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富
新年伊始,來韶山瞻仰毛澤東同志故居、參觀毛澤東遺物館的游客倍增。人們懷著虔誠之心,來到偉人故里,尋覓偉人成長足跡,參觀偉人遺物,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毛澤東的成長之路有其特殊性,但他也曾深受家庭熏陶的影響:其母“慈悲為懷、與鄰為善”孕育了他“為窮苦人民謀幸福”的遠大理想,其父“倔強自立、堅忍不拔”培養(yǎng)了他“不屈不撓”的性格。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什么樣的家庭,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東晉名將陶侃想接待好友范逵,但因家貧甚是為難。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鼓勵陶侃“莫為難”,“只管請來就是”。范逵來陶家拜訪時,陶母將自己蓄了多年的長發(fā)剪掉換來酒菜,卷起鋪床的干草切細給范逵喂馬。范逵事后得知這些,感慨地說:“非此母不生此子!”由此,可以看出家教的重要性。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睈坌氖羌医套詈玫摹霸搭^活水”。新加坡一對華裔少年獲“陳嘉庚2016年青少年發(fā)明獎”就是“愛心”所致。在一次玩耍中,這對少年看到一位老奶奶彎腰撿掉在地上的拐杖時不慎跌傷,于是萌生了發(fā)明“不倒的拐杖的愛心創(chuàng)意”。他們的愛心就是源于其父母“救死扶傷”、關(guān)愛他人的熏陶,可謂是“愛心傳遞,惠及后人”。有了這種“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fēng)”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且代代相傳,中華民族才能綿延5000年文明史而不中斷。
“家和萬事興”既是成千上萬的家庭所追求的目標(biāo),也是大多數(shù)家庭所遵循的“家教”?!昂投煌薄巴酃矟薄肮蚕戆l(fā)展”“和平崛起”,誰能說這些“和”“同”理念不是由“家教”上升成“國家意志”的!
家教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好的家教猶如春天里的雨水,既珍貴,又“知時節(jié)”,滋養(yǎng)著孩子的心靈,成風(fēng)化人。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潛移默化地感化著孩子們?nèi)绾巫鋈恕⑷绾巫鍪拢恢浦⒆觽兞⒌?、立言、立功,成人、成才、成學(xué)。好的家教,既是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是傳統(tǒng)美德的延續(xù),承載的是家國情懷,繼承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愛國與愛家的高度統(tǒng)一,愿它薪火相傳、燦爛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