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陳東彥+劉鳳秋
摘要:文章以數學建模課程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從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入手,將數學建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探索課程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新措施。
關鍵詞:數學建模課程;創(chuàng)新能力;課程體系
課程是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載體,是學生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渠道,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必定要落實在課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數學建?!笔且婚T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數學基礎課程,課程的許多案例來源于實際生活,其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了數學與實際問題的緊密聯(lián)系。數學建模課程從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上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數學課程,它是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作為主要任務,利用課程體系完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課程教學內容系統(tǒng)性差,建模方法涉及多個數學分支,課程結束后還存在著學生面對實際問題無從下手解決的現(xiàn)象。通過深入研究課程教學體系,將傳授知識和實踐指導有機結合,實施以數學建模課程教學為核心,以競賽和創(chuàng)新實驗為平臺的新課程教學模式。
一、數學建模課程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作用
(一)提高實踐能力
數學建模課程案例主要來源于多領域中的實際問題,它不僅僅是單一的數學問題,具有數學與多學科交叉、融合等特點。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一般數學基礎知識,同時要進一步學習如微分方程、概率統(tǒng)計、優(yōu)化理論等數學知識。這就需要學生有自主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還要具備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數學建模課程對于大學生自學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數學建模方法是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一種量化手段。數學建模和傳統(tǒng)數學課程相比,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活動。面對實際問題,根據數據和現(xiàn)象分析,用數學語言描述建模問題,再進行科學計算處理,最后反饋到現(xiàn)實中解釋,這一過程沒有固定的標準模式,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和思路解決同樣的問題,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提高科學素質
面對復雜的實際問題,學生不僅要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還要將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利用數學方法和計算軟件提出方案用于解釋實際問題。由于數學建模知識的寬泛性,需要學生分工合作完成建模過程,各成員的知識結構側重點有所不同,彼此溝通、討論有助于大學生相互交流與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的成果以科學研究論文的形式體現(xiàn),科學論文撰寫過程提高了學生科學研究的系統(tǒng)性。
二、基于數學建模課程教學全方位推進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
(一)分解教學內容增強課程的適應性
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及數學建模的發(fā)展趨勢,在保持課程理論體系完整性和知識方法系統(tǒng)性的基礎上,教學內容分解為課堂講授與課后實踐兩部分。課堂教師講授數學建模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精講經典數學模型及建模應用案例,啟發(fā)學生數學建模思維,激發(fā)學生數學建模興趣;課后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課堂內容擴展、模型運算及模型改進等,教師答疑解惑。課堂教學注重數學建模知識的學習,課后教學重在知識的運用。隨著實際問題的復雜化和多元化,基本的數學建模方法及計算能力滿足不了實際需求。課程教學中還增加了圖論、模糊數學等方法,計算機軟件等初級知識。
(二)融入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1.課堂教學融入引導式和參與式教學方法。數學建模涉及的知識很多是學生學過的,對學生熟悉的方法,教師以引導學生回顧知識、增強應用意識為主,借助應用案例重點講授問題解決過程中數學方法的應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建模過程;對于學生不熟悉的方法,則要先系統(tǒng)講授方法,再分析講解方法在案例中的應用,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尋找方法。此外,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組織1~2次專題研討,要求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教師須做精心準備,選擇合適教學內容、設計建模過程、引導學生討論、糾正錯誤觀點。
