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朱育林
【摘 要】揚州市邗江區(qū)文管辦藏有石濤荷衣觀音像石刻碑一通,該石碑以石濤的荷衣觀音像為母本鐫刻,制作完成于1741年8月(乾隆六年八月)。本文根據(jù)畫作的題跋對石濤荷衣觀音像原畫的創(chuàng)作時間、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了考辨,并對畫作中的題跋進行了釋讀。
【關鍵詞】石濤 荷衣觀音像石碑 一法不立 一法不舍
揚州市邗江區(qū)文管辦藏有石濤荷衣觀音像石刻碑一通,碑青石質,高154厘米,寬86厘米,厚16厘米。碑身主體陰刻一體態(tài)豐腴、面容端莊慈祥的觀音菩薩像,觀音衣荷葉,衣飾線條流暢,頭覆荷葉,手持凈瓶,下為荷葉座。碑右上部題有:“一法不立,一法不舍,趙州石橋渡驢渡馬,良哉!觀世音又憑么去也?這一轉語,合是凈瓶,道得良久,云:噫啞噫啞。丙寅除夕夜清湘濟再題?!甭淇钐幙逃小俺忌瓭薄翱喙虾蜕小眱煞阶挠≌?。石碑左下方刻有“乾隆六年南呂月與志堂敬鐫”字樣(見圖1)。
根據(jù)專家鑒定,石碑上的荷衣觀音像是以畫家石濤的荷衣觀音像為母本鐫刻而成。石濤(1642-1708年),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在已知的石濤字畫中,并未發(fā)現(xiàn)石濤觀音像石刻碑的紙質母本流傳至當世,也許紙質的石濤荷衣觀音畫像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因此這件石濤觀音像石刻碑就成了研究這幅畫作的唯一資料,也為石濤繪畫藝術研究增加了一幅新畫作。
一、石碑的來源和年代
該石碑原存于揚州霍橋鎮(zhèn)五里茶庵,“文革”時被村民藏匿于田塘,不知所蹤。20世紀90年代末,霍橋鎮(zhèn)村民種田取土時,意外將其挖出。出于對觀音的敬畏之情,當?shù)卮迕駥⒋耸顬橹翆殻瑺幭喙┓?。一時間香火繚繞,聞訊而來的鄉(xiāng)人從四面八方趕來,此事導致當?shù)卣I钪刃蚴軘_,最終幾乎演變成封建迷信活動。后經(jīng)過邗江縣人民政府協(xié)調,荷衣觀音像石碑作為文物由縣文管辦收藏。該石碑現(xiàn)供奉于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之一的揚州高旻寺內。
關于石碑的制作年代,我們從石碑左下方“乾隆六年南呂月與志堂敬鐫”字樣可知,石碑的鐫刻完成時間應為乾隆六年(1741年)?!澳蠀卧隆笔寝r歷八月的別稱,因此,石碑具體完成時間是為乾隆六年八月(1741年8月),此時距離石濤去世僅有33年。
二、荷衣觀音像原畫的時間和背景
根據(jù)石碑文字“丙寅除夕夜清湘濟再題”可知,荷衣觀音像原畫完成時間為丙寅年。石濤生于1642年,卒1708年前后。在其生卒年月之間,只有1686年符合丙寅年的條件。再翻閱萬年歷可知,“丙寅年除夕夜”,是丙寅年農歷臘月二十九日夜(這一年臘月沒有三十日),也就是公歷1687年2月11日夜。
丙寅年是石濤在南京的第六個年頭,也是最后一個年頭。六年前,康熙十九年(1680年)夏,石濤應南京勤上人之邀抵居南京,住長干寺一枝閣,“自庚申閏八月獨得一枝于長干,六載遠近不復他出”[1]。1684年,康熙南巡,即將入駐南京,石濤“奉旨圖江南之勝”,其畫作得到了宣州司馬鄭瑚山的賞識。次年,康熙帝南巡駐蹕南京,并巡幸長干寺,石濤與寺中僧眾一起接駕。石濤不是長干寺的主要僧人,但是康熙見了一面就有印象,原因是皇帝見過他的畫,還知道他是旅安和尚的門人,石濤受寵若驚。迎駕后的石濤,更加希望通過畫作求得發(fā)展,從此“欲向皇家問賞心,好從寶繪論知遇”[2]。
1686年,石濤在滿清皇室貴族博爾都的勸說下,萌動著更大的入世愿望,“有意北上京師”[3],謀求發(fā)展。丙寅年除夕夜,石濤獨守在南京長干寺一枝閣,身在佛門,卻心向塵世,憧憬著即將到來的新年,還有新年過后就將北上京師,尋求康熙皇帝的垂青。心中充滿著希望,突然靈感襲來,感懷萬千,這幅作品即是他的感悟之作。
三、石濤荷衣觀音像及題跋賞析
石濤以山水畫見長,偶有花鳥之作,但涉及到人物題材的卻不多。筆者所見石濤所畫的一幅觀音像是藏于上海博物館的石濤紙本《觀音圖》(見圖2),創(chuàng)作于1674年[4],這幅圖的觀音形象為我們常見的樣子。
而碑刻上的這幅畫將觀音與荷葉聯(lián)結在一起,實屬罕見。佛教認為,春夏之際開放的蓮花高潔、清新,故此蓮花是佛教題材和佛教經(jīng)典的藝術中經(jīng)常見到和提到的象征物。我們常見的觀音造型多以“端坐蓮花臺,手執(zhí)蓮花”的模樣示人。但這幅石碑中的觀音并未端坐在蓮花臺上,而是頭戴荷葉,身著荷葉衣,端坐于一片碩大的荷葉上,這與我們熟知的觀音形象非常不同。這幅“頭覆荷葉,端坐荷葉座”的觀音畫作,反映了石濤在繪畫創(chuàng)作上不因循守舊、出奇制勝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后人研究石濤的畫風留下了寶貴資料。
