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立春吃春餅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餅則叫做咬“龍鱗”,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餅的習(xí)俗源于清代,餅內(nèi)卷入醬肘子、豬頭肉等肉食以及韭菜、蘿卜、豆芽等蔬菜,蘸著細(xì)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鮮香爽口。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里,面粉和醬肉是何等金貴,只有“二月二,龍?zhí)ь^”那天才能享受這份溫馨。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春餅咱們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但我感覺還是陽春三月吃春餅最為享受。三月萬物生,春色正中分。春天來臨,時令菜上市了,來口清爽的時令菜告別春節(jié)的油膩。
在我們家鄉(xiāng)有個說法,二月二過后就意味著春節(jié)過完了,新的一年又開始啦,大人孩子都該收收心,上班的按時上班,上學(xué)的起早上學(xué),一般這時家里就會做一次春餅,來許一個好兆頭,祈求家人平安。
打我記事起我們家就有春節(jié)過后吃春餅的傳統(tǒng),每到這時,我們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我和叔叔大爺家的兄妹幾人異常興奮,摘菜的,洗菜的,準(zhǔn)備搟餅的,準(zhǔn)備切菜的,各顯其能,仿佛孫猴轉(zhuǎn)世般折騰這最后一天假期。春餅家家都做,菜品的差別不大,一般都是春季新發(fā)的韭菜做的韭菜炒雞蛋、豆芽做的豆芽炒肉絲等。這些菜品制作簡單,就不贅述。
做好后各家的差別主要在卷餅的制作上。做卷餅的技術(shù)主要體現(xiàn)在燙面和搓面上,有的薄如蟬翼,輕輕一提一分為二,卷上自己中意的菜肴,咬上一口韌勁有余,美味可口;有的卻厚如卷席,黏在一起一撕就碎,兜上菜品湯汁四溢,吃起來很狼狽,大大的一卷逼得人只得一口吃下,撐得嘴都合不攏,沒有咀嚼的余地,看的人笑岔了氣,一手捂嘴一手捂肚子。奶奶是做春餅的高手,左鄰右舍沒有人能比,一樣的程序一樣的烘烤,出來的效果卻大不同。奶奶告訴我,制作餅皮的奧妙在于醒面和搟面。
在一斤重的面粉中加入三勺開水(約240克),攪拌成散面團(tuán)狀,而后慢慢加入一勺冷水(約80克),和成一個面團(tuán)。這時候不要急也不要慢,讓面團(tuán)醒半個小時,撒少許干面粉稍微揉一下,搓成長條,分約半兩重的小面塊。壓成小面餅,在餅一側(cè)刷上薄油,與另一塊餅合在一起。這時候用搟面杖將面團(tuán)搟成圓,切記,用力要均勻,不然烙出來的餅皮有的地方太厚有的地方太薄。最后一步,加熱平底鍋,放入生餅,用中火烙制每面約30秒后從鍋中取出。將餅趁熱分成兩張,就算是做好了。
春餅味美,常常會一個接一個吃,不經(jīng)意間就吃多了,所以我奶奶向來不敢多做。按照人頭來稱量面粉,還沒吃夠的時候,餅已經(jīng)沒有了。這應(yīng)該算不上摳門,相反,意猶未盡留待下回再嘗,有個念想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