2.課后實踐實施討論式和合作式教學方法。在課后實踐教學中,提倡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教師參與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建模問題。學生以主動者的角色積極參與討論、獨立完成建模工作,并進行小組建模報告,教師給予點評和糾正。對那些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繼續(xù)討論完善。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評、學生完善這一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討論、團隊合作的熱情。同時,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尋找感興趣的問題,用數學建模去解決問題。
3.課程綜合實踐推進研究式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在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學習專業(yè)知識、做畢業(yè)設計及參與教師科研等工作中,學習深入研究建模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通過多層次建模綜合實踐能提高分析問題、選擇方法、實施建模、問題求解、編程實踐、計算模擬的綜合能力,進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三)融合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課程的實效性
1.利用網站教育平臺實施線上課堂教學。線上教學要選取難易適中,不宜太專業(yè)化,便于自學,并具有與課堂教學承上啟下功能,服務和鞏固課程的需要的內容,利用互聯(lián)網云教育平臺,學習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及通過提供的相關資料來學習。教師還可通過網站發(fā)布問題、解答疑難、組織討論,學生通過網站學習知識、提交解答、參與討論。學生能更有效地利用零散時間,培養(yǎng)自我約束、管理時間的意識和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與黑板書寫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手段。根據課堂教學要求,規(guī)劃設計制作課件與黑板書寫的具體內容,同時連接好線上的學習成效推進課堂教學。課件主要介紹問題背景、分析假設、建模方法、算法程序和模型結果,而模型推導和分析求解的具體過程,則通過板書展示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也促進學生消化理解難點和技巧。
3.指導學生小組學習的課后教學手段。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建模學習與實踐活動,提倡不同專業(yè)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通過學習與討論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數學建模過程不是解應用題,雖然沒有唯一途徑,但也有規(guī)律可循,在小組學習中發(fā)揮團隊力量、提高建模能力。
(四)構建多層次建模問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案例選擇、教學設計、知識銜接是數學建模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中的關鍵。
1.課堂教學建模問題。課堂教學通過應用案例講解有關建模方法,所選問題包括兩類:一是基本類型,圍繞大學數學課程主要知識點的簡單建模問題,如物理、日常生活等傳統(tǒng)領域中的建模問題,學生既能學習建模方法又能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二是綜合類型,涵蓋幾個數學知識點的綜合建模問題,如SAS的傳播。問題要有一定思考的空間,且在教師的分析和引導下學生能夠展開討論。
2.課后實踐建模問題。課后學生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布置的數學建模問題。問題要圍繞課堂教學內容,難易適當,層次可分,以便學生選擇和討論。同時,問題還要有明確的實際背景,能將數據處理、數值計算有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和專業(yè)學習中的建模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正確的思考方向,幫助學生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五)組織多元化過程考核,注重學習階段效果
1.課堂內外考試與網上在線考試相結合的過程考核。教師按照教學要求將考試可以分解兩種形式:課堂內結合應用案例組織課堂討論,通過學生參與情況實施考核;課堂外針對基礎知識可實施在線測試,對綜合知識點設計一定量的大作業(yè),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實施考核,也允許學生自主選題完成大作業(yè)。
2.課程教學結束的綜合考核。課程綜合考核重點在于測試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可以采取兩種形式之一。一是集中考試法,試題包括有標準答案的基礎知識、課堂講授的建模案例、完全開放的實際問題;考試采取“半開卷”形式,即可以攜帶一本教材,但不能與他人討論。二是建模競賽實踐的考核法。數學建模選修課期間剛好組織東北三省數學建模聯(lián)賽和校內數學建模競賽,鼓勵學生參加競賽,依據競賽論文實施考核。
在考核成績評定上,采用綜合計分方式,弱化期末考核權重,加大過程考核分量,注重過程學習,提高考核客觀性。
(六)教學團隊建設
數學建模課程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數學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方法與實際問題并存,理論學習與實踐動手并舉,課堂學習與課后實踐并行。教學團隊成員從知識結構上要盡量涵蓋多學科,還要與專業(yè)聯(lián)合,融數學知識到實踐中去。在教學方面,以課程為核心,以數學建模競賽指導為引領,研究數學建模課堂教學改革和課外教學實踐的方式方法,探索通過數學建模課程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施過程。
參考文獻:
[1]鄢化彪.理工類院校數學建模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7:111-113.
[2]王曉峰,孫寶光.基于數學建模課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179-180.
[3]李剛,郭曉麗,黃守佳.完善數學建模課程體系,提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J].數學建模及其應用,2013,2(1):48-52.
