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艾
如果缺乏愛的本能,各種教育理念都將無效。
真正的愛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Hi,親愛的兒子,真不敢相信你都9歲了。你是什么時候長到與我齊肩高的?不對,剛摟著你比了一下,你的小腦袋已經(jīng)頂著媽媽的下巴啦。
翻看你9個月大的照片,那流口水的可愛模樣已經(jīng)有些模糊了。來不及感慨時間的流逝,只是暗自想著,再過一個9年,你又會長成一個我全然不識的翩翩少年吧。
記不住你曾經(jīng)的模樣也沒關系,因為那些陪伴的時光已經(jīng)烙在心里,因為母子之間深深的情感連接一直都在。
親愛的兒子,我給你寫過很多感謝信,表達為人母的喜悅和欣慰??扇缃?,我不得不寫一封道歉信,因為這份連接出現(xiàn)了罅隙。
幾天前,你第一次發(fā)那么大的脾氣,猛地關上房門,氣鼓鼓地說:“媽媽,我再也不想理你了!”臨睡前,我向你道歉,你依然無法接受:“我不原諒你!”雖然第二天醒來,消氣之后的你主動說:“媽媽,我的牛排要五分熟?!笨捎H愛的兒子,你讓媽媽開始了深刻的反思。
起因是那天做作業(yè)時,我接連三件事都批評了你。先是說你做數(shù)學題時馬虎:“以后試卷沒達到95分,我可不簽字??!”接著,又因為你背語文課文時,不愿意多讀幾遍,總想一遍就過,我又說你做事太不踏實。最后,我又說你有些字寫得不工整,要求你擦掉重寫。
終于,你爆發(fā)了,大吼大叫起來。
“要仔細要踏實要認真……”這些話我以為自己說得那么自然,像很多父母一樣,懷揣著“我是為你好”的愿望,是希望你能更“完美”,卻沒有想到,接連的否定打擊了你的自尊心。
那天,看到朋友圈有人抱怨老公:“動不動就要改變我,憑什么改變我,氣得頭疼?!眿寢屚蝗挥兴盐颍何覀兺春薇凰烁脑欤墒俏覀兛傄詾閷⒆拥母脑焯旖?jīng)地義。
曾和數(shù)位認為自家娃是完美小孩的父母開玩笑:“等著看吧,非小學,無以論人生?!痹?jīng)怎么都看不夠自家娃,可等孩子上了學,媽媽的口頭禪卻成了“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于是,孩子被放到一個評價體系中,家長期望他要學習好身體好品德好,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學生,起碼要比大多數(shù)人強。
這份比較之心,會讓媽媽變得焦慮不安,喪失一個母親對孩子本能的愛,一旦孩子達不到要求,便會變成“河東獅”。在攀比和幻想中,我們總希望孩子好一點兒、再好一點兒,便會用嚴格的要求,用批評和喋喋不休,為自己所發(fā)的脾氣披上“愛”的外衣。以至于,我見到很多媽媽加入到一些機構的“戒吼”活動之中。
其實,孩子的成長是需要過程的,并非一蹴而就,母愛就體現(xiàn)在這種耐心等待中。
而且,我們自己都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為什么要幻想有一個完美的孩子?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么多焦慮的媽媽?一方面是因為媽媽們的期望過高,另一方面是因為處理情緒的能力欠缺。有時并非孩子的過錯,只是壓力重重的媽媽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親愛的兒子,我很感謝你有勇氣表達自己的不滿,又因為對媽媽本能的愛而原諒了媽媽。
我想,我要做的不僅僅是轉(zhuǎn)換自己的表達方式,還要對你有更多的接納和耐心。如果缺乏愛的本能,各種教育理念都將無效。真正的愛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關心你勝過打造全新的你。
感恩節(jié)時,我提議相互說句感謝的話吧。你沉思片刻說:“媽媽,感謝你,你去年吼我是30分貝,你今年吼我是20分貝?!睓C智如你,包容如你,這番話頓時讓我愧疚不已。
孩子,我愿意去反省去改善,因為我希望這份情感連接堅固如初。
母親這個角色,最能將一個人的本色暴露,我們很有可能會把孩子當成另一個自己去打造,而這份打造里,有多少是你自己未實現(xiàn)愿望的轉(zhuǎn)嫁?而我們自己的理想又被塵封了多久?
那天,你問我:“媽媽,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說:“成為一個作家?!?/p>
“什么叫作家呢?”
“就是能出幾本或一本有影響力的書吧?!?/p>
“那你加油吧,爭取明年出一本吧?!?/p>
其實,孩子對父母也是有要求的,但他們更包容,會用鼓勵的方式去激勵你。如果父母放棄了自我成長,又如何苛求孩子去實現(xiàn)“理想”?
親愛的兒子,我為自己曾經(jīng)的態(tài)度向你道歉,也感謝你給我再次成長的機會。我會努力做一個不亂發(fā)火的媽媽,用更多的耐心去接納你,并且做到以身作則,和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