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守仁
好久,我的姥爺、舅舅讓我頭疼。一填政審表,就愁。姥爺舅舅歷來被稱為“主要”“上司”,是母系門上的代表,社會關系排第一格,在夸張階級出身的年代,他們成分高,屬于賤民。舅舅又是被推翻的政府軍的小軍官,服刑在身,更不得了。
論起來,我有七個舅舅,不過,排列老二的舅舅是我媽的親哥哥,我們直接叫舅舅。舅舅這一生的印象膚淺,只見過不多幾面。
記憶中第一個場景是他趕著四套膠皮大車,拉著一車北山煤,進我們那個老院。那是四匹活力奔放的大牲口,他一手拉長套,一手晃動鞭子,大車在四合院里掉轉馬頭,捎近窗根,然后,沒覺得怎么人呼馬叫,卸下一車煤,夠家里燒個一兩年。多年后,我到介休工作,聽說順城關有一戶大院因接待過西逃時的西太后,有了名氣,那個院子叫大車門院,因為它趕得進大門。聽到這來由,我啞然失笑,這也能算院大?我家住過的老院,太平常的一處院子,舅舅就趕進過大馬車。
姨姨們說,舅舅這一輩子就愛趕車伺弄牲口。雖然他名仲卿,其實是“瑞和永”鋪子唯一的少爺。這身份讓他成為蘇家莊祈雨的不二人選。姥爺家所在的蘇家莊是旱圪梁,俗話說是使煞龍王爺?shù)牡胤剑錾虾堤?,過了五月二十三,還不下雨,就要祈雨。姥爺用瓜蔓刻兩條龍,放在當院的兩只水甕里,兩條龍口互相吐水。舅舅穿個褲衩子,頭上擰個柳條圈,跪在日頭下,不停地說,藍盈盈的老天爺長著眼,不要傷了我獨生子。
連高高在上的老天,都可能對獨生子另眼相看,可姥爺瑞和永的鋪子怎么就不用他接手?舅舅是榆次“天一渠”畢業(yè),打得一手好算盤,怎么就不能去做買賣,偏好趕車掛馬做這種力氣活?或者是個性強、父子們相磕不得的緣故。
舅舅喜歡趕牲口,寧肯趕馬車上北山拉煤,起五更,睡半夜,也不在乎?;蛘咭矠榱松訋е棚w鴿子。舅舅手巧,也愛美,便是趕車拉煤,他的車套也是最細巧的,牲口的籠頭、套合什么的,全由自己編,拿藍白布裹出來,醒目得很。姥爺家的牲口常用不得閑,所以喂飲得精心,牽出來都是膘肥毛亮,尤其轅子里的棗紅馬,馬頭一舉手高,皮毛緞子似的閃光。眉心一道白,舅舅用麻染出紅纓穗戴在那兒,一上路,紅纓穗會叮叮當當響起來,清清脆脆地說著小話兒。來回的車把式聽上一兩耳朵,也不得不說,瑞和永的車馬就是不一樣,不見帶鈴兒,就能聽到鈴兒響。 話沒說完,頭頂上又有嗚嗚的哨聲盤旋,舅舅放開他的勃鴿了。
落難前,家里沒活兒可干了,舅舅也曾出去給人家趕車為生。不一樣的是當年拉回煤來,一卸車,要吃爆炒羊肉,喝二兩。舅舅自己會做飯做菜,尤其是燒一種“一窩猴”烙餅,更拿手,層層利落,一抖酥脆,成為我媽贊不絕口的烙餅。直到現(xiàn)在,我們家還常常能聽到舅舅做飯的一些經(jīng)驗之談。比如熬粥要大火,“日死搗活熬稀粥”。舅舅的家常話也自與常人不同??磥硭鍪孪矚g爽快,可是為什么不跟他老子練拳呢?教的不教,學的不學?
