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班級管理工作中激勵策略的應用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陶陽礦學校 孟召敏
激勵理論認為激勵的本質就是一種強化,通過刺激物的出現(xiàn)引起客體心理的變化,從而達到對客體某種行為的強化和養(yǎng)成。其切入點是滿足學生的正當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正確動機,提高其發(fā)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遏制其不正當?shù)男枰蛣訖C,使學生向正確方向發(fā)展。激勵教育的目標是通過教育者的外部激勵,逐步形成受教育者內部激勵的意識與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符合規(guī)律。激勵教育的本質是主體性教育,而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基于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尊重,培養(yǎng)自尊是激勵教育的前提。尊重不是無原則的放任與一味的壓制,不是抽象地強調以學生為本。它是一種教育智慧,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應自覺遵循教育規(guī)律以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
2.內外統(tǒng)一。單靠教育者的外部激勵不足以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機,要讓學生認同教育者的外部激勵,并自覺將教育者的要求轉化為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并根據(jù)這一需要進行自我激勵,這樣才能激發(fā)和維持正確的內部動機。所以,真正的激勵教育是激勵與自我激勵的統(tǒng)一。
3.重在立志。激勵不只是一種教育手段,更是一種教育理念。通過激勵教育,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與抱負,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規(guī)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不斷在學習中培養(yǎng)對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而不是讓學生消極適應教師與社會的要求,養(yǎng)成學生對教師外部激勵的依賴。
1.犯錯時。這群孩子不愁犯錯,所以當他們犯下錯誤時,老師要做的不應是著急上火而是冷靜思考。要考慮這些孩子犯錯的動機,分析原因,要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對他們表示足夠的理解與耐心,然后借機指出問題。
我班學生張某一直學習差,不完成作業(yè),又好借別人的錢,經(jīng)常引起糾紛。這次,他拉著臉來找我了:“老師,我給您認錯。我和趙某打架了。”打架,是我最痛恨的事。但他既然能主動過來認錯,這種做法應該肯定。再者,沖突背后肯定有什么原因。于是我說:“打架是不對的,但你能主動來給老師認錯是對的。你能給老師講講采取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的原因嗎?”不問不要緊,這一問,他眼圈一紅,竟然啪嗒啪嗒掉起了眼淚,他抽噎著說:“他們欺負人,我就是再不好也不能老是找我的茬呀……”一句話,把孩子強烈的自尊心展露無疑?!笆菃?,知道自己有缺點就已經(jīng)是很了不起的孩子了,你能不能給老師說說看,咱們一起商量個最佳解決方案?”根據(jù)他認識到的問題,我們一起制訂了一個行為改進計劃,由趙某擔任監(jiān)察員。當然,同時我在班里對他知錯認錯的坦誠,和敢于接受挑戰(zhàn)的勇氣進行了表揚,同學們都投以他贊許的目光。
2.進步時。這些孩子盡管各方面表現(xiàn)都不如優(yōu)等生更令老師感到欣慰,然而他們偶爾也會在某方面表現(xiàn)的比較積極,甚至取得一點進步??赡軙菚一ㄒ滑F(xiàn),卻更見其珍貴。老師絕對不要視若惘聞或不屑一顧。要知道,這時候老師一個贊許的眼神或是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有可能成為這些孩子們將來走向成功的催化劑。我每天都會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評價,挑出好的進行表揚并講出好的理由,尤其對于后進生則是表揚的重點:今天寫的字比昨天認真了,出的錯少了等等。后進生缺少的是進步的積累,鼓勵的積累,只有這些積極的情緒積累到足夠,信心自然也就有了,離成功自然也就不遠了。
3.輝煌時。后進生也并不是一無是處,有時候在非學習領域,這群孩子會創(chuàng)造出學優(yōu)生所不能及的成就。比如運動會上或學校組織的其他活動中,他們大放異彩。這時,也是后進生們的最具自信的時刻。老師們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延續(xù)他們的自信,幫助他們對自己建立客觀科學的評價。
4.主動接近時。一般在老師接手新班的時候,有些后進生會嘗試著跟老師接近。此時,這些孩子是最希望改變自己的時候。老師應給孩子這個機會,加強雙方的情感交流,幫助孩子樹立目標。我今年帶的學生在過第一個教師節(jié)時,就有一位同學走過來悄悄跟我說:“老師,我畫了一幅畫,想送給您,行嗎?”我接過畫,拍拍他的肩膀說:“老師謝謝你的心意,你畫畫不錯,能不能幫咱班辦黑板報?”“當然可以!”這孩子高興地答應了。以后的日子,黑板報辦的井井有條,同學們都開始對他刮目相看。
5.遇到困難時。后進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常會碰到更多的困難。同學間的小矛盾,一次活動的失敗,考試的不及格等都會困擾著他們。此時他們最需要熱情的關懷和幫助,然而,出于自卑又不好意思向老師或同學尋求幫助,一個人默默承受。處理不好,會引發(fā)更壞的結果。這需要老師細心的觀察,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反常,主動給予關心和幫助。老師在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的同時,還需要努力培養(yǎng)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機會是靠眼睛和心靈去發(fā)現(xiàn)的,我們要尋找機會表揚學生,往往一次合理的表揚要比十次各種各樣的指責帶給學生的收益多。老師平時給學生多一點微笑,多一些鼓勵,多一次關心,多一回尊重,多一句夸獎,這對于老師是舉手之勞,可對那些備受冷落的后進生,卻是能夠潤澤萬物的和風細雨,可以搖曳心靈的脈脈溫情。
1.確立目標。就像王金戰(zhàn)老師“三步優(yōu)秀法”的后兩步——降低難度,體驗成功;加大難度,再次成功。在學習中就要引導學生確立自己的目標。確立目標時不能定的太遠、不能太簡單、不能太難。確立目標應該符合學生的實際,讓學生能夠做的到。對一位后進生,確立的目標不是什么時候考出好的成績,而是要求他從每一節(jié)課,每一次作業(yè)認真完成。認真搞清楚每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作業(yè)能及時訂正,或者能把作業(yè)都做正確。
2.創(chuàng)造機會。班級管理中,要做到課外活動豐富多彩;課堂活動中要做到角色分配合理,讓每位學生都有事可做,都能有成功的機會,表現(xiàn)的機會;在作業(yè)布置上可以設置分層練習,給后進生最大的進步機會。要保證機會的均衡性,避免讓學優(yōu)生唱重頭戲的情況發(fā)生。
激勵教育固然有他獨到的好處,但也不能濫用。沒有原則的表揚也會失去他本身的意義。所以,激勵要適時而用,要因需而用。教師要用愛心走進學生,用理解與學生產生共鳴,真正實現(xiàn)激勵與自我激勵的統(tǒng)一,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幫助我們的孩子們找回自信,走向成功。
【1】潘永興.教育中的激勵:一種教育自覺的理念【N】.光明日報,2010
【2】歐陽波.淺談如何對學生進行激勵【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07)
【3】王金戰(zhàn),隋永雙.英才是怎樣造就的【J】.重慶出版集團,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