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成語新解:河魚之患
◎歐陽軍
河魚之患,據(jù)考證,是腹疾的代名詞,又作腹瀉講。查閱史料可知,唐代宣宗皇帝就曾罹患過河魚之患。有書為證,某年夏季,天氣火熱,酷暑逼人,唐宣宗雖身居深宮秘室,也不能幸免。于是,便召見翰林學士韋澳、孫宏,同去大明宮納涼游玩,以解暑熱之苦。宮中太液池,碧波蕩漾,涼風習習,寒氣襲人,堪稱避暑勝地。宣宗在太液池賞景納涼之余,并進食了銀餅餡。那銀餅餡固然味道鮮美,可席散回宮以后,竟因此而罹河魚之患,接連腹瀉幾個晚上,不得安寧。
腹瀉,是多種疾病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個癥狀。但常見病中則以腸道傳染病居多。那么,其河魚之患,因何而起呢?
人體在正常情況下,食物的消化、吸收在小腸已經(jīng)基本完成,大腸的作用,則主要吸收水分,形成和排泄糞便。據(jù)醫(yī)學研究證實:腸粘膜的上皮細胞能夠釋放免疫球蛋白,它能較為穩(wěn)定地停留在上皮的表面,在腸粘膜與病原體之間,形成屏障。若腸道的免疫功能低下,便會影響對病菌的防御能力,“屏障”失去作用,病菌就可以毫無阻攔地侵襲腸上皮細胞,致使粘膜產(chǎn)生炎癥和損害。與此同時,細菌分泌出可溶性毒素,引起小腸大量地分泌水和電解質(zhì),腸蠕動增快,大腸來不及吸收小腸分泌的多余水分,便傾注而下導致腹瀉。
不言而喻,伴隨腹瀉而出現(xiàn)的便是腹部脹滿,腸鳴轆轆、腹痛陣陣,或暴注下迫、頻頻登廁……痛苦之狀,難以言表。
作為河魚之患的腸道傳染病,發(fā)病多在夏秋季節(jié)。如沙門氏菌、愛爾托弧菌、傷寒桿菌等腸道致病菌,夏秋之令,正是它們活動猖狂之時。由于天熱氣溫較高,細菌繁殖猖獗,食物易于變質(zhì),細菌沾染在食物上,安營扎寨,繁衍甚速,倘烹調(diào)不潔,一旦食物入肚,細菌便會為害作祟,河魚之患便由此起。
早在兩千多年前,記載孔子注重飲食衛(wèi)生的《論語》就指出:“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明確主張飲食需要新鮮清潔,一切腐爛變質(zhì)之品,均食之有害無益。
“病從口入”,不僅是中華民族飲食衛(wèi)生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同時也是對腸道傳染途徑的高度概括。切實把住“病從口入”關(guān),乃是預(yù)防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沒有燒熟、燒透的食物,切勿入口,腐敗變質(zhì)的東西,應(yīng)杜絕食用。
腸道傳染病,既然是“傳染病”,勢必有“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之虞。有案可稽:100多年前,有位廚師名叫瑪麗,她的烹任技術(shù)并不過分高超,但她的名字卻震驚環(huán)宇。這位傷寒的慢性帶菌者,通過她那雙手,在十四年中,直接引起七次傷寒流行,她的美味佳肴,使一千三百余人罹患傷寒,此后,該病便被人稱為“瑪麗傷寒”。這一教訓,足以說明,預(yù)防腸道傳染病的重要性。
宣宗的河魚之患,若從其發(fā)病季節(jié)、病變表現(xiàn)、罹病過程來看,腸道傳染病的診斷,或可成立。于是,不能不對那“銀餅餡”表示懷疑。很有可能,“銀餅餡”就是唐宣宗河魚之患的病根。貪涼感寒,使免疫功能削弱,銀餅餡的細菌污染,自然要使宣宗一連幾夜腹瀉不安。
那么,古人用河魚之患比喻腹瀉,原因何在呢?對此,古代學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因為“河中之魚,久在水中,則生疾”。中醫(yī)學認為河中之魚,性味寒涼者居多,食之不慎,烹之不潔,則傷及脾胃,變生腹瀉。有的說“腹膨如河中之魚”。從癥狀而言,河魚之腹膨、腹瀉之腹脹,確有相似之處。還有的說“魚爛先自腹內(nèi)始,故有腹疾者,以河魚為喻”。魚之腐爛,始于腹內(nèi),人之腹瀉,亦先起于腹內(nèi),因此注意飲食衛(wèi)生,實為防范河魚之患的關(guān)鍵所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