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兵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滔滔不絕、興致勃勃的講,學生在無動于衷、不知所以的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應有的教學任務卻無法完成,這就要求語文教學既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又要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功能,在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與教師的主導地位有機結(jié)合。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所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47-01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怎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首先必須讓學生對科任老師產(chǎn)生心理的認可。為此,我從下面幾方面加大情感投入。
1.1 教學語言應具有趣味性。要想把課教活,就要求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因為形象的比喻,風趣的語言,繪聲繪色的描繪都可以感染學生,使他們愉快、動情、著迷。如可運用一些幽默的教學語言,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既學到知識,又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例如:提問時,幾個同學的答案都一樣,于是我說:"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同學們聽后,臉上都露出會意的微笑。當學生回答問題聲音較小時,我就笑著說:"問題回答得非常好,可惜沒用麥克風。"
1.2 教學語言應具有科學性。"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所以,教師講課時語言表達要準確、中肯、規(guī)范、合乎語法,既不能廢話連篇,模棱兩可,也不能拐彎抹角,不著邊際。另外,要適當運用體態(tài)語言輔助。如教《口技》時,文中提到聽眾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我先請同學們想象一下聽眾的神態(tài)、舉止,然后我就邊講解,邊用體態(tài)語言來解釋。這樣學生很容易理解這句話。對于學生響亮、正確的回答,我會用微笑和點頭表示肯定和贊賞,收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
2.教師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知識重要還是方法重要?二者在比較的過程中,我認為學習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多年來,我始終以教學方法作為教學的重點。在接每一個班新生時,我首先以"蠶"和"蜜蜂"作比較。蠶在主人給它桑葉的前提下,能生存,能吐絲,能作繭。如果無人給桑葉,不說是吐絲,作繭,連起碼的生存也辦不到。而蜜蜂每天早上出發(fā)"采千家之花",晚上回來"釀一家之蜜"。它不需要人的給予,靠它自己的辛勤勞作生存,采花,釀蜜。這個簡單通俗的道理誰都明白,我們有些教師在具體的工作中為什么不能督導學生學習呢?我在講《愚公移山》一文時,文中有"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一句,其中"易"字有好多義項:"交換"、"容易"、"改變"、"代替"等。如果將這個文言詞按課文講很容易,但我有意識地舉出""天下事有難易乎"?、"以物易物"、"姊妹易嫁","移風易俗"。用這一系列于講清詞性和詞義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這就需要老師教給學生駕駛汽車的"方向盤"的技術(shù),讓學生靈活處理,不能強行背誦。有些知識是死的,但方法是活的。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方法是比較呆板的,而初中階段是一個過度階段,如果教師把握不好,學生升入高中主動產(chǎn)生知識的能力就差。我將學習語文方法時時提醒同學們,并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大膽嘗試,且在實際中來運用。同一個標題,同一個內(nèi)容的文章,但形式不同,表現(xiàn)手法、藝術(shù)水平不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語文課本,編者有意識地同中比較、探討,異中比較探討。
3.適時點撥,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3.1 尊重學生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適時引導、點撥,點撥不是一種教學模式,該點撥時則點撥。點撥,是對啟發(fā)式原則的具體運用。它既避免了教師"一言堂",又防止出現(xiàn)"放羊式"。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新想法,新觀點,新問題,教師一定要高屋建瓴,進行甄別,做到以理服人。如:有的學生在學習課本劇《變色龍》時,和當前的"動物保護"硬加聯(lián)系,結(jié)果是沖淡了對原作的批判意義的領會,對學生理解原文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及時發(fā)現(xiàn),適時引導,從而避免學生走入迷途,教師的主導地位便體現(xiàn)于此。
3.2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這個主體是在老師的主導之下存在的;落實學生主體的關(guān)鍵是學生的活動,但這些活動是在老師的指揮之下進行的。學生活動了沒有,活動得效果如何,責任在教師。課堂教學中老師的主要責任不在講,而在教學生學,教學生"動"。從這個意義上看老師的作用,傳統(tǒng)的"傳道、授業(yè)、解惑"應該再加上"導學"了。老師是統(tǒng)帥、是指揮,學生讀不好,討論不好,回答不好,都是老師指揮不到位。誰從上課講到下課,學生就不一定懂了,誰從上課到下課都讓學生學,學生就懂了。
3.3 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這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中老師們的共識。但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落實得并不理想。為此,教師們一定要加強自身知識的積累與教法的錘煉,只有豐富的知識,才能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服,也只有豐富的經(jīng)驗,才能在與學生交流探討時信手拈來,舉重若輕,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指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是課堂教學能否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前提。
總之,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我們一定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提高,有所創(chuàng)新。