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牟縣玉米苗枯病發(fā)生原因分析與防治對策

2017-03-16 10:39岳志紅胡玉紅王磊張亞菲
農業(yè)與技術 2017年2期
關鍵詞:玉米措施

岳志紅++胡玉紅+王磊++張亞菲

摘 要:玉米苗枯病是中牟縣玉米田近年來新發(fā)現的一種病害,發(fā)生早、傳播快、危害重。研究結果表明,該病重發(fā)生的原因與品種的抗耐病能力、病殘體和土壤帶菌、種子帶菌、大量使用除草劑、田間管理粗放、氣候等因素有關。為此,從2013年開始,對該病的為害特征、致病原因進行了全面分析研究, 提出了科學合理的綜合防治措施。

關鍵詞:玉米;苗枯病;原因;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94

玉米苗枯病是中牟縣玉米生產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病害,中牟縣發(fā)生玉米苗枯病,發(fā)病地區(qū)的病株率占總體生產面積的7%~11%,但一些嚴重地區(qū)可達25%~45%,極個別地塊高達70%以上,甚至絕產,這對中牟縣玉米生產將造成威脅。

1 玉米苗枯病田間癥狀

玉米苗枯病主要發(fā)生在玉米苗期,由多種鐮刀菌引起,種子可帶菌傳播該病,病菌也可隨病殘體越冬引起初侵染。

地上部分。危害輕的地上部沒有明顯癥狀表現,一般在二葉一心期開始第一、二葉的葉尖出現發(fā)黃,并逐漸向葉片中部發(fā)展。葉鞘出現褐色,呈撕裂狀,邊緣呈枯焦狀,心葉很容易折斷,呈現出卷曲狀,之后,玉米葉片會自下而上逐漸干枯、發(fā)黃。

地下部分。一般染病植株最先由種子根部或根尖部的一處或數處發(fā)生褐變,后擴展成一段或整條根系,有一條或數條可同時發(fā)生,繼而侵染中胚軸,使根毛減少,無次生根或次生根減少,造成玉米根部的不良發(fā)育。向上發(fā)展則引起莖的第一節(jié)間形成壞死,呈環(huán)狀斑,莖基部成水漬狀腐爛。

2 引發(fā)玉米苗枯病發(fā)生的原因

玉米苗枯病是玉米生產中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結合連續(xù)3a研究結果和針對玉米苗枯病害的發(fā)生特點分析得出,玉米苗枯病的引號發(f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在播種過程中,如果播種過深,容易發(fā)生苗枯病

品種的抗耐病能力差。土壤積水的田塊,苗期形成的芽澇現象,是形成苗枯病普遍發(fā)生的重要因素。據2014—2015年調查得于,推廣的魯單981、農大108等玉米品種,雖然生長中后期抗病性強,但苗期生長勢弱,對高溫高濕很敏感,抗病性較差。

病殘體和土壤帶菌據調查,小麥-玉米、大蒜-玉米是中牟縣的主要輪作方式,由于連續(xù)多年輪作重茬種植,小麥、大蒜根腐病發(fā)生嚴重,導致串珠鐮刀菌、禾谷鐮刀菌等病原菌積累和繁殖,也加重了苗枯病的發(fā)生程度。

在地勢比較低洼、土壤貧瘠的地區(qū)發(fā)生嚴重,以及一些屬于黏土地、鹽堿地性質的地區(qū)玉米苗枯病發(fā)生也會比較嚴重。

種子發(fā)芽勢弱的隔年種子和粗放的栽培管理易發(fā)病。大量種植感病品種,容易攜帶病菌,造成玉米苗枯病傳播蔓延。研究表明種子帶菌感染率高于土壤帶菌感染率,種子表面經用0.2%L汞消毒后分離監(jiān)測,種子帶菌率平均為0.6%~4.8%,存在于種皮、胚、胚乳等各個部位。

大量使用除草劑據調查,中牟縣玉米田除草劑使用面積達80%以上。每年4月份玉米苗期正值雨季,群眾為提高除草劑除草效果,隨意加大藥量,使玉米種子的中胚軸及胚根壞死,影響出苗和生長,易出現弱苗感染病害。

田間管理粗放調查發(fā)現,中牟縣玉米播種多為機播,加之近年來玉米價格一直偏低,群眾種植積極性不高,而忽視田間管理,中耕次數少,滅茬不及時,也不進行間苗剔苗,造成田間玉米苗郁蔽、苗弱,利于玉米苗枯病的發(fā)生和流行。

3防治對策

3.1 農業(yè)措施

引進和推廣抗耐病品種選用優(yōu)質、抗病、粒大飽滿,發(fā)芽勢強的玉米種子。根據幾年來的鑒定和調查,在生產上抗性較好的有掖單2號,登海3號,豫玉22號等品種.而魯單50,農大1o8,掖單4 號抗病性差。

推廣配方施肥研究表明每667m2施農家肥2500~3000kg,磷酸二銨20kg,硫酸鉀15~20kg,硫酸鋅、硼砂各1kg,作種肥和基肥用,并配合使用生物肥,對玉米苗枯病預防效果十分明顯。

3.2 藥劑防治

播前種子處理播種前先將種子翻曬1~2d,用40%克霉靈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藥液浸40min,晾干后播種,可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和出苗率,增強抗病能力。

苗后化學防治發(fā)病初期可選擇50%多菌靈600倍液,20%三唑酮1000倍液,95%惡腐靈3000倍液,對苗基部進行噴霧或灌根,每隔5~7 d噴1次,連續(xù)噴施2~3次,可有效防治苗枯病。

4 結束語

隨著農業(yè)生產水平的提高和耕作制度的改變、玉米種植面積的擴大、栽培密度的增加、品種的更新換代以及病害自身的變異等多種綜合因素的作用,玉米病害發(fā)生的種類和危害程度發(fā)生了明顯變化。為此,需要加強對玉米各種主要病害和次要害的長期防治的策略,并根據當地發(fā)生的主要病害及危害程度,集中力量采取應對措施。同時,做好選育多抗和兼抗品種、保健栽培等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劉翠平.玉米苗枯病綜合治理研究[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3(6): 27-28.

[2]費學東.玉米苗枯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綜合防治技術[J].玉米科學,2014(3):71-72.

猜你喜歡
玉米措施
收玉米啦!
放養(yǎng)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玉米適當晚收好處多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20條穩(wěn)外資措施將出臺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赤壁市| 图们市| 保靖县| 红原县| 蛟河市| 吕梁市| 南雄市| 娱乐| 诸城市| 丘北县| 赣州市| 宜君县| 石柱| 清河县| 垫江县| 宜良县| 霍城县| 广宗县| 延长县| 贵德县| 镇巴县| 思茅市| 鄯善县| 腾冲县| 夹江县| 宁海县| 教育| 神木县| 霍邱县| 马关县| 龙井市| 榕江县| 万荣县| 常宁市| 凤山市| 宝山区| 正阳县| 资源县| 上林县| 古蔺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