但門里出身,自帶了幾分。
舅舅年年鬧紅火時,都要上高蹺,這就看出功夫來了。
蘇家莊流傳的高蹺,五尺五高,比這一帶踩的蹺高四寸,不光是扮個丑呀裝個神的,秧歌班要開戲開唱。這么高的蹺女人們自然踩不了,坤角兒就得男人反串,唱坤角兒得帶幾分俊俏有個女相,這時就露著舅舅了。舅舅身上看不到女氣,手指尖兒上卻流露著俊氣,他編個葫蘆九針針,能編出八個花瓣兒,比別人多四倍。這點秀氣成為他唱旦角兒的資本,每年一進臘月,高蹺隊就在大廟前的場子上練開了。舅舅扮《紅桃山》里的張月娥。《紅桃山》是一出武戲,張月娥扎大靠,插令旗,頭戴翎子,前系狐尾,八面威風。手里執(zhí)了一桿馬鞭子,那就是騎在馬上,與她對打的是梁山泊好漢林沖、關勝、花榮,攻守進退,武藝相當,英雄相惜,正大光明。在空中耍得花團錦簇,槍與槍、大刀與大刀、槍與鞭打斗,密不透風,陣陣出彩。
這一出戲,人們不僅愛看刀對刀槍對槍的武斗,還愛看張月娥中了槍后那一倒,倒得有功夫,再起來的時候,卻已經(jīng)被綁上,一道白法繩前心一個花,后心花帶穗,越發(fā)勒出個女人樣,看得男人心疼,女人心酸。我想象著這一幕也覺得怎么是糊涂仗,究竟誰是官誰是匪?看熱鬧的人們更不往清分,直覺得熱鬧好看。舅舅不說長道短,他就是愛唱個帶武的戲。
直到后來,舅舅漂泊流浪中,還留著報紙上刊登的劇評,他與榆次當年的戲班班主王金魁交上朋友,凡是說到名角兒王愛愛,他都要剪下來,貼在本兒上,王愛愛是王金魁的干閨女,文戲武戲俱唱。他雖然看戲少了,戲癮卻不減,別看成天受苦干的力氣活,畢竟肚里有文化,做得些文化事,他一定是這個家族中最早剪貼報紙的人。
姥爺一家都好看戲,姥爺?shù)撵o貞堂名下就置辦著文武場和行頭。而舅舅上高蹺唱戲,我的姥娘堅決反對。主要出于他拿手戲《桃花山》,那戲的結局是三員梁山強將合起來三雄戰(zhàn)一雌,把張月娥打下馬,生擒活拿,綁了。每到這時候,姥娘總要發(fā)泄不滿。多年后舅舅被逮捕姥娘還說,演個什么不好,要演個罪人,叫人拿繩子綁來綁去的?這不應驗了么?
那是我從審判廳跑回來后。我們院子與法院同一條街,那天,不知就里的我與街上的半大小子們一起去看審判人,學齡前的我,傻乎乎地和一幫孩子進了審判廳,鄰居們看我的眼光怪怪的,面對法官站著的一排人里,我見到了舅舅,他毫無表情,臉上黑黑的,身子板兒直。自己立刻明白了鄰居們眼光的含義。別的沒記住什么,只是看到審判員手里拿出一張報紙,那種報紙字很小,擠得密密麻麻,他一抖,那些字都在那兒亂跳,誰也不會看清它們的面目,舅舅朝那些字點頭,像與熟人打個招呼。
原來舅舅曾經(jīng)當過國軍的小軍官,姥爺一生反對當兵,兒子偏偏與他作對當了兵。那一出《紅桃山》,讓舅舅喜歡上了騎馬耍槍。后來,姥爺?shù)匿佔颖灰环?,舅舅把鞭子往車轅上一插,獨自闖世界,走了。他到了部隊,后來真有了馬騎,還有了馬弁。
村里人都不知道舅舅是怎樣走的,大家相傳父子失和,是由于舅舅耍勃鴿子。