[4]徐兆棣,李曉毅.數學建模課程的改革對策和建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9(1):117-120.
課程是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載體,是學生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渠道,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必定要落實在課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皵祵W建模”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數學基礎課程,課程的許多案例來源于實際生活,其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了數學與實際問題的緊密聯(lián)系。數學建模課程從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上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數學課程,它是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作為主要任務,利用課程體系完成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課程教學內容系統(tǒng)性差,建模方法涉及多個數學分支,課程結束后還存在著學生面對實際問題無從下手解決的現(xiàn)象。通過深入研究課程教學體系,將傳授知識和實踐指導有機結合,實施以數學建模課程教學為核心,以競賽和創(chuàng)新實驗為平臺的新課程教學模式。
一、數學建模課程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作用
(一)提高實踐能力
數學建模課程案例主要來源于多領域中的實際問題,它不僅僅是單一的數學問題,具有數學與多學科交叉、融合等特點。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一般數學基礎知識,同時要進一步學習如微分方程、概率統(tǒng)計、優(yōu)化理論等數學知識。這就需要學生有自主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還要具備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數學建模課程對于大學生自學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數學建模方法是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一種量化手段。數學建模和傳統(tǒng)數學課程相比,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活動。面對實際問題,根據數據和現(xiàn)象分析,用數學語言描述建模問題,再進行科學計算處理,最后反饋到現(xiàn)實中解釋,這一過程沒有固定的標準模式,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和思路解決同樣的問題,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提高科學素質
面對復雜的實際問題,學生不僅要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還要將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利用數學方法和計算軟件提出方案用于解釋實際問題。由于數學建模知識的寬泛性,需要學生分工合作完成建模過程,各成員的知識結構側重點有所不同,彼此溝通、討論有助于大學生相互交流與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的成果以科學研究論文的形式體現(xiàn),科學論文撰寫過程提高了學生科學研究的系統(tǒng)性。
二、基于數學建模課程教學全方位推進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
(一)分解教學內容增強課程的適應性
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及數學建模的發(fā)展趨勢,在保持課程理論體系完整性和知識方法系統(tǒng)性的基礎上,教學內容分解為課堂講授與課后實踐兩部分。課堂教師講授數學建模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精講經典數學模型及建模應用案例,啟發(fā)學生數學建模思維,激發(fā)學生數學建模興趣;課后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課堂內容擴展、模型運算及模型改進等,教師答疑解惑。課堂教學注重數學建模知識的學習,課后教學重在知識的運用。隨著實際問題的復雜化和多元化,基本的數學建模方法及計算能力滿足不了實際需求。課程教學中還增加了圖論、模糊數學等方法,計算機軟件等初級知識。
(二)融入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1.課堂教學融入引導式和參與式教學方法。數學建模涉及的知識很多是學生學過的,對學生熟悉的方法,教師以引導學生回顧知識、增強應用意識為主,借助應用案例重點講授問題解決過程中數學方法的應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建模過程;對于學生不熟悉的方法,則要先系統(tǒng)講授方法,再分析講解方法在案例中的應用,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尋找方法。此外,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組織1~2次專題研討,要求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教師須做精心準備,選擇合適教學內容、設計建模過程、引導學生討論、糾正錯誤觀點。
2.課后實踐實施討論式和合作式教學方法。在課后實踐教學中,提倡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教師參與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建模問題。學生以主動者的角色積極參與討論、獨立完成建模工作,并進行小組建模報告,教師給予點評和糾正。對那些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繼續(xù)討論完善。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評、學生完善這一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討論、團隊合作的熱情。同時,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尋找感興趣的問題,用數學建模去解決問題。
