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沽源縣馬鈴薯種植氣象條件分析

2017-03-16 01:41:24韓桂娥崔婷茹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年2期
關鍵詞:氣象條件生育期馬鈴薯

韓桂娥++崔婷茹

摘要 利用沽源縣氣象局1996—2015年20年氣象觀測數(shù)據(jù),對馬鈴薯各生育期的熱量、降水、光照條件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沽源縣熱量條件及光照條件完全可以滿足馬鈴薯的生長發(fā)育;結(jié)薯期地溫、氣溫偏高和降水偏少是影響馬鈴薯高產(chǎn)的不利因素。

關鍵詞 馬鈴薯;生育期;氣象條件;河北沽源

中圖分類號 S1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204-03

沽源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壩上地區(qū)(114°50′~116°04′E,41°14′~41°57′N),屬內(nèi)蒙古高原南緣,平均海拔1 536 m。沽源年平均氣溫2.4 ℃,年降水量398.3 mm,年日照時數(shù)2 931.5 h,無霜期128 d。沽源縣雨熱同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

沽源縣具有種植馬鈴薯的傳統(tǒng),近年來馬鈴薯種植已經(jīng)逐步發(fā)展成沽源縣農(nóng)業(yè)的主導產(chǎn)業(yè)和支柱產(chǎn)業(yè)。從2010年開始,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常年穩(wěn)定在2.13萬hm2左右,約占全縣農(nóng)作物總播種面積的1/4,年產(chǎn)鮮薯80萬t。2013年成功獲批 “中國馬鈴薯之鄉(xiāng)”稱號。

農(nóng)作物生長需要光、熱、水等必要條件。為了解決沽源縣馬鈴薯栽培中出現(xiàn)的農(nóng)業(yè)氣象問題,促進馬鈴薯的高產(chǎn)和穩(wěn)產(chǎn),充分利用沽源縣生態(tài)氣候環(huán)境,對馬鈴薯生產(chǎn)過程中的農(nóng)業(yè)氣象條件和農(nóng)業(yè)氣象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為沽源縣的馬鈴薯種植提供全面系統(tǒng)的氣象保障服務。

1 沽源縣馬鈴薯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

沽源縣馬鈴薯大部分集中在4月底至5月初播種,9月中旬開始陸續(xù)收獲,出苗到收獲大約100 d,多為中熟品種。馬鈴薯品種不同、各年份氣候條件差異會導致生育期時間上的參差不齊。根據(jù)沽源縣農(nóng)業(yè)局提供的信息,結(jié)合本地多年實際種植情況,將沽源縣馬鈴薯平均生育期劃分如下:發(fā)芽期(播種—出苗)為5月;幼苗期(出苗—分枝)為6月上旬至中旬;塊莖形成期(分枝—開花)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塊莖膨大期(開花—可收前)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淀粉積累期(末花—成熟)為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熟收獲期為9月中下旬。氣象資料使用沽源縣氣象局1996—2015年20年觀測數(shù)據(jù)。

1.1 熱量條件

馬鈴薯具有喜涼特性,因此馬鈴薯非常適合在高緯度、高海拔同時具備高寒冷涼氣候特性的沽源縣種植。

1.1.1 10 cm地溫。

(1)發(fā)芽期。播種后,10 cm土層溫度達7~8 ℃時幼芽即可生長,10 cm地溫達到10~12 ℃,出苗快且健壯。沽源縣4月下旬10 cm地溫呈緩慢上升趨勢,平均為7 ℃,27日之前,地溫不足7 ℃,4月27—30日,地溫在7.4~9.5 ℃之間,滿足馬鈴薯幼芽生長的初始溫度(7~8 ℃)(表1)。本地馬鈴薯播種時間選擇在4月底至5月初,地溫滿足播種條件。發(fā)芽期為5月,10 cm地溫從月初9.7 ℃逐漸上升至15.5 ℃,平均為12.5 ℃,完全滿足馬鈴薯發(fā)芽所需的地溫條件,播種后出苗一般需25~30 d。

(2)植株生長期(幼苗期至塊莖形成期)。幼苗期是植株生長期,塊莖形成期是地上部植株生長和地下部塊莖生長同時進行,這2個生育期最適宜地溫為17~23 ℃,此期間沽源10 cm地溫在16~21.4 ℃之間,平均18.8 ℃,完全滿足植株生長所需的土溫要求(表1)。