舅舅喜歡勃鴿子,常到會上去踅摸,有稀罕鴿子就買,然后,調理、喂養(yǎng)、放飛。在奶媽院里壘了座有模有樣的鴿子窩,前有門有窗,上有檐有欄,里有架有缽,舅舅做活兒是把手,從這鴿子窩看,以后他去干建筑活,似有點預兆。養(yǎng)鴿子要看鴿子的身段、飛姿,品鴿子的精氣神、記性,還要聽鴿子哨聲,鴿子哨叫葫蘆,有單聲的,還有連二、三音、四音,直至十三太保,這種大葫蘆那得好體力的鴿子才掛得了。舅舅不買現(xiàn)成的葫蘆,愛自己刻,刻的講究如意、不同凡響,且有和聲,空中一路哇哇響來,如同音樂會,舅舅的葫蘆有名,村里人都聽得出。
這事只瞞著他老子。姥爺反對這些個浪費糧食的事,尤其是自己家的兒,更不能耍勃鴿。那天,姥爺從城里回來,臉色十分難看,進村時,五道廟前坐了一堆曬太陽的人,他都沒心思打招呼。可是他聽孩子們叫喚得熱鬧,便停住腳,空中飛回鴿子群了,葫蘆聲高一陣低一陣迎風作響,孩子們快活地嚷著,連二,七星,快看,三妮子的鴿子!
后一句顯然讓姥爺吃了一驚,舅舅小名三妮子,為的是好養(yǎng)活,他上面的哥哥夭折后,全家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舅舅十二開鎖后,姥爺給起字為樣模。讓他成為這一族子弟的榜樣。
他彎下腰,故意輕聲問孩子:娃娃,你說那是誰的勃鴿?
他的這種情態(tài)立刻引起五道廟前眾人的注意,他們也一同興致勃勃地等著看孩子們咋回答。
三妮子的呀,誰家的能戴動十三太保?
孩子們給他擇點了一氣。
三妮子的鴿子,不能吧?在哪兒養(yǎng)的呢?姥爺一副謙遜相,旁邊的大人們看得明白,只是忍住不笑。
二斗半家院里。
閑人們直吐舌頭,互相使眼色,這下有好戲看了!
三妮子知道老子的脾氣,沒敢把鴿子養(yǎng)在自己家院里。二斗半是舅舅的奶媽,舅舅生下來沒奶,姥爺給他雇了個奶媽,奶媽家窮,人稱二斗半,連三斗糧的命都沒有,可是人性好,性子綿善,對三妮子比親生的還親。姥爺走進二斗半院里,果然看見鴿子窩,有檐有瓦的,看氣勢就知道肯定是兒子的,他從磨扇上抽出磨桿,兩下,鴿子窩就砸塌了,鴿子全嚇飛了。他又在房上問,三妮子哩,叫他出來。
奶媽見勢法不好,趕緊去叫姥娘,姥娘三寸金蓮小足足,平常大事小情,聽由姥爺一人作主,可是聽說小子犯在他手里,知道戳下天拐了,小足足跑得風快。到了這邊,姥爺已經(jīng)舉起磨桿。她站過去,說,你要管教,這么大的兒子,不是這么個管教法?你要一棒子揳煞他?我知道你心上不痛快,你不如先揳煞俺。
當時,院里已經(jīng)圍滿了人,姥娘這輩子唯一的一次在人前在男人面前挺身而出,可見急到什么程度了。
三妮子逃過一劫。可是至此,就沒在村里露過面,人們傳說,三妮子受不了老子的氣,躲上走了。
不知道他當了兵,也不知道他啥時候回來的。只是風言風語地聽說四九年后,他趕車、背磚,什么活兒臟、累,沒人干,他干什么,最終進了監(jiān)獄,勞改煤礦過了后半輩子。
舅舅的岳丈是日晉五金行的買客,姓林,林家自己也有生意,開著藥舖、賃鋪、餅面舖,也是好日子。土改后,林家也一樣,沒買賣沒地了,妗子就住在城里,等著。上世紀60年代,大姨去陽泉營蔭煤礦看望弟弟,然后,就從陽泉寄回一份離婚協(xié)議。
妗子高個兒,俏氣,連鞋襪都是白的。接到信,一看是陽泉的,打開看,氣昏了,離就離,我在外邊還等他呢,他在里邊倒不要我了。于是,拿著協(xié)議書,滿大街告人:人家三妮子不要我了。
