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日語系,遼寧大連 116052)
論《奇鳥行狀錄》意識世界之隱喻
徐棟
(遼寧對外經(jīng)貿(mào)學院日語系,遼寧大連 116052)
《奇鳥行狀錄》中大量使用隱喻手法,其中,“井”作為一個較小的意象,扮演著從現(xiàn)實世界通往作為較大意象的意識世界的媒介。在這里,意識世界是指與現(xiàn)實世界相平行又相抗衡的“虛擬”的世界,它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日本社會中現(xiàn)存的黑暗現(xiàn)象,可以說是社會的縮影。作品通過對此意識世界的細致描寫,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日本當代社會中存在的封閉國家暴力組織的虛偽面具,為當代的日本人敲響了一個警鐘。
村上春樹;奇鳥行狀錄;隱喻;水井;意識世界
《奇鳥行狀錄》(以下簡稱《鳥》)發(fā)表于1994年到1995年間,耗時3年完成,是村上春樹花費精力最多的作品,是他的轉型之作,也是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里程碑,先后獲得了讀賣文學獎和芥川獎。以《鳥》為界限,村上春樹在其后的長篇小說和隨筆中,對于暴力和社會的批判描寫得越來越深入,同時主動背負起了挖掘現(xiàn)實社會中黑暗“意識世界”的責任。
在村上的眾多小說中,主人公總是在尋找失落的“什么”,每部小說的故事構成都可以看成是從丟失到尋找的過程,而尋找的結果常常并不重要?!而B》則是尋找不知去向的妻子。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游離于社會邊緣,安然的不務正業(yè)。該上班的不上班,該去學校的也不去。主人公岡田亨(“我”)就是這樣一個有些欠缺人類屬性的人,每天安心地做家務瑣事。在村上春樹和河合隼雄的對談集《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中,村上說:“主人公是被眾多的出場人物逼迫著前進的?!薄?〕100可以想象,如果沒有紛至沓來的出場人物作為輔助和接踵而至的“異乎尋?!敝录诲e進行,主人公將永遠停留在不務正業(yè)的狀態(tài)之中。
貓的走失是事件的開端,因為尋找貓,“我”結識了高中生笠原May、預言師加納姐妹等。可以說,主人公因為這些人物的出現(xiàn)被迫從社會的邊緣接近社會的本質(zhì),不得不奮力起身與社會的黑暗搏斗。河合隼雄說:“因為這些人的出現(xiàn),才打通了岡田和久美子之間的通道。”〔1〕101
意識世界則是“我”進行搏斗的主要場地。對意識世界的描寫是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論點基于村上特有的“超然”和“介入”觀,從這一理念出發(fā),簡要分析小說中意識世界所蘊含的隱藏含義。
“超然”,就是指不置身于對立各方的任何一方。“在創(chuàng)作的前十五年中,村上春樹的作品多表現(xiàn)出一種疏離感,主人公生活在社會邊緣,與一切事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一種淡然、冷靜而又略帶傷感的態(tài)度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2〕。這些人大多徘徊在孤獨的邊緣,他們脫離社會結構,與生俱來就想要逃離社會體制,無法成為體制所要求的人(失去人類之特性),即使身處大都市中也孑然一身。這也就是村上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超然”形態(tài)。
在《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中,村上就“超然”問題曾說:
當初我成為一名小說家,之所以曾主要去關注超然,是試圖通過對個人化超然的追求,拂去各種外部價值,以自己的方式去確認自己現(xiàn)在到底是處在一個怎樣的位置之上?!?〕100-101
