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教師作為班級中的管理者,參與班級管理并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對地理教師的角色定位進行分析,闡述了地理教師在班級管理的組織建設、制度管理、教學管理、活動管理中的具體內容,針對在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和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并給出了指導建議。
關鍵詞:地理;教師發(fā)展;班級管理;班級建設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20X(2016)35-0102-02 收稿日期:2016-10-21
作者簡介:白子睿(1996—),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地理科學。
班級是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如何對班級進行合適的管理,對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fā)展都至關重要。而班級的任課教師無疑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任課教師中,人們往往更多地關注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工作和成效,對于其他學科,尤其是地理這種小學科,分析其任課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較少。然而地理教師通過結合學科自身優(yōu)勢特點,探究其在班級管理中的內容并付諸實踐,理論和實踐都證明,班級管理會收獲更多。
一、地理教師角色分析
1.邊緣化,認同感低
眾所周知,地理學科無論是在初中還是高中,都屬于小學科。因此在課表的課程設置和安排上相比其他學科較少,在期末考試、中考、高考中分值所占比例也不大。這無疑會導致學生形成對于地理學科的輕視心態(tài)。同時地理教師與學生接觸交流機會較少,難以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中學教學中,地理教師在班級中得不到學生的認可和重視,在教育教學中的存在感少之又少。
2.人數少,工作量大
地理學科在我國的發(fā)展相比其他學科較晚,認知度也較低,但其后發(fā)展十分迅速。但由于多種原因,我國地理教師的人才培養(yǎng)一直都偏少,很多學校都出現地理教師極其稀缺的情況。因此,地理學科的教師承擔著更多班級的教學任務量。以河北巨鹿中學為例,平均每名初高中地理老師每周任教14~19課時。巨大的工作課時量使中學地理教師身心俱疲,無暇顧及教學之外的其他工作。
二、地理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的內容
談到班級管理,人們更多的關注點集中在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工作行為上。那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是否也要注重班級管理呢?事實表明,正如班級里非正式群體在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遵守、班級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良好班風的建設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地理教師更是班級建設的助推力,為班級管理增磚添瓦。那么,地理教師要如何開展班級管理呢?
1.班級組織建設——地理小組的建設
小組活動在許多學科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實踐運用。小組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拋出問題,組內互相幫助討論學習,組間相互競爭比拼爭優(yōu),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地理學習之中。地理涉及的內容范圍廣,時間彈性大。因此,針對不同地理基礎的學生,因材施教,創(chuàng)建富有個性的地理興趣小組,就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例如“地方時”“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土地荒漠化”等,組織興趣小組進行研究學習、開展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2.班級制度管理——地理教學課堂秩序
在自由、平等、民主的班級環(huán)境氛圍內,建立與班級地理小組相呼應的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參與型的地理課堂教學秩序。由于地理小學科的特點,學生易出現兩種極端課程秩序:隨意自由與沉默不語。在地理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主建立特色地理課堂制度,如崗位輪換、值日課代表、獎勵發(fā)言、自主學習、討論學習、探究學習等,增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這樣一來,作為一種教育性管理組織,意蘊在于保障學生參與管理的權利和自由,讓學生在參與管理中,得到自我教育和自主發(fā)展。
3.班級教學管理——地理教學工作
地理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質和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在地理教學工作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學識淵博、技能良好的老師在學生中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對于專任地理教師而言,擁有地理學科及其相關聯的知識是必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而且要能夠將地理學科教學內容納入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去思考與實踐?!耙o學生一碗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蓖瑫r,地理的學科特點又要求教師不斷更新知識,與時俱進,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知識和時事緊密結合,活用到地理教學工作之中。
4.班級活動管理——地理課外活動組織
地理學科的特點注定與生活聯系密切。在地理教材的內容編寫中,就十分注重地理活動的開展。課程改革后的新教材中,不再傳統地一味講授枯燥無味的地理知識,而是添加了不少活動課,穿插在知識內容的傳授中,其中許多內容在實際生活中都能得到印證。例如,學習氣溫氣候的變化規(guī)律、城市化的過程與特點時,教師都可以帶領學生去公園、社區(qū),深入自然、社會,探究學習。積極開展地理課外活動,運用鍛煉法,注意地理教師在其中的引導作用、監(jiān)督作用、促進作用,學生更能夠理解知識、運用知識。
三、地理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與建議
1.提升專業(yè)素質,做好教學工作,樹立良好形象和班級威望
較高水平的專業(yè)素質是作為一個教師的立身之本。由于地理學科的發(fā)展長期不受重視,大部分學校,尤其是偏遠地區(qū)農村中小學地理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不盡如人意,很多非地理專業(yè)的老師一代課就是多年。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較低,這也不免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忽視甚至不滿態(tài)度,難以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和班級威望。因此,地理教師要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具備完整的地理知識和扎實的從教技能。
2.嚴慈相濟,關愛學生
作為小學科,多數地理教師對學生采取“放任型”的態(tài)度,學生滿不在乎,老師得過且過。殊不知,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無論其教授學科是主科還是副科,都應該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中,且要做到具有針對性。正如全國模范教師桂賢娣老師的“因生給愛十法”中所說的“體弱生愛在關心,病殘生愛在得體,過失生愛在信任,屢錯生愛在耐心”。在班級管理中,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關愛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做學生良師益友,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合格地理老師的基本要求。
3.注意教師的自我反思
反思,是作為當代教師的良好習慣之一。反思不僅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更需要反思常規(guī)工作管理。常規(guī)工作管理,主要指班級管理中協調的有效性、計劃的有效性、組織的有效性。這些班級常規(guī)工作管理事務雖然看起來小,卻潛移默化地影響教師在班級和學生中的形象和威信。對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處理、事務處理,要善于思考,勤于總結。這樣一來,在班級管理中,地理老師將會顯現出更多更大的亮點。
總之,地理教師在做到知識體系完整、教學素養(yǎng)完備的同時,更應該注重自身在班級管理和建設中發(fā)揮積極作用。擔任小學科的教師并不意味著松懈,而是提供了更多自我探索發(fā)現的機會與空間。作為班級管理的“配角”,一步步走過關注生存、關注情境、關注學生的教師發(fā)展階段,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地理教師。
參考文獻:
董力方.地理教師兼職班主任對學生有效學習的影響研究.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龔孝華.自主參與型班級管理的基本理念.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 :12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