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余,許權知
(1.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2.沈陽市渾南區(qū)人民法院,沈陽 110000)
刑事裁判文書的說理現(xiàn)狀及構想
——以司法公開為探討背景
王繼余1,許權知2
(1.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2.沈陽市渾南區(qū)人民法院,沈陽 110000)
隨著國家法治建設的完善,以及對司法公開的要求不斷加大和網絡的發(fā)展,大眾現(xiàn)在不僅僅關注案件的的裁判結果,而且對裁判理由也是很重視,這就對新形勢下的裁判文書說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司法公開的大背景下裁判文書的說理進行分析,考察我國現(xiàn)有刑事裁判文書中的說理現(xiàn)狀及原因,同時對刑事裁判文書說理的實質和形式方面進行探討,進而結合理論和實務提出確立刑事裁判文書的說理制度的構想。
刑事裁判文書;說理;構想
裁判說理是刑事裁判的生命和靈魂,閱讀一篇沒有說理和說理不充分的刑事裁判文書就好像和一個行尸走肉在交流一樣;裁判文書的說理很大程度上保障著裁判結果的正確性,只有通過強化裁判說理要求,才能使老百姓更加容易接受裁判結果,同時對法官的判斷也是一種限制。通過裁判文書的公示制度,也能間接促進法官在裁判文書的說理部分進行強化[1]。許多網上引起人們熱議和關注的典型案件正是由于司法機關在制作刑事裁判時說理不清、說理不充分甚至說理錯誤造成的。我國法院的裁判文書的說理的格式化、模式化以及簡略化在面對過往的社會受眾時,都顯得十分乏力。經常因為某個案件的裁判文書說理不充分、不嚴謹引起大規(guī)模的上訪。給國家和司法系統(tǒng)造成了很大的一個負面影響。刑事審判關系了一個人的重大權益,甚至可以剝奪一個人的生命。故刑事裁判文書相比較于民事和行政的裁判文書來說,說理的要求也是更高的,說理的充分體現(xiàn)了法官對當事人的一種尊重,更體現(xiàn)了法官對法律的一種敬畏,其實說理的充分也是對當事人的一次普法教育,使當事人對法律有一種切身的體悟。刑事裁判文書應結構嚴謹、說理詳盡,缺乏說理、簡單套用法條的文書將無法使當事人和社會公眾信服。但不容樂觀的是,對于提高我國司法的公信力,在刑事裁判文書的說理方面的提高與進步還是任重道遠。究其原因,一是目前的裁判文書上網僅僅將被詬病多年的缺乏說理的文書公之于網上,判決書中的爭點分析及裁判理由都沒有進行充分論述和有效的邏輯推理;二是裁判結果的作出仍然是出自現(xiàn)有的合議庭“合而不議”的模式,裁判文書沒有真正展示出法官意見的交換與碰撞,說服與堅持。是以,刑事裁判文書說理勢在必行。此時提出確立刑事裁判文書說理制度,是與我國司法改革的新形勢相吻合的,對于切實維護好當事人權益,保障司法公信力的貫徹落實有著重大意義。
刑事裁判文書說理不充分或不說理是我國目前刑事裁判文書存在的突出問題。首先就是裁判文書沒有對證據進行論證分析。其次是法官沒有對控辯雙方有爭議的事實進行分析確認。再次是因為法官沒有充分說理導致其自由心證過程缺乏。最后是本院認為那部分說理,很多情況下輕視說理,重視認定,從而產生分析論證不充分、不透明,說理不足,使裁判的公信力和說服力大大減弱,多數情況下裁判文書中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和對法律的適用缺乏解釋和說明;在刑事裁判文書中,沒有體現(xiàn)法官自由心證的過程,即法官對案件的證據及事實的推理過程欠缺,有的顯得比較含糊,對裁判結果沒有充分的論證[2]。通過實踐的調查,我國刑事審判的裁判文書對于結論的充分說理普遍欠缺。
(一)缺乏對證據的分析論證
證據在刑事審判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通過證據可以還原案件的法律事實,進而影響案件的結果。當前,從裁判文書上看對于證據大多都是流于形式的篩選,只是把證據簡單羅列,沒有順序,分類標準和主次都沒有體現(xiàn),沒有進行總結歸納,照搬照抄的現(xiàn)象很多,有的對檢察院提供的證據在制作文書時完全復制粘貼過來,根本不考慮其中變動的情況,從而導致裁判結論和事實不吻合。還有,對證據的分析認證嚴重不足,這一問題更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事實問題上不同意見的分析采納欠缺
刑事審判中所說的事實問題是指一種法律事實,而不是客觀事實。根據證據還原事實的有限性,并不是所有案件都可能通過現(xiàn)有證據還原成客觀事實,例如有些事實是非法證據證明的,很有可能在裁判的時候不予考慮了[3]。法律上討論的事實都是指法律事實。在一個刑事案件中,控辯雙方一般對事實都是有不同意見的。除非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因為在這種案件中,被告人已經對案件的事實基本認可了。法院認定事實不能依據單方的證據來認定,應該結合控辯雙方不同的觀點進行闡述??墒乾F(xiàn)在刑事判決說理的部分,普遍存在說理沒有條理,體現(xiàn)在事實方面就是沒有對定罪事實和量刑事實進行分別的論述。在定罪事實和量刑事實認定方面應該體現(xiàn)出法官的論證過程。使當事人理解定罪事實和量刑事實的認定。
