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忠照
很早就想寫一篇關(guān)于陜西旬邑的游記,卻遲遲不敢動筆,只因為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意蘊實在太厚重,擔(dān)心自己拙劣的筆墨,承擔(dān)不起如此的重任。
旬邑舊稱“古豳”,翻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詩歌集《詩經(jīng)》,洋洋灑灑305首,與古豳有關(guān)的竟達七八首,可見旬邑在中國歷史上的分量。
篤公劉,既溥且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
當(dāng)我們讀著這樣的句子,就仿佛看到我們那些身材高大的先民披荊斬棘、開拓荒野的情境。正是他們艱辛的努力,才在這片土地上培植下了深厚的周人文化的土壤,從而孕育了周王朝800年的根基。
如果說公劉遷豳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了一個綿綿不絕的源頭。那么,扶蘇自刎石門山,則是掀開了中國人心頭的悲情一頁。作為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為人忠厚善良,愛民如子,謙遜待人,深得廣大百姓的愛戴與推崇。扶蘇還具有一定的政治遠見,他認(rèn)為天下初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如果他能夠繼承皇位,實行與民生息的仁政,必然會開創(chuàng)秦王朝又一個輝煌的時代,使百姓可以安居樂業(yè)。令人惋惜的是,始皇暴亡之后,扶蘇與蒙恬率領(lǐng)大軍,沿著他們修筑的秦直道,揮師歸京,行至石門山,卻聽到咸陽城里,已經(jīng)傳來他的弟弟胡亥登基的鐘鼓聲,同時接到一封賜死的詔書,扶蘇遂長嘆一聲,自刎而亡。
扶蘇走了,留下了千古遺憾和后人“聞?wù)f扶蘇遺廟在,年年風(fēng)雨為誰哀”的憑吊。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在石門山中為他修筑廟宇。這里是關(guān)外與八百里秦川的交會之處,又有秦直道的便利,一時間,各種宗教信徒相繼而來,建觀修寺,修道誦經(jīng)。一些文人學(xué)士,也在此建起石門書院,傳播知識。那一座座亭臺樓閣,重重疊疊地掩映在青翠的山嶺當(dāng)中。于是,巍巍的石門山上每天都鐘鼓梵音聲聲入耳,香煙薄霧繚繞其間。然而,歷史總是殘酷的。就因為旬邑地處關(guān)中門戶,只要據(jù)守石門關(guān),進,可以沿著秦直道橫掃北方;退,可以拒敵于八百里秦川之外,確保京師無虞。所以,這里就長期成為車馬廝殺的戰(zhàn)場。唐時的大將尉遲敬德就曾奉命在旬邑屯兵墾田,拱衛(wèi)京師。千百年過去了,經(jīng)歷無數(shù)兵禍離亂,旬邑境內(nèi)的那一座座古跡大都變成滿地的頹垣碎瓦,被無邊的野草閑花湮沒,唯留下石門山上這一片遮天蔽日的青松。在秋天的夕陽殘照里,那松濤猶如從歷史的深處傳來的悲怨的鼓角聲,寂寞地回響在這片土地上。只是,那些奮勇沖殺的將軍,那些迎風(fēng)嘶鳴的戰(zhàn)馬,都不知何處去了,只留下滿地的蓬蒿、滿地的憂愁以及牧童的歌聲。
扶蘇去了,但是扶蘇那種忠厚而又倔強的性格卻深深地融進這里人們的靈魂中,使得他們雖然生活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卻依然堅韌不拔地生活下來。由于戰(zhàn)火焚燒,加上為京師供應(yīng)木料,這里曾經(jīng)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大多被毀,由此造成水土流失,昔日公劉時期豐腴的土地,被雨水沖刷成一縷縷布滿溝溝壑壑的坡地,一眼望去,猶如歲月留下的一個個巨大的傷痕。
今天,我們站在旬邑的這片土地上,已經(jīng)看不到多少歷史的痕跡,時間猶如一只巨大的手掌,無情地抹去了一切遺跡,不管它曾經(jīng)是輝煌的還是悲愴的,都逃不過時光的磨礪,唯有今天,才真實地擺在每個人的面前。我們眼前的旬邑大地上,那些經(jīng)過平整的土地里,到處都栽滿了郁郁蔥蔥的果樹。春天,原野上繁花如錦;秋天,那紅彤彤的果實,把枝頭都壓彎了。即使你站在旬邑縣城里,抬起頭來,環(huán)顧四面山嶺,目光所至,也是滿目的青翠,讓你不由沉浸在“日隱雞頭翠滿山,山中樵夫擔(dān)云還,上田水入下田里,北渚鷺飛南渚間”的意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