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義句,即一句話說得模棱兩可,可以理解為多個意思。在實際語言運用中,為了表意清楚、準(zhǔn)確,就要避免歧義句。但有時為了有意混淆、逗樂或為了達到某種特殊的語用目的,可以故意制造一些歧義句,這就是漢語中有趣的“有意歧義”現(xiàn)象。
1.懸疑設(shè)置,引人入勝。豐子愷先生是著名的畫家。19世紀(jì)30年代上海某報刊曾發(fā)表過一篇評論,題為《豐子愷畫畫不要臉》。讀者初見這一標(biāo)題,無不大吃一驚:豐子愷先生一向品行高尚,畫風(fēng)端正,他做了什么“不要臉”的事?難道是有人在對豐先生進行污蔑攻擊?待讀完全文才知道這篇文章并不是批評豐先生,而是贊揚他的漫畫別具一格——畫人物沒有五官,卻惟妙惟肖,盡傳神態(tài)。
這篇文章的標(biāo)題能如此引人入勝,就是因為作者故意利用“不要臉”這一短語的歧義,給讀者留下了懸念,擴大了宣傳效果。
2.有意歧解,反唇相譏。有個富翁瞧了瞧坐在身邊的農(nóng)夫,有意想羞辱他一番,便對他說:“喂,看看你自己,跟一頭毛驢能差多遠?”農(nóng)夫迅速地量了一下兩人之間的距離,坦然答道:“近得很,最多只有三十厘米!”
農(nóng)夫利用詞語的多義有意歧解。“差”既可以指“空間的實際距離”,也可以指“抽象的相似性”。富翁說農(nóng)夫“跟一頭毛驢能差多遠”里的“差”本來是第二種意思,但為了巧妙地回擊富翁的侮辱,農(nóng)夫故意把“差多遠”理解為“空間實際距離有多遠”,達到了反唇相譏的效果。
3.左右逢源,各取所需。有個算命先生自稱“半仙”,有人來算命,算命先生讓對方報了生辰,然后只見他微閉雙眼,左手掐訣,念念有詞道:“從你這‘八字來看,父在母先亡?。∧愕母改溉趩??”如果對方回答說:“父親已經(jīng)去世了?!彼忝壬驼f:“就是嘛,我說了,父在母先亡,你父親要在母親前面去世?!比绻麑Ψ秸f母親已經(jīng)去世,算命先生就會說:“就是嘛,我說了,‘父在母先亡嘛,這就是說,你父親在,你母親先亡。”不管怎么說,算命先生總是穩(wěn)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