(三)法官的內心確認過程未說明
自由心證公開,作為一種司法公開的內容,是深層次的司法公開方式,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智慧和膽量,這體現(xiàn)了裁判者對案情的精準把握和裁判說理的高度自信,然而正是因為法官在裁判文書中說理不充分導致人們對裁判結果產生懷疑, 法官有沒有亂用司法裁量權這個時候就會畫上一個問號[4]。
(四)重認定輕說理
一個優(yōu)秀刑事裁判文書可以使當事人都比較信服。內心的糾結也能在刑事裁判文書中得到解脫。因為裁判文書的說理已經很充分、很清楚。即使當事人對法官的說理不認同。但是當事人可以通過裁判文書找出法官的說理過程。而不是只能從裁判文書中看到一個模糊的格式的論證,進而嚴重影響刑事司法的公信力[5]。使司法的權威大打折扣。好的刑事裁判文書應該通過嚴謹、充分的說理進而得到結論。說理就像一個樹根,結論就像果實一樣,只有根扎實充分了,才能結出累累碩果。
(一)立法上的原因是核心
從立法情況看,我國的三大訴訟法都沒有對判決說理進行制度性的規(guī)定,只是提出相對模糊的證明標準,即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雖然司法機關也在不斷強調刑事裁判文書的說理的重要性,但是這種要求的效力和強制性和立法文件相比來說還是比較弱的[6]。有些法官在司法實踐中為了應付上面的這種要求,只是對案件的證據進行了簡單的羅列,而沒有詳盡說明這些證據是否被采納,以及采納與否的原因。從現(xiàn)在的司法狀況來看,對刑事判決文書說理是有要求,但是沒有相應的追責條款,因此該規(guī)定也沒有相應的拘束力,實踐中也就是一紙空文。
1.缺乏追責后果。國外有個學者曾經以大學生為對象做了一次實驗,然而結論卻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結果顯示,第一,如果對人們的行為聽任其憑直覺行事,而不作任何要求,違反規(guī)定的行為會保持在一個基本穩(wěn)定的水平。第二,假入只是要求人們的行為不要違反規(guī)定,而不說你違反了該規(guī)定會得到什么樣的懲罰或者不利后果,此時違反規(guī)定的人數不僅沒有下降,相反違反規(guī)定的人增多了。這種現(xiàn)象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即使自己違反了規(guī)定,也不用承擔什么不利后果。第三,當規(guī)定了人們應該做什么,而不應該做什么的情況,并且規(guī)定了如果違反了這規(guī)定將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此時調查發(fā)現(xiàn)對違反規(guī)定的現(xiàn)象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遏制作用。
2.缺乏救濟程序。因為在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中對上訴的理由沒有規(guī)定針對刑事裁判文書說理方面的內容,導致司法實務過程中當事人如果對刑事裁判文書的說理情況不滿意,沒有相應的救濟途徑。還有另一個方面的原因,如果立法沒有對刑事裁判文書的說理進行一個強制性規(guī)定,也沒有針對說理情況的救濟途徑,在司法實務中也給司法腐敗提供了一個溫床[7]。因為這個時候法官可以提前做出一個結論,但是這個結論的推理過程可以用比較格式、模糊的說法敷衍過去。比如“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這樣的套話。一個公正的裁判結果必須是通過嚴謹的推理分析出來的。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當事人針對這種情況沒有一個很好的救濟途徑。
3.說理缺乏程序性保障。程序設計的嚴謹完備,是為實體各個要素的齊全,進而有利于實現(xiàn)實體的公正。刑事裁判文書說理也一樣。只有對刑事裁判文書的說理進行一個嚴謹細致的程序設計,才能保證說理的充分性和科學性。主要應該分為幾個層次,首先是說理在裁判文書中那部分論述,然后是應該如何論述,論述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標準。當遇到沒有相關規(guī)定的時候,應該根據怎樣的法律原則來進行認定說理。然而現(xiàn)行的刑事訴訟法對此都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
(二)司法上的原因是關鍵
通過對130多份刑事裁判文書的抽查,發(fā)現(xiàn)許多裁判文書都是按照最高法院的要求的裁判文書的格式來進行的。但是實際上造成了許多只有形式上的說理,而沒有實質上的說理表現(xiàn)為對案件事實的認定方面,沒有對案件事實進行歸納,只是機械的進行敘述,其中對事實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通過相關證據反映出這個法律事實,以及證據和證據之間的關系,如何采納,缺少相應的分析和論證。
刑事裁判說理的考量要素可以分為兩個大的方面;一個是實體方面,另一個是程序方面。
