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麗宏
那是一個有晚霞的黃昏,我跟一位學音樂的朋友盤桓于一條石頭巷,一支幽幽的樂曲,從人家圍墻內(nèi)徐徐送出,清絕、空曠,似晚風穿越松林,拂得人內(nèi)外清涼。
我問這是什么樂器,朋友說:“尺八?!?/p>
“可是‘春雨樓頭的尺八?”朋友說是。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碧K曼殊的詩里,閃回的,就是尺八的影子。
真的看到尺八,已是幾年后。偶然看到一檔電視訪談節(jié)目,正在介紹尺八的前世今生。那尺八看來,就是一段帶根兒的竹子,微彎,有包漿如玉。正面四個孔,背面一個。
電視上介紹尺八是由秦漢的羌笛、豎篴演變而來,一直流傳于宮廷民間。唐太宗時,為統(tǒng)一律制,命樂官呂才重定樂律。呂才根據(jù)律笛中黃鐘笛的一尺八寸為標準,故將此豎篴規(guī)制為“尺八”。尺八,雖起源于我國,卻在宋代失傳。
尺八的第二世,是日本人給喚醒的。他們將尺八吹出了禪意,曰“吹禪”。一曲《虛鈴》,模仿禪杖上銅鈴聲而作,至今仍在世界范圍內(nèi)風靡。
畫面切到日本演奏家冢本松韻,他因感恩中國笛子演奏家趙松庭的教誨,立下心愿,把尺八歸還中國。從1999年起,他每年兩次,到中國傳授、贈送尺八,不取分文。
冢本說,藝術(shù)都是相通的,吹尺八,類似書法,有“楷、行、草”三種技法。書法如果事先想好字的形狀和構(gòu)造,照著描,反寫不好;即興創(chuàng)作和表達才是最佳狀態(tài)。尺八,如果你先端一個“要吹好”的意識,卻吹不好。如果你放棄雜念,回到原點,從這里開始吹第一個音,之后的音會源源不斷送出來。那個原點,類似書法中毛筆和白紙將觸未觸的瞬間。
這是一種用心沉進去表達的狀態(tài)。
這種說法,讓我心里一震。它符合“萬法自然,不事雕琢”的禪宗義理,我則從中悟出了做事的精義。尺八也好,生活也罷,要臻于佳境,都需把自己放空,要有一顆專注的心。
聽到一個禪修故事。一位學僧問禪師:“師父,以我的資質(zhì)多久可以開悟?”
禪師說:“十年?!?/p>
學僧又問:“如果我加倍苦修,需要多久開悟呢?”
禪師說:“得要二十年?!?/p>
學僧很疑惑,又問:“如果我夜以繼日,不休不眠,只為禪修,又需要多久開悟呢?”
禪師說:“那樣你永無開悟之日?!?/p>
學僧驚訝道:“為什么?”
禪師說:“你只在意結(jié)果,又怎么有時間來修禪呢?”
這個故事,宛如尺八吹禪,當你真正想要成長時,需做的是,褪去浮躁,放下焦慮,沉潛下來靜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