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資源縣第一小學 黃 金
目前將河燈文化引入美術課堂的鳳毛麟角,甚至沒有可以查閱的課題實例。河燈文化是民族文化,是地方民俗,“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將它用到美術課堂中,讓孩子們切身去學習河燈文化應該是最有效傳承這種文化的途徑。并且能有實效有影響力地利用并發(fā)展這一民俗文化,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課堂是實施新課程的主要渠道,課堂的變革直接影響課程改革的進程與實效性。我們提出這一課題進行開發(fā)與研究,希望能亟以改善目前師資力量薄弱帶來的備課、教學實施等方面的困難。進一步促進新課程改革在教學中扎實落實,特別是被稱之為“小三門”之一的美術學科,通過充分利用開發(fā)課程資源,構建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開發(fā)河燈文化的校本教材,對全縣美術教師的課堂教學具有現(xiàn)實有效的指導意義。
將地方民俗文化引進到美術課堂增強了學生對地方文化的全面認識與了解。學生在平時對地方文化的認識上只處于一般性了解,了解的內容只是局部的,而不能夠全面認識地方文化的面貌。因為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并沒有專門的時間或課程讓學生有意識的去深入地認識它,去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研究它。雖然有所認識但是仍然是片面的一知半解,缺少全面系統(tǒng)的認知過程。通過在美術的課堂上引入地方文化資源,就給學生一個充分認識了解地方文化的機會,有時間通過老師的引導進行系統(tǒng)而詳細的調查了解,參與對地方文化的研究性學習。地方文化——河燈文化資源的引入,在讓學生認識、了解文化價值的同時,還突出了對學生文化精神,思想情感的培養(yǎng)的作用,對涵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有至關重要的積極意義。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設置一些活動,引導學生在對地方文化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的碰撞,通過辯論的方式激起學生對地方傳統(tǒng)文化資源如何進行保護的思想火花。
歷史需要發(fā)展,文化需要創(chuàng)新。地方文化是整個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它也需要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去認識地方文化的價值,還時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地方文化進行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思想。讓學生在了解傳統(tǒng)藝術形式造型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運用新型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新的形象。
我縣是一個邊遠的貧困縣,人口稀少,教師師資力量較薄弱。學校同美術學科的教師基本沒有,往往是單槍匹馬的孤軍奮斗。集體備課更是無法開展。而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教材往往有很大的運作空間,要求教師根據(jù)教學實際靈活運用處理教材,還要能更改增補一些內容,挖掘教材資源。針對我們目前這種同科教師少,知識薄弱、能力有限,加上資源缺乏,備課和精力極其不夠。教師很難設計出符合教學要求的課。
通過調查,教師們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往往只是溫習一下組織教學的有關知識,熟悉一下教材而已,沒有從科學思想、教學方法和學生能力等方面進行仔細推敲,更談不上對教材的挖掘、教材的增補。這種現(xiàn)狀也造成了教學手段成就,教學過程隨意,實施效率低下,目標完成程度差。
將地方文化用于教材,讓老師們在熟知的內容中發(fā)揮才智,獻計獻策,設計教學方案,能有效的整合教學資源。
在當前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教育教學質量仍然是社會、師生和學校最關注的問題。在正常的教學環(huán)境下,我們解決這一問題,唯一途徑就是提高課堂效率。雖然,課改實驗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但是大多數(shù)老師還是迷茫的,教學效果達不到課改要求,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通過調查主要表現(xiàn)在:
一是新課程改革教學目標的非課時性,使得多數(shù)美術教師不能準確把握每個課時的教學目標;
二是組織教學的隨意性。具體表現(xiàn)在:問題的設置隨意。針對性弱;課堂問題處理隨意性,互動教學隨意性,作業(yè)設計隨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隨意。
通過研究河燈文化,形成一種有效美術課堂教學模式。形成這一教學模式解決了教師師資力量薄弱,差異性大,備課難,上好課難等問題。同時對學生的色彩搭配、圖案設計及工藝制作的學習和能力得以培養(yǎng)和實質性提高。地方文化資源的引入豐富了我們的美術課堂,拓展了我們的教學空間,為我們的美術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們的課堂上地方文化的輝光正在映照著孩子的心田,閃耀出異樣的光彩!
河燈文化項目和形式繁多。我們必須選擇內容積極向上、有價值、有可實施性的內容用于教學教材。
河燈文化包括了河燈文化歷史的了解、河燈文化的活動項目、河燈的制作、河燈圖案的欣賞與繪畫、河燈的制作、河燈材質的運用與開發(fā)等內容。我們在教材的選擇上盡可能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結合美術課程的安排,選擇具體的項目能實施的內容用于教材。
河燈文化用于教學,內容必須適合教學使用,具有實施有效性。在安排教材內容上簡要介紹河燈的歷史及活動,重點把河燈作為教學素材。通過河燈的圖案欣賞與繪畫、設計提高審美能力和造型、繪畫能力;通過制作河燈及對不同材質的開發(fā)和運用提高學生在生活中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和材質運用能力。
河燈文化教學內容是民俗文化。在課程安排上,可形成校本教材作為獨立的內容系統(tǒng)的安排教學內容,也可以結合已有的教材套用。比如:我在上湘版美術二年級下冊的《有趣的拓印》一課時,我就將河燈的圖案設計與《有趣的拓印》相結合。在每一片河燈花瓣上用拓印的方法表現(xiàn)河燈上的圖案,既易于學生掌握又美觀。在上《有趣的樹葉貼畫》時,我將貼畫直接用于裝飾河燈。形式新穎,也易于學生接受展示效果。
河燈文化是我們當?shù)氐牡胤轿幕?,隨著地方經濟政治的發(fā)展,民俗文化將不僅僅停留在當?shù)鼗蛑苓?,它將逐漸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將它用到美術課堂中,讓孩子們切身去學習河燈文化、傳承這種文化。并且能有實效有影響力地利用并發(fā)展這一民俗文化,對傳承民族文化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