3.課程綜合實踐推進研究式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在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學習專業(yè)知識、做畢業(yè)設計及參與教師科研等工作中,學習深入研究建模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通過多層次建模綜合實踐能提高分析問題、選擇方法、實施建模、問題求解、編程實踐、計算模擬的綜合能力,進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三)融合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課程的實效性
1.利用網站教育平臺實施線上課堂教學。線上教學要選取難易適中,不宜太專業(yè)化,便于自學,并具有與課堂教學承上啟下功能,服務和鞏固課程的需要的內容,利用互聯(lián)網云教育平臺,學習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及通過提供的相關資料來學習。教師還可通過網站發(fā)布問題、解答疑難、組織討論,學生通過網站學習知識、提交解答、參與討論。學生能更有效地利用零散時間,培養(yǎng)自我約束、管理時間的意識和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與黑板書寫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手段。根據課堂教學要求,規(guī)劃設計制作課件與黑板書寫的具體內容,同時連接好線上的學習成效推進課堂教學。課件主要介紹問題背景、分析假設、建模方法、算法程序和模型結果,而模型推導和分析求解的具體過程,則通過板書展示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也促進學生消化理解難點和技巧。
3.指導學生小組學習的課后教學手段。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建模學習與實踐活動,提倡不同專業(yè)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通過學習與討論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數學建模過程不是解應用題,雖然沒有唯一途徑,但也有規(guī)律可循,在小組學習中發(fā)揮團隊力量、提高建模能力。
(四)構建多層次建模問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案例選擇、教學設計、知識銜接是數學建模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中的關鍵。
1.課堂教學建模問題。課堂教學通過應用案例講解有關建模方法,所選問題包括兩類:一是基本類型,圍繞大學數學課程主要知識點的簡單建模問題,如物理、日常生活等傳統(tǒng)領域中的建模問題,學生既能學習建模方法又能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二是綜合類型,涵蓋幾個數學知識點的綜合建模問題,如SAS的傳播。問題要有一定思考的空間,且在教師的分析和引導下學生能夠展開討論。
2.課后實踐建模問題。課后學生要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布置的數學建模問題。問題要圍繞課堂教學內容,難易適當,層次可分,以便學生選擇和討論。同時,問題還要有明確的實際背景,能將數據處理、數值計算有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和專業(yè)學習中的建模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正確的思考方向,幫助學生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五)組織多元化過程考核,注重學習階段效果
1.課堂內外考試與網上在線考試相結合的過程考核。教師按照教學要求將考試可以分解兩種形式:課堂內結合應用案例組織課堂討論,通過學生參與情況實施考核;課堂外針對基礎知識可實施在線測試,對綜合知識點設計一定量的大作業(yè),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實施考核,也允許學生自主選題完成大作業(yè)。
2.課程教學結束的綜合考核。課程綜合考核重點在于測試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可以采取兩種形式之一。一是集中考試法,試題包括有標準答案的基礎知識、課堂講授的建模案例、完全開放的實際問題;考試采取“半開卷”形式,即可以攜帶一本教材,但不能與他人討論。二是建模競賽實踐的考核法。數學建模選修課期間剛好組織東北三省數學建模聯(lián)賽和校內數學建模競賽,鼓勵學生參加競賽,依據競賽論文實施考核。
在考核成績評定上,采用綜合計分方式,弱化期末考核權重,加大過程考核分量,注重過程學習,提高考核客觀性。
(六)教學團隊建設
數學建模課程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數學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方法與實際問題并存,理論學習與實踐動手并舉,課堂學習與課后實踐并行。教學團隊成員從知識結構上要盡量涵蓋多學科,還要與專業(yè)聯(lián)合,融數學知識到實踐中去。在教學方面,以課程為核心,以數學建模競賽指導為引領,研究數學建模課堂教學改革和課外教學實踐的方式方法,探索通過數學建模課程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施過程。
參考文獻:
[1]鄢化彪.理工類院校數學建模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7:111-113.
[2]王曉峰,孫寶光.基于數學建模課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179-180.
[3]李剛,郭曉麗,黃守佳.完善數學建模課程體系,提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J].數學建模及其應用,2013,2(1):48-52.
[4]徐兆棣,李曉毅.數學建模課程的改革對策和建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9(1):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