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p>
那滋潤萬物的小雨,撫淡了錦官城的濃艷。那滿皇都的煙柳,牽來了一片撩起閑緒的朦朧??墒悄秋h逸的太白,為我拉來了九天的銀河、三千尺的飛流?把我?guī)У侥菒矍缛岬臉涫a下,靜看滿塘的蓮葉、映日荷花的,可是瀟灑的楊萬里?更讓我醉心的是,乘上落霞,與孤鶩齊飛;泛舟秋水,共長天一色。
那語文綺麗的仙境,何時飄至我的眼前?是誰把我?guī)细邩?,卻又獨自遠去,鋪就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p>
多美的語文啊!讓我沉醉不知歸路。
從王維的眼中,我讀出了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悲壯;從太白的酒里,我懂得了斷水更流、消愁更愁的悵惘;從易安居士消瘦如黃花的容顏里,我讀出了相思;從柳永臨風(fēng)嘆息的身影里,我明白了什么叫多愁;從東坡的少年狂里,我通曉了豪放的內(nèi)涵;從稼軒醉里的劍上、夢回的角聲中,我徹悟了“可憐白發(fā)生”的憂傷。
讓我沉醉,讓我溺迷,語文??!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更高的境界,艱難地攀登,我“會當(dāng)凌絕頂”。
我感慨,為了岳飛的精忠報國,也為了他的盲目愚忠;我喝彩,為了陶潛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也為了屈大夫的獨清獨醒;我嘆息,為了辛稼軒的“壯聲英慨,儒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也為了文天祥的“身世浮沉雨打萍”;我吶喊,為了慰藉余光中先生“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的鄉(xiāng)愁,也為了頌揚黨益民同志《一路格?;ā分心切┲繁膫ゴ螅?/p>
歷史之門正悄悄關(guān)閉,生活之路正靜靜敞開。我抓一把塵土,它始終屬于過去,我捋一縷陽光,它說現(xiàn)在的美好只值得同行;我追一束清風(fēng),它說我們都屬于將來。于是——我吸收著歷史的精華,感悟著現(xiàn)在的生活,追逐著未來的腳步。猛然在這一瞬間,我聽到語文從我身邊輕輕走過的聲音。
【評點】
我們首先來賞析一下文章化用的名句密度,在第二段,依次化用了杜甫的“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韓愈的“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楊萬里的“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第六段依次化用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蘇軾的“老夫聊發(fā)少年狂”;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可憐白發(fā)生”。
通過名句的化用和直接引用,突出了語文對“我”的深刻影響。化用是一種機智,是透熟詩句和相關(guān)背景后根據(jù)主題進行的智慧提煉,所以它的層次比直接引用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