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丹
(廣西師范學院 文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曹冠詠物詞簡論
王文丹
(廣西師范學院 文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曹冠是南宋時期著名文人。在他現(xiàn)存六十余首詞中,詠物詞占近三分之一,這些詠物詞或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是純粹的描摹物態(tài),都以其灑脫清曠的詞風、清新雅麗的語言以及表現(xiàn)手法的多樣化展現(xiàn)出詞人深厚的文學功底。
曹冠;詠物詞;藝術風格
曹冠(生卒年不詳),南宋詞人,字宗臣,號雙溪居士,東陽(今浙江金華)人,以鄉(xiāng)貢入太學,在秦檜門下教其諸孫。紹興二十四年(1154)登甲第,為平江府學教授,后因事秦檜,受累免官,于乾道五年再應試中第,光宗紹熙初為郴州守[1]。其詞集名為《燕喜詞》,現(xiàn)存六十余首,其中有詠物詞十八首,他的詠物詞語言清新,灑脫清曠,用典、化用前人詩句駕輕就熟,突出的文學成就奠定了其在南宋文壇的重要地位。
曹冠是生活于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文詞著稱,《金華先民傳》卷七中謂曹冠“博聞強記,書一覽輒不忘,以文詞知名于時”[2]。曹冠最初為太學士,居于秦檜門下為館客,紹興二十四年(1154)三月,與秦檜孫秦塤、張孝祥同登進士第,授左文林郎平江府學教授。秦檜死后,秦黨之人紛紛受到牽連,曹冠也不例外,在紹興二十六年遭到革職,放還太學,至孝宗時方許再試。據(jù)《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四中記載“曹冠乾道五年第二甲第七人再及第”,及第后,除太常寺主簿,乘興游雷峰塔,賦有詞“高歌橫劍志平戎,酒量與天闊。更待醉歸開宴,賞東籬明月”[2]。語句之中透露出他重整旗鼓、再譜新文章的豪情壯志,極富感染力。淳熙四年(1177),閑居東陽,后游宣城,于紹熙元年,啟程除郴州,旋轉官致仕。
曹冠最初之時以文著名,詩詞亦多可觀,其文學創(chuàng)作受同時代的楊萬里推崇,又與時下文人袁說友、范浚等相交。楊萬里曾多次與曹冠相酬唱贈和,在他的《謝曹宗臣惠雙溪集》中有“君不見東陽沈隱侯,君不見宣城謝玄暉。兩處雙溪清徹底,二子詩句清于溪。千載卻有曹夫子,天借古人作詩地”[2]。這里以沈約、謝朓兩大文豪作比喻,對曹冠的詩詞大加贊美。在紹熙元年(1190),曹冠啟程赴郴州,楊萬里又為其作《郴州仙居轉船艙記》,可見二人友誼之深厚。另外袁說友作有《謝曹宗臣惠詩酒》二首,范浚有《懷曹宗臣并寄》,雖然曹冠因任秦檜門下客而留下不好的名聲,但他的文學作品還是極受其他文人推崇與稱贊的。
曹冠一生創(chuàng)作頗豐,著有《雙溪集》、《忠誠堂集》、《景物類要詩》、《燕喜詞》,現(xiàn)今唯有《燕喜詞》一卷存世,其它作品皆不存。曹冠詞風灑脫清曠,有東坡遺風,在當時頗受好評。他的《燕喜詞》在孝宗純熙十四年初刊于宣城,時任太守詹效之為之作序并贊其詞“旨趣純深,中含法度,使人一唱而三嘆,蓋其得于六義之遺意,純乎雅正者也”[3]。況周頤贊其詞“宗臣詞取徑質實,尚有骨干”[4]。綜上所述,作為文人的曹冠,其作品還是存在大量值得人們借鑒學習之處的。
“詠物”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國語·楚語》之中的“若是而不從,動而不悛,則文詠物以行之”[5],而真正具有文學體式意義的詠物則是從南朝開始明確的。詠物詞的產生與詞的興起和盛行是基本同步的,古人的詠物,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或是純粹的描摹物態(tài)。在曹冠現(xiàn)存詞中,共有18首詠物詞,描寫對象有梅、桂、月、湖、閣等等,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曹冠詠物詞分類詳情
2.1 借物抒情
由表1可知,曹冠的詠物詞中有8首都是借物抒情的,其中有抒發(fā)自己隱逸之情的,殷勤挽客之情的,也有抒發(fā)自己內心愁思的?!而P棲梧·其二·蘭溪》《踏莎行·其一·綺霞閣》《蘭陵王·涵碧》《驀山溪·其二·鑒湖》這四首詞都抒發(fā)了作者歸隱山林自然之后歡快美麗的心情?!而P棲梧·其二·蘭溪》這首詠山水之詞,描寫了作者泛舟蘭溪時曠朗的胸懷和喜悅的心情,表現(xiàn)出詞人對故鄉(xiāng)山川風物的熱愛,尤其是“飛絮撩人花照眼。天闊風微,燕外晴絲卷”這三句,被清末詞學家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評曰:“狀春情景色絕佳。每值香南研北,展卷微吟,便覺日麗風暄,淑氣撲人眉宇。全帙中似此佳句,竟不可再得?!比~上片寫景色之美,下片用王徽之愛竹之故事,表現(xiàn)了詞人投身自然后的豪情逸興,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完全接受與熱愛。[6]《踏莎行·其一·綺霞閣》《蘭陵王·涵碧》這兩首詞中,也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分別以“胸中丘壑自生涼,何須泉石尋佳趣”、“山中猿鶴應相識”、“有陶令秫酒,謝公山屐。閑來潭洞,醉皓月,弄橫笛”等句寫出作者對山林生活的向往,表達了作者的隱逸情懷?!厄嚿较て涠よb湖》這首詞中先后借用賀知章、張志和、范蠡等典故,不僅將鑒湖描繪成一幅令人神往的水鄉(xiāng)風情畫,還表達出作者與眾同樂,分享美好的湖光山色的逸興情致。