(一)刑事裁判說理的實體分析
1.證據問題分析。證據是案件的生命線,是還原客觀事實的重要依據,也是法官依法作出公正裁判的內心確認來源[8],是架在事實和結果之間的一個橋梁。所以證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們雖然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法律教育,但是普遍有一種證據意識,這也是樸實的司法經驗的沉淀。一個優(yōu)秀刑事裁判文書說理應該把證據問題說清楚,是否采納證據、采納的原因以及不采納的理由。要是不對證據進行釋明,以后對法律和事實的分析和論證都缺少有力的支撐。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其余對案件的論述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關于證據第一個問題就是詳細說明證據的真實性,證據的真實性包括證據的來源以及證據的內在屬性。證據的來源是一種客觀事實。只要進行客觀敘述就行。但是有的時候,控辯雙方會對證據的來源產生爭議,形成不同的看法。此時法官在裁判文書中就應該對證據的來源進行相應的說明。證據來源本身沒有什么價值意義,也不需要法官進行主觀評價。只是當一方有異議時,才會作出一個回應性的評價[9]。證據的內在屬性是指證據的種類屬性。即證據是靠什么來作為證據使用的。
證據的關聯(lián)性是指在司法案件過程中認定事實所依據的證據必須得和案件有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性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關系,比如某些證據可以直接證明案件的事實,而不需要其他證據進行佐證,此時該證據就是直接證據,并且和案件事實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性。二是間接的關聯(lián)性。主要是指單個證據不能證明整個案件事實,但是多個證據就可以形成一個證據鏈了。完整的證據鏈就可以證明這個案件事實。
證據也有非法與合法之別,不是所有的證據都是合法的,因此法官在制作刑事裁判文書的時候應當對所采納的證據是否具備合法性進行說明和論證[10]。在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證據中,合法性最難判定就是證人證言。同一證人對案件事實描述在不同階段可能會產生偏差,這或是由于個體記憶能力、表達能力的限制所致的合理偏差,或是由于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具有利害關系而產生的認為偏差;由于所處方位和觀察視角的不同,同一現(xiàn)場的不同證人對同一動作、事實的表述也存在差異。司法審查過程中,如何審查和處理證人證言是極富實踐價值的課題。一般來說,考察和衡量證人證言的真實性主要是證人證言的來源和內容、證人的作證能力、證人與案件的利害關系、證言的取得程序和方式等方面進行綜合判斷和審查。
2.法律方面。為了準確適用法律,法官在陳述事實的時候會把適用法律所對應的事實著重的陳述出來,因為事實的要素只要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適用法律就是沒有問題的。評價一個案件事實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意義,主要看這個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的切合度。法官的切入點都是以案件事實為起點,然后尋找相應的法條。思維不斷往返事實和規(guī)范之間。根據法條適用要素來完善機關事實。最終選擇的法條必須得是綜合考慮案件事實后的選擇。法律是形成刑事裁判文書的重要工具。適用法律也是一個優(yōu)秀法官的必備技能。
(二)刑事裁判文書說理的程序分析
程序的公平和正義是看得見的公正。只有程序上維護了當事人的利益,才能讓人相信實體上能得到一個公正的裁判。程序的設計是將實體的各個要件展現(xiàn)給社會的過程。程序公正是保障實體公正的前提條件。但是從司法實踐來看,因為刑事審判程序的最初設計就是按照一種公正的要求制定的。充分保障各方當事人的利益。所以一個刑事裁判文書針對刑事審判程序性說理,只要按照法律規(guī)定來進行說明即可。
1.程序爭議事項。一個刑事裁判的正當性的前提條件就是管轄的正當性和回避的合法性。管轄權是一個刑事審判的開端?;乇軝嗬彩欠少x予當事人一個重要的權利。能有效的排除外界的不利干擾。但是當刑事審判一方當事人針對管轄權或者申請回避時,首先體現(xiàn)了當事人對該法院和法院的工作人員的不信任,可能作出對其不利的判決。因此在刑事裁判文書中必須得有體現(xiàn)針對該爭議的有效回應。
2.證據規(guī)則分析。說理的過程就是將一些表面上不相聯(lián)系的證據和事實運用一定的推理方法和法律思維進行排列組合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法官理性的思維過程。說理的進行也必須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證據規(guī)則的框架范圍內進行。證據規(guī)則就是刑事審判的一個中心。所有的證據都應該以此為標準。刑事裁判文書的說理更是應該以此為根據。說理應該是證據規(guī)則的具體體現(xiàn)。證據規(guī)則指導著刑事審判說理的進行。
