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被一部神奇的電影刷屏了,由新海誠導演執(zhí)導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12月2日在中國上映后,累計票房已突破5.46億人民幣,毫無懸念成為今年的日影票房冠軍。到現(xiàn)在為止,總票房已達到100億日元。這也意味著,這是第一部進入百億票房冠軍排名的非吉卜力動畫。該片不僅僅在票房上取得驚人成績,在影評界也帶來了巨大轟動,豆瓣評分高達9.3分。新海誠也憑借《你的名字》正式成為繼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之后,第二位票房過百億的動畫導演。那么,這部最近大熱電影的導演新海誠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讓作文君帶你一探究竟吧!
人物·印象
1 比你有錢還努力的霸道總裁
新海誠的父親新津正勝是日本百年建筑公司新津組的社長,這個百年企業(yè)公司在日本頗負盛名,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就已成立,業(yè)務范圍涵蓋了別墅、住宅、公共設施、公共事業(yè)等。新海誠本應該是第四代接班人,在他上大四時,想讓他接班的父親新津正勝拜托東京的建筑公司社長,讓兒子進入他們的公司學習,但是新海誠并沒有滿足父親對他的期望,大四時的秋天,新海誠給父親打電話說:“爸爸抱歉,我有不得不在年輕時要做的工作,所以你介紹的公司我不去了?!?/p>
原來,新海誠在實習的建筑公司附近看到正在招聘的游戲公司Falcom,這顯然更讓他動心:“那時我簡直為計算機的16位真色瘋狂了,那些美妙的顏色運用在計算機繪畫中確實讓人感動。”5年時間,新海誠從一個普通的動畫師開始做起,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2點,坐最晚的電車回家,早上6點又要起床上班。那時,他常常在想,自己這樣工作到底有什么意義?“感覺誰也沒有看到這么努力的我,我也沒有辦法將自己的心意傳達出去?!?/p>
也正是這樣,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為了表達自己的心聲,2000年,新海誠嘗試制作自己的第一部個人動畫《星之聲》。為了專心創(chuàng)作,新海誠在2001年辭掉了游戲公司的工作,2002年2月,完成了《星之聲》。這部動畫除了音樂之外,導演、劇本、演出、作畫、美術、剪輯都是新海誠自己弄的?!缎侵暋返腄VD在第一年就賣出了5萬張。
【適用話題】家世與努力;獨立與依賴;天賦與成功
【素材入文】盡管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家世,新海誠還是愿意放棄坐享其成,把大好青春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yè)中。據說新海誠做導演后,就是怕沾家里的光,才特意改了名字。與之相比,沒有過人天賦和優(yōu)越家世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放棄努力?
2 他天才般的CG技術開啟“一個人也可以做動畫”的新時代
早在1998年新海誠推出《遙遠的世界》時,就有日本業(yè)內人士說:“他的出現(xiàn)幾乎開啟了日本動漫的一個新時代。”當時的日本動畫技術水平還停留在24格的傳統(tǒng)做法階段,電腦上色尚未普及。但新海誠這位早年的Falcom游戲從業(yè)者,不僅帶來了充滿個人風格的形象、平淡憂傷的情調,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動畫制作中的CG和3D渲染技術,創(chuàng)作出了帶有強烈的個人美術風格和光影色彩的作品。
