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卓曌
平衡差,嚴重時可致命
與血壓、血脂、血糖等一樣,平衡力是衡量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站、坐、蹲、騎等姿勢都離不開平衡能力。由于平衡的實現(xiàn)需要靠視覺、肌肉力量、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多重機制相互協(xié)調,一旦平衡力下降,會產(chǎn)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影響,嚴重時甚至致命。
摔倒致死風險增加。在我國,跌倒死亡是65歲以上老人因傷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2015年,北京老人平均每人跌倒約1.4次,發(fā)生率為15.5%。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發(fā)布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30余萬人死于跌倒。
出現(xiàn)眩暈耳鳴癥狀。前庭功能差的人,不僅平衡差,也更易出現(xiàn)發(fā)作性眩暈、耳鳴、耳聾和頭痛等癥狀。
關節(jié)更易受傷。平衡力下降后,運動能力受限,肌肉鍛煉機會減少,久之,便難以帶動骨骼正常運動,出現(xiàn)韌帶半月板損傷,軟骨磨損,關節(jié)疾病早發(fā)等一連串不良后果。
反應能力下降。反應力與平衡力間具有相關性,鍛煉平衡力可以提高反應力,反之,平衡力下降也會影響到大腦的反應速度。
年輕時就做有效鍛煉
平衡力下降與年齡增長密切相關,肥胖、吸煙、缺乏鍛煉等也可能削弱平衡力??捎脙煞N方法判斷平衡力好壞:一是閉眼單腿站立,時間越長,平衡力越好,女性應當超過12秒,男性超過13秒。二是雙腳一前一后直線排列,前腳腳跟與后腳腳尖相接,身體保持直立,觀察身體晃動情況,若晃動太大,則為平衡力較弱。此外,走正步總順拐,運動時總摔跤等,也可能源于平衡力差。專家建議,盡早通過有針對性的鍛煉,可提高平衡力。
增肌肉。小腦接收到前庭器官傳來的信息后,會指揮相關肌肉,做出相應調整,讓身體保持平衡。如果肌肉反應速度跟不上,平衡力就會下降。鍛煉好腿部肌肉有助于增強平衡力。若年齡較輕,可試著練習單腿站立,或單腿閉眼站立增加難度;若年紀較大,可手扶固定物進行練習,建議一周3次。
打太極。很少有運動像太極拳這樣講究左右、前后、開合等全身性的整體鍛煉,且需要呼吸控制、手眼配合等。研究發(fā)現(xiàn),6個月的太極拳練習,能明顯提高中老年人的平衡力。建議中老年人可以每天嘗試太極拳,一次半小時,一周3次。
赤腳走。赤腳走路時,能讓保持人體平衡的重要部位——腳心得到有效刺激,提高人體平衡力??蛇x擇公園、操場、住宅周圍等鋪設鵝卵石的地方走,如果沒有鵝卵石,也可選擇平坦、干凈、軟硬適中的沙土,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糖尿病患者不宜。
原地轉。鍛煉平衡力一般采用反常規(guī)運動,刺激人體做出平衡反應,達到鍛煉的目的,比如倒著走、走貓步等。此外還可以試試原地轉圈法,用3小步在原地轉個圈,根據(jù)個人情況轉一兩分鐘,停下來,閉眼靜立半分鐘,然后反向轉。
接拋球。身體保持平衡有兩種策略,一是預防性的,比如,看到有人要撞過來,大腦提前反應,肌肉緊繃;另一種是糾正性的,即失去平衡后,大腦才調動肌肉,改變身體姿勢。接拋球可以通過鍛煉,增強老人的預防性策略,提高平衡力。
練大腦。多采用記數(shù)、拼圖、背誦詩詞等方法進行腦力訓練,可以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減緩神經(jīng)功能衰退,防止平衡力下降。此外,在保證膳食平衡的基礎上,適量補充谷類、魚類、蛋類、瘦肉、堅果等,也有助于維護大腦的正常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