聽說,離婚并非舅舅主意,協(xié)議出自大姨之手,這倒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有性格依據(jù)。
幾年后,在煤礦刑滿就業(yè)的舅舅,蓋房時從腳手架摔下來,死在工地。
陽泉的外甥女把骨灰盒抱回來,骨灰埋在番溝郭家祖墳。我媽不忍心讓他繼續(xù)活得孤孤單單,拿蕎面捏個面人,黑豆安上眼,黑線編了辮子,系在頭上。讓她與舅舅到地下作伴,按鄉(xiāng)俗這叫蕎面妻。
舅舅多半輩子沒有女人,自己卻被叫了個女孩兒名——三妮子。他手巧又能做俏話兒,男婆女相,縫補漿洗,到地下依然如此,煞是可憐?;蛘咚鞍肷臒o意作為竟成了后半生的讖言,自己搭個鴿子窩,預示他以后會做泥水工蓋房?老子一棒子杵塌,是他不得一間房可住的預演?黑天圪洞上山拉煤,又是日后下煤窯的扮相?又當男又當女,自己光棍兒扭捏,這更是他孑然獨身的彩排?
多年后,我見到姥爺藏在字帖里的報紙,與法庭上出示的那張報紙很像,字體小小的,很有些發(fā)毛,站在上邊的題目很打眼:英雄郭仲卿,抗日真樣模。
拳師姥爺
住在杭州《創(chuàng)作之家》,龍井清香中,飄出一句話:“杭州天堂境界,花錦城池?!边@句話出自《南越楊氏寄夫鄭必捷書》,是姥爺留存的一篇隸書手札,碰巧記得,它來得正是時候,我何不順勢安下心,寫一寫姥爺,這是篇有約在先的文字。
姥爺去世五十年,居然還有人記得。一個叫于成海的武林弟子打來電話,說他們正整理榆次形意拳史料,希望能提供資料。姥爺大名郭永貞,小名二蠻,是榆次名師“榮村三”的十虎徒弟之一。那天曾尋找舊照片,聽老媽說姥爺有過練拳的照片,身穿十三太保的中式褂子,威風凜凜,可惜“破四舊”時,被大姨塞進炕口燒了。關于姥爺?shù)娜_功夫,十歲前我只聽親戚們聊天時帶出來的只言片語,是些模糊的傳說。有一次,愛聽廣播操心政治的大姨說個笑話諷刺姥爺,他鬧紅火時裝了美國鬼子,卻不叫人家打敗,弄得收不了場。那些,我還沒見過他練功夫時的樣子,平常他在東門外車馬大店當賬房先生,一排白白的牙齒,身大膀闊,戴一頂黑扣疙瘩帽,蓄一撇胡子。直到他七十歲那年生一場重病,躺倒在炕頭了,我才與他真正接觸了幾年。
這場病趕在三年饑餓時,好人都餓得快散架了,何況病人,都以為他這次就算跌倒了。就在我家屋里先把棺材緊趕做起,上了油漆,紅底黑框,大頭兩側是金童玉女引路,前后堵頭空著,我給添畫上一只插了方天畫戟的鼎。姥爺?shù)墓Ψ蛉绾瘟说茫阍谖魅サ穆飞?,也得有一點與眾不同處吧。
姥爺是形意拳大師榮村三的高足,可是我沒見過他拿槍弄棒。那年,榆次有個練拳的名人王英,常在體育場國術場面上亮相,白須飄飄,英姿照人,姥爺說他們是師兄弟,可姥爺不出頭露面,沒人知道他。
也許是憑著姥爺?shù)牡装搴茫驼垓v,生生闖過了這道鬼門關。那年,榆次北門口的國營飯店賣起了高價飯,我給姥爺買回一份過油肉白面饃,幾乎賽如傳說中的“鹿鳴宴”,看一眼,都很享受。姥爺似乎見到了老相識,眼里放光。解放前,姥爺在村里經(jīng)常當“吃客”,去幫人家娶親,因為他穿得體面,也會應付場面。這個名號,量就他這一輩子吃好飯有癮。這一天,或者他意識到陽世上又能見到豬兒的肉麥子的面了,有指盼了,于是,逐步堅強自己。高血壓不能吃鹽,從此他一直吃淡飯,這也見證了他活下去的意志力。
