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喜林
閱讀可以怡人、養(yǎng)心、修繕思維和增長見識,同時也對語文教學有所幫助,所以,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但是,古往今來,一般是先學字再習文,小學教育首先就是從學字方面入手,這使得學生長期處在學校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學習,不能自我去開闊視野,而阻斷學生迅速往高處爬的路線,是對學生的一種教學阻礙。下面主要闡述筆者個人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幾點認識。
一、閱讀對小學語文的重要性
1.有助于語文教學?,F(xiàn)在的語文教學都是在學生識字認字的教學階段,而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學到生字的不多,相反還要借助課后反復記憶,才能完成教學任務。但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而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學到更多的生字,對所學的字進行反復記憶敲打,使字不言而喻地進入腦海中,加深印象,鞏固識記。
2.可以養(yǎng)身,正思想。閱讀不只是對學字習字有作用,還對語文中教化人類的思想也起作用,比如像在小學教學中選讀教材里有孫中山的《不懂就要問》這樣一篇文章,講述了孫中山在上學期間不懂就問的好品質(zhì),如果小學生能夠進行此類文章的閱讀,也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意思,并通過閱讀修身養(yǎng)心。
3.可以怡人,養(yǎng)心性。閱讀需要在一種安靜的環(huán)境下進行,還需要一顆恒心,多多進行閱讀就會使人的心思與性格慢慢地錘煉出來,漸漸養(yǎng)成一種沉穩(wěn)、細膩的心性,在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閱讀也可以吸收大量有趣的故事,可以陶冶情操,愉悅心情。
4.有利于增長見識。閱讀能夠增長見識,是人人皆知的事,而閱讀確實可以網(wǎng)羅各地多種多樣的文學作品與新鮮事件,是學生與當代、與周圍事件緊密相連的通訊工具。它的作用同樣可以在生活中體現(xiàn),比如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一句話,就可以告訴學生水可以浮起比它輕的物體,像木塊、海綿等物質(zhì),可以促使學生在生活常識方面引起注意,以免在遭遇困難時,能夠找到解決辦法。
二、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
1.在教學中閱讀。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策略,可以是導語引讀。何為導語引讀?就好比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之前,首先向?qū)W生提出:“你們見過真正的富饒之地嗎?” “誰見過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樣的一些問題,可以使學生進行一番思考,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翻閱課本,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很大幫助,使教師的策略指向做到有的放矢。
除了上文所述之事,還可以通過媒體引導。學生喜愛看電視,因為在電視中有許多在生活中得不到的興趣,因此,順著學生的愛好,多看一些關(guān)于閱讀方面的視頻,漸漸激起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興趣,這是一種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閱讀上的方法之一。還有其他的方面,比如說短片小故事、搞笑片等。
2.注重課外閱讀的實施。要增設(shè)閱讀室,在語文學習中有其他教學任務,難免在語文閱讀上會有所忽略,但是要提升學生的見識見地,就要多進行課外閱讀。實現(xiàn)課外閱讀,首先就要有閱覽室,學校要增設(shè)閱覽室這一教學空間區(qū)域,一般的學校很少有圖書館這樣大型的閱覽室,尤其是小學學校,大多數(shù)學校是鼓勵學生去外面的圖書館進行閱讀??墒悄軌蜃灾魅ラ喿x的學生卻很少,因此這就需要老師的多多大力牽引。
帶領(lǐng)學生進行閱讀。在小學期間,學生處在一個不能主動去做一些不喜歡做卻對學習有效的事情,或者是處在一種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去做才能去增長自己學識的時期。因此,這就需要老師制訂一些教學方案,像帶領(lǐng)學生到閱覽室進行課外閱讀,向?qū)W生講解一些自己的課外閱讀見識這樣的教學方案,或提供學生選擇的閱讀方案,可以讓學生和自己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進行合作閱讀。閱讀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合作閱讀可以使學生之間互相監(jiān)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的境界。閱讀也需要學生之間彼此交換閱讀,合作閱讀能使學生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閱讀接觸,精減閱讀的范圍,使閱讀的內(nèi)容有所限制,還可以節(jié)省閱讀時間,提高閱讀的效用,使得一人閱讀達到多人共享的功效。
3.鼓勵積極進行閱讀。除了在學校進行閱讀,還需要在家里或者其他時間進行閱讀。進行自助閱讀這樣就連成年人都不能進行自控的事,更不用說小學生。小學生處在這個時期,就是愛玩的時間段,想讓他們主動進行閱讀,那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因此,教師應該在放學之后,時常布置一些限時閱讀作業(yè),或者進行鼓勵性閱讀這種辦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愛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不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對學生未來的成長也至關(guān)重要,在小學時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可為學生以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而教學就是為學生以后的人生做好鋪墊,所以,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單位:江西省萬年縣六○小學)
□責任編輯:王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