(3)結(jié)薯期(塊莖形成、膨大期)。塊莖生長發(fā)育最適宜的10 cm地溫為16.0~18 ℃,超過25 ℃,塊莖基本停止生長。結(jié)薯期,沽源縣10 cm地溫平均為20.3 ℃,土溫偏高(表1)。統(tǒng)計表明,在塊莖形成膨大期內(nèi),沽源縣10 cm日平均地溫超過25 ℃僅在個別年份出現(xiàn),主要出現(xiàn)在1999年、2008年、2010年,均在7月下旬塊莖膨大期連續(xù)多日出現(xiàn),持續(xù)時間6~8 d。偏高的地溫影響塊莖干物質(zhì)增長,致使塊莖老化或造成薯塊畸形變小,導致減產(chǎn),有的品種會出現(xiàn)塊莖發(fā)芽后長出地面變成枝條,嚴重影響產(chǎn)量[1-2]。對于土溫過高,應及時灌溉降溫。

1.1.2 氣溫條件。

(1)平均氣溫。馬鈴薯整個生育期平均溫度以17~20 ℃為宜,在此期間,沽源平均氣溫16.1℃,略低于所需最適宜溫度。馬鈴薯幼芽發(fā)育的最適宜溫度為13~18 ℃。發(fā)芽期內(nèi)(5月),沽源縣氣溫總體呈現(xiàn)上升趨勢,介于10~15 ℃之間,平均溫度11.9 ℃,略低于最適宜溫度,但同期10 cm土溫略偏高,彌補了氣溫偏低的不利影響,故發(fā)芽期盡量不要灌溉以免降低土溫影響發(fā)芽。植株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6~21 ℃,此階段沽源日平均氣溫為15~19 ℃,平均17.2 ℃,基本與最適宜溫度一致。馬鈴薯盛花期基本與塊莖膨大期相一致,開花的最適宜溫度為15~18 ℃,塊莖生長發(fā)育的最適宜溫度為18~20 ℃。沽源縣馬鈴薯塊莖形成期間日平均溫度18.5 ℃;塊莖膨大期正值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jié),也是雨水最多時期,此期間沽源日平均氣溫介于18.6~20.2 ℃之間,平均19 ℃(表2),略高于開花最適宜溫度,但最適宜塊莖生長。

(2)最高氣溫。高溫主要影響馬鈴薯結(jié)薯期。當平均最高氣溫達到25 ℃時,莖葉生長緩慢、結(jié)薯延遲,達到或超過29 ℃時植株及塊莖停止生長,造成塊莖小,產(chǎn)量低。沽源縣極端日最高氣溫為36.1 ℃,日平均最高氣溫超過25 ℃的日期基本集中在7月,以7月下旬溫度最高。20年統(tǒng)計資料表明,7月平均最高氣溫25.4 ℃,全月有22 d均在25 ℃或以上。沽源縣7月正值馬鈴薯塊莖形成和膨大期,午后持續(xù)4~5 h的高溫是影響本地馬鈴薯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必須通過灌溉以降低土溫,抑制高溫帶來的不利影響。

(3)最低氣溫。最低氣溫影響馬鈴薯幼苗期、結(jié)薯期及收獲期。馬鈴薯抗低溫能力較差,植株可忍受的極限低溫是-0.5 ℃,-0.8 ℃時幼苗開始遭受凍害,-1.5 ℃時莖部遭受凍害,-3 ℃時全株枯死,-4 ℃時塊莖受凍害。沽源縣馬鈴薯出苗大多在5月底,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雖然6月最低氣溫均在2 ℃以上,不會形成凍害,但在5月28—30日,1998年、1999年及2001年日最低氣溫(-2.0~-1.4 ℃)均在形成凍害范圍內(nèi),低溫造成幼苗凍害的年份的概率為15%。收獲期,主要防止成熟的塊莖遭遇凍害。沽源縣9月中旬極端最低氣溫均在 -4 ℃以上;9月下旬,1997年、2010年、2011年均出現(xiàn)了最低氣溫低于-4 ℃的低溫天氣,造成了未收獲馬鈴薯的凍害,低溫造成收獲期塊莖凍害的年份的概率為15%。最低氣溫一般可以反映夜間溫度的高低且與夜間溫度相一致。夜溫低有利于塊莖形成及有機物向塊莖輸送。沽源縣在塊莖形成期、塊莖膨大期和淀粉積累期,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12.4、13.5、9.7 ℃,均有利于馬鈴薯塊莖的生長發(fā)育(圖1)。