3.證明標準分析。刑事訴訟證明標準時刑事司法程序對控辯各方所要證明的問題的證明程度的要求。證明程度高于該證明標準就可以作為法院的定案依據,低于該證明標準就不能被采納。證據的證明力要是沒有達到法律的證明標準,就將面臨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法官在司法實務中,不僅要清楚法律規(guī)定的證據的證明標準是什么,還要清楚該證據的證明程度是否達到了法定的證明標準。所以,在對證據的判斷結果以及判斷的根據等方面刑事裁判文書的說理應該予以體現(xiàn)。證明標準的高與低主要體現(xiàn)在對判決結果形成的作用大小。在說理的過程中對證明標準要做到準確、細致。證明標準是審判者、控訴者與被告人三方必須要掌握的法律常識。一切證據的證明力都將以此展開爭論。但是因為證明標準有高低之分。所以法官在說理的時候,也應該詳略得當,提高司法效率。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民眾對刑事裁判文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裁判文書中“本院認為”部分的內容也不滿足法條的堆砌。民眾需要在裁判文書中看到法官推理和分析的過程。可是說理需要一定的規(guī)范指導,不能沒有約束。應該將說理層次化、條理化、要素化。這樣就能避免法官濫用手中的權力等行為。規(guī)范的設計應該符合科學性與合法性。因此規(guī)范刑事裁判文書說理制度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重要課題。如何規(guī)范我國的刑事裁判文書,筆者設計了如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明確裁判文書說理的立法要求
從世界兩大法系傳統(tǒng)來看,以立法形式要求在裁判文書中體現(xiàn)了法官的說理過程的主要是大陸法系。因為大陸法系比較注重成文法,因此一些制度性設計都在立法文件中予以體現(xiàn)。因為英美法系國家普遍實施的是判例法,說理制度是英美法系國家裁判文書中一個亮點,這是英美法系國家的一個很好的傳統(tǒng)[11]。這種傳統(tǒng)已經潛移默化的深入到每一個法官的心中。法官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的遵守和執(zhí)行該做法。我國在制定刑事訴訟法之初,立法者受德日的訴訟模式影響比較大。可是我國在刑事訴訟中并沒有規(guī)定刑事裁判文書說理制度。因此我國在刑事審判過程中裁判文書說理制度十分必要。主要從我國的裁判文書發(fā)展歷程來看,裁判的說理方面是十分欠缺。重結果,輕說理。沒有一個好的說理傳統(tǒng)。加上形式主義的影響。如果不予立法的形式加以規(guī)定,這種裁判文書說理制度也將隨著時間流逝歸于平靜。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任何制度都是為了防范人性中的弱點。制度就是要求把人性的弱點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具體到法官來說,說理是一個細致工作,加上現(xiàn)在案件又比較多,許多法官長此以往可能產生懶惰的情緒,說理的質量就會下降。因此只有靠制度來約束法官來完成說理的各項要求。
(二)法官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
任何好的制度能否取得應然的實效取決于實施該制度的人。具體到刑事裁判文書說理制度就是指刑事法官。法官擁有良好的法律素質不僅是當前司法改革的要求,更是對落實刑事裁判文書說理制度的重要條件。裁判文書的說理制度看似簡單,可是從中能看出一個法官的學術素養(yǎng)。沒有經過良好的法律訓練以及實務經歷很難寫出一個入情入理的裁判文書。法院應該注重對法官定期進行培訓,在培訓中使法官收獲到實踐中沉淀下來的經驗,進而發(fā)現(xiàn)有利于法官成長的培養(yǎng)方法。即使法律規(guī)定的再嚴密,也不能忽視一個重要問題,審判活動的主體是法官。完善法官的人格,提高法官的法律素質才是關鍵。
(三)刑事裁判的公示制度
