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哲宇 王廷軒
用影像觸摸歷史本真
——文獻紀錄片《長征紀事》學院派紀錄片創(chuàng)作模式探索
史哲宇 王廷軒
歷史文獻紀錄片《長征紀事》在探求歷史真實的實現(xiàn)路徑、國際化敘事和客觀化視角的影像表述、歷史文獻資料的深度挖掘以及多種視聽符號和視覺系統(tǒng)的設計等方面,為學院派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模式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策略。
紀錄片;歷史;文獻;長征
1936年10月22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三大主力歷經(jīng)千難萬險,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三大主力累計行程32 500余公里,紅軍戰(zhàn)士們跨過世上最洶涌的大河,翻越世上最險峻的高山,平均每三天經(jīng)歷一次戰(zhàn)斗、每300米就有一名戰(zhàn)士犧牲。長征,是80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最悲壯輝煌的戰(zhàn)略轉移。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偉大奇跡。
2016年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會師80周年,一批以長征為主題的紀錄片在各電視臺相繼播出。受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委托,由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制的中央電視臺臺屬重點項目六集歷史文獻紀錄片《長征紀事》于2016年10月17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首播,播出后該片引起了廣泛的業(yè)內(nèi)關注和社會討論?!堕L征紀事》通過對歷史資料的深度挖掘還原了歷史的本真面貌;采用客觀性、國際化的表達手法,個人視角的敘事策略,通過1 593份珍貴歷史文獻檔案,以新穎的影像獨家設計,結合新歷史主義視域下的史學探索方法,展現(xiàn)出獨特的學院品質(zhì)和學術風格,在同類作品中顯示出獨特的風格和氣質(zhì)。
如何在眾多以長征為題材的紀錄片作品中體現(xiàn)出自身的獨特風格,實現(xiàn)藝術的創(chuàng)新,成為《長征紀事》首先面對的問題。相對于媒體機構和紀錄片制作公司,該片承制方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學術優(yōu)長。創(chuàng)作團隊的學院派背景使得《長征紀事》在項目啟動伊始就確立了將學術方法和科研思維引入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的創(chuàng)作基點。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創(chuàng)作團隊始終立足于采取直面歷史真實,展現(xiàn)歷史本真的敘述格調(diào),沉浸在歷史史料的發(fā)掘和搜集上,通讀了海量的原始資料和各種文獻。通過這些,團隊成員逐漸觸摸到了長征這段歷史的真實樣貌,利用專業(yè)的影像表現(xiàn)手法把其呈現(xiàn)在觀眾的面前。文獻紀錄片《長征紀事》探索出了一種具有學院風格和學術氣質(zhì)的文獻紀錄片新模式。
真實是包括影視藝術在內(nèi)的所有藝術樣式面對的核心問題。任何一種藝術樣式或一部藝術作品是否能夠真實地反映現(xiàn)實或真實地表達內(nèi)心,是判斷其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有專家曾指出,影視藝術的真實是一種“多重假定的真實”,即從生活原生態(tài)的“真實”到作為觀眾所接受的“真實”,中間經(jīng)過了“多重的假定”——一方面既包括創(chuàng)作手段的假定、創(chuàng)作者的假定和接受者的假定,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藝術的假定”和“非藝術的假定”,它們相互滲透,導致了“真實”的復雜性和特殊性。[1]10-19
為了追求歷史真實,《長征紀事》有意選擇了去主觀化、去煽情化的表現(xiàn)手法。在創(chuàng)作中,主創(chuàng)團隊有意舍棄了紅軍后代等非歷史事件當事人的采訪和再現(xiàn)、扮演的表現(xiàn)手法,盡管這樣做可能使影片喪失一定的故事性和戲劇化,但也在最大程度上規(guī)避了后人敘述和再現(xiàn)演繹等主觀因素的介入。該片以一手的歷史資料和真實影像以及學術化的專家采訪為敘事主干,在根本上保障了對歷史真實的探求和接近。
對于歷史文獻紀錄片創(chuàng)作而言,為了達到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就要考慮如何在紛繁復雜、真假難辨的歷史素材中找到真實的、能夠表現(xiàn)作品題材的相關內(nèi)容,在表現(xiàn)手法上力求客觀、真實、嚴謹、準確。在紀錄片《長征紀事》的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團隊探索出了學院派紀錄片歷史真實的實現(xiàn)方法。
(一)用大格局來反映真實和認知世界
為了跳出創(chuàng)作上“主題先行”的窠臼,《長征紀事》采用大格局、大歷史觀的手法,將被表現(xiàn)歷史事件放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橫截面上進行歷時性的展現(xiàn),同時采用人性化的解讀手法,使得紀錄片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細膩的人性寫照。
(二)對文獻歷史價值的深度開發(fā)
文獻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資料匯編”為主,但這并非意味著簡單地堆疊大量歷史資料。歷史文獻和影視資料通過藝術加工,達到對作者文本的超越,作者不再是文本的權威表述者和作品意義的構成者,而是最終把思考和闡述的權利轉向讀者,使讀者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參與者和生產(chǎn)者。