石碑右上角題有43個字題跋,禪意甚濃,筆者查閱相關資料,嘗試解讀這段話。
(一)對“一法不立,一法不舍”的理解
明末清初,隨著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加強,畫壇日漸呈現(xiàn)出一派陰柔、萎靡的風氣。居畫壇正統(tǒng)的“四王”,倡導以古人為師,造成當時的畫家大多競相仿古、摹古,繪畫作品缺乏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石濤明確反對這種毫無創(chuàng)新的“師古人”的做法,他在這幅荷衣觀音圖中首次提出了“一法不立,一法不舍”的觀點。
“一法不立,一法不舍”是說要在臨摹、學習古人之筆墨法的同時,探索、領會古人美學思想、創(chuàng)作心境。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取舍”,從而實現(xiàn)突破古法古跡,逐步“立”自己的筆墨新意,而不是僅僅局限于照搬古人之筆墨法。這是石濤對自己畫論的初步總結。這一論斷的提出是他幾十年來不斷學習和實踐的結晶,這在當時“四王”主導畫壇、擬古成風的清代初期,是難能可貴的。
五年后(1692年2月),石濤客且憨齋,為主人慎庵作《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卷》,跋中再次寫到“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5]。這句話正是對五年前“一法不立,一法不舍”書畫理論的完善和補充。同年,石濤在京師為伯昌作畫,題畫詩跋中說:“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來,遂使今之人不能出一頭地也。師古人之跡,而不師古人之心,宜其不能出一頭地也。冤哉!”[6]石濤融古法為我法,不囿于程式,取南宗北宗之技,兼收并蓄,感悟出需要“立”自成一派之“我法”,“舍”因循守舊之“他法”,進入“用無不神,法無不貫,理無不入而態(tài)無不盡”的自由境界。這是他經(jīng)過扎實的藝術實踐后,藝術理論出現(xiàn)的一次質的飛躍。而這次理論飛躍的首次提出,當在這塊荷衣觀音像石碑上。
(二)對“趙州石橋渡驢渡馬,良哉!觀世音又憑么去也?這一轉語,合是凈瓶,道得良久,云:噫啞噫啞”的釋讀
“趙州石橋渡驢渡馬”是一個典故。傳聞河北觀音院有座非常有名的趙州石橋,有位和尚他想要去拜訪在觀音寺的禪師,順便瞧瞧這座有名的石橋。但他沒看到石橋,就問禪師:“我聽說這里有座趙州石橋,但我卻只看到一座獨木橋而已,石橋在哪里呢?”禪師:“你只看到獨木橋,卻看不到趙州的石橋?!焙蜕校骸摆w州的石橋到底是怎樣的東西?。俊倍U師:“渡驢渡馬,渡一切迷惘的人生?!边@個典故里,觀音寺的禪師告訴和尚,有形的橋只能渡驢渡馬,而佛祖是無形的橋,正在渡一切迷惘的眾生,你所看到的只是有形的橋,怎么沒有看到佛門這個無形的橋呢?
石濤在參悟這個典故時,產(chǎn)生了頓悟,于是將所悟寫了下來:趙州石橋能夠渡驢渡馬,已經(jīng)很好了!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發(fā)愿普度眾生,但是她又憑借著什么去普度眾生呢?這個轉語(“轉語”為佛教語。禪宗謂撥轉心機,使之恍然大悟的機鋒話語),猛然間參悟到:原來觀音菩薩憑借的是手中的凈瓶,凈瓶中盛放著甘露圣水,可以濟度眾生,滅除眾生貪、嗔、癡,令眾生得戒、定、慧,又以此清涼圣水,滅除三界業(yè)火,大慈大悲也。石濤把這句話吟了好久,感覺到參悟到了其中的真諦,情不自禁地感嘆道:“噫啞噫啞。”
參考文獻
[1]汪世清編著.石濤詩錄[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201-202.
[2]上海博物館.朱耷花果道濟山水合冊[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6.
[3]張長虹.石濤“一枝”問題新證[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0(1):102-107.
[4]紫都,張葉露編著.石濤平生與作品鑒賞[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5:42.
[5]陸秀競編著.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卷(歷代名畫解析)[M].西泠印社.1999(6):82.
[6]江濤.“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試解石濤有關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S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