2000年,新海誠創(chuàng)作的5分鐘短片《她與她的貓》,為過去一向強調團隊作業(yè)的日本動漫產業(yè)提供了另一種思路:一個人也可以做動畫,不會鉛筆畫也可以做動畫。2002年,在Falcom工作5年的新海誠辭職,用7個月時間創(chuàng)作出25分鐘的超長獨立動畫《星之聲》,這個依然是新海誠“單打獨斗”的作品又一次引發(fā)業(yè)界震動,被譽為日本個人CG動畫時代的開端。2004年,新海誠又推出劇場版《云之彼端》,日本公映后,在第59屆每日電影大賽中壓過宮崎駿的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摘取最佳動畫片獎。
【適用話題】天才;創(chuàng)新;個性;精益求精
【素材入文】不滿足于現(xiàn)狀,不拘泥于現(xiàn)成,新海誠用自己的創(chuàng)新和個性,以及自身精湛的專業(yè)技能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益求精,不斷刷新紀錄,開創(chuàng)了日本動漫的一個新時代,堪稱天才。
3 不想當“下一個宮崎駿”
《你的名字》的成功,讓人們開始把新海誠稱為“新宮崎駿”或者是“后宮崎駿”。不過,從故事的角度來說,新海誠明確表示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宮崎駿:“我的動畫不會像宮崎駿的一樣,每天去冒險、拯救地球。過好日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雖然真實生活中,戲劇性的事情一件都沒有,可是對于普通人來說,在列車里和喜歡的人說一句話,也會產生感情的起伏,我想做的,就是表達出這種起伏?!?/p>
另外,從動畫的畫面制作方面比較,新海誠和宮崎駿的動畫也是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宮崎駿一直堅持采用手工繪制來制作動畫,大量使用水彩藝術。而與宮崎駿創(chuàng)造的奇幻世界不同,新海誠作品中的風景,都是現(xiàn)實取景的。新海誠擅長利用CG技術與PS,這也是新海誠動畫的標志之一。
【適用話題】個性;創(chuàng)新;認識自我;傳承與挑戰(zhàn)
【素材入文】盡管時常被拿來與宮崎駿作比較,新海誠卻清楚自己與宮崎駿有著很大的不同。任何時候,認清自己,堅持獨特,才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成功。
新海誠訪談錄:成為一代電腦動畫大神的心路歷程
新海誠導演的成功與電腦有著剪不斷的關系。他是怎樣從一個“PC少年”都稱不上的學生成為一代電腦動畫制作大神的呢?他唯美寫實的畫風與不斷進化的技術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讓我們通過一篇訪談錄來一窺其妙吧。(Q:記者 A:新海誠)
Q:當時,是什么緣故讓你迷上了微型計算機呢?比如,就游戲而言有編程,有 CG 等各方面。
A: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最想的就是做個小圖書或者冒險游戲之類的。記得最早時,有本叫作《三個強盜》的圖書,內容是關于穿著全黑外套,戴著黑色尖帽子的強盜三人組的,單純從圖畫上看就覺得很酷。我小時候很喜歡這本圖書,當時就想把《三個強盜》移植到電腦上。也沒有誰讓我這么做,就是自己想移植。
......
Q:當時制作開場動畫的經驗,和現(xiàn)在作為導演的新海誠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嗎?
A:我覺得有最直接的聯(lián)系。我非常喜歡《藍寶石之謎》(譯者注:NHK動畫,共39集)的開場。第一個鏡頭中,結合著背景音樂《Blue Water》里唱著“現(xiàn)——在”那句歌詞,占滿屏幕的一只白色海鷗,逐漸縮小向天際滑翔而去,接著出現(xiàn)太陽的畫面,以及閃耀著的手繪光暈。當時我還是高中生,這一場景瞬間征服了我,我迷戀到了都不知道在VHS反復看了多少遍的程度。于是,當時就有了要制作類似這樣的優(yōu)秀影像的強烈沖動。這種沖動,至少讓我更接近了作為導演的夢想。
Q:我覺得,那個時代的 PC 游戲的開場動畫,有一些獨特的對美學和自由的理解。你怎么看?
