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宜章黃沙中心小學 彭喜秀
想必學生也未必吃過山梨,但是結合作者對山梨惟妙惟肖的描寫,在讀了李輝英寫的《回味山梨》,并沒有那么吃力,反而反應不錯,居然能聯(lián)系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談論,現(xiàn)在就寫作方法簡單談談這篇課文的教后感吧。
作者一開頭就用一個反問句“誰沒有故鄉(xiāng)呢?”與讀者拉近距離,讓讀者產生無比的親切感,也增加了讀者繼續(xù)閱讀下去的欲望。列舉了一些故鄉(xiāng)使我們留戀的地方:山、叢林、小溪;也列舉了故鄉(xiāng)使我們回憶的事物,如特產;又列舉了出產物品的地方,如南京鴨腎、福建肉松、萊陽梨,從而很自然地過渡到梨,又很巧妙地過渡到我們課文中要介紹的山梨。這是本篇課文采用的第二個非常值得學生學習的寫作方法,那就是過渡句。我記得在教學生這個部分時,有個學生非常靈活地運用了這樣一種過渡自然的寫法。她寫道:“我非常喜歡讀書,各種書都逃不過我的法眼,如小說、散文、詩歌、古文,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小說。”那我們就知道了她接下來要寫的肯定是關于她如何喜歡小說了。
“山梨并不像一般梨子那樣甜蜜可口,皮嫩如膏,反之,它到是一身酸味,皮厚得像一層老布。”“山梨的外皮雖然粗糙異常,它的肉質卻嫩嫩的,酸酸的,比起本地梨和天津鴨梨要細致得多,而且又富有水分,剝了皮,一口就吃凈吮干了。”“山梨的酸味在口中久久不散,特別令人難忘。一般人對于甜的感覺得知容易,忘之更快,不比酸的味道,雖不能使人愉快,卻足可以叫人輕易忘不掉”這幾個句子通過對比的寫作方法把山梨粗厚粗糙的外皮、細致鮮嫩的肉質和酸味持久的味道三個方面表現(xiàn)得頗為巧妙,更是學生在描寫一種喜愛的水果、動物、植物、人……可以模仿的寫作方法。在語文基礎訓練就有這樣一道習作題。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故鄉(xiāng)的野生楊梅并不像一般的楊梅那樣甜中帶酸,紅得發(fā)紫,個頭大大的,反之,它倒是一身的酸味和澀味,青青的,小小的。”這位學生就很好得運用了對比,把他看到的野生楊梅描寫得栩栩如生。
作者寫山梨,不僅僅只是寫山梨,他也寫了人生。說到山梨的酸味,就能從它的酸味中,聯(lián)想到自身的境遇。“是的,我的生活常常是含著不少酸味的,也許,以后的日子還是會要體味這種味道的呢?!边@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個人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伴著坎坷的,就像家鄉(xiāng)的山梨一樣。這是寫作的一個難點,也是亮點。他聯(lián)系了生活,融合了感情,上升了層次,能夠很好地讓讀者產生共鳴,心靈得到觸動,味蕾得到滿足,似乎在細細地回味這山梨的獨特的酸味,其實又何嘗不是在慢慢地品味人生的酸味呢?這個寫作方法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有點難,只有極少學生能夠靈活運用。
最后,作者簡潔明了地用一句干脆利落的話“我愛故鄉(xiāng)的山梨,更愛山梨的故鄉(xiāng)?!眮沓浞直磉_了他對山梨和故鄉(xiāng)的熱愛和懷念之情。這是本課總結概括的一個段落,也是文章的中心句。學生在學習并使用這樣的總結性的句子還是游刃有余。就連有個平時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在寫喜歡的季節(jié)——春天時,末尾也學會了這樣寫道:我愛雨天,更愛下著蒙蒙細雨的春天。
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每篇課文都值得我們仔細琢磨和耐心品讀,這次我只是就李輝英的《回味山梨》中的寫作方法簡單談了下我個人的一點想法。只要我們多讀、多學、多想、多悟、多寫,就一定能學精、學通、學好。教學生課文時,不要只停留在課文的表面,更要從寫作方法等深層次方面去真正領會作者的創(chuàng)造意圖和思想感情,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把握課文,學習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