病危期過后,姥爺睡在擺放棺材的西房,棺材做好再不能挪動的,他就挨著自己未來的木屋子睡。起初,他全身僵硬,不但送不了屎尿,連屁股都擦不了,需要一個合適人擔當這些事,正上中學的我,陪他,守著他。
病體慢慢好轉了,姥爺再躺不住,便開始教授跟前幾個學生練拳,也就是我的院鄰與同學。偶爾示范對拳時,我才領受到老人家身上的功夫,他內力深厚,只是不發(fā)作罷了。1963年,家里姨姨們口里的傳奇人物榮村三來家中小住,姥爺還讓自己的幾個小學徒,表演給老師傅看。只有在這時,靜修堂(姥爺家的堂名)的氣味絲絲縷縷才飄在這所土院里。后來才明白60年代的特殊含義,因為榮村三曾經(jīng)當過山西民軍干部教練所第三大隊隊長兼國術教官,還任過山西督府陸軍少校衛(wèi)隊長兼國術教官,為歷史問題,受管制,這是一種政治身份,屬于五類分子吧?姥爺知道這種管制的厲害,更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老理兒。過去有鋪子,他常把師傅接到鋪子里住;現(xiàn)在,沒鋪子沒院落了,那起碼可以接到家里給改善幾天生活。榮村三是一代名師,可那段日子,沒見哪個拳家來拜望??梢婋A級斗爭形勢的威懾力。
后輩們便是有點閑話,也不敢說給姥爺聽。師爺啊,小輩只有恭敬的份兒。
說起來,姥爺家門有國術傳統(tǒng),老姥爺名叫郭文炳,是村里僅有的前清武秀才,他練的石鎖、弓箭等家伙什一直放在老院里,這套功夫考功名必須用,姥爺不考功名,他十幾歲時進入民國,沒有大清也沒有功名這一說了。其時,形意拳正在晉中盆地流行,姥爺拜了在大佛溝一帶修行練拳,同時也看秋巡田的榮村三為師。姥爺是真心實意尊師愛藝,也下功夫,得著真?zhèn)鳌?/p>
榮村三沒家小,來鋪子里住時,盤窩腳手,坐在鋪子欄柜里。
瑞和永既有雜貨,也有熟食,打餅子賣,還躉發(fā)糧食,姥爺每天跟車,從什貼鎮(zhèn)、壽陽等地販了雜糧運到榆次糧店街,生意紅火。每年正月,糧店街的掌柜們都要上蘇家莊給瑞和永二掌柜拜年。姥爺排行二,人稱二掌柜,二掌柜讓點起火鍋陣,招待掌柜們??梢簿褪沁@行當,讓他的腳受了傷,從東山販糧,都是土路,高低不平,一次下山時,糧車被路上的窩轍一顛,差點翻扣,他從車上高高跳下,不巧落在車前,驚了的牲口瘋跑間,他一只腳被尖足子大車軋過去,一根腳趾折了,反轉過去,他自己擰巴過來,后來長殘了。姥娘給他這只腳趾套上一只棉圈,鞋也特制,剁鞋底時特地挖出一只小窩。
這次落殘,似乎寓示著他如日中天的生意要跛了。
后來,姥爺買了一輛英國“三槍”洋車子,告人時順口說是美國貨。那會兒自行車全是進口的,人稱洋車子。最是時髦,他卻是實用,從城里進貨時,后倚架上高高綁捆滿貨物,他腿一甩高抬如同朝天蹬,還能從后邊上車,亮的就是這一招,耍腿上功夫。車子褳褡里裝了一條鐵棍,防身護身。這條路上,過去常有強盜出沒,他碰到過,徒手拿下,但不傷人不為難對手,還散給幾個零花錢,好言數(shù)落一番,放條生路。