(三)以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還原歷史本來的面目
紀錄片相較于其他門類的影視藝術,其首要的特征即是對事物本質(zhì)和真相的高度接近。對于歷史文獻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來說,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是更為重要的現(xiàn)實問題。《長征紀事》采用鮮活、具體的個體角度切入,通過各類翔實豐富的文獻,最大程度地再現(xiàn)80年前人類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偉大遠征。
(四)充分利用歷史文獻紀錄片的跨學科優(yōu)勢
盡管歷史文獻紀錄片面臨著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平衡問題,但介于歷史學科和影視學科交叉地帶的歷史文獻紀錄片也具有無法忽視的跨學科優(yōu)勢。在該類型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中,采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利用歷史學的學科經(jīng)驗輔助呈現(xiàn)影像,是該紀錄片的跨學科優(yōu)勢。
《長征紀事》一片采用國際化的敘事表達手法,借鑒國際紀錄片行業(yè)中成功的節(jié)目模板進行藝術開掘。在影片創(chuàng)作伊始,創(chuàng)作團隊就對肯·伯恩斯的經(jīng)典紀錄片《美國內(nèi)戰(zhàn)史》、英國BBC公司的《二戰(zhàn)全紀錄》、德國紀錄片《彩色第三帝國》以及美國歷史頻道、PBS電視臺等機構攝制的相似題材紀錄片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解讀,進而確立了該片的敘事風格:客觀、平實和國際化。
《長征紀事》的敘述格局和敘事視角采用了國際紀錄片界通行的做法,將長征發(fā)生的歷史與同一歷史階段的中外時代背景以及社會風貌進行對比勾連。新歷史主義學者指出,“歷史充滿斷層,歷史由論述構成”[2]?!堕L征紀事》在敘事上力爭以“個體”的敘述角度,通過各類翔實豐富的文獻,最大程度地再現(xiàn)80年前人類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偉大遠征。該片在表述方式上以個體的視角切入,規(guī)避了以往長征題材宏大敘事的一貫做法,從個體的視角,以個體的感知和口吻,深度還原長征各個階段的重要歷史事件。
為最大程度地還原歷史真實,《長征紀事》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歷史文獻進行了深度挖掘,其中獨家拍攝的收藏于上海魯迅紀念館的謄清稿本《二萬五千里》成為該片的一大亮點。1936年,當中央紅軍結束了一年的輾轉跋涉到達陜北后,毛澤東親自起草征稿信:“現(xiàn)因進行國際宣傳,及在國內(nèi)國外進行大規(guī)模的募捐運動,需要出版《長征記》,所以特發(fā)起集體創(chuàng)作,各人就自己所經(jīng)歷的戰(zhàn)斗、行軍、地方及部隊工作,擇其精彩有趣的寫上若干片斷。文字只求清通達意,不求鉆研深奧,寫上一段即是為紅軍作了募捐宣傳,為紅軍擴大了國際影響。”征稿信號召參加長征的師團以上干部將9個月前剛剛完成的跨越11個省份、長達25 000多里的艱難跋涉記錄下來。由此匯集手稿109篇,形成了一本30多萬字的書稿。全稿編定后,由于當時延安艱苦的條件和緊張動蕩的環(huán)境,一直未能付印,僅對全部定稿進行了謄寫工作。目前僅存的一部即本片拍攝的保存于上海魯迅紀念館的稿本。紅軍長征親歷者的回憶有助于觀眾通過該片感悟到當時的歷史情景,也更切近歷史原貌,為觀眾呈現(xiàn)長征中的個體命運和感受,使歷史真實鮮活、深情動人。
《長征紀事》以全新的文獻紀錄片敘事語態(tài)和影像表達,凸顯“文獻”“故事”和“細節(jié)”。借助當事人回憶錄、珍貴檔案文獻、國內(nèi)外媒體記載,以及真實影像資料,以真實的各類文獻記載為主體,最大程度地還原了歷史。
在文獻資料的發(fā)掘和利用上,《長征紀事》以影像史學的立場,以學術研究的方式,大規(guī)模呈現(xiàn)長征時期珍貴的檔案文獻。為潛心發(fā)掘長征這段歷史的原貌,攝制組探訪全球35家博物館、檔案館、資料館、圖書館,從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文獻,到國民黨解密檔案,再到國外相關歷史資料,對這些卷帙浩繁的歷史文獻檔案進行不同維度的深入挖掘和解讀,使得該片在歷史文本中逐漸觸摸到歷史真實。除前文提及的該片首次獨家拍攝的孤本《二萬五千里》謄清稿本外,攝制組查詢到的大量珍貴文獻還有:
(一)宣傳紅軍長征最早的公開出版物——《隨軍西行見聞錄》手抄本
該片拍攝的《隨軍西行見聞錄》為交付印刷前的原稿抄寫而成。序頁上有“廉臣”自己的注釋:“這篇紀實文章,為了現(xiàn)在便于在國統(tǒng)區(qū)流傳,筆者只好在文中裝作一個原在國民黨軍隊中,后來又因被俘在紅軍中工作的醫(yī)生,我在論述紅軍之長征時,采用的是第三者的語氣?!边@段以第一人稱作的序,在拍攝過程中第一次被發(fā)掘出來。
(二)臺灣“國史館”珍貴解密文件
該片攝制團隊派出專人查閱和收集了臺灣“國史館”涉及該片內(nèi)容的全部歷史文獻,最終找尋到與該片相關的歷史檔案240份,如:蔣介石手書,要求衛(wèi)立煌對蘇區(qū)“所經(jīng)過沿途大小村莊務必洗燒凈盡”的密電;汪精衛(wèi)致蔣介石“建議將美國對華棉麥貸款的大部分用于圍剿紅軍”及蔣介石回電“現(xiàn)在其它費用應該緊縮,但是軍費應該增加,對于貸款用途,意見完全相同”;等等,都為此前尚未揭秘的珍貴文獻。
(三)解放軍檔案館典藏檔案
該片攝制團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檔案館對其館藏珍貴文獻進行了細致查閱和研讀,并從中精選“天蘆名雅邛大戰(zhàn)役計劃”原件,四渡赤水時期的“野戰(zhàn)軍渡江作戰(zhàn)計劃”原件,以及強渡大渡河時期的“當前情況及戰(zhàn)術摘要”原件等文獻檔案進行拍攝。
豐富多樣的歷史文獻、往來電文、軍事戰(zhàn)報、檔案資料、個人回憶等珍貴史料極大豐富了《長征紀事》的畫面語言,也有助于觀眾在更為真實的歷史情境中回顧往昔、感悟歷史。