由于村上一直遠離日本生活,才會有這樣的疏離感。但并不是說村上不關心日本這個國家,相反,他一直注視著日本社會的發(fā)展。只不過村上作為一個自我主義者,本能地想要遠離腐朽的日本社會體制而已,這也就是“超然”的原因。
而“介入”則指的是插入事件之中進行干預。在《鳥》完成后不久,日本發(fā)生了阪神大地震和東京地鐵毒氣事件,這兩件可以作為里程碑的事讓村上思考作為日本作家的自己可以為社會做些什么以及這個社會要往哪里去〔2〕。通過這兩件事,村上開始更多地關注生活在日本體制下的人們的意識和現(xiàn)狀,對惡勢力的描寫逐漸趨于詳細和深刻。這也就是“介入”形態(tài)。
村上對“介入”的解釋是“跨越根本不可能發(fā)生連接的壁壘去尋求連接”。前面提到,村上小說中的眾多主人公都在尋找失落的“什么”,他們的共同之處在于,必然要前往與“此岸世界”不可能發(fā)生連接的“彼岸世界”,并且必然要通過某種媒介才能到達。這就是村上介入日本社會的獨特方式,通過對歷史這一媒介的剖析深入現(xiàn)實。
《鳥》是村上“超然”到“介入”轉變的轉折點。處在社會邊緣的“我”通過媒介“井”進入不存在的意識世界尋找和冒險,力圖拯救被社會體制壓迫已久的神經(jīng)。
井是小說中重要的意象符號,是由現(xiàn)實世界通往意識世界的媒介。在《挪威的森林》中出現(xiàn)的井是孤獨和死亡的象征。而在《鳥》中,“我”把井當成了一個可以用來思考現(xiàn)實的場所。在井里,“我”的思緒突飛猛進,回憶接踵而至,通過這些回憶的引導,“我”進入了意識世界,跨越堅實的壁壘來到不可能存在的意識世界,與“根本性的惡”進行對決。
《鳥》中的井,是一種“個人意識”領域的體現(xiàn)。我們都知道,主人公不可能真的到達了某個不存在的“彼岸世界”,而是在意識的飛躍中完成的,通過飛躍到達無意識之地,并進行探索。因為“我”對所有事物的無動于衷以及逆來順受的無所謂態(tài)度,才導致“我”的內(nèi)心極力渴望進入一個沒有人打擾的領域。
再加上,笠原May初次登場的那個場所,周圍沒有任何聲音,空氣似乎凝固一般,不能飛的鳥,沒有水的井,沒有出口的巷子。所有事物的機能統(tǒng)統(tǒng)喪失,感覺到的時間也停止了〔3〕。圍繞“我”的一切似乎都丟失了它們原本應該有的特性,所有出口也被完全“堵死”。作為世界第三個出口出現(xiàn)的井,無疑是“我”的救命稻草。
《鳥》中的井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我”和久美子去拜訪占卜師本田先生時,通過本田先生的告誡得知的:
你不屬于這個世界,你屬于的是:其上或其下。該上之時,瞄準最高的塔上到塔尖;該下之時,找到最深的井下到井底。沒有水流的時候,就老實待著別動;若是逆流而動,一切都將干涸。一切都干涸了,人世就一片漆黑?!?〕59
如果說井代表的是“個人意識”,那么水流則代表“集體意識”。當“我”在意識世界中把疑似綿谷升的人殺掉之后,原本干枯的井底開始有水流涌出,這是一種集體意識解放的象征。在井中,“我”與代表集體的水流產(chǎn)生了“共感”,一直以來被體制所壓抑的集體意識在這一瞬間得到了釋放,意味著原本“一片漆黑”的世界即將走向光明。作者通過這個描寫,暗示出當今日本社會還是有改變的可能的,縱然在眾多國民的意識深處仍然存在暴力性,即使他們?nèi)匀徊辉该鎸v史現(xiàn)實,但干涸的“井底”總有會涌出水流的一天。
“我”為了尋找失落的自我,通過井這一媒介,在現(xiàn)實世界和意識世界之間穿行,現(xiàn)實世界和意識世界不斷發(fā)生摩擦?!杜餐纳帧分械木枪陋毜南笳鳎凇而B》中,這一意象從個人的孤獨內(nèi)心隱喻轉向了戰(zhàn)爭、歷史、暴力性的指稱。井的意象連接了諾門罕戰(zhàn)役和現(xiàn)代社會的邪惡空間〔5〕。村上喜歡把主人公置身于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社會中,讓其在孤獨中尋找連接內(nèi)心世界的通道,并通過這一通道到達“異地”,解決問題。這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
村上對描寫與現(xiàn)實世界相對的意識世界非常熱衷。那么,作為《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充滿暴力、黑暗、空洞的意識世界,有什么樣的含義?村上通過對其的細致描寫,想要給讀者傳遞什么信息?