A:開場動畫需要和游戲自身內容切合,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可是即便如此,開場動畫還是有很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開場動畫的創(chuàng)作,是使用制作工具向自己的理想前進的不斷探索的過程。那段時間,我做了不少開場動畫。
【適用話題】興趣;夢想;獨特
【素材入文】正是因為最初對于圖書《三個強盜》那種懵懂的喜歡,以及后來制作開場動畫的經驗,新海誠才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因為興趣和經驗,以及對于美學和自由的獨特理解,新海誠才能制作出如此唯美感人的動畫作品。夢想是美好的,只有腳踏實地行動才能讓它不成為空想。
人物語錄
1.車站與車站之間的距離難以置信地遠,電車每到一站停留時間難以置信長。
2.那應該是一段真正的令人無法想象的孤獨旅程。在真正的黑暗中,一味前行著連一個氫原子也遇不到,只是深信著世界的秘密存在于深淵之中,懷著想要接近這秘密的決心。我們就這樣,到底要去哪里呢?最終,又能夠去到哪里呢?
3.我們雖然沒有在寫給對方的信中發(fā)泄對這些日常生活的不滿與牢騷,但是知道在這個世界之中有另外一個人能夠理解自己,使我們都變得堅強起來。
4.在這幾年里,我光顧著低頭前行,只想著得到那無法得到的東西,但是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而這個不知從何而來的想法逐漸地變成一種壓迫,讓我只能靠不停工作來解脫。等我驚覺之時,逐漸僵硬的心只能感覺到痛苦。然后在某一天的早晨,我察覺到那曾經如此真切的情感,就這樣干干凈凈地消失殆盡。
5.時間帶著鮮明的惡意,從我身上慢慢流逝;我深知,這以后的將來,我們無法一起走過。對于命途多舛的人生,以及渺茫的時間,阻隔在我們之間的這一事實,我們無可奈何。如果櫻花飄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的話,那兩顆心要多久才能靠近?
6.盡管歲月浮光世事喧囂,心中卻始終有一個關于你的童話:無論你在哪里,我都會徑直奔向你,送你一世不會凋謝的櫻花。
“新海誠式”的唯美與浪漫
距離的悲傷,光與影的藝術,風景的真實性,音樂的敘事感……這一切組成了“新海誠式”的唯美與浪漫。
1.距離產生的悲傷
距離是新海誠所有作品的一個共同點,登場的人物都因為各種距離被分開,想見的人卻見不到。
《星之聲》講述的是去宇宙的少女和留在地球上的少年心理上的距離;《秒速五厘米》講述的是少年少女們從初戀變成回憶的速度和距離;《追逐繁星的孩子》講述的是生死與生命的距離;《言葉之庭》講述的是年齡差及立場的距離帶來的悲傷;《你的名字》講述的是鄉(xiāng)村與城市的少男少女心理上的距離與追尋……
2.光和影子的魔術
新海誠的電影畫面都是異常美的,而美的奧秘就是導演對于光與影的執(zhí)著。
《言葉之庭》講述的是梅雨季節(jié)的故事。時陰時晴,忽然下雨又打雷,關于天空的變換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光閃爍著喜悅或是很傷感地變陰沉,導演在光與影的藝術中充分地表現(xiàn)著自己的美學。光與影,夕陽照映在大樓上,繁星在天空中閃爍,感傷,開心,故事以這些背景的渲染而描繪出輪廓。
3.風景的真實性
新海誠的作品中,故事發(fā)生的舞臺大部分都是以真實風景作為背景的。日常風景出現(xiàn)在作品里的瞬間,仿佛那個場景是為了電影而做的,一般變得明艷動人。
如此真實的場景,近在身邊的東西被還原,以漫畫的形式描繪出來,很容易投入感情。
很多人看了新海誠的作品都很想去故事發(fā)生的地點看看,在那些地方體會和主人公一樣的心情,享受著與主人公擦肩而過的錯覺。
4.音樂的敘事性
新海誠導演的作品中,音樂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部分,有時候音樂比故事本身更加動人。在音樂中講述故事,在故事中徐徐展開旋律。唯美的畫風加上主題曲的襯托,絕對是一種享受。
新海誠的作品仿佛一首憂傷的詩,吟唱著真實而又虛幻的現(xiàn)實,折射出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人與自我之間的掙扎與細膩的心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