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歌
“多一點”與“少一點”
文︳楊歌
有人說,做父母,是一場智慧的遠行。有人說,做父母,是一門平衡的藝術(shù)。是的,作為父母,和孩子相處時適時進退、用心權(quán)衡“多一點”與“少一點”,是一種智慧。
無論是年幼的嬰兒,還是將要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總是不停地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他們所獲得的經(jīng)驗除了來自書本、老師,還來自于他們自己的觀察、嘗試。沒有誰一開始就會洗衣做飯,沒有誰一開始就會琴棋書畫字,沒有誰一開始就懂得待人接物。因此,不要用“制止”來澆滅孩子原本濃厚的興趣。不如多一些過來人的指引,多一些贊賞吧!不少孩子在日記里向我傾訴,覺得在爸爸媽媽眼中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會,什么都做不好……多么挫敗的感覺呀!我們總是將對孩子的贊賞或藏在心里,或說給別人聽,唯獨不說給最應(yīng)該聽的人聽。請每天至少找到孩子的一個優(yōu)點或一處進步,贊賞他一次吧!
我的孩子正處在7~9歲的叛逆期,他曾這樣大聲對我手說:“你這個自以為是的媽媽!”原因無他,我希望他能趕快做作業(yè),他卻埋頭玩玩具,于是我訓(xùn)斥了他。我一直理所當(dāng)然地認為他應(yīng)該聽命于我,可他卻想著盡可能地為自己爭奪“主權(quán)”。我呵斥他,他反駁我,這場“戰(zhàn)爭”誰也沒有贏。倘若換個方式,我們來商量商量,約定好玩樂和學(xué)習(xí)的時間,他能開心玩會玩具再做作業(yè),我也不用再勞心費力地把他揪到書桌前,這不是雙贏么?7~9歲的孩子尚且如此,十幾歲的孩子就更不用說了。你呵斥他、命令他怎么做,他會感覺不被尊重,會抗拒;反之,你若能和他商量,他會感覺自己被認可,更有歸屬感。你可以經(jīng)常試著對他說:“這件事你怎么處理呢?你希望我做些什么呢?”
除了父母的打罵,孩子們還特別反感父母的嘮叨。嘮叨的負面影響究竟有多大呢?這讓我想起了周星馳的電影《大話西游》——守在刑柱旁邊的兩個黑牛怪因為忍受不了唐僧的嘮叨,寧可自我了結(jié)。嘮叨其實就是一種噪音,一種會讓人心生反感進而影響溝通的噪音。一位家長向我訴說,他的孩子總是沖他大吼,令他很受傷。究其根源,還是因為嘮叨。國外的專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無休止的嘮叨面前,青少年的大腦關(guān)閉了社交過程,大腦中的負面情緒變得異常活躍,所以他們很容易發(fā)怒,也不會考慮到他們發(fā)脾氣將帶來什么樣的影響。說起來,我們總念叨孩子們,但可曾傾聽過他們的話呢?在飯桌前、在被子里,靜靜地聽孩子說說這一天的開心事、倒霉事……不發(fā)表過多的意見,只靜靜地傾聽,這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嗎?
當(dāng)你抱怨孩子只知道看電視的時候,當(dāng)你訓(xùn)斥孩子只知道玩游戲的時候,當(dāng)你在念叨孩子趕快寫作業(yè)的時候,你又做了什么?你是否給孩子樹立了榜樣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痹俣嗟慕逃膊蝗缧袆樱∥以囍惆楹⒆咏o他做榜樣,他寫作業(yè)的時候,我也坐在書桌前,練練字、備備課;他閱讀的時候,我們要么各讀各的書,要么共讀一本書。就這樣,每天晚上成了我們最溫馨的時刻。
佛說: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而要修成父母和子女,這要何等的緣??!當(dāng)我有了孩子,我便開始了世界上最難的職業(yè)——為人父母。愿他能健康快樂地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感恩我有機會與他一起幸福地成長。
(作者單位:望城區(qū)八曲河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