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飛
“加強營養(yǎng)”
病人、孕婦、免疫力低下的人常被告知要加強營養(yǎng)。有人認為,喝雞湯、吃紅糖就加強了營養(yǎng);還有人表示,加強營養(yǎng)就是多吃海參、鮑魚之類的山珍海味;還有人覺得,吃保健品是加強營養(yǎng)的好方式……
事實上,上述做法都不能達到加強營養(yǎng)。光喝雞湯獲得的營養(yǎng)遠遠低于吃雞肉;紅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吃多了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海參、鮑魚等高價食品的食療價值很有限,如海參中的蛋白質(zhì)并不是優(yōu)質(zhì)蛋白,嚴重缺乏人體必需的色氨酸。
“加強營養(yǎng)”指的是,多吃一些營養(yǎng)素密度高的食物,比如粗糧、豆制品、奶制品、蔬菜、水果、蛋類等,同時要飲食平衡,從而獲得維持健康的多種營養(yǎng)素。
“吃清淡點”
清淡飲食已經(jīng)得到多數(shù)人的認可,但有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卻因此走入了極端,比如有人不吃肉而改吃素,不吃油,甚至有人拒絕吃鹽……
其實,上述做法會讓體質(zhì)變差,反而更容易被疾病侵襲。不吃肉,如果雞蛋和豆制品又吃得少,很容易造成蛋白質(zhì)缺乏,導(dǎo)致免疫力降低,對老年人來說,還會加大患少肌癥和骨質(zhì)疏松的風險。
“吃清淡點”是指,烹調(diào)方法要注意少油少鹽,把動物性食物、油、鹽的攝入量限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nèi)。此外,飲食清淡并不要求大家限制吃辣,相反,適當吃些辣椒、大蒜等對健康有益。
“注意補鈣”
雖然大家對于補鈣并不陌生,但到底如何補鈣,很多人有不少誤解,比如認為骨頭湯和蝦皮最補鈣,補鈣只能靠鈣片等。
其實,骨頭湯里面的鈣含量微乎其微;蝦皮雖然鈣含量高,但含有大量的鹽,長期吃不僅不能補鈣,還會加大鈣的流失;鈣片有助于補鈣,但食物補鈣效果更好,鈣的吸收和利用率更高。
從飲食中補鈣,除養(yǎng)成每天喝奶的習慣,還可適當多吃西蘭花、油菜、生菜、菠菜等蔬菜。豆制品也是不錯的鈣來源,此外,魚、芝麻、花生等也利于補鈣。需要注意,補鈣要堅持每天曬太陽至少半小時,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月末養(yǎng)生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