公開不僅是最好的防腐劑,更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鑰匙。把裁判文書公之于眾,能很好的防范法官亂用手中的權力。也給廣大民眾一個很好的監(jiān)督手段。隨著我國對裁判文書公示制度的確立,反逼法官提高自己的裁判文書質量。不然不僅有損自己的法官形象,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追責。通過對一部分民眾的調查發(fā)現(xiàn),民眾對裁判文書的關注主要是說理部分。一份裁判文書讓民眾都看不懂是不成功的的裁判文書。另一方面,優(yōu)秀的裁判文書也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法律的媒介。對民眾的行為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每一個刑事審判活動也是對每一個親歷者進行的一次法律的洗禮。一個公正的審判不僅要經受住歷史的檢驗,更要經受住民眾的監(jiān)督。隨著網絡的興起,民意對審判也或多或少產生一定的影響。優(yōu)秀的刑事裁判文書不僅要取得一定的法律效果,更要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使大多數民眾對該判決能夠認同并接受。民眾對法律的信仰和尊重從某種意義來說比審判更有價值。法官應該轉變司法觀念,從封閉到公開也是一個時代的進步。并且應該積極的通過各種渠道或媒介把案件質量進行反饋,進而促進審判質量的提高。
(四)刑事裁判文書說理的激勵措施
“既然想讓馬兒跑,就必須得讓能跑的馬兒有草吃”。因此針對法官落實裁判文書說理制度必須得有一定的激勵機制。法官也是一個個普通人,對生活、對事業(yè)都是有理想的。只有讓法官感到自己的努力能得到一定的回報或認可,就更能激發(fā)法官的內在潛能。為司法審判事業(yè)貢獻出更大的熱情。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類的普遍的向往。只有讓法官在落實刑事裁判文書的過程中,不僅能使自己的業(yè)務得到提高,還能獲得一定的利益,才能激勵法官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職責。但是這種利益可以是經濟利益也可以是精神獎勵,比如法院系統(tǒng)可以定期組織優(yōu)秀裁判文書的評比,對于優(yōu)秀裁判文書可以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精神獎勵更應該貫徹到整個刑事司法階段。
刑事裁判說理制度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并沒有進行立法規(guī)定,刑事裁判應當如何說理在司法實踐中也是各有不同,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國法治化的進程,使得我國刑事裁判理由說明水平和程度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說理的現(xiàn)象也是眾說紛紜,格式化、套話的形式問題突出,使我國的司法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遭受很大的損害,本文寫作的初衷是通過對我國刑事裁判文書說理的分析和甄別,把刑事審判實務中的暴露出說理問題進行梳理,論證刑事審判裁判文書的說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歸納和總結出刑事判決說理研究應當考量的要素,最后提出基于以上研究得出的應然刑事判決說理制度及必要配套保障措施的理論構想。
[1]龍宗智.刑事判決應加強理由[J].現(xiàn)代法學,1999,(2).
[2]肖暉.中國判決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轉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53.
[3]宋建強.司法說理的國際境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8.
[4]付悅余,宣海林,高翔.合議庭少數說理公開:行走在價值與現(xiàn)實的結合點[J].法律適用,2009,(2).
[5]何良彬.論判決理由[J].人民司法,2009,(12).
[6]張維迎.如何讓人說實話[M].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09:31.
[7]陳林林.裁判的進路與方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6.
[8][英]約翰·密爾.論自由[M].許寶骙,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22.
[9]劉風景.不同意見寫入判決書的根據與方式——以日本的少數意見為背景[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7,(2).
[10]王信芳.裁判文書公開合議庭說理的探索與思考[J].政治與法律,2004,(2).
[11][英]麥克·埃文.現(xiàn)代證據法與對抗式程序[M].蔡巍,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38.
[責任編輯:范禹寧]
2016-11-01
王繼余(1986-),男,遼寧大連人,2014級刑法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許權知(1989-),男,遼寧沈陽人,助理審判員。
D926.13
A
1008-7966(2017)01-0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