(一)人工建構出的意識領域
意識世界形成的開端是星期六打來的神秘電話,而久美子的不告而別則是“我”前往意識世界的導火線。作者借助加納克里他的話強調(diào)這個意識世界是“人工構筑的意識”?!叭斯嬛?,指的就是“我”深層意識的折射。所以說,這個從接到電話的一開始就被“我”打上了“神秘不可知”標簽的意識世界,是“我”構筑出來的。
榮格心理學指出,人的體內(nèi)都有一種內(nèi)在的驅動力和本能存在的事物,促使人在不自覺的狀態(tài)下對自身的無意識領域進行探索。“找到久美子”就是“我”體內(nèi)的“驅動力和本能存在的事物”,去到與現(xiàn)實世界相對的意識世界,也就是“彼岸世界”,則是“我”對“自身無意識領域”的探索。
小說中的意識世界是日本黑暗社會的縮影,而存在其中的綿谷升,是統(tǒng)治階級的代表,是“我”在意識世界中主要的搏斗對象。綿谷升“堪稱頭腦敏捷的變色龍,根據(jù)對手顏色改變自身顏色,隨時隨地炮制出行之有效的邏輯,并為此動員所有的修辭手段”〔4〕88。他“始終如一地損毀著各種各樣的人,并且將繼續(xù)損毀下去”〔4〕438。他是一個充滿致命危險的反面人物,領導力拔群,講演方式具有很獨特的說服力,他精通把強硬的意識形態(tài)注入到民眾意識中的手段。他可以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和權力不擇手段,他的身上顯然具有某種欺騙性和現(xiàn)實性。作者通過“我”與綿谷升勢單力薄的對抗反映了他不與當代社會同流合污的決心。
作者安排“我”在現(xiàn)實世界中與綿谷升的會面不過寥寥幾次,但綿谷升的影響卻在“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地存在著,“我”永遠猜不透綿谷升的所思所想,甚至都不確定意識世界中那個被“我”殺掉的人是不是綿谷升。前面提到,村上把主人公置身于嘈雜的社會中,卻讓他們孑然一身,促使他們在孤獨中尋找自我。所以,說到底無論“我”在意識世界中怎樣奮力抵抗,“我”依然不能確定重要人物——綿谷升和久美子是否真實存在,因為黑暗中的“我”總是看不清他們的臉。所以,很有可能他們只是“我”為了自我救贖而被造出的虛幻的“道具”,只是“我”想要把入侵到意識中的黑暗拔除的一種手段而已。
意識世界中的“我”和現(xiàn)實中的久美子一樣,用棒球棍擊打了綿谷升。不同的是,作為現(xiàn)實戰(zhàn)士的久美子是真正意義上打敗了綿谷升,突破了黑暗勢力的束縛,是對現(xiàn)實社會中封閉國家暴力組織的有效打擊和影響;而作為意識戰(zhàn)士的“我”則是打敗了意識世界中的綿谷升,政治家在人們的心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我”通過自身的努力鏟除了遺留在“我”心中的戰(zhàn)爭暴力殘留和“洗腦”因子,這一舉動標志著一切事件的完結,標志著主人公自我意識的覺醒。
(二)意識世界的批判性
小說的故事時間被精確定位在了1984年,是二戰(zhàn)后日本經(jīng)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那個時候的日本剛剛獲得美國援助,經(jīng)濟得到飛速發(fā)展。正是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社會一片繁榮景象。
不過,從戰(zhàn)爭中遺留下來的暴力性因素依然殘留在社會的各方面和人們的深層意識中。尤其是在統(tǒng)治階級,政治家們巧舌如簧,用頗具正義感的語調(diào)發(fā)表長篇大論,給人們營造出一種祥和安定的假象。他們利用強大的號召力一手遮天,其背后則隱藏的是更大的封閉國家暴力組織。
雖然戰(zhàn)爭年代相對遙遠,但戰(zhàn)爭所帶來的暴力性仍然存在在日本社會中。在日本當代社會,由于軍國主義的盛行以及戰(zhàn)爭暴力性的殘余,人們的意識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國家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干預。在社會上存在著很多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他們面對社會的壓力無力反抗,面對政治家的游說缺乏正確的理性判斷,終日游蕩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最終成為傀儡。所以,作者希望通過主人公的介入,對黑暗勢力造成沖擊和影響,揭露日本軍國主義下的黑暗和壓迫。
村上作為戰(zhàn)后日本的新興代表,他的責任感和使命來自于其出生的年代。村上曾說:“我們有義務為老一輩日本人所犯下的過錯承擔后果?!睘榱烁涌辞迦毡旧鐣默F(xiàn)狀,他前往遙遠的美國,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日本。村上由此從一個浪漫主義作家轉型成為了現(xiàn)實主義和歷史主義作家。