一次蕩平通路,此后,這條道再不鬧賊。
路太平了,可是,國事不太平,日本鬼子打進山西后,給商界列出許多禁品,其中大多是日常用品,如火柴、煤油、咸鹽等,鋪子不賣這些,讓老百姓太作難了。何況瑞和永還特別經(jīng)銷美孚煤油,附近的鋪子來這兒進貨呢。姥爺?shù)娜_功夫再好,對付不了日本鬼子的禁令,因為有美孚,鋪子遭到重罰,就此關門。
姥爺寫一筆好字,尤其漢隸,筆道剛勁如刻石,蠶頭雁尾又俏麗,雙手算盤,更是本功。自己有買賣時,算盤,是銅的,分量重,打時不拖泥帶水。后來給人坐賬房,也用鐵梨木的珠子,聲兒脆亮。
進了榆次城,在一家叫雙勝館的飯館當管賬先生。有些街痞到飯館來尋釁滋事,他站起來,記賬的毛筆不放,伸手一兩下,對方便知道遇上硬茬,連賬房先生都有功把,這兒不是耍賴處。以后,再不來惹事。鎮(zhèn)住了這些人,掌柜的也省了許多心。
太谷是形意拳源頭,當年榮村三總要帶領弟子們到太谷以拳會友,交流形與意,姥爺帶回些這類故事,作為談資,但也僅見于此,沒有什么義和團大師兄之類的驚心動魂故事。我與同學們聽得不過癮,總覺得可惜了那一身功夫。
拳行里的人,都知道二蠻這名號。不知道姥爺?shù)淖?,我們家里到我們這一代,也不知道,因為這一代人不懂得取字了。竟然幾十年后才知道姥爺?shù)淖郑褐畼?。語見《老子》“無名之樸”,說到底,他并不是一介武夫,他有文化墊底,文武之道,張弛之間,得之心,寓之藝。姥爺練拳,不但自己不逞強不傷人,而且但凡性格太過粗暴的人,想拜師學藝,他都不收。連自己的二閨女翠卿要練拳,因為個性剛烈,他怕惹事,都只教一套進退連環(huán)與五行,村里流行說法,進退連環(huán)怕虎撲子,一拳打倒個討死的。意思便是那是些玩耍的套路。
姥爺好書法,也好音樂,早年間,曾買過一個戲盒子,也就是留聲機,農閑了,晚上,村里人就在老院門口走來走去,等著。到時分,姥爺先搬出罩兒燈,往窗臺上一擱,點上,再搬出那臺維克多公司的戲盒子,上好發(fā)條,放開來。這罩兒燈戲盒子,都是時新玩意兒,有錢人在照相館照相時,要與它們合影留念的。姥爺因為鋪子里經(jīng)銷美孚油,所以早早把這燈也帶到村里來。
正月里鬧票兒,臺上點的是能打氣的汽燈,這也是用美孚油的。
鬧票兒姥爺是文場大把式,我沒趕上看,但他七十多歲大病初愈,見我吹笛子,他拿來依然能吹一段梆子戲曲牌,《大開門》《小開門》,我都是跟他學的。他不叫吹笛子,叫哨枚。
姥爺從來不問政治,不談論,根本不知道所謂天下大事,家里人背過他也把這當成笑談,大姨常說起的那次“永不服軟”,實有其事,五幾年城里鬧社火,社火分文社火武社火兩樣,他自然武社火,讓他打場子練把式,為了宣傳,拿紅錫包香煙盒疊了個元寶,給他粘在鼻子上,又用畫報疊了一只船斜著扣在頭上,還特地找來馬褲和帶襻兒的軍服,扮成美國人。打對練,預先說妥讓他最后敗北倒地,但拳家打對練最后都是平手收勢,沒有被打敗打跑的一說,況且他在場上也從沒輸給過對手。這次,打得興起,不露破綻,最后令對手招架不住,退出場外。周圍一片哄笑。
領導氣急敗壞大喊大叫。姥爺不認為這是什么亂子,不就鬧個社火么?我憑什么要輸給他?
