺得動作要打得很用力、很舒展,才有氣勢和效果,所以我總是特別賣力,直到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時候,嚴(yán)屹寬大哥跟我說,楊洋,你不用這么硬拼。他教我說你看拍動作不是打得多舒展、多有力道就一定是好的,因為有時候這樣反而在鏡頭里出不來效果,要的是動作在鏡頭前過去時,一瞬間唰的一下,特別快,要這種感覺才好看。
不想當(dāng)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dāng)影帝的演員不是好演員。就像當(dāng)年我在軍藝跳舞一樣,我要求自己做領(lǐng)頭羊,同樣,拍戲當(dāng)演員我也希望自己做到最好,至少是盡我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雖然這是一個小鮮肉的時代,我也很感謝自己作為小鮮肉被大家喜愛,但我希望自己成為紅燒肉,更有味道,不辜負(fù)自己,也不辜負(fù)喜愛我的人。
而現(xiàn)在,除了努力做好,還是努力做好。
(劉振摘自《自在·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