創(chuàng)作“長征”題材的紀錄片,最大的困難莫過于歷史影像的缺乏,而該片立足于“文獻”性,除檔案、電報、日記等文字文獻外,對影像文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對長征時期紅軍歷史圖片的全面整理
由于紅軍長征行軍緊張,沿途物資困難,因而沒有留存下來活動影像,對于僅有的32張珍貴歷史圖片的全面發(fā)掘和充分利用就成為該片的首要任務。該片對這批珍貴歷史圖片進行了高清掃描或翻拍,在應用時也注意對歷史資料的充分發(fā)掘和利用。
(二)對民國時期歷史圖片的海量收集
《長征紀事》創(chuàng)作團隊對民國時期歷史圖片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收集和整理,深度發(fā)掘629張珍貴歷史圖片,通過對這些圖片的充分利用使得該片勾勒了一部相對完整的20世紀30年代中國影像史。
(三)對歷史影像的多渠道獲得
《長征紀事》創(chuàng)作團隊對20世紀30年代涉及該片內(nèi)容的中外紀錄片等視頻資源的多渠道獲得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共計收集179段動態(tài)視頻,極大地豐富了畫面內(nèi)容,彌補了畫面的不足。
(四)海外歷史影像的深度挖掘
該片歷史影像資料和素材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挪威等國家的高等院校、宗教組織、學術單位、社會團體、圖書館、電影公司等機構和個人,其中不乏美國??怂闺娪肮九臄z的國民黨空軍空襲江西蘇區(qū)這樣極為珍貴且此前不為人知的鏡頭。這些歷史影像對于該片敘事的完整性和故事的可看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豐富、扎實、嚴謹?shù)挠跋褓Y料,確保了《長征紀事》符合國際化的敘述策略和表述方式——嚴謹?shù)氖妨?,翔實的細?jié),冷靜的基調(diào),人性化的表述。最終,為觀眾呈現(xiàn)出一部切近歷史本真面貌的紀錄片佳作。
總之,面對新的傳播環(huán)境和新的受眾群體,歷史文獻紀錄片正在不斷嘗試擺脫既有創(chuàng)作理念和手法的窠臼,不斷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堕L征紀事》在敘事方式、表達手段、史料發(fā)掘、影像設計、學理應用等領域為歷史文獻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摸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體現(xiàn)學院派紀錄片風格特質(zhì)和藝術品格的紀錄片創(chuàng)作模式。
[1] 胡智鋒. 電視美學大綱[M].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3.
[2] 陸貴山. 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解析[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5):130-136.
(責任編輯 畢凌霄)
Touching the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through the Image ——On the Creative Mode of the Academic Documentary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DocudramaRecordsofLongMarch
SHI Zheyua, WANG Tingxuanb
(a.Faculty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024,China;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Center,ShenyangOpenUniversity,Shenyang110003,China;b.CollegeofMediaandArt,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aryRecordsofLongMarchin respects of seeking the way of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tries of academic documentary creations,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narratives and objective perspectives, deep excava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designs of audio-visual symbols and visual systems,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documentary creating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 this paper rationally discussed the mode of academic documentary creating and proposed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documentary; history; document; the Long March
1006-2920(2017)01-0100-04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7.01.019
史哲宇,歷史文獻紀錄片《長征紀事》資料統(tǒng)籌,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24),沈陽廣播電視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講師(沈陽 110003);王廷軒,歷史文獻紀錄片《長征紀事》技術統(tǒng)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講師(南京 2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