幸虧當時環(huán)境還算寬松,他平常又不聞不問政治,所以,沒惹下亂子,沒有遭遇進一步追究,但從那以后,再沒人敢用他上場宣傳。
說起來,他還曾經(jīng)當過村長,早年間,他是二掌柜,坐有坐相,吃有吃相,說有說法,人恭禮法,體體面面,于是被推舉成村長,與他老大一起做??墒撬欧罾献拥臒o為而治,村上的大事小情不操心,結果只做了一年,留下一句鼓兒詞:二龍治水天下旱,太平村長二蠻哥。
他對家里的子女們卻管得實在嚴厲。
兒子耍勃鴿,成過家的人了,差點挨了棒子。
大閨女因為熏料子,他水蘸麻繩抽,鐵鏈子鎖,關了禁閉。
如若不惹他動肝火,對兒子媳婦閨女們卻有細心的關照,衣服的料子,時新各樣的他給買。孩子的奶粉,也是最新產(chǎn)品。按現(xiàn)在的說法,是進口貨。
那次腳趾受了傷,不能出門,坐在家里,親手給三閨女做一輛小馬車,車轅里還套著高頭大紅馬,馬頭上掛著纓鈴,這是全村最牛氣的耍貨啦。
或者他心里還裝了那次車禍,所以要制服這輛車?然而,就像尖足子大車變成耍貨一樣,后來,尖足子車膠皮車都沒了,他也不再上山下城地折騰。他的生活就像那首“小開門”,平穩(wěn)有序,不再求激越。像《朱子家訓》,講究有禮有致。
胸前,掛一把小梳子,胡梳,吃完飯,要梳理齊楚。
睡覺,枕一只三疊折的耳枕,每折打開都有一個圓洞放耳朵以免壓著。夏天,搖一把鵝毛扇,黑羽白毛,從容安閑,差一輛小四輪木車就類似孔明先生。睡覺前,我須準備幾件事,假牙刷畢浸泡冷水中,燈繩塞在枕頭下;冬天火口要擺幾支柴、炭以防火熄。
十幾年按部就班地生活,細致地生活在當下,生意呀,瑞和永呀,好車好地呀,過去的事,一句不提,似乎與他無關。頂多說說榮村三的一些功夫趣聞,或者說說當年蘇家莊小學的國術課,把學生調理得有板有眼,下城比賽,讓四鄉(xiāng)學校大吃一驚。
姥爺?shù)谝淮晤I我坐火車去太原時,路上見到的風物一一講來,鄭子恩走的賣油小道;狄村的狄仁杰、唐槐;太原城邊的雙塔,震開裂綻魯班補上……
姥爺有時拿出些本兒來,毛邊紙緝的,里邊是小楷抄寫的文章,開始提到的那封南越楊氏的家書就是其中之一,里邊有許多隸書,姥爺最喜歡漢隸,成為他此生特有的字體。
姥爺用的碗,厚墩墩的青花瓷,實在到沉重,有飯沒飯幾乎掂不出??曜邮窍笱赖?,粗且長,拿在手里也有點分量。
當年練武術用的齊眉棍、三節(jié)鞭、長槍,都是白臘桿的,比其他的都沉實,不走花俏一路。
他喜歡沉穩(wěn)。