(4)氣溫日較差。結(jié)薯期對晝夜氣溫差的要求是越大越好。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同化產(chǎn)物向塊莖運轉(zhuǎn),促使塊莖高產(chǎn),主要影響塊莖膨大期和淀粉累積期。沽源縣在此生育期內(nèi)溫差分別為11.7、13.1 ℃,差值大,有利于薯塊增長及淀粉累積(圖1)。

1.1.3 積溫條件。中熟品種的馬鈴薯全生育期需要2 000 ℃左右的有效積溫做保障。沽源縣≥5 ℃的積溫為2 397.1 ℃,≥10 ℃的積溫為2 189.1 ℃;≥10 ℃積溫的初終日分別為5月12日、9月24日,沽源縣的積溫條件可以滿足馬鈴薯的生長發(fā)育。近20年積溫略有增加的趨勢,但不明顯。

1.1.4 無霜期。沽源縣近20年無霜期平均為128 d,最長164 d,最短103 d。終霜日最晚6月2日,平均5月中旬;初霜日最早8月22日,平均9月13日。沽源縣馬鈴薯在生育期很少會受到霜凍危害,僅個別氣候異常年份,如2008年晚霜出現(xiàn)在6月2日;2013年早霜出現(xiàn)在8月22日。雖然馬鈴薯幼苗具有再生功能,但對生長發(fā)育還是會造成不利影響,晚霜對馬鈴薯幼苗形成凍害,生育期加長,早霜對馬鈴薯植株形成凍害,影響馬鈴薯的淀粉積累而導致品質(zhì)下降。與全球變暖一致,沽源縣無霜期有增加趨勢(圖2)。

1.2 降水條件

馬鈴薯屬耐旱作物,全生育期降雨量300~450 mm且時間分布合理,即可豐產(chǎn)。不同生長時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發(fā)芽期僅憑種薯自身貯存的水分就能正常生長;幼苗期由于植株較小,需水量不大,只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0%~15%;塊莖形成期,莖葉開始旺盛生長,需水量顯著增加,約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30%;塊莖膨大期,莖葉和塊莖生長都達到了鼎盛時期,需水量最大,此時沽源縣正值主汛期,是降水最充沛的階段;淀粉累積期,需水量減少,占全生育期的10%左右,若后期水分多,易造成爛薯。沽源縣馬鈴薯全生育期降雨量317.4 mm,滿足馬鈴薯需水總量(表3)。但在各生育期,降雨分布不盡合理,塊莖形成期降水偏少約13%,易出現(xiàn)“卡脖旱”,會造成植株萎蔫,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能被有效吸收,影響塊莖的發(fā)育;而淀粉積累期,降雨偏多8%,影響淀粉積累并易造成塊莖腐爛;其他生育期降雨可以滿足需求。

1.3 光照條件

馬鈴薯是喜光作物,全生育期光照以9~10 h/d為宜。長日照對莖葉生長和開花有利;短日照有利于養(yǎng)分積累和塊莖膨大。沽源縣地處高緯度、高海拔的內(nèi)蒙高原,空氣無污染,霧霾少,光照強,日照時間長。在馬鈴薯整個生育期(5月上旬至9月上旬),日照時數(shù)1 151.8 h,平均日照時數(shù)9.0 h/d。從發(fā)芽期至淀粉積累期,日照時數(shù)逐漸減少,植株生長期日照時間長,塊莖生長期日照短,有利于馬鈴薯的整體生長發(fā)育。沽源縣馬鈴薯各生育期日平均日照時數(shù)見表4。

2 氣象災害對馬鈴薯種植的影響

2.1 高溫干旱

沽源有“十年九旱”之說。1996—2015年20年間,有11年出現(xiàn)春旱,2年出現(xiàn)夏旱,短期階段性的干旱幾乎每年都會出現(xiàn)。因馬鈴薯是耐旱作物,發(fā)芽期需水量不大,故春旱對其影響不大。夏季正值馬鈴薯生長關鍵期,需水量較大,干旱必致減產(chǎn)。沽源縣高溫天氣一般出現(xiàn)在7月至8月上旬,以7月中下旬最為常見,高溫抑制薯塊生長,導致減產(chǎn)。干旱和高溫一般同時出現(xiàn),二者疊加,不但造成減產(chǎn),還會誘發(fā)瘡痂病,導致馬鈴薯品質(zhì)下降[3-4]。

