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好客、愛團聚,喜熱鬧。自然酒桌宴席就成了重要的精神舞臺。無論悲歡離合,無論喜怒哀樂,都能在一席觥籌交錯之間暢飲而盡,歡談而散。
上梁、喬遷、祝壽、升學要擺幾桌,紅白事那更得大方、體面。本是千百年來沉淀發(fā)展、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習俗文化,時至今日卻也帶來了些煩惱。
達州市宣漢縣南壩鎮(zhèn)龍灣村村民曹仁成至今都有些不解,去年8月曹仁成在南壩鎮(zhèn)一酒店為87歲的母親辦壽宴,當天中午有13桌客人,收到禮金1萬多元。因母親一直有病在身,此前也沒有怎么好好給老人過生日,按照當?shù)卣f法,老人身體不好,需要辦個壽宴沖喜。不過,在對外宣稱時,家人稱老人是滿90歲。
中午宴席結束后,下午曹仁成就接到龍灣村村主任曹一倫的電話,因違反了龍灣村的村規(guī)民約,違規(guī)辦宴席,要求他一起到南壩鎮(zhèn)紀委辦公室接受教育,寫檢討。
雖然交了“違規(guī)辦宴認識費”,拿著收據(jù),但曹仁成的妻子還是不明白:自己和丈夫都是一個普通村民,不是黨員也不是干部,夫妻倆在家務農,只有一個小孩今年高中畢業(yè),為自己的母親辦一次宴席,怎么就違規(guī)了呢?
不過,曹仁成承認,此前村里開會的時候,口頭宣布過村里“村規(guī)民約”的內容,當時說過“村民家中的老人滿80歲和90歲的時候才能辦壽宴”。但當時也沒說如果違反將作何處理,而且,這些村規(guī)民約的內容,也只是開會時口頭傳達,并未見到書面文件。
曹仁成沒有見到的書面文件,河南濮陽臺前縣一一有了。2016年12月27日,臺前縣下發(fā)《臺前縣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xiāng)風建設“德美臺前”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以及《臺前縣農村紅白事標準參照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指導意見》)等文件,對紅白事標準進行了明確要求,要求彩禮總數(shù)控制在6萬元以內,不執(zhí)行要被懲戒,于今年1月1日開始施行。
消息一出,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烈討論?;槭潞嗈k,離我們還有多遠?畢竟婚事你我都會經(jīng)歷,簡單了總比復雜了好,節(jié)約了肯定比浪費強嘛,再說了當?shù)毓賳T“杜絕攀比之風減輕村民負擔”的初衷想必也化解了不少準新郎和丈母娘之間的矛盾:“媽,不是我不夠愛您女兒,這不村上有規(guī)定嘛。”
準新郎倒是“解壓”了,將要前去恭賀這樁喜事兒的親朋友好友要好好合計合計這“份子錢”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份子錢”也水漲船高,對身處“紅色炸彈高爆區(qū)”的年輕人更是一份沉重的負擔。近幾年,隨著中央出臺一系列規(guī)定,份子錢背后的“人情腐敗”在相當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這些規(guī)定主要是針對黨員干部,要讓份子錢回歸其人情本質,還是要依靠社會風氣的引導,讓新風尚代替舊風俗。
說著說著,春節(jié)也到了,除了熱熱鬧鬧地辦年貨、準備年夜飯,給長輩,晚輩的壓歲錢也記得準備喲。不過,還是那句話一一破除面子觀念,倡導社會新風,別讓這份心意成了經(jīng)濟負擔。(文/瑪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