姥爺最賞心的一副楹聯(lián),寫在毛邊紙本兒的封底,藍底黑字,“雪壓竹枝頭點地,風翻荷葉背朝天”。竹枝竹葉積壓了雪朵,大片荷葉被狂風吹翻了身子,花花草草也生出分量。他給我拆講這副楹聯(lián)如何工整。有好久,我也止于欣賞這副楹聯(lián)的畫面美,以靜寫動的情態(tài)。此刻回想他一生的境遇,才豁然看懂這擬人化的寫照,頭點地,背朝天,扭曲著自己的形體,難為著正常舉動。不過,失落中卻體現(xiàn)出勁道,蓄勢的張力。
偶然有一天黑夜,姥爺從箱底翻揀出一只美孚行罩兒圍燈,早不用的老貨了,有些銹斑,他又尋出牙粉來擦。這是鋪子里用過的,為推銷美孚煤油送的燈。姥爺擦燈時,說起些與美孚有點關系的往事。
民國三十年(1941)冬天,他去云南,見過畫著老虎頭的美國飛機,一鼓作氣打落日本飛機,那場面,讓整個城市比過節(jié)還熱鬧。他說,昆明人讓日本飛機炸得怕怕了,見飛虎隊能治得了日本鬼子,他們又敲鑼又打鼓,臘月里把美國人畫到門上抵門神。
又過了四年,姥爺在報上看到飛虎隊又到湘西,上天繼續(xù)打翻日本飛機,日本人的湘西會戰(zhàn)被王耀武的部隊打爛了。此后,再沒能翻過身。
姥爺竟然能記住那么遠的一場戰(zhàn)役,隨口就說出了部隊的番號,不過,也僅限那么一次。
姥爺七十四歲去世時,只留下一只青花碗、幾本隸字帖。
大姨多年來是見什么賣什么,不許家里有多余東西。姥爺?shù)目曜油胍驗槊刻煲?,看得緊,留住了,另外留住的還有幾本隸字帖。大姨已經(jīng)卷包賣了,姥爺氣得一句話說不出,當夜把手伸進電燈燈口里尋死,結果慘叫一聲,手指被打出燈口,指上燒出黑窟窿。大姨見勢法不對,設法贖回那本要命的字帖。
“破四舊”時,姥爺死了,沒人再管大姨了。她還記得那本字帖,拾翻出來往炕口里塞,撕扯時,就在那篇廣東女子的信札里,掉出一張報紙,大姨拾起來細看,惡狠狠詛咒:你說我那死鬼老子,留得些甚東西?害得小子住了法院不算,還要把全家害死才算歇心?你們看看,這要讓翻騰出來,還有全家人的好?不死也得掉層皮。
她說得沒錯,那是一張1945年的報紙,刊登了湘西戰(zhàn)役,其中有我舅舅的采訪,他竟然說美國飛機如何勇猛,給了他們陣地一片放心的天空。這不是夸美帝么?全家人吃驚之余,也都贊同趕緊燒掉。
隨后,姥爺留下的東西果然還惹點事,他的雙刀被當武器收繳了去。大家慶幸大姨這輩子總算毀對了一件該毀的物件,要不然,留下來更是大罪過。
這些年,許多歷史真相浮出水面,我越來越惋惜那張描述湘西會戰(zhàn)的報紙被燒得可惜。繼而又想,那不正是姥爺隨身帶走了?他殯埋的時候,我曾用高梁稈糊一柄方天畫戟,燒在他的祖墳番溝里,地下沒有政治運動,不必耽心被沒收。同樣,那張舊報紙不是也可以在身邊大明烏亮地觀看,不必捂著藏著了?
(標題書法: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