2.2 冰雹

沽源縣5—10月均可觀測到冰雹,成災的冰雹出現(xiàn)在6—9月。沽源縣年均出現(xiàn)冰雹4次,6—8月最為常見。冰雹影響馬鈴薯地上植株生長發(fā)育,對幼苗期影響最大。

2.3 連陰雨

沽源縣連陰雨天氣較少。在馬鈴薯生育期內(nèi),1996—2015年20年間,共出現(xiàn)連陰雨天氣20次,其中結(jié)薯期出現(xiàn)8次。連陰雨導致土壤濕度偏大,會誘發(fā)癌腫?。挥旰笕粲龈邷?,與高濕的條件疊加,還會引發(fā)青枯病、黑脛病、晚疫病等馬鈴薯病害。另外,土壤水分過多會導致爛薯,連陰雨天氣不利于淀粉積累,也不利于收獲貯存。

2.4 霜凍

晚霜影響馬鈴薯幼苗期,重霜可致地上植株全部凍死;早霜影響地上植株部分或全部枯死,強制結(jié)束馬鈴薯的生長發(fā)育,影響馬鈴薯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另外若遇低于-4 ℃的低溫,還會直接導致地下馬鈴薯塊莖遭受凍害。

3 結(jié)語

(1)沽源縣地處高緯度、高海拔、高寒冷涼的內(nèi)蒙古高原南緣,溫度、無霜期、積溫、光照、降水等氣候條件總體適宜馬鈴薯的種植。

(2)沽源縣無霜期、積溫只能滿足早、中熟品種的需求,對中晚熟及晚熟品種不能保障。7月高溫是影響馬鈴薯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主要不利因素;6月下旬至7月上旬偏少的降水也是影響馬鈴薯高產(chǎn)的不利因素。

(3)高溫干旱、冰雹、連陰雨天氣、霜凍等氣象災害亦對馬鈴薯的生長發(fā)育有不利影響。

(4)通過分析得出沽源縣馬鈴薯種植氣象服務重點:根據(jù)10 cm地溫及氣溫確定播種期;出苗后的終霜預報;結(jié)薯期重點是7月高溫干旱預測預警;淀粉積累期、收獲期連陰雨預報預警;早霜預測預警;生育期內(nèi)其他氣象災害如冰雹、暴雨等的預報預警。

4 參考文獻

[1] 唐子永,郭艷梅.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2] 李國璋,溫蕓蕓.寧夏德隆縣馬鈴薯全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3(34):294-295.

[3] 劉敏感,馬鋒,薛小寧.榆林市馬鈴薯種植氣候條件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6,44(1):268-271.

[4] 謝萍,王連喜,李劍萍,等.氣象條件對寧夏馬鈴薯生長及品質(zhì)的影響[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1(19):6-8.

猜你喜歡
氣象條件生育期馬鈴薯
馬鈴薯有功勞
基于氣象條件的船舶引航風險等級
中國航海(2019年2期)2019-07-24 08:26:52
定邊馬鈴薯
陜西畫報(2016年1期)2016-12-01 05:35:30
氣象條件對某新型蒸發(fā)冷卻空調(diào)的影響
胖胖的馬鈴薯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潛在蒸散的時空演變特征及R/S 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5期)2015-09-26 11:55:25
秋馬鈴薯栽培技術
2013-2014年度二二二團冬小麥各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
2013年十三師農(nóng)業(yè)氣象條件分析
阿拉爾市2012年棉花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
婺源县| 会宁县| 从江县| 郓城县| 洛隆县| 嘉兴市| 定日县| 兴山县| 汾阳市| 锡林浩特市| 象山县| 钟山县| 和田市| 闵行区| 固始县| 大埔县| 沧州市| 榆树市| 河南省| 桃江县| 湘阴县| 延津县| 运城市| 靖边县| 象州县| 公主岭市| 滕州市| 抚顺市| 秦安县| 柘城县| 冀州市| 邻水| 东山县| 临夏县| 湘潭市| 太康县| 黄梅县| 庆云县| 望城县| 休宁县| 深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