《鳥》是村上于海灣戰(zhàn)爭期間在美國寫成的,對此,村上說:“如果不是在美國而是在日本創(chuàng)作這篇小說,會怎么樣呢?”〔4〕1對于不是在美國而是在日本創(chuàng)作這篇小說會怎么樣,這個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知道,正是因為村上身處遠離日本的遙遠國度,才能站在客觀的角度去看待日本軍國主義帶來的暴力性因素對日本社會造成的影響。
《鳥》的成功之處在于讓人們看到了撕下虛假面具后的日本的真實狀況,提醒人們作為一個當代日本人應該具有承擔歷史后果的勇氣和信心。
1984年的日本在某種程度上雖然已經(jīng)擺脫了戰(zhàn)爭帶來的影響,但是,戰(zhàn)爭殘余的暴力性是根深蒂固的,是深深地埋進日本國民的意識中的。作者想要告訴我們:歷史雖然已經(jīng)過去,但暴力仍在繼續(xù)。
“村上的創(chuàng)作絕不僅僅是文學,而是參與了歷史本身的創(chuàng)造,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通過對歷史記憶的建構與重建,迫使當代人打開被封閉了的歷史記憶,引起對當下的深刻反思。很顯然,作為文學作品,村上式的對歷史的反思遠遠比就歷史論的歷史方式有效得多,也深刻得多”〔6〕。小說處處針對日本當代社會,作者深入探討社會本質(zhì)并發(fā)表看法,充分體現(xiàn)了村上的戰(zhàn)爭歷史觀,以及對日本社會暴力的反思。
〔1〕村上春樹,河合隼雄.村上春樹、河合隼雄に會いに行く〔M〕.東京:新潮社,1999.
〔2〕王麗靜.村上春樹:超然與介入之間:以《奇鳥行狀錄》“諾門罕”和《地下》“奧姆真理教”為中心〔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2.
〔3〕王凱洵.『ねじまき鳥クロニクル』における自我形成をめぐって:メディウムの存在に視點を〔J〕.比較日本學教育研究センター研究年報,2015(1):187-192.
〔4〕村上春樹.奇鳥行狀錄〔M〕.林少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5〕鄒波.村上春樹的“水井”譜系及隱喻:以《奇鳥行狀錄》為中心〔J〕.日語教育與日本學,2016(1):68-75.
〔6〕蘇萍.歷史記憶的顛覆與重建:村上春樹《奇鳥行狀錄》的歷史敘事分析〔J〕.蘭州學刊,2011(4):213-215.
On the Metaphor of Consciousness World of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Xu Dong
(Department of Japanese,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16052,China)
Haruki Murakami used metaphor in his novel named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Well",as a small image,is a medium between the real world and the consciousness world.In the novel,the consciousness world means a"virtual"world which parallels and goes against with the real world.It more or less reflects the darkness in Japanese society,which can be seen as a miniature of society. Through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world,the novel deeply exposes and criticizes the violence organization secluding the country,as well as gives a wake-up call for the contemporary Japanese.
Haruki Murakami;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metaphors;well;consciousness world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1.008
I106
A
2096-2266(2017)01-0036-04
(責任編輯 黨紅梅)
2016-10-17
2016-11-10
徐棟,見習研究員,主要從事日本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