《朝中措·其一·茶》《朝中措·其二·湯》乃詠茶之詞,不僅寫出了碾茶煮茶之時的具體細節(jié),茶之狀貌,“主人情重,留連佳客,不醉無歸”、“投轄高情無厭,抱琴明日歸來”這兩句還以漢代陳遵的典故,表現(xiàn)出主人殷勤留客飲茶之情?!朵较场て湟弧ち愤@首詞以飄動的柳條,借物抒情,表現(xiàn)出對親人的不舍,尤其是這句“多情不解系行舟”,責備自己不懂得拴住外出的船,留住遠行的人,表達出與親人離別之時難舍難分的無限愁思?!段鹘隆て渌摹で锵汩w》這首詞以樂景寫哀情,詞中“賞心樂事醉良宵,贏取開懷吟嘯”這兩句寫出了作者在景色優(yōu)美的夜晚,不免睹物思情,想起自己之前的種種挫折,因此高聲吟唱表達出來。
2.2 托物言志
梅歷來是高潔之士的象征,曹冠也不例外,他詞中的三首詠梅詞都表現(xiàn)出他的高潔之志。這三首詞上片都描寫梅花以其獨特的天然稟質超越其他花木,贊美了梅花不畏嚴寒在寒冷天氣綻放的品格。下片都以梅花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不會辜負上級的信任,待時機成熟,定要成就一番功業(yè)。全詞寫的豪放剛健,頗有氣勢,借梅之高潔芳姿,表明自己的“和羹”大志[7]。
《驀山溪·渡江詠潮》這首詞大約作于乾道四年(1168),此時秦檜已經死去十多年,曹冠因為曾為秦檜門下客,被貶逐流放。其實曹冠的主張與秦檜并不一致,他是不贊成投降,主張抗金復國的,見江潮洶涌,便即興抒感,表達自己“擒劼利”、“斬樓蘭”、“擊楫誓中流”、“雪恥殲狂虜”的雄心壯志,表現(xiàn)出一種漢民族文士的氣節(jié)[8]?!赌钆珛伞ぴ佒星镌隆愤@首詞也表現(xiàn)出一種壯心不已、老當益壯的情懷,詞的上片描寫月宮中的景象,下片一開始則是“因念重折高枝,壯心猶豫,已覺生華發(fā)”,表現(xiàn)出詞人一生曾兩度科舉及第,而今回頭看來,自己已年老,當初的壯心已不足,雖然流露出的是一種消極的情緒,但詞的最后作者飲酒達志,表明自己老當益壯,雖上了年紀,但北方故土尚未收回,一定要積極抗戰(zhàn)的熱情。
2.3 描摹物態(tài)
在曹冠的詞中還有一些詠物詞屬于單純的描摹物態(tài)而無所寄托的,這類共有五首,都以高超的技藝展現(xiàn)出萬物曼妙的一面。詠植物的有《鳳棲梧·其一·牡丹》《好事近·其一·巖桂》這兩首。第一首詞分別從正面與側面描寫了牡丹的美艷,寫它們天生國色艷質,暮春三月,獨占風光,其聲譽壓倒群芳。詠巖桂的這首詞,上片寫這本是月宮中嫦娥所珍愛的一種,從天上吹下一叢仙種,長成了現(xiàn)在這株香氣四溢的桂樹,詞的下片則以簡短的筆觸極力描摹出桂樹的外在形貌。
《江城子·南園》《臨江仙·明遠樓》這兩首描寫南園及明遠樓的詞,作者都是以游客的視角寫出了在一片喧囂的環(huán)境之中,還有這樣的素雅之地,何不約上友人一道來此敘舊賦詩,表現(xiàn)出作者對此優(yōu)美景致的喜愛與贊嘆?!逗檬陆て淙艋ā愤@首詞表達了對燈花奉獻精神的贊美,在漆黑的夜里無聲無息地奉獻出自己的一片光明,詞的末尾之處“它日玉堂揮翰,賜金蓮花燭”,以皇帝賜予令狐绹蓮花燭的典故再次表現(xiàn)出古代文人對燈花的珍惜與喜愛。
首先,曹冠詠物詞灑脫清曠的風格。詞人的一生是起伏坎坷的,曾兩度及第,看透了人情世故,故而他的一些詠物詞中充滿了灑脫之氣,詞中屢屢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描摹物態(tài)生動自然,詞風灑脫清曠,有東坡遺風,在當時頗受好評。在他的數(shù)首詠物詞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來:
把酒留春春莫去。玉堂元是常春處。(《鳳棲梧·其一·牡丹》)
飛絮撩人花照眼。天闊風微,燕外晴絲卷。(《鳳棲梧·其二·蘭溪》)
投轄高情無厭,抱琴明日歸來。(《朝中措·其二·湯》)
對遠景舒嘯,壯懷豪逸。(《蘭陵王·涵碧》)
盧橘楊梅時正熟,隨處賞,飲班荊。(《江城子·南園》)
鶯花休恨別,風月是知音。(《臨江仙·明遠樓》)
風月本無私,同眾樂、寧論多少。(《驀山溪·其二·鑒湖》)
在曹冠的詠物詞中,灑脫清曠風格顯而易見。對于物態(tài)的遣詞造句皆以“清曠”二字為主調,在南宋以豪放為主的詞壇上,時而流出一股清麗之風,也可見作者的文學素養(yǎng)之高深。他的這些詞在抒情壯志時并沒有落入俗套,而是開辟出一條新的以清曠之句表達灑脫之氣的道路,完美地再現(xiàn)了宋代文人渴望施展才華抗金復國的壯志,將詞人的灑脫心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其次,這些詠物詞中用典較多。在行文中引用前人的語言事跡等修辭現(xiàn)象稱為“引用”,至現(xiàn)代胡適稱這種現(xiàn)象為“用典”[9]。古代文人常引用前代典故來襯托他們詩詞的真實性以及典雅性,至宋代,文人運用典故已逐漸成為一種流行風氣,在曹冠詠物詞中,引用了眾多歷史典故,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曹冠詠物詞的歷史典故引用情況
在曹冠詠物詞中所使用的這些典故,以不同的類型表達了他不同的思想,即隱逸、惜別和愛國的情懷。首先是以李賀出游時候帶上錦囊遇到好詩句記下來、王徽之愛竹的典故表明自己投身自然后的豪情逸興;以對陶淵明、謝靈運在山水田園之間自由飲酒作詩的生活的向往,表示希望自己成為張志和、范蠡這種為國立功之后浪跡天涯的曠達之士。詞中還以韓翃、陳遵二人的典故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以及對客人的殷勤挽留之情。曹冠是極力主張抗金復國一派的文人,所以在詠物之時,還不忘以祖逖、伍子胥、張華這些愛國志士立志北伐終取得成功的典故激勵自己,時刻不忘振興祖國的重任。詞人所引用的這些典故增強了文章的典雅效果,同時還以真實的歷史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心志,可見作者文學功底、修辭技藝之高超。
最后,曹冠詞中化用前人詩句駕輕就熟。表3舉例介紹他詠物詞中引用前人詩句情況。
由表3可明顯看出,在他詞中化用最多的就是李白、杜甫的詩句,他既向往李白那種仗劍走天涯的灑脫自由,同時還操心國事,時刻為國家前途命運擔憂,這些又與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有著十分相像的地方。詞人這種化用前人詩句的情況也是對北宋黃庭堅所提出的“點鐵成金”、“奪胎換骨”這一創(chuàng)作理論與學習綱領的繼承,這種將古人的陳辭置于文中,學力與才力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在宋代文壇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1] 顧易生,徐培均,袁震宇.宋詞精華 [M].成都:巴蜀書社,1995:437.
[2] 傅璇琮. 宋才子傳箋證[M].沈陽:遼海出版社,1989:546—554.
[3] 王兆鵬. 宋代文學傳播探原[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364.
[4] 孫克強. 唐宋人詞話[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725.
[5] 上海師大古籍整理研究所. 國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29.
[6] 王友勝. 唐宋詞選[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385.
[7] 馬麗選注. 水龍吟[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31.
[8] 喻朝剛,周航.宋詞觀止[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1:791.
[9] 郭焰坤.文化修辭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26.
(編輯:劉彩霞)
Discussion on Cao Guan and His Poetry of Chanting Things
WANG Wen-d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China)
Cao Guan was the famous scholar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his more than sixty extant words, chanting words accounted for nearly one-third. These words were by way of lyric chanting, care of statement, or simply described the physical state. The free and easy broad minded word style, language, and diversity expression all exhibited profound literary skills of the poet.
Cao Guan; poetry on chanting things; art style
2016-11-04
王文丹(1992—),女,河南新鄉(xiāng)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學.
I222.8
A
2095-8978(2017)01-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